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作战警务视域下经侦课程“合成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

来源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u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安机关“大部门制”与“合成作战”的警务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当前经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在于探索并形成“合成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体系上,应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经侦课程“合成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应重组优化经侦课程“合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上,应建设“合成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在课堂模式上,应形成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合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团队上,应建设跨学科的经侦“合成教学”团队;在教学考核上,应探索“合成教学”学习效果考核新方法.
其他文献
使用“引诱、欺骗”的侦查讯问方法收集证据在学界存在较大争议,但是司法实践中这些方法依然存在于侦查过程中,而且《刑事诉讼法》到目前为止并未明确规定排除通过“引诱、欺骗”的方法获取的证据.虽然“引诱、欺骗”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立法依据不足、使用限度模糊以及惩罚救济措施缺失等问题,但是只要针对相应的不足进行完善,“引诱、欺骗”方法就可以在侦查讯问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我国,党内法规在规范党的权力的过程中具有推进法治的制度作用,因此党内法规与宪法法律的关系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党内法规的认识争议较大,这些观点疏离宪法且无法合理解释现实.从宪法来看,党内法规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同时还具有落实宪法法律的作用.党内法规是在规范党的权力中产生和发展的,在新时代,党内法规侧重规范党的执政权,是处在宪法法律框架下的“执政法规”.
新时代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从课程育人层面上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促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治安学导论课程中的“治安预防”内容为例,按照对应式从“明确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对应思政元素→实施课堂教学→开展教学小结”五个环节展示和探究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过程.
公平责任是《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民法典》中一直秉承的侵权法律体系的损失分担规则.公平责任的性质、适用前提、适用情形、功能及适用限制素来皆有争议,在《侵权责任法》的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而立法者依然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规定在《民法典》第1186条之中.主要变化在于:《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对公平责任的规定采取的是“一般性规定+选择性适用”的立法例,而《民法典》采取了“一般性规则+封闭式例举”的立法例.但是,这样的转变并不能完全冲破适用公平责任的困境,亦不能解决其滥用的风险.只有通过分析公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