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烘烤工艺对初烤烟叶多酚及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索改善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质量的最佳烘烤调制工艺,实现K326中部叶在烘烤过程中的提质增香。[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烘烤工艺对重庆市烟区K326品种中部烟叶进行烘烤调制,并对各烘烤工艺下的初烤烟叶多酚和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中部初烤烟叶总绿原酸含量和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均表现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初烤烟叶最高,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次之,三段式烘烤工艺最低;4个处理的中部初烤烟叶高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能明显降低中部初烤烟叶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其他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与其他3个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和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的中部初烤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优于其他2个处理,且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处理的中部烟叶原料有利于其卷烟制品燃吸时烟气的酸碱平衡。
  关键词 烤烟中部叶;烘烤工艺;多酚;有机酸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62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curing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 aroma of middle leaves of tobacco K326. [Method] The contents of polyphenol and organic acid in the leaves cured by different curing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otal chlorogenic acid and polyphenols in the middle leaves were the highest using the threephase and sixstep curing technique in Chongqing, followed by the curing technique of external force moisture removal, and the threephase curing technique was the lowest.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higher fatty acids content among the four curing techniques. The content of citric acid and oxalic acid were decreased sharply by the curing technique of external force moisture removal, but the other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 contents were not greatly different with the other three treatments.
  [Conclusi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roma in the middle leaves cured by the threephase and sixstep curing technique in Chongqing and the curing technique of external force moisture removal were superior to the other two curing techniques. The cured middle leaves treated by the curing technique of external force moisture removal could be better for keeping the acid base balance of cigarette gas when it burning and smoking.
  Key words Middle leaves of fluecured tobacco; Curing techniques; Polyphenol; Organic acid
  煙草中的多酚对烟叶的色泽、烟气香味和烟气生理强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4],因而烤烟烟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是衡量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挥发性酸可以在吸食过程中直接进入烟气,对香气质有直接影响,非挥发性酸可以调节烟叶酸碱度,影响吸味的醇和,因此有机酸的含量及种类也直接影响着卷烟的吸味品质[5-6]。烤烟中多酚类物质的种类主要有单宁类(绿原酸)、香豆素类(莨菪亭、莨菪灵)和黄酮类(芸香苷、芸香糖苷)等,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较高。烟叶中有机酸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含量差异大,占鲜重的2.1%~2.4%,调制后占12.0%~16.0%[7-10]。影响多酚和多元酸及高级脂肪酸含量的因素很多,除了栽培措施外,还包括烘烤和调制工艺。其中,烘烤工艺对多酚、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研究了4种烘烤工艺对中部初烤烟叶多酚及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重庆地区烤烟烘烤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用烟栽培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前茬作物为小麦。烟田栽培措施按照重庆市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进行。试验用烤房为符合国家密集烤房技术规范的气流下降式密集型烤房,装烟室大小为8.0 m×2.7 m×3.5 m(装烟3台)。
  1.2 方法   试验于2011年7~10月在重庆市澎水县梅子垭乡气流下降式烤烟密集型烤房进行。
  试验烟株分3个部位,定叶位取样,取中部叶(第11片)。选取成熟度一致的烟叶,均匀编竿。该试验设4种烘烤工艺参数组合:
  处理1为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见表1;
  处理2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见表2;
  处理3为三段式烘烤工艺,见表3;
  处理4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见表4。
  1.3 取样方法
  试验用鲜烟取样方法:烘烤过程中试验用鲜烟采用田间挂牌取样,按照第11片叶位取样;每种处理统一编杆,并装在烤房底台,烤房门口往里50 cm附近;初烤烟叶一次性取样80片用于化学成分分析。
  1.4 分析方法
  化学成分检测分析委托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检验。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烘烤工艺对中部初烤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由表5、图1可知,4个处理原烟总绿原酸含量为处理4最高,为20.62 mg/g;处理2次之,为18.67 mg/g;处理1和处理
  3总绿原酸含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17.50和16.80 mg/g。
  3 结论与讨论
  高档次的卷烟要求色香味俱全,对芳香吃味和烟气香味有正作用的是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单宁、苹果酸。改善烟叶等级作用大的2个多酚物质是绿原酸和芸香苷[11]。烟草中多酚的糖苷对烟叶颜色有直接作用,对香气质量有间接作用。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的烟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最高,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同样表现为处理4最高,达31.11 mg/g;处理2次之,为27.48 mg/g;而处理3最低,仅为25.21 mg/g。说明处理4和处理2的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优于处理1和处理3。
  非挥发性有机酸占烟叶重量的7%左右,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琥珀酸、丙二酸、乳酸等,它们不仅在烟草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卷烟感官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调节烟气的劲头和吃味,可以判定烟气是否醇和,对评定烟叶的品质有重要作用。亚油酸和亚麻酸增加烟叶的刺激性[12]。该研究表明,处理2中部初烤烟叶原料中柠檬酸、草酸含量最低,而其他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因此处理2烘烤工艺所烘烤调制的中部烟叶原料有利于其卷烟制品燃吸时烟气的酸碱平衡。
  各处理中部初烤烟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及高级脂肪酸总含量表现为,处理3最高,为110.57 mg/g;处理1次之,为99.28 mg/g;处理4再次之,为85.41 mg/g;处理2最低,为81.96 mg/g。
  参考文献
  [1] 刘阳,尹互生,宋纪真,等.不同品种烤烟多酚含量和组成的差异分析[J].烟草科技,2007(8):32-34,42.
  [2] 王爱华,王松峰,宫长荣.氮素用量对烤烟上部叶片多酚类物质动态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57-59.
  [3] 徐晓燕,孙五三,王能如.烟草多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03(1):3-5.
  [4] 赵铭钦,王莹,李元实,等.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延边烤烟多酚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1):60-65.
  [5] 周冀衡,朱小平,王彦亭,等.烟草生理与生物化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369-393.
  [6] 肖协忠,李德臣,郭承芳,等.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38-40.
  [7]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9-104.
  [8] 苏德成.烟草化学与分析[M].北京:中國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10-34.
  [9] 朱尊权.论当前我国优质烤烟生产的技术导向[J].烟草科技,1994( 1):2-4.
  [10] 谭宏祥,程传玲,赵桂铭,等.河南烤烟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分析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5):33-34.
  [11] AKEHURST B C.Tobacco[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Inc,1981:616-618.
  [12] 刘春奎.烟草中有机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的研究进展[J].农技服务,2010,27(10):1329-1330.
其他文献
摘要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秧普遍存在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差、机械栽插植伤重、缓苗期长等不利因素,造成了机插水稻群体生育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杂交中籼水稻产量潜力发挥和机插技术的推广。通过对江淮杂交中籼水稻机械化育栽技术连续8年的技术攻关,总结制定了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介绍了平衡栽培的定义,规定了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的品种选用、育秧、整地、机插等技术指标、产量及其结构指标和不同目标产
期刊
摘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分析襄阳市工业用地粗放利用的影响因素。襄阳市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来优化配置工业用地,提高其集约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通过提高襄阳市工业用地门槛标准等措施来促进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旨在为促进襄阳市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和襄阳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土地市场;集约利用;襄阳  中图分类号S28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 [方法]采用静水法研究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Chironomus sinicus)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于48 h 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在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处理摇蚊幼虫12 h后,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48 h时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存活率下降。烯
期刊
摘要 运用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以宝鸡市凤翔县为例,从政府的角度对现有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相关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建议,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關键词 制度创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凤翔县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645-02  1 凤翔县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摘要 根据金华市7个县(市)1968~2012年梅雨汛期降水量的实测数据,对金华市梅汛期降水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外推法建立各个地区降水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金华地区梅汛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多峰型,但从总体形势上看,近45年的梅雨量是呈上升趋势;经检验,浦江等地区预测的中长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说明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外推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这些地区梅雨期降水量的预测较准确,此预
期刊
摘要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β内酰胺酶发酵条件。[方法]选用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株获得β内酰胺酶,通过对该菌种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β内酰胺酶活力。[结果]确定大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 ℃、初始pH 7.8、接種量2.0%、装液量65 ml/250ml发酵瓶。使用最佳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最终得到的β内酰胺酶活力为178.54 U/ml,
期刊
摘要 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竹文化在促进竹林资源高效培育、竹加工业和竹生态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打造浙江竹业升级版必须继续大力弘扬竹文化、加强竹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设施竹业工程建设和发展竹文化创意产业等建议。  关键词 竹文化;竹产业;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530-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期刊
摘要以焦作市为例,剖析了其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成绩背后存在的产业比例失调、能源消耗偏高、生态赤字严重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须再次转型。统筹产业、城市空间结构、交通3要素,确立再次转型的总体思路,分别提出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城市空间、梳理内外交通等策略,以期助力焦作市未来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再次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
期刊
摘要 该文分析了国内外谷物干燥和收集机械的发展概况,并结合江西省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对当前制约谷物干燥和收集机械推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发展谷物干燥和收集机械化实现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加快江西谷物干燥和收集机械发展的对策与策略。  关键词 江西;谷物干燥和收集机械化;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S2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0.5%毒死蜱药肥混剂对韭菜韭蛆的防治效果。[方法] 于2012~2013年,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进行了0.5%毒死蜱药肥混剂防治韭菜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0.5%毒死蜱藥肥混剂在1 875 g/hm2施用量下,2012和2013年药后21d的防效分别达77.15%和80.00%,21d虫口防效分别达99.55%和97.30%,增产效果分别为59.06%和30.09%,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