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326,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2.18±1.88)分,高于对照组的(75.12±2.58)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0.2589,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利于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常规护理;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手术或者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属于医院感染高危科室[1]。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直接受手术室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则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手术过程中,患者脏器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暴露状态,再加上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影响,极易引发医院感染[3]。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针对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于2015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2.36±2.39)岁,共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普外科、骨科、妇科、肛肠科以及其他科室患者分别有12例、11例、10例、9例、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2.19±2.37)岁,共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普外科、骨科、妇科、肛肠科以及其他科室患者分别有13例、10例、11例、8例、8例。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显著,P>0.05。
  1.2方法
  观察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1)构建专门的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小组,小组内所有成员均要接受专门培训,以此来将和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专业素质与工作技能,同时还要将自身责任心提高,树立安全第一以及护理管理质量第一的观念,避免因忽略工作过程中的细节而出现安全隐患。(2)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以及分发的标准以及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着装进行统一规定,要求其佩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各项操作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3)对无菌器械存放加强管理,护理人员使用无菌器械之前,要对其包装严密度、使用期限等进行仔细插查看;对手术过程中无菌器铺设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对人员走动进行限制,在手术时间延长的情况下,无菌器械采用无菌巾覆盖好,若暴露时间超过4h,便不能使用。(4)全面评估管理效果:建立规范化的手术室管理指标记录模式,定期对其进行汇总、分析;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能够及时发现并注意各种细节的护理人员,要给予其适当奖励,对于工作懈怠的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评分,護理质量评分采用百分制计算,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统计软件SPSS 20.0中,计数资料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经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326,P<0.05),见表1:
  2.2护理管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2.18±1.88)分,高于对照组的(75.12±2.58)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0.2589,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包括隔离、消毒、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应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对感染状况进行监测等[4]。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十分必要[5]。本研究中,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326,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2.18±1.88)分,高于对照组的(75.12±2.58)分(P<0.05),可见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显著,同时还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究其原因,本研究中建立了专门的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将手术室医源性感染发生率降低。其次,通过对护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利于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防范。除此之外,对手术室环境以及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对无菌器械存放加强管理,均利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综上所述,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利于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红.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8(12):85-87.
  [2]高雪梅, 孟宪惠, 王玉玲,等.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 18(3):249-250.
  [3]罗贤慧. 循证管理对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6):146-149.
  [4]刘金花, 刘庭英.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13(a02):277-277.
  [5]薛荫青. 精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 河北医学, 2016, 22(5):851-8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采用医用生物胶+复方黄柏液及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的个案病例分析。方法:以我院妇科收治的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段愈合不良病例为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医用生物胶+复方黄柏液及康复新液进行联合治疗,回顾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2例病人经积极抗炎、冲洗阴道、医用生物胶+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进行阴道上药及相关对症治疗后阴道残端均痊愈。结论:针对全子宫切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PDCA在预防脑梗死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再我院住院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n=61)与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 目的 觀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90例危重症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更低,而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RCA),将2019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RCA),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和对照组比,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  1.2 方法 RCA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在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8)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卒中后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手術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对比两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50),低于对照组的10%(5/50),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5)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和腰椎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CT诊断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遴选100例经CT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6年5月~2017年9月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IMT变化、心功能指标改善及MACE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小儿脑瘫流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儿为30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治疗+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在按摩治疗与康复训练护理的前提下,联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训练后语言达标情况。结果: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发音表达能力、听觉语音感能力、前语
期刊
【摘要】目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中社会延续性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患者均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同时接受延续性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