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在2005年就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省份,截至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开展农业保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对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和构建云南省“桥头堡”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云南省2005年-2011年间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优势经验,研究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云南省农业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巨灾风险
一、云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总体情况
云南是农业大省,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8750.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07.8亿元,占比高达1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体经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险发展迅速,对农业生产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云南省作为全国较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省份之一,自2005年以来农业保险实现了快速发展,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提高,为“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至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7.3亿元,年均增长52.6%,高于同期GDP增长率31个百分点。从农业保险年度发展情况看,2005年保费收入0.48亿元,占同期全国总额6.6%,排名列全国第4位;2007年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速超过200%,农险成为云南产险市场新的规模险种;2011年保费收入达6.06亿元,同比增长77.5%,保费规模列全国第10。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险保险深度从0.07%上升至0.31%,农险保险金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从0.83%上升至14.69%。农业保险在服务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业保险在云南省农业生产中贡献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二)种植险以林木保险为龙头,以烤烟、甘蔗保险为代表的本地特色险种
2011年,云南省种植业险保险面积排名前三的险种分别为林木保险、玉米保险和水稻保险。2011年中央财政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覆盖到云南省以来,当年林木保险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承保面积达到3.26亿亩,覆盖全省林地面积88%,承保面积和保险金额均占到同期种植业险的95%;签单保费为1.2亿元,较2010年增长3.9倍,占种植业保险保费的32%。从全国范围来看,2011年度云南省林木保险承保面积、保险金额、签单保费分别占全国同期的22.8%、34%及0.16%。云南省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费率仅0.1%,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同期全国平均费率为0.21%。
烟草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早在1986年人保财险就开始在玉溪、曲靖开展烤烟保险。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6个州(市)开办了烤烟保险,承保烟叶299万亩,覆盖面达47.6%。其中,玉溪、曲靖、楚雄、大理4个分公司实现了烤烟全州(市)统保。2011年云南省烟叶险实现签单保费收入9574万元,占同期全国总额64%,保险金额占全国同期57%。2011年云南开始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甘蔗保险,当年甘蔗险保险金额为1.1亿元,占全国同期总量的67%;承保面积达到360万亩,覆盖到全省81%的甘蔗种植面积,占同期全国总面积的55%。
(三)养殖险能繁母猪为主,积极发展以藏系羊、牦牛代表的本地特色险种
能繁母猪保险作为重要的政策性养殖险种,在云南省发展迅速,2011年云南省能繁母猪承保数量达到323万头,为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四川省和浙江省。2011年云南省能繁母猪的承保数量与保险金额分别占到同期养殖业保险的51%和81%,分别高出全国水平47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2011年能繁母猪险签单保费收入1.9亿元,占全国同期的14%。
2010年云南省的特色牲畜品种藏系羊和牦牛保险被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范围。2011年承保藏系羊21.48万只,承保面达到94.9%;牦牛承保数量4.42万只,承保面达到94%。
(四)保费来源以政策性补贴为主,商业收费为辅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以政策性农险为主,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来源主要以政府出资为主,政府财政补贴投入的加大对农险的推动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从农业保险经费来源看,2011年云南省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5.03亿元,占比83%;商业性农险保费收入1.03亿元,占比17%。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中,政府保费补贴4.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88亿元,省级财政补贴1.17亿元,地市县财政补贴1.23亿元),占比为85.16%;农民缴费及其他经费来源0.75亿元,占比为14.84%。
(五)形成了独具云南特色的农业保险机制
云南省在发展险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低费率、高效率的森林火灾险“云南模式”。云南省的森林火灾保险在全国参保林地面积最大、投保林业林户最多,并创立了费率全国最低、唯一按综合赔付率提取防灾防损费用于森林防火、唯一设立火灾保险工作奖励基金、唯一引入保险经纪公司代理火灾保险招标、唯一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一个全国最低、四个全国唯一”的森林防火保险“云南模式”,更创先开展了"按综合赔付率提取防灾防损费用于森林防火"的保险模式,除此之外承保公司在盈利的基础下会回拨一部分资金给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用于购买森林防火器材、进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火宣传工作。
2.发展成熟的商业性烤烟保险运营模式。自1986年云南省开始开展商业性烤烟保险以来,截至2011年底省内四个主要烤烟产区实行烤烟同保。其中以玉溪市的发展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其具体做法为烟草企业为农户统一缴纳保费,理赔定损时义务参与查勘定损工作,并在保险公司赔偿的基础上额外再给予农户一定补偿;保险公司通过与气象部门合作,自发承担防雹费用,并积极维护农田水利设施,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商业性烤烟保险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运营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示范意义。 二、云南省农业保险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业保险在云南省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已有险种承保面不足,险种较单一,缺乏巨灾险种
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深度为0.31%,低于同期全国农业保险深度0.21个百分点,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在目前已开展的农险品种中,除林木、烤烟、甘蔗、能繁母猪、藏系羊、牦牛外等险种以外其他险种覆盖面均偏低。以水稻为例,2011年承保面覆盖率的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农险覆盖率较低,风险单位较少,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有效分散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保障作用的发挥。
云南有十分丰富的热区资源,烟叶、花卉、咖啡和核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列第一,茶叶、天然橡胶和甘蔗的产量则位居全国第二,然而这些农产品中只有烟叶、天然橡胶和甘蔗有相应的险种,其他重要种植品种均未被农业保险所覆盖。从养殖业险来看险种同样较为单一,只有牛、猪、羊和鸡四个大类,云南省骡子的存栏量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却仍未推出相应险种。
2011年云南省由于持续干旱而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多亿元,而保险业对此次干旱的赔付为1398万元,仅占总旱灾损失的4%,平均每亩赔付到承保受灾田地的金额只有27元。干旱附加险的存在并未完全发挥出保险的主要功能,未起到有效的经济补偿作用。由此,也让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分散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灾风险,无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设计更好的农业巨灾保险险种是十分必要的。
(二)农业保险经营效益不够理想
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费用率一直稳中有降,农险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然而,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险承保累计亏损9935万元,同期全国农险累计承保利润为48.1亿元,云南农险盈利水平较弱。从历年来看,农业保险2006年到2010年承保持续亏损,直到2011年才开始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160.4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从2008年至2011年已连续4年实现盈利;分险种来看,2011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承保实现盈利,其他险种均处于亏损状态。
2011年度,由于有财政补贴的大力支持,云南中央政策性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3213.76万元和245.74万元;但商业性农险的盈利水平却不容乐观,承保亏损金额达2299.13万元。
(三)农险业务的发展受云南特殊地理环境局限且地州市间发展不均衡
云南省94%的面积都是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山区,一些偏远山区的人口较为稀少且分散,农业经济又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缺乏规模效应,承保农险的保险公司的展业费用有时甚至高于从农户手中收取到的保费,后续的查勘理赔环节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能繁母猪为例,规模化养殖比例只占到一成左右,每年七、八月查勘定损高峰期,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查勘,这些因素造成保险公司基层服务网点农险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基层服务网点仍然处在亏损状态。
由于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财政补贴无法做到同步拨付,导致地州市之间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同样不均衡。2011年全省农险保费排名第一位的昆明市实现签单保费1.57亿元,大于全省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省内相对滞后地区怒江州仅实现签单保费收入560万元,占同期全省0.9%,仅为同期昆明市总额的3.6%;其农险险种也较为单一,种植险只有油菜险,养殖险也只有能繁母猪一个险种。
(四)云南省农险经营主体不足,中央财政补贴不够
目前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是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委托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并自负盈亏。在2007年以前云南只有人保一家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到2011年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发展到5家险企,除人保以外还有太保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和阳光财险这四家公司,但这四家险企承保品种相对单一(仅承保林木保险和烟叶保险两个险种)。从市场份额来看,人保财险2011年度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达到了5.04亿元,占同期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的83.2%,其他四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到20%。从全国范围来看,有20家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其中人保财险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次则是中华联合,其他18家公司仅占全国农业保险5%的市场份额。占据农险全国市场份额前五位的保险公司中,仅有人保财险在云南参与承保农险,其他专业的农险公司例如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均未进驻云南。
2011年中央财政对全国农业保险补贴总额为65.6亿元,其中西部省份中的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得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分别为5.9亿元、6.6亿元和7.6亿元,均远高于云南省1.88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
(五)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地市县财政补贴压力过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分为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2011年云南省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政策性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九成以上。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来源分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农民缴纳及少量其他来源。从2011年云南省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据来看: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占保费收入水平的四成,略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和西部省份同期平均水平;省级财政补贴只占到保费收入的两成左右,而同期西部省份达到将近三成的平均水平;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部分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则远高于西部省份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为25.4%、12.2%和11.4%;农民缴纳部分只占到保费收入的14%,远低于同期全国和西部省份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中央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中云南省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部分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是全国同期水平的两倍有余。由于云南省各地州市经济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贫困地市县财政压力较大,对政策性农险的补贴很难及时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开展地方特色农业险种
2011年种植业保险的试点面积仅有1126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左右。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一种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在较大地区推行农业保险,尽可能地增加风险单位,利用大数法则实现巨灾风险的分散。所以,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有助于我们应对农业巨灾风险。
目前云南省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种植险险种仅有水稻、玉米、油菜、青稞、甘蔗五个品种。应考虑将云南优势农产品以及经济作物例如花卉、咖啡豆、茶叶等纳入地方政策性农险险种,更多地为地方特色农业经济服务,对更快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对推进“森林云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保险责任更为多样化的林木保险
林木在生长期较易受到的灾害有火灾、虫灾、风灾、雪灾、洪水等,其中森林火灾和虫灾为云南省林地种植面临的较为主要的灾害。目前我国中央政策性林木保险保险责任比较单一,只承保其中的森林火灾保险。近年来云南省气候较为复杂多变,保险公司可考虑因地制宜发展保险责任更为综合的森林保险,按照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步发展保险责任更为丰富的林木保险种类。
(三)建立多样化的云南省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由于农业多因素风险的特点导致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在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建立直接保险经营业务外,还应当建立必要可行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例如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自留一些优质风险单位,利用再保险方式将较高风险分保出去。此外,近年来中央政府也提出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有部分学者建议在省级保险公司层面上每年提取25%的农业保险金来建立巨灾基金,当出现巨灾的时候可以跨省调拨资金理赔。合理的巨灾风险证券化也有助于巨灾风险的分散。在证券化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发行债券或者巨灾彩票的方式来建立巨灾基金,就目前来看这两种方式较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并推广普及且在我国操作实施得比较成功。
(四)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农险经营成本。云南省农业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要想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首先要改变农户小规模化的经营模式,政府可以推出一些针对参保农户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优先信贷等等;其次,还需要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由于云南省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地势比较复杂,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也相对闭塞,所以政府及其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在农村大力宣传农业保险,让农业保险的观念深入农民内心。
(五)引入农险经营竞争机制,争取更多中央财政性补贴
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争取设立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政府可考虑积极干预云南省农业保险经营市场,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未参与农业保险经营的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优化云南省农险市场结构。云南可充分借鉴国内外专业保险公司的经验,建立自己本地的专业农险公司服务本地。如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实践经验发现:相互制适合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并可有效减少农险中农户的道德风险。这些国内优秀的专业农险公司的经验都可结合云南省情加以借鉴利用。同时,农业保险是政策性比较强的险种,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和保额标准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促进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业务发展,应努力争取更多中央财政补贴,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和经济偏落后地州的地方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钱振伟,张艳,王翔.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李建宏,王岩.浅谈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1,(10).
作者简介:周依祎(1989-),女,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在读研究生;杨娟(1979-),女,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统计研究;钱振伟(1974-),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险与经济保障。
【关键词】云南省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巨灾风险
一、云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总体情况
云南是农业大省,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8750.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07.8亿元,占比高达1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体经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险发展迅速,对农业生产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云南省作为全国较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省份之一,自2005年以来农业保险实现了快速发展,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提高,为“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至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7.3亿元,年均增长52.6%,高于同期GDP增长率31个百分点。从农业保险年度发展情况看,2005年保费收入0.48亿元,占同期全国总额6.6%,排名列全国第4位;2007年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速超过200%,农险成为云南产险市场新的规模险种;2011年保费收入达6.06亿元,同比增长77.5%,保费规模列全国第10。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险保险深度从0.07%上升至0.31%,农险保险金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从0.83%上升至14.69%。农业保险在服务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业保险在云南省农业生产中贡献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二)种植险以林木保险为龙头,以烤烟、甘蔗保险为代表的本地特色险种
2011年,云南省种植业险保险面积排名前三的险种分别为林木保险、玉米保险和水稻保险。2011年中央财政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覆盖到云南省以来,当年林木保险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承保面积达到3.26亿亩,覆盖全省林地面积88%,承保面积和保险金额均占到同期种植业险的95%;签单保费为1.2亿元,较2010年增长3.9倍,占种植业保险保费的32%。从全国范围来看,2011年度云南省林木保险承保面积、保险金额、签单保费分别占全国同期的22.8%、34%及0.16%。云南省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费率仅0.1%,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同期全国平均费率为0.21%。
烟草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早在1986年人保财险就开始在玉溪、曲靖开展烤烟保险。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6个州(市)开办了烤烟保险,承保烟叶299万亩,覆盖面达47.6%。其中,玉溪、曲靖、楚雄、大理4个分公司实现了烤烟全州(市)统保。2011年云南省烟叶险实现签单保费收入9574万元,占同期全国总额64%,保险金额占全国同期57%。2011年云南开始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甘蔗保险,当年甘蔗险保险金额为1.1亿元,占全国同期总量的67%;承保面积达到360万亩,覆盖到全省81%的甘蔗种植面积,占同期全国总面积的55%。
(三)养殖险能繁母猪为主,积极发展以藏系羊、牦牛代表的本地特色险种
能繁母猪保险作为重要的政策性养殖险种,在云南省发展迅速,2011年云南省能繁母猪承保数量达到323万头,为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四川省和浙江省。2011年云南省能繁母猪的承保数量与保险金额分别占到同期养殖业保险的51%和81%,分别高出全国水平47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2011年能繁母猪险签单保费收入1.9亿元,占全国同期的14%。
2010年云南省的特色牲畜品种藏系羊和牦牛保险被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范围。2011年承保藏系羊21.48万只,承保面达到94.9%;牦牛承保数量4.42万只,承保面达到94%。
(四)保费来源以政策性补贴为主,商业收费为辅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以政策性农险为主,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来源主要以政府出资为主,政府财政补贴投入的加大对农险的推动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从农业保险经费来源看,2011年云南省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5.03亿元,占比83%;商业性农险保费收入1.03亿元,占比17%。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中,政府保费补贴4.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88亿元,省级财政补贴1.17亿元,地市县财政补贴1.23亿元),占比为85.16%;农民缴费及其他经费来源0.75亿元,占比为14.84%。
(五)形成了独具云南特色的农业保险机制
云南省在发展险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低费率、高效率的森林火灾险“云南模式”。云南省的森林火灾保险在全国参保林地面积最大、投保林业林户最多,并创立了费率全国最低、唯一按综合赔付率提取防灾防损费用于森林防火、唯一设立火灾保险工作奖励基金、唯一引入保险经纪公司代理火灾保险招标、唯一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一个全国最低、四个全国唯一”的森林防火保险“云南模式”,更创先开展了"按综合赔付率提取防灾防损费用于森林防火"的保险模式,除此之外承保公司在盈利的基础下会回拨一部分资金给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用于购买森林防火器材、进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火宣传工作。
2.发展成熟的商业性烤烟保险运营模式。自1986年云南省开始开展商业性烤烟保险以来,截至2011年底省内四个主要烤烟产区实行烤烟同保。其中以玉溪市的发展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其具体做法为烟草企业为农户统一缴纳保费,理赔定损时义务参与查勘定损工作,并在保险公司赔偿的基础上额外再给予农户一定补偿;保险公司通过与气象部门合作,自发承担防雹费用,并积极维护农田水利设施,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商业性烤烟保险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运营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示范意义。 二、云南省农业保险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业保险在云南省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已有险种承保面不足,险种较单一,缺乏巨灾险种
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深度为0.31%,低于同期全国农业保险深度0.21个百分点,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在目前已开展的农险品种中,除林木、烤烟、甘蔗、能繁母猪、藏系羊、牦牛外等险种以外其他险种覆盖面均偏低。以水稻为例,2011年承保面覆盖率的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农险覆盖率较低,风险单位较少,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有效分散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保障作用的发挥。
云南有十分丰富的热区资源,烟叶、花卉、咖啡和核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列第一,茶叶、天然橡胶和甘蔗的产量则位居全国第二,然而这些农产品中只有烟叶、天然橡胶和甘蔗有相应的险种,其他重要种植品种均未被农业保险所覆盖。从养殖业险来看险种同样较为单一,只有牛、猪、羊和鸡四个大类,云南省骡子的存栏量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却仍未推出相应险种。
2011年云南省由于持续干旱而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多亿元,而保险业对此次干旱的赔付为1398万元,仅占总旱灾损失的4%,平均每亩赔付到承保受灾田地的金额只有27元。干旱附加险的存在并未完全发挥出保险的主要功能,未起到有效的经济补偿作用。由此,也让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分散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灾风险,无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设计更好的农业巨灾保险险种是十分必要的。
(二)农业保险经营效益不够理想
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费用率一直稳中有降,农险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然而,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险承保累计亏损9935万元,同期全国农险累计承保利润为48.1亿元,云南农险盈利水平较弱。从历年来看,农业保险2006年到2010年承保持续亏损,直到2011年才开始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160.4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从2008年至2011年已连续4年实现盈利;分险种来看,2011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承保实现盈利,其他险种均处于亏损状态。
2011年度,由于有财政补贴的大力支持,云南中央政策性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3213.76万元和245.74万元;但商业性农险的盈利水平却不容乐观,承保亏损金额达2299.13万元。
(三)农险业务的发展受云南特殊地理环境局限且地州市间发展不均衡
云南省94%的面积都是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山区,一些偏远山区的人口较为稀少且分散,农业经济又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缺乏规模效应,承保农险的保险公司的展业费用有时甚至高于从农户手中收取到的保费,后续的查勘理赔环节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能繁母猪为例,规模化养殖比例只占到一成左右,每年七、八月查勘定损高峰期,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查勘,这些因素造成保险公司基层服务网点农险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基层服务网点仍然处在亏损状态。
由于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财政补贴无法做到同步拨付,导致地州市之间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同样不均衡。2011年全省农险保费排名第一位的昆明市实现签单保费1.57亿元,大于全省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省内相对滞后地区怒江州仅实现签单保费收入560万元,占同期全省0.9%,仅为同期昆明市总额的3.6%;其农险险种也较为单一,种植险只有油菜险,养殖险也只有能繁母猪一个险种。
(四)云南省农险经营主体不足,中央财政补贴不够
目前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是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委托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并自负盈亏。在2007年以前云南只有人保一家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到2011年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发展到5家险企,除人保以外还有太保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和阳光财险这四家公司,但这四家险企承保品种相对单一(仅承保林木保险和烟叶保险两个险种)。从市场份额来看,人保财险2011年度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达到了5.04亿元,占同期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的83.2%,其他四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到20%。从全国范围来看,有20家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其中人保财险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次则是中华联合,其他18家公司仅占全国农业保险5%的市场份额。占据农险全国市场份额前五位的保险公司中,仅有人保财险在云南参与承保农险,其他专业的农险公司例如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均未进驻云南。
2011年中央财政对全国农业保险补贴总额为65.6亿元,其中西部省份中的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得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分别为5.9亿元、6.6亿元和7.6亿元,均远高于云南省1.88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
(五)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地市县财政补贴压力过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分为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2011年云南省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政策性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九成以上。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来源分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农民缴纳及少量其他来源。从2011年云南省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据来看: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占保费收入水平的四成,略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和西部省份同期平均水平;省级财政补贴只占到保费收入的两成左右,而同期西部省份达到将近三成的平均水平;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部分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则远高于西部省份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为25.4%、12.2%和11.4%;农民缴纳部分只占到保费收入的14%,远低于同期全国和西部省份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中央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中云南省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部分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是全国同期水平的两倍有余。由于云南省各地州市经济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贫困地市县财政压力较大,对政策性农险的补贴很难及时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开展地方特色农业险种
2011年种植业保险的试点面积仅有1126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左右。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一种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在较大地区推行农业保险,尽可能地增加风险单位,利用大数法则实现巨灾风险的分散。所以,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有助于我们应对农业巨灾风险。
目前云南省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种植险险种仅有水稻、玉米、油菜、青稞、甘蔗五个品种。应考虑将云南优势农产品以及经济作物例如花卉、咖啡豆、茶叶等纳入地方政策性农险险种,更多地为地方特色农业经济服务,对更快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对推进“森林云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保险责任更为多样化的林木保险
林木在生长期较易受到的灾害有火灾、虫灾、风灾、雪灾、洪水等,其中森林火灾和虫灾为云南省林地种植面临的较为主要的灾害。目前我国中央政策性林木保险保险责任比较单一,只承保其中的森林火灾保险。近年来云南省气候较为复杂多变,保险公司可考虑因地制宜发展保险责任更为综合的森林保险,按照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步发展保险责任更为丰富的林木保险种类。
(三)建立多样化的云南省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由于农业多因素风险的特点导致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在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建立直接保险经营业务外,还应当建立必要可行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例如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自留一些优质风险单位,利用再保险方式将较高风险分保出去。此外,近年来中央政府也提出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有部分学者建议在省级保险公司层面上每年提取25%的农业保险金来建立巨灾基金,当出现巨灾的时候可以跨省调拨资金理赔。合理的巨灾风险证券化也有助于巨灾风险的分散。在证券化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发行债券或者巨灾彩票的方式来建立巨灾基金,就目前来看这两种方式较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并推广普及且在我国操作实施得比较成功。
(四)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农险经营成本。云南省农业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要想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首先要改变农户小规模化的经营模式,政府可以推出一些针对参保农户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优先信贷等等;其次,还需要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由于云南省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地势比较复杂,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也相对闭塞,所以政府及其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在农村大力宣传农业保险,让农业保险的观念深入农民内心。
(五)引入农险经营竞争机制,争取更多中央财政性补贴
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争取设立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政府可考虑积极干预云南省农业保险经营市场,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未参与农业保险经营的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优化云南省农险市场结构。云南可充分借鉴国内外专业保险公司的经验,建立自己本地的专业农险公司服务本地。如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实践经验发现:相互制适合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并可有效减少农险中农户的道德风险。这些国内优秀的专业农险公司的经验都可结合云南省情加以借鉴利用。同时,农业保险是政策性比较强的险种,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和保额标准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促进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业务发展,应努力争取更多中央财政补贴,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和经济偏落后地州的地方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钱振伟,张艳,王翔.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李建宏,王岩.浅谈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1,(10).
作者简介:周依祎(1989-),女,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在读研究生;杨娟(1979-),女,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统计研究;钱振伟(1974-),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险与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