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时尚,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的主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财政对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投入,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大趋势。由于学生家庭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学的主导因素,边远教学点撤并来的学生,语文基础特差,几乎字不会写,更不用说造句或写作文。撤并到镇中心校后,已经是四年级了,于是教师不禁扪心自问:小学阶段也只剩下三年的时间,如何才能提升这一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语文素养,难道不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吗?我是2015年9月接收的一批从教学点撤并来的留守儿童学困生,学生基础特差,汉语并音知识几乎为零,有的学生就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不对,字写得歪歪扭扭,都不成字。鉴于此,我就如何提升留守儿童学困生语文素养作了一番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归纳起来是四个字“写”、“读”、“口”和“写”:
一、“写”,要求学生从头开始,按笔顺笔画认真书写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教师应以正确、认真地书写,作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鉴于学生的基础问题,我从头开始,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在白板上做示范,从零开始,教学生“点、横、竖、撇、捺”入手。先让学生练习笔画,学生书写的笔画规范了,然后再学写田字格,给学生讲解一个字应在一个格子里所占的比例。充分利用学校已安排有的——下午十分钟的练字课和每周两节写字课,加强对学生的写字练习。教师要有恒心;要有耐心;要长期练;要反复练。学生的作业,教师一定要认真检查,认真指导。对学生写的字要认真地给予评价,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
二、“读”,诵读,读得烂熟是语文教学的基石
当今的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先教学生熟读课文,多背一些优秀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有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诵文篇,固有裨于作文”,读得烂熟,就能“下笔如有神”。作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从抓学生读书开始。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石。对此,我们应该汲取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有益经验,认真反思,切实加强诵读教学。要充分而正确地熟悉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严格“背”的要求,既要严格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完成,又要严格要求教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其三,切实加强“背”的教学,改进“背”的评价,促进留守儿童学困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不断向前迈进。
三、“口”,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总体目标與内容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孩子们是学习母语的黄金时期,丰富的口头语言表达对孩子们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形成写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口语交际场景,让孩子能自由畅谈、表情达意,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重视学生的习作训练
习作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习作更能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习作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标之一;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升华;习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首先,给学生壮胆。让学生仿写,哪怕有的学生是抄袭的作文也好,自己写的也好,也不管学生写的篇幅长短,我都给予肯定,先给学生壮胆,慢慢地,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后就指导学生审题:所给出的题目或材料是什么?让学生反复地读,认真地读,1.理解题目是要我们写什么? 2.我们要写什么?怎么写?要求学生列出提纲。3.要准备那些材料;准备用那些词语;准备用那些优美的句子,你如何描写这些场面等。
其次,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源泉,只有将生活与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离开生活,瞎编乱造,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永远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的,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出来。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先不要回头,先不要修改,等你把作文写完了以后再改。改的时候,要大胆地改,该删的删,该添加的就添加,不要怕麻烦,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第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作文的欣赏和评价,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慈母般的爱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习作的灵感和源泉。但是也需要指导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学生注意、总结和提高。
总之,留守儿童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因留守而性格孤僻;因社会环境和教学的主导因素的影响,而学习滞后,语文基础差。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基础抓起,需要学生的理解与长期的知识积累;需要学生的感悟与思维。更要求教师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和掌握知识的本质,积累实践经验,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一、“写”,要求学生从头开始,按笔顺笔画认真书写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教师应以正确、认真地书写,作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鉴于学生的基础问题,我从头开始,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在白板上做示范,从零开始,教学生“点、横、竖、撇、捺”入手。先让学生练习笔画,学生书写的笔画规范了,然后再学写田字格,给学生讲解一个字应在一个格子里所占的比例。充分利用学校已安排有的——下午十分钟的练字课和每周两节写字课,加强对学生的写字练习。教师要有恒心;要有耐心;要长期练;要反复练。学生的作业,教师一定要认真检查,认真指导。对学生写的字要认真地给予评价,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
二、“读”,诵读,读得烂熟是语文教学的基石
当今的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先教学生熟读课文,多背一些优秀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有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诵文篇,固有裨于作文”,读得烂熟,就能“下笔如有神”。作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从抓学生读书开始。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石。对此,我们应该汲取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有益经验,认真反思,切实加强诵读教学。要充分而正确地熟悉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严格“背”的要求,既要严格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完成,又要严格要求教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其三,切实加强“背”的教学,改进“背”的评价,促进留守儿童学困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不断向前迈进。
三、“口”,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总体目标與内容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孩子们是学习母语的黄金时期,丰富的口头语言表达对孩子们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形成写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口语交际场景,让孩子能自由畅谈、表情达意,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重视学生的习作训练
习作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习作更能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习作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标之一;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升华;习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首先,给学生壮胆。让学生仿写,哪怕有的学生是抄袭的作文也好,自己写的也好,也不管学生写的篇幅长短,我都给予肯定,先给学生壮胆,慢慢地,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后就指导学生审题:所给出的题目或材料是什么?让学生反复地读,认真地读,1.理解题目是要我们写什么? 2.我们要写什么?怎么写?要求学生列出提纲。3.要准备那些材料;准备用那些词语;准备用那些优美的句子,你如何描写这些场面等。
其次,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源泉,只有将生活与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离开生活,瞎编乱造,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永远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的,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出来。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先不要回头,先不要修改,等你把作文写完了以后再改。改的时候,要大胆地改,该删的删,该添加的就添加,不要怕麻烦,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第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作文的欣赏和评价,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慈母般的爱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习作的灵感和源泉。但是也需要指导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学生注意、总结和提高。
总之,留守儿童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因留守而性格孤僻;因社会环境和教学的主导因素的影响,而学习滞后,语文基础差。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基础抓起,需要学生的理解与长期的知识积累;需要学生的感悟与思维。更要求教师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和掌握知识的本质,积累实践经验,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