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金课”的评价标准,结合钢结构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课题组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思路,即明确并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体现课程“高阶性”;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创新性”;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提升课程“挑战度”,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钢结构
  [中图分类号]TU391;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073-03
  2018年6月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第一次提出了“金课”概念,随后,“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首次正式写入教育部的文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金课”的评价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提出要大力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其中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混合式教学是借助应用支撑平台和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在当下“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顺应了时代要求,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
  钢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力发展钢结构绿色建筑。随着国家政策的激励及钢结构市场的日益扩大,社会对钢结构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如何在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突破,以更好地贴近企业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基于“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结合钢结构课程建设的经验,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面体现课程“高阶性”;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加强课程“创新性”;从教学评价方面,提升课程“挑战度”。
  一、明确并细化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才能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修订版),认知过程由低到高共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以往的教学多注重记忆和理解等低阶认知过程,对高阶认知过程关注度不够。为了达到“高阶性”标准,避免教学陷入较低的认知层次,需要对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加以区分。此外,按一次课或一个知识点细化教学目标,能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以钢结构课程中角焊缝的计算内容为例,记忆目标:能记住角焊缝连接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参数含义;理解目标:能理解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角焊缝连接的计算问题;应用目标:能解决实际工程中常用连接角焊缝的计算问题;分析目标:能比较同一连接不同的计算方法;评价目标:能判别某种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创造目标:能提出连接的改进方法和意见。
  在具体实施教学手段时,教师可利用智慧教学云平台,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前教学主要围绕记忆和理解目标;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工程实践,重点围绕应用、分析和评价目标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课后教学围绕创造目标,布置拓展任务。细化教学目标后,就教师而言,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能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就学生而言,学习目标明确,便于查漏补缺,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教学内容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中,围绕“高阶性”标准,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相结合
  熟悉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现行规范尤为重要。例如,《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自2018年7月1日实施)是我国进行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钢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的现行国家标准。2003版及以前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缺乏对结构体系层面的设计规定,缺少抗震设计内容,现行标准增加了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设计、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引入的用于稳定设计的直接分析法,与欧洲标准、美国标准、中国香港钢结构规范的直接分析法保持同步。现行钢结构标准全面总结了我国近年来钢结构领域的工程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内容先进、可操作性强,且更加国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入我国现行标准更新教学内容,对有别于我国标准的主要国外标准的规定加以探讨和说明,既能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文献的能力,也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扩大思路,把知识学活。
  (二)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相接轨
  为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注册工程师制度作为一种执业资格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全面实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其应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紧密结合,以保证注册工程师制度的顺利实施、工程师执业管理更加规范。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都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应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重视专业发展规律,考虑职业规划要求。在教学中增加注册工程师模块,能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此外,每年的注册工程师考试的大纲和考试内容代表了工程界对工程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将注册工程师考试涉及的工程案例和试题纳入教学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工程意识,提高实践和应用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模型演示法
  钢结构构件形式多,节点连接复杂,学生因难以理解连接构造,往往会产生畏難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模型演示,逐步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既能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模型、多角度观察模型、分析模型,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二)软件融合法
  设计软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企业在聘用技术类人才时比较关注其是否熟悉相关专业软件的应用。然而许多高校的软件应用课程常与专业课程不同步,且多以传统结构为主。因此,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融合软件教学,非常有必要。
  笔者选取三类典型工程(轻型门式刚架结构、钢屋盖结构、框架结构),借助结构设计软件PKPM和结构深化设计软件Tekla Structures,将软件设计过程划分为建造模型、参数输入、结果分析、节点设计、施工图绘制、详图设计六个模块,穿插进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软件教学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学生因此受到启发,组成创新团队申报了多项基于现行规范和软件应用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能提升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案例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工程案例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案例的选择可以是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也可以是有警示作用的工程事故。若是选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的实际工程案例,还可以将其与现场教学及学生实习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应注重工程案例与课程知识点的契合,做好教学设计,使案例导入自然巧妙。例如,在讲解梁的设计内容时,将在与钢结构企业合作中遇到的钢梁挠度过大进行加固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钢梁为什么会挠度过大,如何进行加固,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等,并分组讨论,然后再进行点评、总结。案例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印象深刻、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际工程的了解。另外,小组成员通过互相讨论交流,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围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也多种多样,有基于“MOOC”“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有基于“蓝墨云班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新兴智慧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最显著的变化是在课堂教学中融人智能移动终端,手机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在课堂上不再被禁用,改變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方式,通过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教学和学习过程更加高效,过程考核更加完善。
  以北京蓝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蓝墨云班课”为例,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电脑端或手机端发布资源、布置任务,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测试活动、投票问卷、答疑讨论、作业、小组任务、课堂表现等。学生可以通过查看资源、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取相应的“经验值”,蓝墨云班课通过“经验值”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构建混合式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笔者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对2015级土木工程专业2个班共104人开展了一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发布教学资源62个、开展测试活动15个、进行头脑风暴1次、发布投票问卷4次、记录课堂表现14个、发布小组任务5个。根据“蓝墨云班课”给出的学情分析,83.65%的学生(87人)课程参与度较高,可以达到最高经验值的80%以上。此外,根据学期中的学生访谈和学期末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参评学生人数100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90人),学生对教师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满意度为95.8%,学生对教师能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师生互动、气氛活跃的满意度为95.2%,学生认为课程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满意度为91.8%。总的看来,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
  五、加强过程考核,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它常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来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多注重学生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成绩,过程考核则比较简单,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关注和评价,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而形成性评价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三个方面。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学会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数据,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堂参加课堂活动情况、课后拓展学习情况全面纳入形成性评价。以“蓝墨云班课”为例,该教学平台通过实时采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课堂教学大数据。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报告、经验值明细,了解学生的资源查看、课堂出勤与活动参与详情,能较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帮扶和督促;对于在某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引导其继续深入探究,实现个性化学习。此外,教师可将学生在班课中查阅资源、签到、参与活动等汇总数据和明细数据导出来,通过设置权重,加权计算后作为对学生过程性考核的依据。
  (二)学生自评与互评
  在课前、课后宜增设学生自我评价环节。学生在课前预习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增强学习自律性和针对性;在课堂学习和拓展学习后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使其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学习水平。此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或小组任务时,可以增设学生互评、组间互评、组内互评等多种评分方式,以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便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也要接受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进行,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
  六、结语
  “金课”建设是必要的、紧迫的,但不能一蹴而就。新时代教师应主动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专业教师应当多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积极投身工程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完善“金课”的探索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教育是个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其不仅是知识传送的手段,也是文化和价值观培育的延伸。在教育活动中,训练学生对不道德行为或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能诱发道德情绪,增强道德批判,并促进道德行为意向的产生。利用反事实思维进行道德教育,需关注性别差异,并可通过在课堂上善加操控心理模拟,把握授课材料道德性及时效性而得到实现,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  [关键词]反事实
期刊
[摘 要]论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强化德育人才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 “德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对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介绍,为其他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德育
期刊
[摘要]邓强元长篇小说《走出象牙塔》的出版,为当下中国文艺界“致青春”热潮再添一把新火,成为当下广西文艺界“致青春”的生动表达。虽然《走出象牙塔》面世的时间有点“姗姗来迟”,但是作者在创作题材上的求新求变,在叙事策略上的长焦审视,以及对文学精神故乡的虔诚朝圣,使小说呈现出别样的意味,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读者去探索与思考。当然,正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走出象牙塔》也不可避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压力更加激烈,经济学人才培养标准也日益提高。课题组通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总结了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取得的各项成效,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T’型经济学人才,强化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教育”的相关优化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试点建设以来发展迅速,但在从传统本科教学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当前应用型大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还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比中澳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国内应用型大学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大学的做法,明确应用型大学定位,精简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于1835年8月在德国特里尔中学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在文中,17岁的马克思重点论述了“青年为什么要选择职业、如何选择职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这三大核心问题,清晰明确、坚定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就业价值观。在当代,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指导着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马克
期刊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在青年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极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规范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互联网;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新经济引擎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新经济一体化时代推动各国贸易的支撑条件,也成为引起国际贸易方式巨大变革的重大因素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改革的催化剂。针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国贸专业教学改革存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实践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企合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生产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生生产实习为例,构建了一个“认识实习一生产实习一本科毕设”層递式实习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高质量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和用人单位成功选拔优秀人才的双赢目的,还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专业特点和学院特色的创新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生产实
期刊
[摘要]“95后”大学生作为目前互联网世界的主力军,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模式正在受网络世界思想文化的影响,热衷于创造性、个性化地表达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看法。基于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牢牢分析把握“95后”大学生在等新型社交媒体上的思想观念、群体特征、表达习惯、话语体系等,创新教育形式,推動思想教育内容、载体创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性。  [关键词]“95后”;网络思想政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