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一生活在权术里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登辉

  7月30日,李登辉在台北病亡。
  当晚,台湾地区的舆论场对李登辉给予了截然相反的评价——某些人称他是台湾的“民主先生”“时代的开创者”,也有很多人走上街头,燃放准备已久的鞭炮,庆祝“民族罪人”终于归西。
  从1988年接任蒋经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到2000年卸任,李登辉自以为给这块土地留下了“台湾意识”和“民主价值”。然而这两份所谓的“礼物”,却将台湾引向一条社会对立、政治黑金、两岸关系动荡不安的道路。李登辉的是非功过,终于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

反“台独”言论骗取信任


  1923年出生的李登辉,一生充满背叛、算计和收买,没有忠贞、诚信与恪守。
  尽管李登辉从未亲口承认,甚至晚年还含糊否认,但他确实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台籍共产党员吴克泰生前明确表示,1946年,是他介绍李登辉入党的,但不久后,李退党。1947年,李登辉参加了中共台湾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同志会”,又第二次加入共产党,1948年春再次退出。
  几年后,“新民主同志会”的成员李苍降、林如堉被台当局枪杀,李熏山被判刑7年。他们至死没有讲出李登辉曾是组织成员,这段历史直到40多年后才被曝光。倒是李登辉,只把自己受到国民党迫害的故事作为政治资本,其余绝口不提。
  从政之前,李登辉是一名农业学者,后来受到蒋经国的赏识,先后任政务委员、台北市长、台湾省长。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被“台独”分子奉为“‘台独’教父”的李登辉,当年是靠批判“台独”上位的。
  美国学者陶涵在其撰写的《蒋经国传》中提到了那段历史。“蒋经国正在沉思他的最后抉择(选接班人)之际,有一天早上读到李登辉在省议会与议员辩论,驳斥‘台湾独立’理念的稿子。”当时的李登辉是这样说的:“中国从来没有摒弃台湾,台湾也绝不能忘掉中国。”看到这番言论的蒋经国,邀请李登辉几天后到国民党召开的“中常会”做报告。报告后,“蒋经国很难得地在这种场合做出评语:‘李登辉同志的表现非常好。’会场上大家一听,都晓得李登辉将会是新任‘副总统’……”
李登辉(左)和蒋经国在一起。
1995年,李登辉(中)访美。

  此后,蒋经国毫不掩饰对李登辉的培养呵护,指示时任“参谋总长”的郝柏村与李登辉多交流,请时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李洁明与李登辉单独接触,对他多方提携。李登辉自己也说,他如同上了6年“蒋经国学校”,并以蒋经国的学生自居。
  李登辉对蒋经国毕恭毕敬,每次听蒋讲话必做笔记,就坐时只坐椅子的1/3,让蒋经国误以为他“富有民族意识”,是“可培植的人才”。没想到若干年后,李登辉在台湾大力推动“去中国化”,试图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联结,导致国民党分崩离析。此外,他还自称“22岁以前是日本人”,甚至说出“台湾抗日不是事实”、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等言论,“皇民本色”愈老弥坚。这些言行,都彻底背叛了蒋经国。

两次分裂搞垮国民党


  李登辉病亡后,有消息说,台当局有意将他葬在新北市的五指山公墓,结果引发退伍军人协会、新党等泛蓝人士不满。新党主席吴成典嘲讽说,如以党旗覆盖,李登辉要覆盖哪一面党旗呢?
  这的确是个问题。因导致国民党两次分裂、菁英出走,李登辉于2001年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他扶植民进党上台执政,却不是该党党员。
  1988年1月,李登辉刚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脚跟尚未站稳。面对国民党内既有势力,他先是纵容时任国民党秘书长的李焕排挤“行政院长”俞国华,迫使其去职,由李焕接任。之后,他又安排宋楚瑜接任国民党秘书长,拿掉了李焕的党权。接着,他利用亲信和党外力量给李焕施政制造障碍,迫使李焕辞去“行政院长”。随后,李登辉请“国防部长”郝伯村出任“行政院长”,使其交出军权,再借“立法院”改选之机迫使其下台。
  李登辉还委派宋楚瑜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等到宋楚瑜实力渐增后,他再将台湾省政府“冻结”。这激怒了宋楚瑜,使其在2000年執意脱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结果,分裂的国民党最终败给了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不但失去了政权,还因为新党、亲民党的两次出走而四分五裂,“百年老店”从此一蹶不振。
  值得一提的是,连战代表国民党参选2000年“大选”失败,也是李登辉一手导演的。台湾前“国安局局长”丁渝洲曾透露,2000年选情诡谲,李登辉却嘱咐他“情治单位(情报和治安系统)都不要做民调”。随后,李登辉的民间好友站出来公开支持陈水扁,他自己则告诉所有人,连战一定赢。这些伎俩影响了民众,最终连战的得票率还不及宋楚瑜,只位列第三。
  台湾政论节目主持人赵少康说,李登辉深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在两岸关系方面,李登辉同样展现了这种政治伎俩。1990年10月,他宣布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简称“国统会”),次年2月通过“国统纲领”,表示将依据“民主、自由、均富”的原则力促中国统一。李登辉还派人与大陆接触,促成了1993年第一次“汪辜会谈”。
  然而,到了1998年,在时任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率团访问中国大陆前夕,李登辉却暗中指示成立以蔡英文为召集人的研究小组,提出所谓“强化主权地位”的报告。该报告里首次出现“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字样,并建议通过修“宪”、修法及废除“国统纲领”等方式分阶段落实两岸主权上的分立。   1999年7月,当两岸关系趋于缓和,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预定于当年9、10月间访台时,李登辉却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抛出了“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刹时让两岸关系跌到谷底。
  2015年,李登辉在《新·台湾的主张》一书中透露:“我为了说服国民党大佬,才制定这项‘国家统一纲领’。目的在于制定三个明确条件,以牵制、遏阻统一的动向。然而表面上又不能明讲。”
  这就是李登辉,靠欺骗和权术翻云覆雨,整垮了国民党,彻底毁坏了两岸最初的信任。

“去中国化”教育埋下祸根


  为了斩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渊源,李登辉借着推动台湾本土意识的名义偷梁换柱,在教育领域推动“去中国化”,给台湾年轻人植入“台独意识”。
  1997年6月,台湾“教育部”推出了一套面向初中生的教科书《认识台湾》,包括《社会篇》《历史篇》《地理篇》。在《历史篇》中,“我们都是台湾人”“台湾魂”“台湾精神”等字眼随处可见,并声称“台湾400年前是无主的土地”,同时美化荷兰、日本等国对台湾的殖民侵略历史,将台湾一切美好的事物归因于“日据时代的经验”,称台湾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来自日据时期。与之相对应,“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词统统被删去。
  可以说,今天被称为“天然独”的台湾年轻一代,其错误认识就始自《认识台湾》这套教科书。
  已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与蒋经国关系密切。李登辉接任初期,李光耀常到台湾访问,后来二者渐行渐远,据说就是因为双方对于“统独”的观点不合。李光耀认为,“李登辉发起的台湾化进程,强调该岛脱离中国,但是这不会改变最终统一的结果,这样做只能使台湾人在重新统一实际发生时更加痛苦”。
  李登辉死后,新党发表的声明中指出,李登辉“错失两岸和谈最好时机,并将台湾带上‘去中国化’不归路,至今仍是台湾跳不出的泥淖”。

黑金和民粹当道祸害台湾


  李登辉病亡当天,台湾媒体曝光多名“立委”涉嫌受贿。有人评价这正是李登辉“黑金政治”的一个缩影。
  被某些人称为“民主先生”的李登辉,个人的民主素养课很可能不及格。上世纪90年代,他想由国民党代主席扶正为党主席,提名自己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就不顾众人反对,拒绝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而是要求国民党党员用当面起立的方式来表态。
  有人把1996年推动台湾地区领导人第一次直选作为李登辉的一大“贡献”。其实,当年他参选时明目张胆地贿选。“台独”大老彭明敏最近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讲到自己1996年代表民进党参选时,“竞选准备中,经由一好友,传来神秘的提议,说若我退选,可给5亿台币的代价。我开玩笑地试探:‘10亿怎样?’神秘方面说:‘先拿5亿退选,另5亿以后再商量。’”彭明敏没有退选,但最后仅得到二成选票。
  赵少康最近也撰文透露,时任“退辅会主委”许历农曾告诉他,在(某选举的)辅选会议上,李登辉对摆不平一些人甚为生气,很大声地要求:“要钱给钱,要官给官,有什么人是摆不平的?”
  李登辉任内还先后向时任民进党主席黄信介、施明德、许信良表达过资助之意。一次,他更直接通过当时的国民党投管会前主委、号称国民党“大掌柜”的刘泰英,给施明德1.5亿元新台币,但施明德没收。
  这如水的银子从哪里来?李登辉卸任10年后,被“特侦组”起诉,最终这宗涉及数亿新台币的“国安密账”案,李登辉被判无罪,同案被告刘泰英则被判了3年。
  与其说李登辉推动了台湾民主化,不如说他是利用这个过程,逐步实现大权独揽。一方面拉拢财团、地方派系,甚至是一些具有黑社会背景的人参选公职,另一方面大力扩充他可以调动的国民党党产,让党营事业介入股市及房地产市场。李登辉任党主席期间,是国民党党产增加最快的时期。此外,为了政治利益,他还挑动省籍分裂。“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就始自李登辉之口。
  美国学者汪志雄去年撰文指出,李登辉是台湾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他将台湾带进了地方派系分赃结盟的黑金政治体系,同时扶持壮大本土在野力量,让一批草莽型的野心政客登上了政治舞台。可以说,今日台湾政坛民粹当道、黑金笼罩,李登辉是始作俑者。
  有句名言说:你可以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欺骗所有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
  李登辉的真面目,这些年已经被很多人看清。虚伪的谎言终究会被事实戳穿,一心搞“台独”、出卖民族利益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在两岸统一、民族复兴大义上设置障碍的人,终会被永远地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李登辉(1923年-2020年)
  祖籍福建永定,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早期为农业学者,曾任台大教授。1988年至2000年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及中国国民党主席,任內鼓吹“台独”,导致两岸关系恶化。2001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2020年7月30日在台北病亡。
其他文献
2020年7月21日,杨京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美国加州西海岸,太平洋的季风将岸边的松柏雕琢得风骨嶙峋,松林掩映的沿海公路通向旧金山附近的小镇卡梅尔。1969年,国画大师张大千来此地游历,看到的也是这般景象。俊朗挺拔的松林充满诗情画意,让他甚为欢喜,决定在这里买下一处房产,取名“可以居”。  2010年,杨京岛只身一人,带着一个手持摄像机来到了“可以居”。房子
茫茫戈壁山中有几间小房子,就是策耿的家。找到一处有信号的地方,凳子当课桌,小策耿打开电脑投入学习。父亲开车带着母女俩在戈壁滩寻找有信号且避风的地方上网课。“ 课间操”时间,小策耿要么朗诵蒙古族诗歌,要么跳蒙古舞,母亲还会拿手机录下来。“ 放学”回到家,小策耿第一时间跑到羊群找“伙伴”玩儿。  这个蒙古族小女孩叫策耿,今年10岁,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学校四年级学生。由于疫情防控原因,策耿父
2019年8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通话。图为拉布在2018年8月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英国和美国是盟友,在香港问题上也可以说是一致行动人。  2019年8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就香港局势与林郑月娥通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迅速回应称:今天的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早已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对香港一无主权,二无治权,三无监督权。  此前,华春莹也质问过英国政客
考古领队周春水介绍,从舰上打捞出文物500余件,解决了诸多历史争议  9月21日,国家文物局证实在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经远舰的残骸,沉埋海底124年的殉国战舰终于得见天日。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它对于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是木质风帆战舰被蒸汽机装甲战舰取代以后,世界海军史上发生的第一
张东方 曾在瑞士IMD国际商学院学习,先后任芬美意集团北亚日化香精副总裁及大中华董事总经理、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现任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奶奶年轻时涂的“双妺”,妈妈年轻时抹的“美加净”,青年人用的“六神”“佰草集”“高夫”,萌娃娃用的“启初”……一个企业的产品,滋养了中国几代人。这个企业便是有122年历史的上海家化。  2020年伊始,上海家化联合
2017年2月,艾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演讲。  我幸福吗?很少有人会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也许是觉得自己还未成为人生赢家,谈幸福似乎为时尚早。  不过,肖恩·艾柯却告诉你:“恰恰相反,你幸福了,才能成功。”“感恩小纸条”  年初,伊利诺伊州的绍姆堡54学区震惊全美。这个學区位于芝加哥市郊,有21所小学、5所初中,1.6万名学生。3年前,学区学生的平均成绩仅排在该州各个学区的中段,今年排名大幅上升。如
美国这些年在阿富汗种了一堆蒺藜,扎了自己一手的刺,给人家留下一地鸡毛,最终苦的还是阿富汗的老百姓。  3月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墙之隔的总统府和首席执行官府内,同时举行了两场“总统就职仪式”。一国二主,此为凶兆。  阿总统选举在2019年9月28日举行,最终结果2020年2月18日才公布。现任总统加尼获50.64%选票,政府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获39.52%的选票。阿卜杜拉不承认败选,指责加尼舞弊
2020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的多家餐厅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一人餐、两人餐等多种就餐形式。  这是一场所有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的“革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飲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全国各地的餐饮、烹饪协会接连号召餐饮企业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打包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正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立法工作,也就是说,如果法案通过,人们下馆子点菜将会
崔莹,纪录片导演,专栏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热爱行走和文学,常居爱丁堡。著有《英国插画师》《英国插画书拾珍》等书作。  我在散步时认识了犬蔷薇:长满绿叶的枝头上点缀着清秀淡雅的小花,开得羞羞答答,拘谨小心,不热烈也不奔放,宛如乖巧的小家碧玉,又像是几只蝴蝶停落在绿屏障上,柔弱得让人不忍靠近,怕惊扰了它们的美梦。  朋友告诉我,犬蔷薇有种淡雅的芳香,我才意识到根本没闻过它们的气味,因为我从来没有
任晓雯。小说家,1978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年,获得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代表作有《岛上》《她们》《浮生二十一章》《好人宋没用》。近日短篇小说集《朱三小姐的一生》出版。  “开始了吗?”任晓雯询问《环球人物》记者,声音轻柔,尾音带着一丝上海话的软绵。在豆瓣网友的评价中,任晓雯一直“背负”着“温婉知性美女作家”的光环。有读者更直接地留言:“简直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