味觉分析系统在茶饮料味觉评价方面应用

来源 :现代仪器与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原理、测试方法、可测试味觉指标等进行简单介绍,以味觉分析系统在茶饮料行业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品质管理等方面应用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 味觉分析;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茶饮料;味觉量化;电子舌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6-057-05
  味觉评价在食品、饮料、医药行业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食品或饮料的味觉评价以人员感官评定和理化学分析手段为主。但感官评定除存在个体差异之外,还会受测试员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因此结果的客观性、重现性、可比性等方面均不尽人意[1-2]。而理化学分析手段虽然可以对食品样本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却无法将理化成分同人的味觉真实感受相关联,无法给出数字化的味觉指标,更无法评价味觉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效果,增益效果)对味道的影响[3-4]。在此背景下,Intelligent Sensor Technology, Inc. 和九州大学于1993年首先开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味觉分析系统。
  本文将简要介绍味觉分析系统和该系统在茶饮料味觉评价方面的应用。
  1 味觉分析系统
  1.1 味觉分析系统概要
  1.2 味觉分析系统测试方法
  味觉分析系统测试方法如图3所示。首先传感器在标准溶液中校零。标准溶液相当于人的唾液,基本可以认为无味。这时传感器的膜电位用Vr表示。接下来将传感器浸渍在样品溶液当中,发生变化的膜电位用Vs表示。用标准溶液简单清洗传感器表面,再次测试标准溶液,得到膜电位Vr’。定义(Vs - Vr)为样品的相对值,相当于人感知到的先味,也就是食物刚摄入口中即刻感觉到的味道。而定义(Vs - Vr’)为CPA值(Change in electric Potential due to Adsorption of chemical substances),是因化学物质吸附而引起的电势变化,相当于人感知到的回味,也就是吞咽食物后残留在口腔中的余味[1-2],即茶叶感官审评中的“回味”。
  味觉分析系统可以给出的各种滋味指标如表1所示。属于先味范畴的是“酸味”、“苦味先味”、“涩味先味”、“鲜味”、“咸味”和“甜味”, 属于后味范畴的是“酸苦味(苦味回味)”、“盐酸盐苦味”、“矿物性苦味”、“涩味回味”和“鲜味回味”。
  1.3 味觉分析系统的特点
  味觉传感器必须具备以下4个特点:(1)对各种味道的反应阈值与人基本一致;(2)有整体选择性(global selectivity),即对各种具备同一种味道的味物质具备类似的响应。就像人的舌头一样,并不是区别各种成分,而是针对同一种味道具有连续响应。如涩味传感器对人感知的大部分涩味物质都具有相应的响应;(3)对各种具备同一种味道的呈味物质的响应强度和人的感觉强度相匹配;(4)可以检测呈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味道的增益效果和抑制效果。
  2 味觉分析系统在茶饮料方面的应用
  目前,味觉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食品的味道数值化以及品质评价当中,比如酒类、水、米、面包、肉类、蔬菜类、水果、底汤精、汤品、茶、咖啡、调料和乳制品等[6-14]。
  在茶的味觉评价研究领域,大森(Omori)等[9,15]针对红茶建立了味评价体系。Hayashi等[16-17]及Toko等[18-19]针对绿茶的涩味和鲜味建立了评价体系,充分证明了味觉分析系统在茶味觉评价领域的有效性。
  2.1 市场调查方面的应用
  2.2 产品开发方面的应用
  味觉分析系统在明确目标产品味道特征和现行产品的改良,确认目标达成度的开发流程中,以数据的形式给出味觉指标,能有效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及减低开发成本。
  2.3 品质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严格的品质管理非常必要。味觉分析系统可以高精度监测产品的味道变化,因此在饮料行业的品质管理方面也在广泛被应用。图10是绿茶生产过程中,对50个批次的苦味、涩味和鲜味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到,50个批次的偏移在0.5个刻度(一般来说,样品之间产生1个刻度以上的变化,普通人能感知味道的区别)范围内,因此可以判定该生产过程的品质比较稳定[4]。
  (所有绿茶样品在60?C条件下保存8周以上)[21]
  客观设定尝味期限是食品行业的重要课题,无论是从降低制造成本,还是从环保角度都很重要。从以往经验中得出的结论,食品和饮料的味道经过劣化一般表现为与“温度的指数”及“时间的对数”成比例关系。可以以此建立如下模型。
  Ts=10 (At+B) log(Cd+D) (1)
  式中,Ts表示味道的强度;A、B、C、D为常数;t表示温度;d表示时间(月数)。
  通过味觉传感器的测试值可以求得常数的值,从而决定该样品的模型。而后在该式中代入时间d,即可求出该时间点的味道变化,以此为基础确定尝味期限。例如,由公式(1)可以导出,△苦味先味=10(0.034t-1.05)log(△d+1.2),式中t为温度(?C),d为时间(月)。
  显示味觉传感器对饮料的测试结果,该样品在5~60?C之间的5个温度环境下最长劣化时间为4个月。以苦味为例,给出实际测试值和模型计算值的比较。实际测试和模型计算值在图中分别用圆点(○)和实线表示。可以看出实际测试值和模型计算值表现良好的一致性。
  在本次饮料的实验中,可以看到随着劣化的进行,主要在苦味回味,酸味和苦味3个指标中产生变化。分别对各个指标模型化,可得到下列模型。
  3 展望
  味觉分析系统正逐步实现了“味数值化”。在科研、新产品开发、市场策划、制造过程中的品质管理、投诉对应、流通过程中的品质保证等领域被广泛利用。此外,在无法对样品进行口尝测试的领域,比如新药、宠物食品、饲料等,味觉分析系统成为有效的评价工具。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味觉分析系统将逐步成为世界通用“味标准”手段。   参 考 文 献
  [1] 郭奇慧. 感官品评方法在乳饮料中的应用[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6):274-275.
  [2] 高碧华. 咖啡香味的感官评估[J]. 中外食品, 2008(2):48-52.
  [3] Leino M, Lapvetelainen A, Menchero P,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Stored Arabica Robusta Coffees by Head Space-Gca Sensory Analyse[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1991,3(2):115-125.
  [4] Kobayashi Y, Habara M, Ikezazki H, et al. Advanced Taste Sensors Based on Artificial Lipids with Global Selectivity to Basic Taste Qualities and High Correlation to Sensory Scores [J]. sensors, 2010,10:3411-3443.
  [5] Yusuke Tahara,Kiyoshi Toko. Electronic Tongues – A Review[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3,13(8): 3001-3011.
  [6] Doi Mikiharu. Evaluation of Kokumi Taste of Japanese Soup Stock Materials Using Taste Sensor.[J] Sensoers and Materials,2011,23(8): 493-499.
  [7] Imamura T, Toko K, Yanagisawaa S, et al. Monitoring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miso (soybean paste) using multichannel taste sensor[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1996,37(3):179-185.
  [8] Nobuyuki Hayashi R C H I. Evaluation of the Umami Taste Intensity of Green Tea by a Taste Sensor[J]. J. Agric. Food Chem., 2008,56(16):7384-7387.
  [9] Nobuyuki Hayashi, Yuzo Mizukam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stringency of Black Tea by a Taste Sensor System: Scope and Limitation[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7,71(2):587-589.
  [10] Yumiko Uchiyama M Y M K. Evaluation of the Taste of Tea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Fermentation Using a Taste Sensing System[J]. Sensors and Materials, 2011,23(8):501-506.
  [11] Yasumichi M, Hiroaki M, Michio I, et al. Flavor evaluation using taste sensor for UHT processed milk stored in cartons having different light permeabilities[J]. Milchwissenschaft, 2009,64(2):143-146.
  [12] Toko K, Mizota T I Y, Yoshioka T, et al. Heat Effect on the Taste of Milk Studied Using a Taste Sensor[J].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5,34(11):6287.
  [13] Arikawa Y, Toko K, Ikezaki H, et al. Analysis of Sake Taste Using Multielectrode Taste Sensor[J]. Sensors And Materials, 1995,7(4):261.
  [14] S Baldacci, T Matsuno, K Toko, et al. Discrimination of wine using taste and smell sensors[J]. Sensors and materials, 1998,10(3):185-200.
  [15] Yumiko Uchiyama, Masashi Omor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Taste of Tea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Fermentation Using a Taste Sensing System[J]. Sensors and Materials, 2011,23(8), 501-506.
  [16] Nobuyuki Hayashi, Katsunori Kohata, et al. Techniques for Universal Evaluation of Astringency of Green Tea Infusion by the Use of a Taste Sensor System[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6, 70 (3), 626-631.
  [17] Nobuyuki Hayashi, Tomomi Ujihara, et al. Evaluation of Umami Taste Intensity of Green Tea by a Taste Sensor[J].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 7384-7387.
  [18] Rong Gang Chen, Kiyoshi Toko, et al. Study on Evaluating Jimi-Taste of Green Tea Using Multichannel Taste Sensor[J].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CHA (Tea) Culture and Science. 2004, 736-740.
  [19] Hidekazu Ikezaki, Kiyoshi Toko,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Taste of Green Tea with Taste Sensor[J]. T.IEE Japan, 1997, 117(9), 465-470.
  [20] Taste & Aroma Strateg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ttp://www.mikaku.jp/e/index.html
  [21] 王华夫. 全球速溶茶生产状况及电子舌在速溶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C].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16分会场–茶叶深加工学术沙龙.福州:中国茶叶学会,2010: 4-12.
其他文献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曾荣获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提名奖,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作品奖,四川省文联首届“百家推优工程”奖等荣誉。代表作品《成都印象》《易经序曲》《你的江南》《风中的行者》等。  提起成都,这座生活了十六年的城市,赵迎心中始终涌动着家的温暖。他将这份情感,融入到他的蓉漂三部曲:《成都印象》《成都是我家》《我的世界因你而美
期刊
黑龙江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国家二级编剧,戏剧制作人,中国戏曲学院文学学士、艺术硕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等奖项。  “你是哪里人?听口音不像成都人。”初次见面的朋友常会因为我讲普通话而问我这个问题。   “北方人。“我会如此回答。  “哎呀,还是很不容易,背井离乡来到成都,不过应该来了很多年吧
期刊
祖籍四川省蓬溪县。1998年结婚到台湾,长时间在台湾工作和生活,工作之余喜欢做一些手工作品,手工皂、手工皮革等。2019年参加“文昌杯”两岸青年巴蜀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并入驻四川省对台交流基地创客空间。  我刚到台湾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就发现许多家庭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烤肉,三五好友或各个家庭轮着准备食材,要一直持续节日前后一个星期左右,走在街上到处都飘散着烤肉香。后来得知,在台湾,“中秋节”也称为“烤肉
期刊
从事摄影8年。现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艺术协会会员,成都市龙泉驿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的祖籍其实就是成都的,爷爷辈以上都生活在铜井巷。可是,这座城市于我虽算不得陌生,但怎么都说不上熟悉。常年工作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我,每隔几年才能找到机会回来一次。每次,刚刚对这座城市找到点感觉,而短短的假期就结束了。繁若烟花的霓虹灯、鳞次栉比的房屋、早晨天未亮街上就已车水马龙声,公
期刊
甘肃省兰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教授,四川省歌舞剧院原首席,中宣部首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文化“领军人才”。曾连续四届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首届“四川文华奖”表演奖获得者,首届甘肃“飞天奖”舞蹈金奖等国家级、省级舞蹈大赛奖项20余项。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天府之都成都一直是我所向往的城市,这里不
期刊
河北承德人。轻喜剧魔术师,成都造梦先生魔术工作室成员。2015年荣获西湖两岸四地魔术比赛铜奖,魔术专场秀有《眼见为虚》《小帅的魔法厅堂》《遇见魔术》等。擅长营造轻松的氛围,实现了古典魔术与新流派魔术的结合。  我来成都工作生活已有3年零1个月。独在异乡为异客,“家乡”这个词对现在的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印象中,“家乡”是小时候课本中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会谈到的词汇,是写作文时老师给的命题——我的家乡。对
期刊
山东人。成都哈哈曲艺社创始人,相声演员,师从侯派相声传人丁宝祥先生。中曲协全国青年曲艺工作者联盟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四川省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成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成都,一个我从小就好奇的地方。小时候,因为有亲戚在这里生活,我便偶有机会能听到对这座城市风土人文的描述,从那些只言片语中我对成都有过诸多想象。大学毕业后,我追随爱情来到这座城市(我爱人当年在
期刊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四《中秋》对中秋的解释:“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仅
期刊
生于山西长治,中共党员,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发展规划办主任,(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员,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万字,先后在《文艺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书法报》等刊物上发表;主持四川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项目1项、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2项、四川大学新世纪教改项目1项。  提及中秋,多少人脱口而出的不是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中秋,是
期刊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任,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华表演奖”“巴蜀文艺奖”、首届华北戏剧节“优秀青年演员奖”、四川省“十佳”演员。  一轮圆月的空镜经常会出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  的确,四季之中,秋天的月亮是最亮的。秋天的月亮之中,八月十五的月亮又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出生在上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