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学生升入初中后,家长的心弦开始绷紧,对孩子往往投入过多的精力和关注,无形之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多心理压力,很多亲子之间的矛盾由此引发。比如,家长对孩子有诸多担心,想跟孩子讲讲或提出自己的要求,但是发觉孩子听不进自己的意见,或完全不愿与自己沟通等,这种情况让许多家长如坐针毡但又无可奈何。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孩子和家长都需要学习沟通的策略。本节心理活动课,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亲子在游戏中体会换位思考,理解双方各自的希望与需要,探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沟通的策略。
活动目标: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学习采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学习用恰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活动准备:每位家长完成一份《课前调查表》,于活动前回收;学生之间、家长之间事先分好组;每位学生与家长一张白纸(或卡片)、笔、两个大的移动黑板。
活动地点:活动室或功能室,家长和学生分“两大阵营”相向而坐。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孩子方阵唱歌,家长方阵打节拍。
活动一:你看到的,我看到的
1. 教师手中拿着一张正反两面印有不同画面的图片(或日历等),将其中的一面对着学生,另一面对着家长,让他们观察自己看到了什么。注意不能让一方看到另一方的画面。
2. 分享:学生与家长自主分享自己看到的画面。
3. 讨论与表达:(1)假如对方说你看到的是错的、自己看到的是对的,你服吗?你怎么办?(2)怎样才能看到对方所看到的?(鼓励家长和孩子相互走到对面,看到对方的画面)(3)讨论:在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时,该怎么办?怎么表达?
4. 学生与小组同学商议后,派代表与家长分享,家长也派代表分享自己的看法。
5. 老师小结: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的角度和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如果固执己见,很容易造成误解和矛盾。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人我的不同。特别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更需要充满爱的换位思考和理解,否则,父母觉得是关爱的表现,孩子理解的却是被打扰和找麻烦。
活动二:你希望的,我需要的
老师:刚才的游戏,让我们感受了人我之间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在活动开展前,我们进行了一个有关家长与子女之间沟通状况的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和子女之间存在沟通的问题。孩子不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听不进父母的话;父母不知道怎样做,孩子才听得进去。现在,我们刚好有机会可以进行直接的沟通。
1. 写一写。请家长写一写:孩子升入中学,你对孩子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当你与孩子沟通时,你希望孩子怎样做?请学生写一写:升入中学后,你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话?假如父母有些事情想对你说,或对你的表现有些担心、不满想跟你讲,你希望他们怎样说?
2. 我希望你这样说。学生和家长先在自己的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需要和希望,然后小组派代表把本组的主要想法在黑板上写出来。注意,家长与学生分别在不同的黑板上写。
3. 老师小结。同学们希望家长这样同他们交流……家长们希望孩子这样与他们交流……老师注意把学生与家长的观点分别进行归纳,特别是要找出共同的和不同的。共同的易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同的则可以用于引导他们看到和理解不同的需要,接纳人我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包容心。
4. 家长与学生自主分享感受。
活动三:爱,究竟要怎么说?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是有情感基础的,有时,就正因为情感影响了人的理智,影响了亲子间的沟通。
1. 自主表达:爱,要怎么说?作为家长,你认为,该怎么跟孩子提建议和希望?作为子女,你认为,该怎样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亲子双方的想法。
2. 归纳与小结。初中阶段,孩子处在心理断乳期,生理发育成熟提前,孩子有强烈的成人感,追求独立,可是心理成熟相对落后,实际上是长大但未成人。因此,亲子之间的沟通,要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比如,顾及对方的感受,保持冷静;长话短说;不反复说;就事论事,不夸大、不歪曲;建设性地说,指明方向和方法;相互尊重,耐心听对方的想法;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发泄情绪;不愿说的时候,不强迫;不与别人攀比;不追究以往,只看目前;等等。(老师先归纳出学生与家长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看法,总结亲子沟通注意事项。)
活动四:收获分享
学生与家长每人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亲子沟通感言。
附:调查问卷
亲子沟通状况
请在选项前打“√”或按要求写在题下空白处。
1. 你对孩子的学习担心吗?
A. 很担心
B. 有一点
C. 不担心
2. 你最担心孩子哪一方面?请列出。
3. 孩子是否主动与你讲学习或其他方面的事情?
A. 一直是
B. 有时是
C. 从来不
4. 孩子在你面前是否流露过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想法?
A. 有过B. 没有
5. 孩子在学习或生活方面有些做法让你不满,你会怎样做呢?
A. 发脾气,直接批评
B. 不发脾气,但经常提出要求
C. 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D. 说了也没有用,算了
E. 其他(请写出_________)
6. 你对孩子提出要求或讲述自己的想法时,孩子的表现是:
A. 心平气和,听得进去
B. 能听着,但有些不耐烦
C. 充耳不闻
D. 听不进,还顶嘴
活动目标: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学习采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学习用恰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活动准备:每位家长完成一份《课前调查表》,于活动前回收;学生之间、家长之间事先分好组;每位学生与家长一张白纸(或卡片)、笔、两个大的移动黑板。
活动地点:活动室或功能室,家长和学生分“两大阵营”相向而坐。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孩子方阵唱歌,家长方阵打节拍。
活动一:你看到的,我看到的
1. 教师手中拿着一张正反两面印有不同画面的图片(或日历等),将其中的一面对着学生,另一面对着家长,让他们观察自己看到了什么。注意不能让一方看到另一方的画面。
2. 分享:学生与家长自主分享自己看到的画面。
3. 讨论与表达:(1)假如对方说你看到的是错的、自己看到的是对的,你服吗?你怎么办?(2)怎样才能看到对方所看到的?(鼓励家长和孩子相互走到对面,看到对方的画面)(3)讨论:在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时,该怎么办?怎么表达?
4. 学生与小组同学商议后,派代表与家长分享,家长也派代表分享自己的看法。
5. 老师小结: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的角度和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如果固执己见,很容易造成误解和矛盾。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人我的不同。特别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更需要充满爱的换位思考和理解,否则,父母觉得是关爱的表现,孩子理解的却是被打扰和找麻烦。
活动二:你希望的,我需要的
老师:刚才的游戏,让我们感受了人我之间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在活动开展前,我们进行了一个有关家长与子女之间沟通状况的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和子女之间存在沟通的问题。孩子不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听不进父母的话;父母不知道怎样做,孩子才听得进去。现在,我们刚好有机会可以进行直接的沟通。
1. 写一写。请家长写一写:孩子升入中学,你对孩子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当你与孩子沟通时,你希望孩子怎样做?请学生写一写:升入中学后,你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话?假如父母有些事情想对你说,或对你的表现有些担心、不满想跟你讲,你希望他们怎样说?
2. 我希望你这样说。学生和家长先在自己的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需要和希望,然后小组派代表把本组的主要想法在黑板上写出来。注意,家长与学生分别在不同的黑板上写。
3. 老师小结。同学们希望家长这样同他们交流……家长们希望孩子这样与他们交流……老师注意把学生与家长的观点分别进行归纳,特别是要找出共同的和不同的。共同的易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同的则可以用于引导他们看到和理解不同的需要,接纳人我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包容心。
4. 家长与学生自主分享感受。
活动三:爱,究竟要怎么说?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是有情感基础的,有时,就正因为情感影响了人的理智,影响了亲子间的沟通。
1. 自主表达:爱,要怎么说?作为家长,你认为,该怎么跟孩子提建议和希望?作为子女,你认为,该怎样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亲子双方的想法。
2. 归纳与小结。初中阶段,孩子处在心理断乳期,生理发育成熟提前,孩子有强烈的成人感,追求独立,可是心理成熟相对落后,实际上是长大但未成人。因此,亲子之间的沟通,要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比如,顾及对方的感受,保持冷静;长话短说;不反复说;就事论事,不夸大、不歪曲;建设性地说,指明方向和方法;相互尊重,耐心听对方的想法;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发泄情绪;不愿说的时候,不强迫;不与别人攀比;不追究以往,只看目前;等等。(老师先归纳出学生与家长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看法,总结亲子沟通注意事项。)
活动四:收获分享
学生与家长每人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亲子沟通感言。
附:调查问卷
亲子沟通状况
请在选项前打“√”或按要求写在题下空白处。
1. 你对孩子的学习担心吗?
A. 很担心
B. 有一点
C. 不担心
2. 你最担心孩子哪一方面?请列出。
3. 孩子是否主动与你讲学习或其他方面的事情?
A. 一直是
B. 有时是
C. 从来不
4. 孩子在你面前是否流露过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想法?
A. 有过B. 没有
5. 孩子在学习或生活方面有些做法让你不满,你会怎样做呢?
A. 发脾气,直接批评
B. 不发脾气,但经常提出要求
C. 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D. 说了也没有用,算了
E. 其他(请写出_________)
6. 你对孩子提出要求或讲述自己的想法时,孩子的表现是:
A. 心平气和,听得进去
B. 能听着,但有些不耐烦
C. 充耳不闻
D. 听不进,还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