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遵义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宣肺降浊类中药内服配合灌肠、静脉滴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汤(炙附子、菟丝子、淫羊藿、杜仲、党参、茯苓、白术等)内服与灌肠方(生大黄、生牡蛎、金银花、蒲公英、丹参、红花等)灌肠加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本病48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3.9%,两组有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之功效,延长患者生存年限,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肾//治疗作用;活血化瘀剂/治疗作用;清热解毒剂/治疗作用 宣肺降浊/治疗作用;肾康汤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84-01
2004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肾康汤为主治疗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CRF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3~78岁,病程11~26年,对照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1~70岁,病程10~25年,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结合利尿、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补钙等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还需使用抗生素及一般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①内服自拟中药方剂肾康汤:炙附子15g(先煎),菟丝子15g,淫羊藿15g,杜仲20g,党参20g,茯苓20g,白术15g,山药20g,大腹皮15g,猪苓20g,丹参30g,红花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苏叶20g。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次煎取药汁450ml,每日三次温服。②中药灌肠方:生大黄60g、生牡蛎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炙附片10g、丹参30g、红花20g、槐花20g 以上中药水煎2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③血塞通注射液20ml静滴每日一次。以上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Scr降低≥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Scr降低≥2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2 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虚劳、关格、水肿、癃闭、溺毒”等范畴,从病因分析,与早年曾因感受风邪外袭,湿毒侵淫,湿热内盛等所引起的“水肿”;或湿热内蕴所引发的″淋证″;饮食不节所诱发的“消渴”;内伤情志,肝郁气滞引起的“眩晕”等证因久治不愈或误诊误治失治后形成的后果,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由于先天不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造成以脾、肾、肺等多个脏腑功能减退,以致气血阴阳亏损,三焦气化失司引起。其发病机制中的脾肾虚衰,浊毒潴留为关键。肾阴虚日久阳必虚,阳虚则不化阴,分泌清浊功能减退,致湿浊潴留。肝虚则气机不利,更使湿浊、瘀毒之邪难以疏泄,肾阳虚失于温煦则脾阳亦伤,则水谷化生乏源,精微物质无以化生,临床表现为一派虚衰症状。本方炙附子、淫羊藿、菟丝子温肾补阳摄精,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外邪的侵犯;白术、茯苓、党参、山药健脾制水,防水泛滥,振奋元气,使脾脏运化水湿功能康复;杜仲补肾强腰膝,专治腰膝酸软疼痛;大腹皮、猪苓利水消肿;丹参、红花活血化瘀、且能调节免疫、代谢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对肾脏之损害,有补益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使毒消湿除,瘀毒之邪得以疏泄;苏叶宣肺、通调水道,使,利用″提壶揭盖法″使水湿得以疏泄,水肿消除。配合中药灌肠方灌肠治疗,以化瘀除浊、清热解毒为主,促进排尿、排毒排浊等作用,加强肾血流量,调整全身状态。加上静滴血塞通注射液化浊祛瘀,活血,改善肾血流量,促进肾脏功能恢复,三者配合使用,增强疗效,为治疗肾脏疾病之良方。总之,本病缠绵难愈,终末期患者病变可涉及全身各系统,中医中药治疗仍是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3:168
(收稿日期:2008.12.25)
【摘 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宣肺降浊类中药内服配合灌肠、静脉滴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汤(炙附子、菟丝子、淫羊藿、杜仲、党参、茯苓、白术等)内服与灌肠方(生大黄、生牡蛎、金银花、蒲公英、丹参、红花等)灌肠加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本病48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3.9%,两组有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之功效,延长患者生存年限,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肾//治疗作用;活血化瘀剂/治疗作用;清热解毒剂/治疗作用 宣肺降浊/治疗作用;肾康汤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84-01
2004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肾康汤为主治疗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CRF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3~78岁,病程11~26年,对照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1~70岁,病程10~25年,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结合利尿、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补钙等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还需使用抗生素及一般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①内服自拟中药方剂肾康汤:炙附子15g(先煎),菟丝子15g,淫羊藿15g,杜仲20g,党参20g,茯苓20g,白术15g,山药20g,大腹皮15g,猪苓20g,丹参30g,红花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苏叶20g。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次煎取药汁450ml,每日三次温服。②中药灌肠方:生大黄60g、生牡蛎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炙附片10g、丹参30g、红花20g、槐花20g 以上中药水煎2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③血塞通注射液20ml静滴每日一次。以上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Scr降低≥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Scr降低≥2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2 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虚劳、关格、水肿、癃闭、溺毒”等范畴,从病因分析,与早年曾因感受风邪外袭,湿毒侵淫,湿热内盛等所引起的“水肿”;或湿热内蕴所引发的″淋证″;饮食不节所诱发的“消渴”;内伤情志,肝郁气滞引起的“眩晕”等证因久治不愈或误诊误治失治后形成的后果,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由于先天不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造成以脾、肾、肺等多个脏腑功能减退,以致气血阴阳亏损,三焦气化失司引起。其发病机制中的脾肾虚衰,浊毒潴留为关键。肾阴虚日久阳必虚,阳虚则不化阴,分泌清浊功能减退,致湿浊潴留。肝虚则气机不利,更使湿浊、瘀毒之邪难以疏泄,肾阳虚失于温煦则脾阳亦伤,则水谷化生乏源,精微物质无以化生,临床表现为一派虚衰症状。本方炙附子、淫羊藿、菟丝子温肾补阳摄精,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外邪的侵犯;白术、茯苓、党参、山药健脾制水,防水泛滥,振奋元气,使脾脏运化水湿功能康复;杜仲补肾强腰膝,专治腰膝酸软疼痛;大腹皮、猪苓利水消肿;丹参、红花活血化瘀、且能调节免疫、代谢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对肾脏之损害,有补益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使毒消湿除,瘀毒之邪得以疏泄;苏叶宣肺、通调水道,使,利用″提壶揭盖法″使水湿得以疏泄,水肿消除。配合中药灌肠方灌肠治疗,以化瘀除浊、清热解毒为主,促进排尿、排毒排浊等作用,加强肾血流量,调整全身状态。加上静滴血塞通注射液化浊祛瘀,活血,改善肾血流量,促进肾脏功能恢复,三者配合使用,增强疗效,为治疗肾脏疾病之良方。总之,本病缠绵难愈,终末期患者病变可涉及全身各系统,中医中药治疗仍是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3:168
(收稿日期: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