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主渠道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学海里自由汲取,从实践中获得。这样,教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浅见。
一、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应转变观念,信任学生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我们习惯了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总怕学生自己学不懂,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或多或少会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课堂环境中,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这正是教育家们“作中学,玩中学”所倡导的。在学习中探究的乐趣和收获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我们应当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例如在让学生探究蚂蚁是如何寻找食物的这一实验时:第一,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阅读课本内容中的活动与探究;第二,请在作业本上简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报告(可参与教材中的实验报告)并填上要做的实验步骤(明确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与同学交流;第三,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利用双休日进行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每一步实验出现的现象;第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该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学生实验,一是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见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又不知道实验结果,这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热情。二是实验报告不用现成的,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使学生脱离被动,更加主动地,认真地思考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动手能力,不用机械地看一步报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学习,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间的交往与审美能力。有两位学生因为这个实验的成功还写了一篇小论文《蚂蚁搬家的秘密》发表在市刊上,为大家树立的良好的榜样。
二、新课程改革的第二步应从“还”字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居多,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①每节至少有1/3 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②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③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他评,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④教学内容结构化,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结构及掌握运用结构主动,独立学习,即把“时间、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学生。⑤我还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总之,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上一台阶,达到“师生多向互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而老师在收集处理学生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重组”,完成更高水平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造性质。
三、新课程改革的第三步应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做起,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具体做法如下: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②自制生物课件,网上下载有关生物图片,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生命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往的教学模式,单纯地靠教师讲解,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很有道理。如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模拟尿的形成的生理过程。先画一个肾单位模式图。用几种颜色的小圆点分别表示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画面显示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几种颜色的小圆点不断从肾小球里滤出来,形成原尿向肾小管流去。在肾小管的不同段形象显示原尿的重吸收过程,大部分代表水、无机盐的小圆点和全部代表葡萄糖的小圆点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而代表尿素的小圆点以及代表水分和无机盐的小圆点则继续往前,流入收集管中形成终尿。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动画,看清楚各种颜色的点的来龙去脉,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代谢废物是从组织细胞里来的,由血液运送到肾脏,在肾脏这里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这些动画是用Animator Pro制作的。即通过媒体结合显微演示,使微观生理过程变为宏观生理过程,学生再加以观察、思考,符合人的认识思维过程,这样比单纯的讲授生理过程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开展媒体组合实验教学,不仅学生学得透彻,而且教师教得得心应手,使我们的生物显微实验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了新的水平。我们不但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样也需要做实验来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
实践证明,发挥媒体组合优势,能大大增强显微实验效果,从而使生物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传统的复习课都是“炒冷饭”,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学生成为老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笔者在生物期终考试复习课中的做法如下:首先到http://www.pep.com.cn网站下载二十六张新教材生物插图及挂图,再加上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中营养成分主要有六大类、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血液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的简单介绍,用Microsoft power point自制生物复习课课件,总共用了三十二张幻灯片。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浏览式学习,主动回顾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课堂教学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每播放一张幻灯片,我就让学生先思考、讨论一会儿,图中的寓意是什么或在讲解什么生物知识,再让各小组派一位同学举手起来表达,然后由老师指定同学起来表达,答对就给该小组加分,前面同学表达有错或有的小组认为需要补充的,我就派其他组的同学起来表达。由于采用课堂上小组评分制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学之间能充分地交流与合作,各小组之间又能充分地展开竞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更多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作为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历史时期的生物教师,深感压力和不安,因为上课如同演戏、拍电影,是一个遗憾的事业,每上完一堂课,你都会发现这堂课的不足,都会有改进的余地。教书育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一个基础教育的实践者不仅应当十分珍惜、并总结与提升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应扎根于课堂,扎根于教学的各个方面,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工作,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一、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应转变观念,信任学生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我们习惯了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总怕学生自己学不懂,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或多或少会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课堂环境中,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这正是教育家们“作中学,玩中学”所倡导的。在学习中探究的乐趣和收获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我们应当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例如在让学生探究蚂蚁是如何寻找食物的这一实验时:第一,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阅读课本内容中的活动与探究;第二,请在作业本上简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报告(可参与教材中的实验报告)并填上要做的实验步骤(明确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与同学交流;第三,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利用双休日进行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每一步实验出现的现象;第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该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学生实验,一是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上见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又不知道实验结果,这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热情。二是实验报告不用现成的,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使学生脱离被动,更加主动地,认真地思考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发挥动手能力,不用机械地看一步报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实验的质量。此探究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学习,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间的交往与审美能力。有两位学生因为这个实验的成功还写了一篇小论文《蚂蚁搬家的秘密》发表在市刊上,为大家树立的良好的榜样。
二、新课程改革的第二步应从“还”字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居多,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①每节至少有1/3 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②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③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他评,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④教学内容结构化,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结构及掌握运用结构主动,独立学习,即把“时间、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学生。⑤我还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总之,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上一台阶,达到“师生多向互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而老师在收集处理学生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重组”,完成更高水平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造性质。
三、新课程改革的第三步应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做起,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具体做法如下: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②自制生物课件,网上下载有关生物图片,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生命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往的教学模式,单纯地靠教师讲解,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很有道理。如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模拟尿的形成的生理过程。先画一个肾单位模式图。用几种颜色的小圆点分别表示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画面显示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几种颜色的小圆点不断从肾小球里滤出来,形成原尿向肾小管流去。在肾小管的不同段形象显示原尿的重吸收过程,大部分代表水、无机盐的小圆点和全部代表葡萄糖的小圆点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而代表尿素的小圆点以及代表水分和无机盐的小圆点则继续往前,流入收集管中形成终尿。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动画,看清楚各种颜色的点的来龙去脉,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代谢废物是从组织细胞里来的,由血液运送到肾脏,在肾脏这里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这些动画是用Animator Pro制作的。即通过媒体结合显微演示,使微观生理过程变为宏观生理过程,学生再加以观察、思考,符合人的认识思维过程,这样比单纯的讲授生理过程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开展媒体组合实验教学,不仅学生学得透彻,而且教师教得得心应手,使我们的生物显微实验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了新的水平。我们不但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样也需要做实验来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
实践证明,发挥媒体组合优势,能大大增强显微实验效果,从而使生物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传统的复习课都是“炒冷饭”,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学生成为老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笔者在生物期终考试复习课中的做法如下:首先到http://www.pep.com.cn网站下载二十六张新教材生物插图及挂图,再加上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中营养成分主要有六大类、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血液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的简单介绍,用Microsoft power point自制生物复习课课件,总共用了三十二张幻灯片。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浏览式学习,主动回顾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课堂教学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每播放一张幻灯片,我就让学生先思考、讨论一会儿,图中的寓意是什么或在讲解什么生物知识,再让各小组派一位同学举手起来表达,然后由老师指定同学起来表达,答对就给该小组加分,前面同学表达有错或有的小组认为需要补充的,我就派其他组的同学起来表达。由于采用课堂上小组评分制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学之间能充分地交流与合作,各小组之间又能充分地展开竞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更多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作为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历史时期的生物教师,深感压力和不安,因为上课如同演戏、拍电影,是一个遗憾的事业,每上完一堂课,你都会发现这堂课的不足,都会有改进的余地。教书育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一个基础教育的实践者不仅应当十分珍惜、并总结与提升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应扎根于课堂,扎根于教学的各个方面,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工作,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