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维培养视域下的背景知识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需要一定量的背景积淀。可以说,背景知识解读是阅读助学常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语文文本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乎文本解读的成效优劣。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积极推进育人铸魂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越来越受到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如何在这一变革中把握好背景知识解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背景知识传统解读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研究及实践中,背景知识解读往往被置于备课之初、教学之始,是阅读教学的开局之举。在教材编排上,现行的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通过单元导读、课下注释等方式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教师教学用书则在“课文研讨”部分进行背景知识介绍,尤其是“有关资料”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来解读背景知识,以期为师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刻的知识补充。教材外那些门类众多的教学辅导资料及网络知识平台更是对背景知识进行了丰富的补充和足量的拓展,深受一线师生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这一阅读教学模式成为了世界母语教学的通法,比如说,美国学生读本《美国语文》也有规范的助读系统,在单元助读指导中有“时代故事”,在课文助读指导中有“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等较为固定的栏目。之所以背景知识解读能在各国母语教学中得到高度认可和廣泛推行,是与母语教学特点和学习思维规律紧密相关的,最关键的原因是背景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基本知识和资料,为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和深入思考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以《离骚》(必修2,人教版,下同)为例,作品的创作年代在先秦时期,其政治生活、社会关系与今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加之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巨大差异,学生理解自然是十分困难,如果不进行背景知识解读,很有可能是教师教得茫茫然然,学生学得浑浑噩噩,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为此,教材及其对应的教学参考用书便提供了背景知识,“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这无疑是给备课和教学提供了一把钥匙,为该课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背景知识传统解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批判性思维与背景知识解读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批判性思维,它是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抓手,不少国家视其为事关国家安危和命运的战略举措。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是否具有合理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其中也包括对背景知识的深刻全面解读。在《窦娥冤》(必修4)课下的注释是:“……此后的情节为楚大旱三年。窦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查,窦娥的鬼魂向他伸冤,窦天章重审案子,为窦娥平反昭雪。”虽是短短几十字的介绍,但对引导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文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背景知识,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窦娥的性格特点和对所在时代与社会的把握,进而对窦娥行为和形象进行批判性解读,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促成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倘若没有对背景知识的解读,学生的认识与判断就会陷入单一、片面的泥淖,抑或就仅仅当作一个传奇迷离的虚构故事。与之相应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参与对更深刻地理解背景,乃至对背景知识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有着反推、缜思作用,而这一过程又在无形中强化了思维训练。同样以《离骚》为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可形成对创作背景的批判:创作时期是屈原在被疏远时,还是在流放过程中?借助文中的“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进行批判性思维,可以推断流放之中一说是站不住脚的。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批判性思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背景知识对理解文本提供了基础,但在文本学习到一定程度时同样可以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这种反思形式对教学的充实作用显而易见。
   三、背景知识解读的实践思考
   当前,背景知识解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案,还是翻转课堂、微课堂等现代教学新媒体资源都有具体的体现。如何进行背景知识解读,何时进行背景知识解读等问题也凸显出来,笔者认为以下原则是最为基本的。
   (一)恰到好处的原则
   “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式的固有模式或范式是当前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变革的陈窠,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理念同样应该体现在背景知识解读环节中。不少教师在讲《杜甫诗三首》(必修3)时,不厌其烦地介绍杜甫诗的篇目,解读初中乃至小学课本或课外阅读篇目中的杜诗,而绝大部分对普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反复地对高中学生说教,不但不会调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倦,实为画蛇添足之举。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进行批判性的解读,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几个突破口,重点解决好“这个背景知识有没有价值”“背景知识的解读对教学有何帮助”“何种背景知识对学生用处更大”,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适当实效地对背景进行言简意赅的解读,介绍杜甫可紧扣文本诗篇进行背景引出,不能忽略诗歌创作于唐代宗元年和二年期间,这是杜甫流寓夔州、湖南,是他人生最后几年的作品,其诗歌基调和人生感悟绝不能混同于早期或中期作品。以此类推,教学引导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催生批判性阅读的效果。
   (二)拓展思维的原则
   背景知识解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切实培养核心素养,而不是一成不变地落脚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足以能够独立完成这一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过量过度的背景知识解读反而给学生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按图索骥的文本阅读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在“乖孩子”“听话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循规蹈矩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学生的一种习惯。以《林黛玉进贾府》(必修3)为例,假使教师在背景知识解读时直接抛出林黛玉进贾府是对封建社会的强烈鞭挞,学生大体上会按照这单一引导来阅读文本,而对人物性格等方面就缺少思考或者是不思考,那么学生充当的角色仅仅是任务完成者,或者是性格验证者。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实就是要我们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仅仅作为知识的搬运工。为此,我们的背景知识解读设计一定要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意识,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思维品质。    (三)基于学情的原则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背景知识解读要尽最大可能地基于学情进行设计。学校的差异、生源的不同,使用固定的内容或形式的教学资源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要有以学选材、尊重差异的教学设计观。受疫情影响,各地进行网上教学,从相关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同样的一节课,不同地域的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有着较大差异,主要归因是学情的千差万别。以沈从文《边城》(必修5)为例,对身处城市的学生来说,乡村生活固然是相对陌生,在介绍沈从文创作背景时,就要选择一个切入点或衔接点,可整合推荐读本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所教班级年龄结构和生活状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以边城为代表的山村生活那种质朴与纯真,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翠翠、爷爷、顺顺、天保等系列人物形象,以便把握作者所重构的理想世界和精神追求。换言之,只有对学情进行了准确把握,才能有效地对背景素材进行选用,才能触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敏感性。
   (四)问题导向的原则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也是促成课堂高效的有效策略。背景知识解读同样需要对问题进行有效利用,通过问题导向的融合来增强其实用价值。问题导向下的背景知识解读主要有两个视角。其一是教师的视角,即教师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经验、考试分析等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后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背景知识解读设计,这一视角的優势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强,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处理便会起到好的效果。其二是学生的视角,即学生需求什么?从而在教学中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背景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汇总整理后,设计高质量的背景知识解读。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征集,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快速筛选,并调动备课积淀进行阅读助学,这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较高,必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然后进入新的预设,这也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机智。不时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范式。当然,只要心中有问题、胸中有学生,是能够把背景知识解读推向新的高度的。
   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念下,背景知识解读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备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农村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NETR19069]
  
   向言振,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针对银杏物料特性和脱壳要求,分析对比了主要的脱壳方法,设计了一种手摇链传动碾搓式银杏脱壳机.通过对不同预处理银杏的脱壳对比试验,发现脱壳效果主要取决于动、定碾搓砂轮之间
《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代表诗作,其中对音乐的描写堪称经典,而仕途不顺、遭贬江州的诗人也听懂了琵琶曲中的无限情思,再加上自己犯颜直谏,被贬江州,情形和琵琶女极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及"因材施教"时,曾这样说道,"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因
以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分蘖节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有1、5、10、15和20 mg/L等不同质量浓度的精胺(Spermine,Spm)、亚精胺(Spermidine,Spd)、腐胺(Putreseine,Put)等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不同播种期的茎、叶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挥发油含量秋季早播者高于迟播者,并且营养生长旺盛期叶片挥发油含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以现象学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理论的引介迈入了新的阶段。西方现象学强调回归事实本质,还原事实原本面貌。在古代文学赏析过程中,通过现象学带有浓
采用m(胰酶)∶m(风味蛋白酶)=4∶1复合水解草鱼蛋白,以蛋白质水解度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筛选出了草鱼蛋白质水解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m(酶)∶m(底物)=0.25∶100、酶解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