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3-0032-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政策导向、经济增长、区位差异、要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化态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态势。而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聚集又使得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的发展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省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来看,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8%、48.5%、46.0%和60.2%,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出西部地区16.8个百分点。其次,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以东部地区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上海达到89.6%,最低的河北仅为48.1%,两者相差高达41.5个百分点。再次,从同一省份内部来看,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达到64.8%,最低的周口仅为35.1%,两者相差高达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四大区域之间,还是四大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
收稿日期:2014-11-10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2014CJJ03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42400410309);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2013B010)。
作者简介:张玉周,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博士(郑州450002)。
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在此背景下,剖析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研究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有效路径和措施,对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述评
1.国外关于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著名城市学家Ebenezer Howard(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应通过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促进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德国城市地理学家Walter Christaller(1933)基于区位理论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认为在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的支配下,应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镇中心地,不同等级和规模城镇的职能虽然存在差异,但相互补充。法国地理学家Jean Gottmann(1942)在其代表作《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理论,指出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带,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多核心高密度的区域空间结构,都市带表征了未来区域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的趋向。美国地理学家E.L.Ullman(1957)年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不同区域在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区域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物资以及信息等有序流动,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及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A.O.Hirshman(1958)从区际联系的视角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将产生不利(极化效应)和有利(涓滴效应)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会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对欠发达地区形成掠夺。涓滴效应即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发展理念等会向欠发达地区逐步渗透。
2.国内关于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现状
与国外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理论体系日益完善相比,国内区域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基于国外成熟的空间布局理论在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等方面开展研究。姚士谋(1992)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认为城市群是由不同规模等级结构、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具有群体凝聚力的城市集合体。辜胜阻、朱农(1993)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华东、华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以及30个省(区)三个角度系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差异。他们2010年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中六个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群全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呈不断拉大态势。刘炜(2006)运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并且同一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张晓欢(2013)运用我国2000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城镇化空间“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且日趋强化。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带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揭示了区域空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以及城镇化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是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差异,促进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国内对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大多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展开,或是围绕城市群、大都市区、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展开,且主要集中于对现状、特征的定性描述,缺乏对省域层面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定量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对区域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河南省及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和迁徙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强调两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二是新型城镇化不仅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还包括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依据新型城镇化内涵,本文从人口城镇化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变化三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检验某一变量在空间上是否相关,且能测算出相关程度。它不仅可以衡量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能分析其对研究领域的影响程度。空间自相关依据分析空间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的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变量在整个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通常采用Moran′s I指数通过比较邻近空间位置变量的相似度来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即当衡量Moran′s I指数可信度的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集聚;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当Z值为零时,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进一步衡量区域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及相关性,主要通过Moran散点图和G统计聚集图来反映。Moran散点图是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性指数(Local Moran′s I)度量某区域与其空间临近局域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它将各区域经济现象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表示区域单元与其临近区域之间不同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具体关联模式如表2所示。而G统计聚集图则是利用Getis—Ord G指数测度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即不同空间位置上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分布情况:热点区域表明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空间区域趋于空间聚集;冷点区域表明在该区域单元周围,低观测值的空间区域趋于空间聚集。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取性,选取《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量纲的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2011—2013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然后将综合得分作为考察对象,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区域单元为空间数据,利用GeoDa9.5i和Arcview3.0软件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76、0.3156和0.4168,相对应的Moran′s I指数Z值分别为1.9075、2.4662和2.7851,都在拒绝域内,因此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此可知,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辖市和较低的省辖市在空间上均趋于相邻,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震荡中有拉大的趋势。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借助Moran散点图可以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省辖市城镇化的空间关联模式(详见图1)。而G统计聚集图则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详见图2)。
由图1、图2可知:一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在散点图中表现为郑州、济源、焦作、洛阳一直处于高高聚集区(第一象限),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均比较高,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信阳、商丘、驻马店、周口一直在低低区聚集(第三象限),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均较低,与高高聚集区城镇化差异明显,属于低速增长效应区。在聚集图中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热点区域集中在以洛阳、济源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冷点区域集中在以周口、驻马店为中心的豫东南地区。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较低的地区均呈现集聚“群”状分布特征。二是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漯河、鹤壁等城市在高低区聚集(第二象限),该区域自身城镇化水平较高,但没有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呈现出一定的极化效应;开封、安阳等城市则在低高区聚集(第四象限),该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而周边城市的则相对较高,两者空间差异较大,属于扩散与低速增长的过渡区域。三是各地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速度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平顶山和许昌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通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其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低高区逐步迈向高高区,且稳定在高高区,而周口、驻马店的城镇化进程则相对缓慢,一直处于低低区。
四、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1.强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的实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一项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的长期工程,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区域空间战略规划。应通过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理顺规划体制,督促指导不同层级区域、省域及市县空间规划的实施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促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形成,实现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二是强化政府在土地、交通等方面相关政策的引导。首先,要在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战略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约束引导各地将土地利用开发同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空间布局优化进行有机结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其次,要以区域性重大交通主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为重要抓手,将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与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建设相匹配,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优化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再次,要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量为前提,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规制政策,将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进区域内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三是建立新型城镇化区域合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各区域之间经济、社会、要素等交往日益频繁,各地城镇化已不可能再是孤军奋战、独自发展,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各地城镇化发展已由以前的零和博弈变成正和博弈。因此,应出台投资、产业、财税、金融、人口等方面的专项政策,鼓励区域间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合作。当前的重点是实施有利于“富邻”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扩散涓滴效应,提高其对城镇化较低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升全国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2.实施新型城镇化城市群推动战略
一是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处于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应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将部分产业关联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资源消耗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具有资源、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合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软件研发、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二是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处于主体功能区中重点开发区域的城市群。对于中原、长江中游、成渝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应通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高新技术等产业提高省会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并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后的建材、轻纺、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合理有效地转移至次中心城市,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以有效解决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群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功能,推动整个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于黔中、滇中、关中—天水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群应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结合不同城市资源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优化城市群内的产业分工,提升城市群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以产业优化升级引领新型城镇化进程。三是建立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要加强对城市群的管理协调,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布局优化。建立健全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群间互联互通,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3.实行新型城镇化差异化发展策略
一是对工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本地优质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积极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通过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推动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二是对农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一方面应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要积极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三是对于生态环境好、区域文化独特的旅游地区,应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改善景区交通、食宿、娱乐、购物、游览等服务设施,促进生产、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和人口集聚,以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动力,推进具有优势特色的区域城镇化加快发展。总之,各地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摆脱传统的“同质竞争”,促进各具产业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区域竞相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城市化发展需正视的八个问题[J].经济学家,2006,(1).
[2]樊杰,等.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1).
[3]高向铎,等.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规划响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4,(5).
[4]尚正永,等.安徽省区域城镇化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1,(4).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4-03-17/c_119793661.htm.
[6]刘士林,等.城市群:未来城镇化的主平台[N].光明日报,2014-06-03.
责任编辑:澍文中州学刊2015年第3期非改制状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矛盾及其有效治理2015年3月中 州 学 刊Mar.,2015
第3期(总第219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3-0032-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政策导向、经济增长、区位差异、要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化态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态势。而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聚集又使得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的发展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省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来看,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8%、48.5%、46.0%和60.2%,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出西部地区16.8个百分点。其次,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以东部地区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上海达到89.6%,最低的河北仅为48.1%,两者相差高达41.5个百分点。再次,从同一省份内部来看,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达到64.8%,最低的周口仅为35.1%,两者相差高达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四大区域之间,还是四大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
收稿日期:2014-11-10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2014CJJ03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42400410309);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2013B010)。
作者简介:张玉周,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博士(郑州450002)。
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在此背景下,剖析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研究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有效路径和措施,对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述评
1.国外关于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著名城市学家Ebenezer Howard(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应通过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促进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德国城市地理学家Walter Christaller(1933)基于区位理论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认为在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的支配下,应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镇中心地,不同等级和规模城镇的职能虽然存在差异,但相互补充。法国地理学家Jean Gottmann(1942)在其代表作《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理论,指出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带,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多核心高密度的区域空间结构,都市带表征了未来区域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的趋向。美国地理学家E.L.Ullman(1957)年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不同区域在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区域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物资以及信息等有序流动,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及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A.O.Hirshman(1958)从区际联系的视角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将产生不利(极化效应)和有利(涓滴效应)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会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对欠发达地区形成掠夺。涓滴效应即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发展理念等会向欠发达地区逐步渗透。
2.国内关于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现状
与国外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理论体系日益完善相比,国内区域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基于国外成熟的空间布局理论在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等方面开展研究。姚士谋(1992)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认为城市群是由不同规模等级结构、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具有群体凝聚力的城市集合体。辜胜阻、朱农(1993)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华东、华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以及30个省(区)三个角度系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差异。他们2010年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中六个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群全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呈不断拉大态势。刘炜(2006)运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并且同一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张晓欢(2013)运用我国2000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城镇化空间“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且日趋强化。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带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揭示了区域空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以及城镇化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是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差异,促进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国内对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大多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展开,或是围绕城市群、大都市区、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展开,且主要集中于对现状、特征的定性描述,缺乏对省域层面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定量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对区域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河南省及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和迁徙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强调两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二是新型城镇化不仅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还包括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依据新型城镇化内涵,本文从人口城镇化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变化三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检验某一变量在空间上是否相关,且能测算出相关程度。它不仅可以衡量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能分析其对研究领域的影响程度。空间自相关依据分析空间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的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变量在整个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通常采用Moran′s I指数通过比较邻近空间位置变量的相似度来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即当衡量Moran′s I指数可信度的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集聚;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当Z值为零时,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进一步衡量区域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及相关性,主要通过Moran散点图和G统计聚集图来反映。Moran散点图是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性指数(Local Moran′s I)度量某区域与其空间临近局域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它将各区域经济现象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表示区域单元与其临近区域之间不同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具体关联模式如表2所示。而G统计聚集图则是利用Getis—Ord G指数测度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即不同空间位置上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分布情况:热点区域表明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空间区域趋于空间聚集;冷点区域表明在该区域单元周围,低观测值的空间区域趋于空间聚集。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取性,选取《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量纲的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2011—2013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然后将综合得分作为考察对象,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区域单元为空间数据,利用GeoDa9.5i和Arcview3.0软件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76、0.3156和0.4168,相对应的Moran′s I指数Z值分别为1.9075、2.4662和2.7851,都在拒绝域内,因此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此可知,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辖市和较低的省辖市在空间上均趋于相邻,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震荡中有拉大的趋势。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借助Moran散点图可以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省辖市城镇化的空间关联模式(详见图1)。而G统计聚集图则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详见图2)。
由图1、图2可知:一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在散点图中表现为郑州、济源、焦作、洛阳一直处于高高聚集区(第一象限),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均比较高,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信阳、商丘、驻马店、周口一直在低低区聚集(第三象限),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均较低,与高高聚集区城镇化差异明显,属于低速增长效应区。在聚集图中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热点区域集中在以洛阳、济源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冷点区域集中在以周口、驻马店为中心的豫东南地区。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较低的地区均呈现集聚“群”状分布特征。二是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漯河、鹤壁等城市在高低区聚集(第二象限),该区域自身城镇化水平较高,但没有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呈现出一定的极化效应;开封、安阳等城市则在低高区聚集(第四象限),该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而周边城市的则相对较高,两者空间差异较大,属于扩散与低速增长的过渡区域。三是各地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速度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平顶山和许昌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通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其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低高区逐步迈向高高区,且稳定在高高区,而周口、驻马店的城镇化进程则相对缓慢,一直处于低低区。
四、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1.强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的实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一项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的长期工程,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区域空间战略规划。应通过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理顺规划体制,督促指导不同层级区域、省域及市县空间规划的实施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促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形成,实现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二是强化政府在土地、交通等方面相关政策的引导。首先,要在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战略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约束引导各地将土地利用开发同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空间布局优化进行有机结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其次,要以区域性重大交通主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为重要抓手,将区域交通网络建设与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建设相匹配,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优化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再次,要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量为前提,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规制政策,将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进区域内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三是建立新型城镇化区域合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各区域之间经济、社会、要素等交往日益频繁,各地城镇化已不可能再是孤军奋战、独自发展,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各地城镇化发展已由以前的零和博弈变成正和博弈。因此,应出台投资、产业、财税、金融、人口等方面的专项政策,鼓励区域间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合作。当前的重点是实施有利于“富邻”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扩散涓滴效应,提高其对城镇化较低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升全国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2.实施新型城镇化城市群推动战略
一是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处于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应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将部分产业关联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资源消耗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具有资源、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合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软件研发、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二是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处于主体功能区中重点开发区域的城市群。对于中原、长江中游、成渝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应通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高新技术等产业提高省会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并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后的建材、轻纺、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合理有效地转移至次中心城市,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以有效解决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群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功能,推动整个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于黔中、滇中、关中—天水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群应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结合不同城市资源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优化城市群内的产业分工,提升城市群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以产业优化升级引领新型城镇化进程。三是建立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要加强对城市群的管理协调,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布局优化。建立健全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群间互联互通,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3.实行新型城镇化差异化发展策略
一是对工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本地优质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积极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通过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推动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二是对农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一方面应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要积极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三是对于生态环境好、区域文化独特的旅游地区,应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改善景区交通、食宿、娱乐、购物、游览等服务设施,促进生产、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和人口集聚,以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动力,推进具有优势特色的区域城镇化加快发展。总之,各地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摆脱传统的“同质竞争”,促进各具产业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区域竞相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城市化发展需正视的八个问题[J].经济学家,2006,(1).
[2]樊杰,等.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1).
[3]高向铎,等.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规划响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4,(5).
[4]尚正永,等.安徽省区域城镇化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1,(4).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4-03-17/c_119793661.htm.
[6]刘士林,等.城市群:未来城镇化的主平台[N].光明日报,2014-06-03.
责任编辑:澍文中州学刊2015年第3期非改制状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矛盾及其有效治理2015年3月中 州 学 刊Mar.,2015
第3期(总第219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