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化、规模化的混凝土工程日益兴盛,推动了商品混凝土不断增长的需求。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对规范市场运行,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仍存在一些管理缺陷,本文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一些管理要点。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随之迅猛发展,使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日益上升。商品混凝土的出现,成为建筑工业化的显著标志,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和施工用地、保护周边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混凝土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和质量提升。
一、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生产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1)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生产过程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比例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要么身兼多职,精力分配不足,要么专业知识不过硬,使产品的质量缺乏基本保障。
(2)针对选择原材料,厂家所采用的砂、碎石等一般来源稳定可靠,即使质量有波动,目测就可以发现,所以,其质量可保障。但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外加剂、水泥等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厂家选用的水泥及其它材料未进行质量检查,有时存在强度不足、凝结时间偏差大的问题。对于商品混凝土即配即用的方式,质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在销售环节,部分生产供应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改变水泥和掺合料的比例,没有遵照规范的配合比。通过降低水泥掺量和提高掺合料量进行生产,导致了出售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低下。
(3)生产供应商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乏积极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关于商品混凝土的问题。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特别是有些施工管理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2.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半成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单位不能完全决定其最终产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同样导致了商品混凝土出现较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
(1)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不具备科学完善的配置知识又为简便省事,擅自加水调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导致强度不合格等严重问题。
(2)商品混凝土在交接完毕后,坍落度是双方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某种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商品混凝土的现场交接和验收在整个使用过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施工单位发现运到的混凝土和易性、坍塌度等不达标,并未及时将不合格的商品混凝土退场,而是继续施工应用。有些施工单位甚至直接对混凝土不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便直接使用,随后一系列质量问题接踵而至。
(3)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使用后出现裂缝是最常见的现象。虽然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但混凝土浇注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是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实际应用时,会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振捣及养护等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保证工程质量,但仍有一部分单位并未严格执行。商品混凝土应用效果缺乏样本参考,使工程整体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此为,在商品混凝土浇筑成型一段时间后,建筑施工单位未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造成收缩开裂等问题。
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面对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为切实提高其应用质量,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生产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和产品质量监管
根据混凝土相应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资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供应商企业内成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现对商品混凝土生产的全面质量监管,原材料质量检验、配合比科学化、设备及时校准、计量的准确性等,避免配合比不合理、计量设备不准导致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最关键点在于有无偷工减料,实际生产是否能够按照对外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若检查出当中发现了个别商家混凝土出现了质量问题,应该公布公开,并记录其不良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2.施工单位强化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
建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强化商品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管理控制。建筑施工单位在设计具体施工计划时,根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供应企业提供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详细制定有序的施工计划并交予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严格贯彻落实。有些情况下需要专家来对施工方案论证其可行性。施工单位要规范其行为,对浇筑和振捣工作以及浇筑混凝土之后的养护等环节严格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作出科学的判断后,测试其坍塌度,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满足施工标准。在运送到现场时,不能随意加水增加流动性,改变商品混凝土的坍塌度。严格按规范的规定随机取样,制作试块,如实出据报告,以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3.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除进一步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监督机构的监督体系,应逐步完善建筑施工单位、监理部门以及政府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机制,以行业协会作为媒介,有效推动体系的日益完善,提高实际工程效益和社会信用度。逐步推进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企业诚信规范、行业自律和社会政府测评监管的全方面质量管理建设。
三、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优良和强有力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需要生产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的多方合作,严格控制,相互监督,完善相关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商品混凝土质量整体性提高,对进一步规范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使商品混凝土达到最优的使用状态,满足社会及工程的全面要求,从而促进商品混凝土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则林、李党义.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J].建筑装饰与施工管理.2014
[2]李维、宋金堂.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应用.2011
[3]王韬.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
作者简介:
曹春龙(1976.02~),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兴化市,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混凝土技术、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随之迅猛发展,使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日益上升。商品混凝土的出现,成为建筑工业化的显著标志,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和施工用地、保护周边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混凝土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和质量提升。
一、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生产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1)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生产过程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比例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要么身兼多职,精力分配不足,要么专业知识不过硬,使产品的质量缺乏基本保障。
(2)针对选择原材料,厂家所采用的砂、碎石等一般来源稳定可靠,即使质量有波动,目测就可以发现,所以,其质量可保障。但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外加剂、水泥等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厂家选用的水泥及其它材料未进行质量检查,有时存在强度不足、凝结时间偏差大的问题。对于商品混凝土即配即用的方式,质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在销售环节,部分生产供应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改变水泥和掺合料的比例,没有遵照规范的配合比。通过降低水泥掺量和提高掺合料量进行生产,导致了出售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低下。
(3)生产供应商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乏积极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关于商品混凝土的问题。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特别是有些施工管理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2.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半成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单位不能完全决定其最终产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同样导致了商品混凝土出现较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
(1)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不具备科学完善的配置知识又为简便省事,擅自加水调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导致强度不合格等严重问题。
(2)商品混凝土在交接完毕后,坍落度是双方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某种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商品混凝土的现场交接和验收在整个使用过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施工单位发现运到的混凝土和易性、坍塌度等不达标,并未及时将不合格的商品混凝土退场,而是继续施工应用。有些施工单位甚至直接对混凝土不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便直接使用,随后一系列质量问题接踵而至。
(3)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使用后出现裂缝是最常见的现象。虽然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但混凝土浇注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是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实际应用时,会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振捣及养护等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保证工程质量,但仍有一部分单位并未严格执行。商品混凝土应用效果缺乏样本参考,使工程整体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此为,在商品混凝土浇筑成型一段时间后,建筑施工单位未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造成收缩开裂等问题。
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面对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为切实提高其应用质量,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生产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和产品质量监管
根据混凝土相应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资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供应商企业内成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现对商品混凝土生产的全面质量监管,原材料质量检验、配合比科学化、设备及时校准、计量的准确性等,避免配合比不合理、计量设备不准导致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最关键点在于有无偷工减料,实际生产是否能够按照对外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若检查出当中发现了个别商家混凝土出现了质量问题,应该公布公开,并记录其不良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2.施工单位强化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
建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强化商品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管理控制。建筑施工单位在设计具体施工计划时,根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供应企业提供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详细制定有序的施工计划并交予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严格贯彻落实。有些情况下需要专家来对施工方案论证其可行性。施工单位要规范其行为,对浇筑和振捣工作以及浇筑混凝土之后的养护等环节严格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作出科学的判断后,测试其坍塌度,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满足施工标准。在运送到现场时,不能随意加水增加流动性,改变商品混凝土的坍塌度。严格按规范的规定随机取样,制作试块,如实出据报告,以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3.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除进一步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监督机构的监督体系,应逐步完善建筑施工单位、监理部门以及政府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机制,以行业协会作为媒介,有效推动体系的日益完善,提高实际工程效益和社会信用度。逐步推进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企业诚信规范、行业自律和社会政府测评监管的全方面质量管理建设。
三、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优良和强有力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需要生产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的多方合作,严格控制,相互监督,完善相关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商品混凝土质量整体性提高,对进一步规范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使商品混凝土达到最优的使用状态,满足社会及工程的全面要求,从而促进商品混凝土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则林、李党义.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J].建筑装饰与施工管理.2014
[2]李维、宋金堂.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应用.2011
[3]王韬.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
作者简介:
曹春龙(1976.02~),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兴化市,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混凝土技术、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