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一个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
[关键词]课堂 倾听 沟通 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在通常的语文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呆呆地听,不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大都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旁观者,似乎课堂与他无关。这样的课堂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很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有必要对语文课堂进行改革。
一、教师的基本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角色转变
1.教师作为促进者,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识能力。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4.建立一个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适于探究的平台,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创造条件。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需要
1.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领会到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重视,使学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2.教师大力支持学生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学习活动的喜悦,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观念。3.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
三、师生要学会课堂倾听
建立起师生倾听的规则。如:1.教师说话,学生学会听,若发现有的同学违反规则,没有听清老师的意思,任何同学不要提醒。2.同学发言时,要等发言结束再举手;学生发言时,老师要认真听,尊重学生的意见。3.学生可以反驳老师的意见,师生共同制定的规则,师生共同维护,在共同维护中,规则在形成。规则从建立到形成,都是人文素养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沐浴人文教育的阳光。4.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耐心地听其不很简练,不很清晰、不很连贯的表达并给予支持。5.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接纳,只有接纳才能真正体现师生的平等。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既要注意倾听,又要以一种伙伴的态度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促进师生沟通
沟通是构成语文有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有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则要求教师学会运用沟通技巧。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找回自我,树立自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怎样实现师生沟通呢?1.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只有这样,学生才学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勇于展现自我,大胆探索,充满自信地讨论问题。2.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内涵是指导、促进、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不能代替和强制学生学习。同样,学生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让位于教师。教师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担起学习的责任。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助于学生不断自我激励、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更加积极主动、负责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取得了学生的信息之后,应给学生以恰当的回应。这是影响师生沟通的重要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对话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认可,鼓励对方等。
五、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制定适宜的教学设计
问题太多,教学环节多,教学复杂化,导致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问题,于是走上形式主义,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被忽略。而设计问题太少,完成课堂教学效率又不高,使得教学进度慢,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课前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特点,考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等。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师实现角色转变、善于发现学生的需要、学会课堂倾听、善于促进师生沟通以及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制定适当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 参 考 文 献 ]
[1]傅道春等.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谭兴茂.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6.
[3]沈坤华.把握合作学习要素,促进学生有效合作[J].教学研究,2004(8).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关键词]课堂 倾听 沟通 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在通常的语文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呆呆地听,不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大都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旁观者,似乎课堂与他无关。这样的课堂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很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有必要对语文课堂进行改革。
一、教师的基本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角色转变
1.教师作为促进者,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识能力。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4.建立一个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适于探究的平台,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创造条件。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需要
1.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领会到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重视,使学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2.教师大力支持学生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学习活动的喜悦,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观念。3.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
三、师生要学会课堂倾听
建立起师生倾听的规则。如:1.教师说话,学生学会听,若发现有的同学违反规则,没有听清老师的意思,任何同学不要提醒。2.同学发言时,要等发言结束再举手;学生发言时,老师要认真听,尊重学生的意见。3.学生可以反驳老师的意见,师生共同制定的规则,师生共同维护,在共同维护中,规则在形成。规则从建立到形成,都是人文素养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沐浴人文教育的阳光。4.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耐心地听其不很简练,不很清晰、不很连贯的表达并给予支持。5.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接纳,只有接纳才能真正体现师生的平等。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既要注意倾听,又要以一种伙伴的态度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促进师生沟通
沟通是构成语文有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有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则要求教师学会运用沟通技巧。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找回自我,树立自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怎样实现师生沟通呢?1.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只有这样,学生才学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勇于展现自我,大胆探索,充满自信地讨论问题。2.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内涵是指导、促进、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不能代替和强制学生学习。同样,学生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让位于教师。教师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担起学习的责任。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助于学生不断自我激励、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更加积极主动、负责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取得了学生的信息之后,应给学生以恰当的回应。这是影响师生沟通的重要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对话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认可,鼓励对方等。
五、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制定适宜的教学设计
问题太多,教学环节多,教学复杂化,导致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问题,于是走上形式主义,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被忽略。而设计问题太少,完成课堂教学效率又不高,使得教学进度慢,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课前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特点,考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等。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师实现角色转变、善于发现学生的需要、学会课堂倾听、善于促进师生沟通以及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制定适当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 参 考 文 献 ]
[1]傅道春等.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谭兴茂.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6.
[3]沈坤华.把握合作学习要素,促进学生有效合作[J].教学研究,2004(8).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