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失衡问题是关系着人生存与发展的极为普遍且极其重要的问题,促进心理世界走向平衡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心理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其动态变化是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化条件下的物化处境对心理认知的冲击,信息化条件下的虚拟交往对心理情感的疏离以及全球化条件下的多元思潮对意志的消解,人们的心理世界滑向失衡的风险明显增加。个体的心理失衡、身心失衡,会抱怨、愤怒,甚至生病、崩溃;群体或社会整体心理失衡就会导致社会内部失衡、社会危机四伏、社会冲突不断,甚至社会的断裂和动荡等严重危害。那么,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可行?社会的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走向心理平衡的路又在何方?人类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社会发展所伴随的副作用?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心理失衡问题并促使心理世界不断走向新的平衡。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论、认识论和历史观出发来研究心理失衡问题,探索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失衡问题及走向平衡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运用系统分析法、逻辑和历史一致法、结构与功能分析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心理平衡观分析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状,为探索走向平衡的路径找到坚实的着力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心理平衡思想,首先构建心理失衡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把心理失衡的主体和客体搞清楚,即谁的失衡、谁与谁的失衡和如何调控以走出失衡等问题。心理失衡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既要对心理失衡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共时态的分析,又要进行历时态的探讨,同时还要对心理失衡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理论廓清和现实分析,以及对共时态和历时态的背景下导致心理失衡的根源进行挖掘。从主客体之间三种基本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的本质出发提出研究心理失衡问题的三组基本范畴以及探析心理失衡的主体根源、客体根源和实践根源。通过系统分析、结构与功能分析等方法,从主体、客体和实践这三重维度来全面分析导致心理失衡问题的根源,主体根源:认知——情感——意志,即认知偏差、归因错误,情感消极、悲观厌世,意志缺乏、行为退缩;客体根源:物质产品——制度产品——精神产品,即物质生产效率低、供给不足,社会交往秩序乱、分配不公,精神生产滞后、意义感缺失;实践根源:过去——现在——未来,即过去的实践无效,现在的实践无序、未来的实践无望。在理论框架和基本范畴确立以后,除了探析心理失衡的根源,还需要在理论上对心理失衡走向平衡的条件以及心理平衡具有哪些功能等进行一般分析。虽然心理世界从根本上是对生存、生活和发展状态的反映,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心理世界的平衡状态也不是消极被动、毫无作用的,而是对人们的生产、交往、生活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反作用。所以,首先要明确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和实践条件:从主体维度来讲,科学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分别是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理解力、安抚力和执行力,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走向心理平衡的合力;从客体维度来讲,满足物质需要的利益、保障交往需要的制度和满足精神需要的理想信念分别是走向心理平衡的驱动力、规范力和引导力;从实践维度来讲,继承过去的实践、改造当下的实践和塑造未来的实践分别是走向心理平衡的支撑力、把握力和调控力。其次,还要明确促进心理世界的平衡会带来哪些好处:从主体维度来讲,心理平衡是主体心理世界长期存在的基础、健康存在的必备前提以及生命本质的具体体现;从客体维度来讲,心理平衡分别促进物质产品的合理生产、制度的规范与完善以及正面精神产品的生产,分别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社会)的美美与共、人与自我的完整统一;从实践维度来讲,心理平衡分别有利于批判地继承过去的实践、积极合理地开展现在的实践以及提升未来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空间。从三重维度来明确以上两大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探索走向平衡的基本路径,并为促进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找到动力和引领方向。在对心理失衡问题进行理论框架构建、理论分析、相关概念厘清、根源探析以及对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条件和心理平衡的功能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最后以促使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来对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象进行观照、科学分析和判断当下中国心理世界的总体态势。毋庸置疑,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人们的心理世界处于平衡的、积极健康的状态是主流现象。虽然总体向好,但是,由于主观、客观的因素所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心理失衡,不容忽视。观照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的现状、探究其原因,重点在于制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构建走向心理平衡的路径。从主体维度来提升认知能力、完善认知结构,提升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感,以及提升意志水平、实现自我超越;从客体维度来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从实践维度来有批判地继承过去、科学地改造现在以及合理地塑造未来,是减少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象以及走向心理平衡的现实选择,也是改善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增强社会认同、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整合精神动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