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观察学习理论是班杜拉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之一,它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行为主义学习论有关模仿学习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结合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分析了观察学习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着重强调其在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实际过程中如何应用,并对其理论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观察学习;榜样;示范;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68-02
一、观察学习理论背景研究
(一)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 1925-至今)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65年进行了著名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实验以及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的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强调强化在观察学习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是先行的而不是结果的影响。行为的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观察学习受四个组成过程的制约:注意过程控制对被示范行为的探索与感知;通过保持过程,暂时的经验转换为符号概念以利于记忆表征,这些观念成为反应产生和反应纠错标准的内部范型;动作再现过程对各子技能组织成新的反应模式起控制作用;动机过程决定是否将观察获得的能力付诸实践。
(二)观察学习理论的内涵。
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人的主体能力中替代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的基本涵义界定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主体称为观察者,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称为示范作用,所以观察学习也可以被称为示范过程。
(三)观察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由注意过程筛选和确定观察学习的方式和数量。但要使榜样行为对学习者的行为发生影响,学习者还必须记住榜样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保持过程是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记忆表象再转换为言语编码(形成动作观念),表象和言语编码同时贮存在头脑中,对学习者以后的行为起指导作用。再通过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控三步共同完成。这些过程需要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即人的活动动机。
二、观察学习实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观察学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现象,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观察学习的对象,即榜样反应了社会规范的要求,社会规范通过榜样的行为而对观察者产生影响,他通过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特别是他在理论中提出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使人们对榜样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重要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下面就笔者在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学习理论的心得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必须强调教师的示范性,突出知识和技能的主要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
有人认为大学课程的教学应注重理论的传授,而不应手把手地进行指导,笔者却不以为然。我认为教学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特征以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方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否则将会陷入两眼一抹黑,自己讲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因此,要认真分析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教师真诚的示范结合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即一个较强的专业技能且认真做示范并享受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采用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小组示范教学;理论讲解与技能训练教学;课堂训练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中注意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一样,并自觉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二)提供详细的言语解释,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和编码。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讲解的直观性,特别要提到一点就是语言不一定要多而要精炼、形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作出充分的准备,否则将陷入口水话废话危机。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言语简练、认真示范,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编码。因为,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者在信息存贮过程中需要对示范行为进行符号表征。而符号表征的效果又与示范行为的规范性密切相关。
(三)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示范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没有注意有关活动,记忆中无动作观念,没有能力去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动力。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学生从外界接受信息并通过符号表征并进行存储 → 形成概念 → 转化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向行为的转变过程首先要进行反应选择和组织,也就是要通过回忆和练习来弥补反应组成部分的不完整和反应技能差的不足,因此,需要进行监察,也就是要通过自我和他人及时的进行调整和纠正再现的行为反应,使之接近于示范行为。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长采用多种再现形式,例如动作再现、言语再现、作品再现、实地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准确掌握示范行为。
(四)强调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调整自己并进行学习,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观察学习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一)班杜拉明确地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过程的区分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它能使广大教师有选择地运用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不至于把直接经验学习研究中得出的规律生搬硬套地用于课堂教学,也不能用直接经验学习的理论解释学生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二)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特别是班杜拉提出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这让教育工作者更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针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本人认为班杜拉的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这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教育实验本身的一大缺点班杜拉也无法避免,也就是教育道德的问题,即儿童是发展的,而消极行为的示范是否会对实验组儿童将来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接近完美,只有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对教育教学研究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卫海 蒋孟萍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五期。
[2]孔国忠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阴山学刊 2000年12月,第13卷第四期。
[3]高新平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儿童教育的现实意义 樏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第八卷第三期。
[4]蒋晓 略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教育理论与经验。
作者简介:黄建延,保山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观察学习;榜样;示范;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68-02
一、观察学习理论背景研究
(一)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 1925-至今)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65年进行了著名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实验以及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的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强调强化在观察学习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是先行的而不是结果的影响。行为的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观察学习受四个组成过程的制约:注意过程控制对被示范行为的探索与感知;通过保持过程,暂时的经验转换为符号概念以利于记忆表征,这些观念成为反应产生和反应纠错标准的内部范型;动作再现过程对各子技能组织成新的反应模式起控制作用;动机过程决定是否将观察获得的能力付诸实践。
(二)观察学习理论的内涵。
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人的主体能力中替代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的基本涵义界定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主体称为观察者,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称为示范作用,所以观察学习也可以被称为示范过程。
(三)观察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由注意过程筛选和确定观察学习的方式和数量。但要使榜样行为对学习者的行为发生影响,学习者还必须记住榜样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保持过程是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记忆表象再转换为言语编码(形成动作观念),表象和言语编码同时贮存在头脑中,对学习者以后的行为起指导作用。再通过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控三步共同完成。这些过程需要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即人的活动动机。
二、观察学习实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观察学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现象,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观察学习的对象,即榜样反应了社会规范的要求,社会规范通过榜样的行为而对观察者产生影响,他通过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特别是他在理论中提出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使人们对榜样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重要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下面就笔者在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学习理论的心得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必须强调教师的示范性,突出知识和技能的主要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
有人认为大学课程的教学应注重理论的传授,而不应手把手地进行指导,笔者却不以为然。我认为教学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特征以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方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否则将会陷入两眼一抹黑,自己讲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因此,要认真分析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教师真诚的示范结合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即一个较强的专业技能且认真做示范并享受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采用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小组示范教学;理论讲解与技能训练教学;课堂训练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中注意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一样,并自觉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二)提供详细的言语解释,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和编码。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讲解的直观性,特别要提到一点就是语言不一定要多而要精炼、形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作出充分的准备,否则将陷入口水话废话危机。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言语简练、认真示范,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编码。因为,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者在信息存贮过程中需要对示范行为进行符号表征。而符号表征的效果又与示范行为的规范性密切相关。
(三)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示范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没有注意有关活动,记忆中无动作观念,没有能力去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动力。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学生从外界接受信息并通过符号表征并进行存储 → 形成概念 → 转化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向行为的转变过程首先要进行反应选择和组织,也就是要通过回忆和练习来弥补反应组成部分的不完整和反应技能差的不足,因此,需要进行监察,也就是要通过自我和他人及时的进行调整和纠正再现的行为反应,使之接近于示范行为。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长采用多种再现形式,例如动作再现、言语再现、作品再现、实地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准确掌握示范行为。
(四)强调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调整自己并进行学习,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观察学习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一)班杜拉明确地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过程的区分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它能使广大教师有选择地运用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不至于把直接经验学习研究中得出的规律生搬硬套地用于课堂教学,也不能用直接经验学习的理论解释学生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二)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特别是班杜拉提出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这让教育工作者更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针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本人认为班杜拉的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这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教育实验本身的一大缺点班杜拉也无法避免,也就是教育道德的问题,即儿童是发展的,而消极行为的示范是否会对实验组儿童将来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接近完美,只有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对教育教学研究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卫海 蒋孟萍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五期。
[2]孔国忠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阴山学刊 2000年12月,第13卷第四期。
[3]高新平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儿童教育的现实意义 樏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第八卷第三期。
[4]蒋晓 略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教育理论与经验。
作者简介:黄建延,保山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