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企业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进入转型期等,成立内部审计机构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预警。而随着企业扩张,降低成本成为企业首要任务,于是出现了审计外包现象,即内部审计外部化。
目前,我国企业积累的内审外包经验并不多,尽管如此,我国企业并没有放弃这条内审路径。对此,有必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学习国外丰富且先进的外包理论,参考和吸纳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企业发展内审外包服务做一定贡献。
二、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收集和整理,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优缺点的研究
Cardillo和Couch(1994)认为:应当杜绝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原因是企业内部人员更熟悉企业状况,对企业发展有着更明确的认识。
James(2003)研究发现,依靠外部审计可以明显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审计效果。
Cristina(2006)认为:内审外包对中小企业而言更为适合。其优点在于能降低人力成本和相关技术的投资费用,有利于企业节省资金并专注于经营发展,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缺点在于可能存在内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关于影响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因素研究
Caplan和Kirschenheiter(2000)研究发现,企业内控体制与内审外包存在一定关系,当内控体制较弱时,内审外包的几率增大。
Peter(2006)研究发现,99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过50%的公司并没有设立内审机构,而是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外包其内部审计职能。
Abbott(2007)对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当审计委员会发挥出的监督职能越大时,内审外包的概率就越低。
Goh BW和Li D(2011)认为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很容易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因为股东大会权力在内审机构之上,若权力制衡机制缺失或未落实彻底,可能造成内审机构形式化的结果。
3.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践经验的研究
Michael L.Lavine和Charles K.Martin(2000)针对近1400家企业设计了一项关于内审外包的调查问卷,并从中发现:加拿大和美国实施内审外包的企业所占样本比例分别为31.5%和25%。他们认为企业将业务外包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这些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包商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Jenny Goodwin(2004)通过调查得知:不管是澳大利亚公共管理单位还是私营企业,实施内审外包的数量很多,几乎达到30%,在选择外包商时往往会选择有资质的且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
三、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优缺点的研究
王创(2006)认为企业实行内审外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改善,主要是考虑到外包机构拥有独立且专业的团队,能够保证审计质量。
肖洁(2013)认为整合审计资源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赵颖(2014)认为企业内审外包是利弊兼有,若有效利用能把审计效率发挥到最大化。
2.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殷丽丽和李媛媛(2010)认为企业选择审计外包,与降低成本有關联。
石恒贵(2011)通过研究发现,外部审计机构的资质与执业能力对审计费用有重要影响。当外部审计资质良好、信誉高,拥有较为专业的执行团队,那么,审计费用也相应增加。
戴玮炜(2012)提出影响内审外包程度的五个要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程度、内审人员的能力、内审人员的企业热爱度、外审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内审外包的成本。
赵宝卿和李娜(2013)认为,企业应区分不同的审计类型,从自身情况出发考量外包实施条件。以严谨、客观的角度评判内审外包可行性才可能成功。
3.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践经验的研究
黄溶冰(2012)在对德美公司的案例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内审外包可以有效降低审计费用,并且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温瑶(2014)通过分析来自我国近10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实行内审外包的上市公司约占总样本的47%,金融保险业是开展外部化业务比例最多的行业,最少的是建筑行业。
四、文献评述
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文献和国内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后发现,企业之所以选择内审外包的主要原因,比如:降低成本、企业内控体系薄弱。影响内审外包质量的因素比如:股东大会、外部审计机构资质、人员胜任能力等。内审外包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当然,内审外包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信息不对称。企业在选择内审外包服务时,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全面考虑费用等问题,以严谨、客观的角度评判内审外包可行性。从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内审外包的研究比较晚,研究起点低,研究水平有限,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研究学者一般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有关信息,并通过详实的数据来说明内审外包的优势及可行性。而国内学者研究方向较少涉及实践领域,只是从理论上进行简单的规范研究,结合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案例分析则少之又少。而且,国内文献大多只涉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以及简单的优劣势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创.价值链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外包[J].审计月刊,2006(4):36-41.
【2】 肖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与趋同[J].现代商业,2013(9):64-65.
【3】 赵颖.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168-169.
【4】 殷丽丽,李媛媛.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J].审计研究,2010(1):39-46.
【5】 石恒贵.内部审计外包与审计独立性[J].商业研究,2011(8):150-155.
【6】 戴玮炜.内部审计外包临界点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26-2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企业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进入转型期等,成立内部审计机构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预警。而随着企业扩张,降低成本成为企业首要任务,于是出现了审计外包现象,即内部审计外部化。
目前,我国企业积累的内审外包经验并不多,尽管如此,我国企业并没有放弃这条内审路径。对此,有必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学习国外丰富且先进的外包理论,参考和吸纳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企业发展内审外包服务做一定贡献。
二、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收集和整理,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优缺点的研究
Cardillo和Couch(1994)认为:应当杜绝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原因是企业内部人员更熟悉企业状况,对企业发展有着更明确的认识。
James(2003)研究发现,依靠外部审计可以明显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审计效果。
Cristina(2006)认为:内审外包对中小企业而言更为适合。其优点在于能降低人力成本和相关技术的投资费用,有利于企业节省资金并专注于经营发展,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缺点在于可能存在内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关于影响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因素研究
Caplan和Kirschenheiter(2000)研究发现,企业内控体制与内审外包存在一定关系,当内控体制较弱时,内审外包的几率增大。
Peter(2006)研究发现,99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过50%的公司并没有设立内审机构,而是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外包其内部审计职能。
Abbott(2007)对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当审计委员会发挥出的监督职能越大时,内审外包的概率就越低。
Goh BW和Li D(2011)认为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很容易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因为股东大会权力在内审机构之上,若权力制衡机制缺失或未落实彻底,可能造成内审机构形式化的结果。
3.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践经验的研究
Michael L.Lavine和Charles K.Martin(2000)针对近1400家企业设计了一项关于内审外包的调查问卷,并从中发现:加拿大和美国实施内审外包的企业所占样本比例分别为31.5%和25%。他们认为企业将业务外包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这些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包商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Jenny Goodwin(2004)通过调查得知:不管是澳大利亚公共管理单位还是私营企业,实施内审外包的数量很多,几乎达到30%,在选择外包商时往往会选择有资质的且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
三、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优缺点的研究
王创(2006)认为企业实行内审外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改善,主要是考虑到外包机构拥有独立且专业的团队,能够保证审计质量。
肖洁(2013)认为整合审计资源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赵颖(2014)认为企业内审外包是利弊兼有,若有效利用能把审计效率发挥到最大化。
2.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殷丽丽和李媛媛(2010)认为企业选择审计外包,与降低成本有關联。
石恒贵(2011)通过研究发现,外部审计机构的资质与执业能力对审计费用有重要影响。当外部审计资质良好、信誉高,拥有较为专业的执行团队,那么,审计费用也相应增加。
戴玮炜(2012)提出影响内审外包程度的五个要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程度、内审人员的能力、内审人员的企业热爱度、外审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内审外包的成本。
赵宝卿和李娜(2013)认为,企业应区分不同的审计类型,从自身情况出发考量外包实施条件。以严谨、客观的角度评判内审外包可行性才可能成功。
3.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践经验的研究
黄溶冰(2012)在对德美公司的案例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内审外包可以有效降低审计费用,并且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温瑶(2014)通过分析来自我国近10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实行内审外包的上市公司约占总样本的47%,金融保险业是开展外部化业务比例最多的行业,最少的是建筑行业。
四、文献评述
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文献和国内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后发现,企业之所以选择内审外包的主要原因,比如:降低成本、企业内控体系薄弱。影响内审外包质量的因素比如:股东大会、外部审计机构资质、人员胜任能力等。内审外包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当然,内审外包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信息不对称。企业在选择内审外包服务时,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全面考虑费用等问题,以严谨、客观的角度评判内审外包可行性。从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内审外包的研究比较晚,研究起点低,研究水平有限,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研究学者一般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有关信息,并通过详实的数据来说明内审外包的优势及可行性。而国内学者研究方向较少涉及实践领域,只是从理论上进行简单的规范研究,结合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案例分析则少之又少。而且,国内文献大多只涉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以及简单的优劣势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创.价值链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外包[J].审计月刊,2006(4):36-41.
【2】 肖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与趋同[J].现代商业,2013(9):64-65.
【3】 赵颖.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168-169.
【4】 殷丽丽,李媛媛.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J].审计研究,2010(1):39-46.
【5】 石恒贵.内部审计外包与审计独立性[J].商业研究,2011(8):150-155.
【6】 戴玮炜.内部审计外包临界点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