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球化时代对中国当代网球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一定层面上讲,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和而不同”,中国网球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本着“拿来主义”原则,学习世界各国的各种先进的网球文化,使中国网球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同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网球运动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在汲取各种有益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以磨砺、融合,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球文化。
  关键词 全球化 网球文化 发展方向
  一、网球文化的概念
  网球文化是网球运动的“魂魄”。不从文化高度认识网球,难以真正认清网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缺乏文化底蕴的网球是没有强劲生命力的网球;没有内涵和品位的网球是缺乏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网球;没有多元化文化组成的网球也必定是缺乏竞争力、魅力和动力的网球。
  什么是网球文化?《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至今得到人们共识。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传袭的行为,信仰、观念和价值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所以,网球文化属于人类大文化的下位概念。它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网球活动,围绕网球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的财富总称,是指观赏和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的思维形态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同时也是网球运动的理论、技战术、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网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共享,其实质是网球运动的社会化。因此,网球文化是运动主体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网球文化既包括网球参与者的理念文化及行为文化,也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和物质形态的硬文化。
  二、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
  当前研究中国网球文化,需要大力提升中国网球文化的民族个性与优势特征并使之繁荣与发展,而不可自我异化与迷失,造成中国网球在当今多元化并存与竞争的世界网球文化的格局中沦为无根的族群。同时,也需要寻找自身差距,探索、学习先进网球文化,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变革与运用、创新与发展。
  (一)关于中国网球制度文化
  全球化时代为我国更好地利用他国经验、发展自己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全面构筑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网球文化创新能力的建设,研究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内容与规律,制订好中国网球文化的法则和法规制度,最大限度反映出中国网球文化的民族个性,突出中国文化的民族个性和自身优势,突出网球运动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自主观念和创造力的本体特征。当前发展我国的网球文化需要解决的是:加快职业化的进程,增加和提高国内举办的ITF、WTA、ATP赛事的数量和质量;尽快恢复已中断的国内俱乐部联赛;开创我国培养网球选手多元化的形式,国家与民间培养并存。如:著名教练王越采用个人培养的球员柏衍,于2007年澳网公开赛(青少年组)打入男单8强。又如:袁梦、赵迪也是个人训练的典型;强化体能训练,全面提高技术水平。确立以我为主、先发制人的进攻战术理念,培养出更多既有先进的现代网球意识又能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优秀网球选手。
  (二)关于中国网球精神文化
  对于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应从人们对网球的思想、观念、精神、哲学、心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和发展。只注重开发运动员生物体能的训练,忽略同步进行人格修炼,将限制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网球比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对抗,而且是智力和心理的较量。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必然制约网球水平的进步和提高。目前全国现役专业队网球教练员总数为120人左右,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低、视野不宽、业务不精,训练方法、手段陈旧,对新技术、新打法的学习钻研不够。所以研究理解国外先进的网球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观念意识,丰富我国网球文化的内涵,变革过去“重物轻人”的旧观念,建立人物并重、重点育“人”的新理念是我国网球精神文化努力的方向。
  (三)关于中国网球物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重智力轻体力,主“静”不主“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鄙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形成社会风气。追根溯源,我国网球长期处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网球普及不够。相对于欧美网球运动普及较高的国家而言,我国的网球队伍和网球人口比例则十分薄弱。如: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网球的全民参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每个社区都有网球俱乐部,且均拥有4-10片网球场(美国人达:5片网球场地/万人)。德国、法国、意大利的网球人口都有七八百万之众。
  在新中国40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不论局部和全局,和世界网球强国“阶梯”、“螺旋”形的发展规律不同,我国网球发展曾多次出现“马鞍”形发展轨迹,一直存在着“断层”和“青黄不接”的现象。因此,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将是我国网球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结上述,发展中国的网球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也离不开对西方文明的汲取。要有鉴别地吸收世界网球先进国家的网球文化内容与形式,有选择地与世界网球和谐交融并存。网球运动的数百年发展史充分证明了网球文化对网球运动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对网球文化的反思有助于加深认识到我们的问题,寻找差距,探索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关于我国网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
  [2] 沈纲,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10.4.
  [3] 陈勇.探析网球运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J].山东体育科技.2011.7.
其他文献
摘 要 网球运动历史悠久,它和高尔夫、马术并称为三大贵族运动;而与保龄球、高尔夫、桌球一起被称为四大绅士运动。网球运动自发明至今一直长盛不衰,而如今该运动已经走进我们百姓人家。这种最初在宫廷贵族之间进行的游戏,长期形成了一种高贵的文化,影响着一代代后人。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已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近年来,网球运动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高校,网球运动已经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体
摘 要 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中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操场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最好诠释,本文以西安市城区中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对西安市城区中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出了西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西安市 中学 阳光体育  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