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更是农产品打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反季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多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更是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环境束缚,走向标准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中必经之路。最近几年,阜蒙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在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关键词] 阜蒙县 设施农业 发展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48-01
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阜蒙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农民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致富。在设施农业发展中,阜蒙县实现了大棚种植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趋向多样模式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生产、品种多、科技含量高等特点,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农民依托设施农业增收效益明显。
1 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土地流转困难,农业信息不对称
发展本地设施农业能够解决冬春季节蔬菜供给不足的问题,缓解城镇吃菜问题[1]。最近几年,阜蒙县设施蔬菜種植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对农业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县区周围耕地经常被征用,设施农业用地严重不足。此外,政府部门并没有发挥好其自身宏观调控的作用,不能做好土地置换工作,导致农业耕地分散,设施农业发展形成不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不高。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土地流转难度大,设施农业种植户流转不到相应的土地,而农民群众找不到需求方,对地区设施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2 发展设施农业的设备比较落后,不配套
设施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在发展前期需要投入相应的栽培设备。新建一个标准化的日光温室大棚需要5~6万元[2],这部分的投入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并且缺少相应的解决措施,日光温室大棚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不合理的只地方,棚内结构设计不合理,保温保墒能力较差,经济效益低下。设施大棚生产结构性和安全性是未来设施产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此外,在发展设施产业过程中,设备不配套,技术人才缺乏也是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农户建设设施大棚距离公路较远,车辆进出存在很大困难,棚区积雨之后不能及时排出,内部蔬菜等作物常常受到危害。由于技术培训力度不足,农民群众科学种养技术较差,导致农民群众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政府主管的科技推广体系和地区菜农团体的技术服务介绍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和规模。
1.3 生产质量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由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民群众种植技术欠缺,设备不配套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下,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农民群众逐渐对发展设施农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在阜蒙县缺乏大型的、示范性和带动性较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限制了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此外,阜蒙县农业企业较少,规模小,农产加工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小,农业设施比较简单并且严重落后,日光温室规模较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阜蒙县整体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程度,较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来说相当落后[3]。
2 阜蒙县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领导,典型带动
首先,加强领导、及时调度、强力推进。阜蒙县将保护地建设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号工程”全力予以推进,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乡(镇)主要领导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调度,确保各项工程及时开工建设,按期投入生产;其次,典型引路,切实做好思想发动。通过先进典型带动、效益拉动和政策推动等措施影响,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切实认识到位、自主投入、自我发展,从“要我干”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干”。
2.2 强化土地高效流转
积极完善土地经营流转工作机制,在合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引导农户有序流转承包土地[4],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自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耕地”的原则,积极引导设施农业尽量利用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此外,对设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用地协议、落实补充耕地情况进行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经县政府同意后由县国土资源局批复同意。为了防止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改变或变相改变土地用途、扩大设施用地规模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发生,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5]。
2.3 强化服务,加强科技培训
首先,加强服务,强化协同作战。在保护地建设过程中,阜蒙县农业、财政、水利、电业、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合力,确保各项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农发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配合项目乡镇搞好前期规划,确保保护地建设生产选址合理、施工合规、生产有效益,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农发局蔬菜站在暖棚、冷棚技术培训上,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政府还应该为每个棚区配备一名农民技术员,随时解决棚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支持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影响力大的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建业,马彦霞,谢淑琴,张旦,文殷花. 甘肃中部半干旱区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5)
[2] 曹仓山,李屹凯. 互助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14)
[3] 汪军. 桐乡市崇福镇设施农业调查及发展措施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1)
[4] 娄永锋,殷秀敏,孔丹美. 绿冬杭州市現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经验与措施[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2)
[5]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 中国农机化. 2012(01)
[关键词] 阜蒙县 设施农业 发展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48-01
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阜蒙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农民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致富。在设施农业发展中,阜蒙县实现了大棚种植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趋向多样模式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生产、品种多、科技含量高等特点,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农民依托设施农业增收效益明显。
1 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土地流转困难,农业信息不对称
发展本地设施农业能够解决冬春季节蔬菜供给不足的问题,缓解城镇吃菜问题[1]。最近几年,阜蒙县设施蔬菜種植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对农业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县区周围耕地经常被征用,设施农业用地严重不足。此外,政府部门并没有发挥好其自身宏观调控的作用,不能做好土地置换工作,导致农业耕地分散,设施农业发展形成不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不高。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土地流转难度大,设施农业种植户流转不到相应的土地,而农民群众找不到需求方,对地区设施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2 发展设施农业的设备比较落后,不配套
设施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在发展前期需要投入相应的栽培设备。新建一个标准化的日光温室大棚需要5~6万元[2],这部分的投入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并且缺少相应的解决措施,日光温室大棚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不合理的只地方,棚内结构设计不合理,保温保墒能力较差,经济效益低下。设施大棚生产结构性和安全性是未来设施产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此外,在发展设施产业过程中,设备不配套,技术人才缺乏也是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农户建设设施大棚距离公路较远,车辆进出存在很大困难,棚区积雨之后不能及时排出,内部蔬菜等作物常常受到危害。由于技术培训力度不足,农民群众科学种养技术较差,导致农民群众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政府主管的科技推广体系和地区菜农团体的技术服务介绍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和规模。
1.3 生产质量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由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民群众种植技术欠缺,设备不配套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下,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农民群众逐渐对发展设施农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在阜蒙县缺乏大型的、示范性和带动性较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限制了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此外,阜蒙县农业企业较少,规模小,农产加工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小,农业设施比较简单并且严重落后,日光温室规模较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阜蒙县整体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程度,较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来说相当落后[3]。
2 阜蒙县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领导,典型带动
首先,加强领导、及时调度、强力推进。阜蒙县将保护地建设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号工程”全力予以推进,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乡(镇)主要领导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调度,确保各项工程及时开工建设,按期投入生产;其次,典型引路,切实做好思想发动。通过先进典型带动、效益拉动和政策推动等措施影响,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切实认识到位、自主投入、自我发展,从“要我干”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干”。
2.2 强化土地高效流转
积极完善土地经营流转工作机制,在合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引导农户有序流转承包土地[4],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自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耕地”的原则,积极引导设施农业尽量利用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此外,对设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用地协议、落实补充耕地情况进行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经县政府同意后由县国土资源局批复同意。为了防止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改变或变相改变土地用途、扩大设施用地规模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发生,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5]。
2.3 强化服务,加强科技培训
首先,加强服务,强化协同作战。在保护地建设过程中,阜蒙县农业、财政、水利、电业、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合力,确保各项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农发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配合项目乡镇搞好前期规划,确保保护地建设生产选址合理、施工合规、生产有效益,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农发局蔬菜站在暖棚、冷棚技术培训上,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政府还应该为每个棚区配备一名农民技术员,随时解决棚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支持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影响力大的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建业,马彦霞,谢淑琴,张旦,文殷花. 甘肃中部半干旱区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5)
[2] 曹仓山,李屹凯. 互助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14)
[3] 汪军. 桐乡市崇福镇设施农业调查及发展措施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1)
[4] 娄永锋,殷秀敏,孔丹美. 绿冬杭州市現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经验与措施[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2)
[5]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 中国农机化.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