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家庭教育因素浅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关键期,其年龄阶段正是生理状况的巅峰阶段,仅从躯体健康的角度看,患各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然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其主要来源是来自家庭教育因素。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人数增多、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大学生心理问题己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日趋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未来更大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能力差、角色转换慢、自我认识不客观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们往往对于大学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与想象。可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以后发现真实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相去甚远。原来在初高中时的优越感在大学校园里可能已经荡然无存,不免心理产生落差。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2.自信心不足、目标感差、生活茫然
  大学校园里“高手云集”许多学生已经丧失了原来在中学时期的优越感,加上原来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培养出什么可以增加自信的能力,自我价值实现水平较低,一时难以在其他方面找到成就感,这样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上寒窗苦读时间较长,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学生在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并没有看到应有的“收获”。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混乱、目标感丧失,生活茫然,生活学习处于一种“混日子”的状态。长期下去学生积极性丧失.处于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3.学习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极端的。有的是学习动机过强,有的是学习动机过弱。这两种状态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动机过强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长期下去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造成自卑心理,严重者还会发展成各种神经症。
  4.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现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人际关系问题却恼不已。在与人交往时很难换角度替别人着想,经常产生心理不相融,处理人际关系缺乏技巧。
  5.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问题
  据专家分析:当代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知、情、意”不统一,往往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更是薄弱,不能很好的管理和控制自己。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夫妻部落”及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数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新人类们”受到网络等不良宣传渠道的影响,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真正了解的却不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缺乏对这一问题的统一指导,而一些情侣因为是否要发生性行为而吵架分手。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爱除了性还有责任,学生往往因为恋爱问题而陷入困惑,造成心理创伤。正确的认识恋爱、认识责任,理智的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份。
  6.其他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除以上几个比较突出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个别的心理问题。上述几个问题在心理健康的层面上讲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严重心理问题及神经症,或是心理精神疾病。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上述一般心理问题发展而来的,也有些异常行为属于心理问题的极端表现形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教育原因分析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很高的相关关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早期经验对人后期发展的影响深远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当代大学生在上大学、独立生活之前基本上都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所提供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其早期经验的主要来源,父母也对其人格心理的形成负有主要责任。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过耳濡目染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能否健康成长、成才,能否顺利走完人生道路,家庭教育是重要因素,而家长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自信、自爱、自尊,被统称为“自我价值”,是每一个人建立成功快乐人生的本钱;没有它们,建立成功快乐人生只是梦想。这三项也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核心,有了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一个人才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素质来。
  自我价值不足就是自信、自爱、自尊不足,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在当代大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说他们欠缺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公德心等,也都包含在这个范围里。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不断的累积,到了足够多的时候,便会感觉人生是成功快乐的。”事物能够带给你的价值直接决定了你对事物的爱护程度。越能为我取得所追求价值的东西,我就越会爱护,自己越有能力也就越爱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先有“自信”才会有“自爱”。有了足够的自爱,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尊。一个受到很多人爱护的人必然受到很多人的尊重。一个人也必须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而别人也才能尊重他。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他出生后的整个成长过程里,凭着每天的人生经验总结累积而发展出来。任何心理品质都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旦过程中的教育刺激是不良的,尤其是当个体的主观经验还不足以对刺激鉴别的情况下,隐患是巨大的。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些隐患的突显时期。诚然,学生的心理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都与家庭教育又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些都是构成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面对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转变。我们不但要尽可能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要在社会不良风气冲击时,联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提高心理免疫力,逐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笔者详细的介绍了电解铝施工中阳极铝母线的安装焊接工艺,即施工前的准备、安装步骤等过程.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业与各工业企业一样也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信网络系统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而信息数据中心综合布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作为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讲好这门课的“绪论”是关系到能否讲好本课程的关键。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机械设计基础绪论课的内容组织到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经过课堂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绪论 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非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都要接触到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新机械、新机构的重要学科,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运动方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学校生源潜力大,学生就业渠道广,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生源素质差,不好管理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班主任,既要稳抓常规管理,又要更新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可谓责任重大。正如“教无定法”一样,管理亦无定法,班主任工作只要“以学生为本”,做到千般万种皆关情,我想,均不失为好的方法。    动之以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摘要:现在的高职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本文从提高认识、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用人单位对各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都有一点:“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此,各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对各个专业学生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