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课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行课堂教育改革中,会遇到很多弊端和阻碍,如何规避这种矛盾,如何与各方面声音交流,如何把教育改革进行汇总和统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本文作者通过广泛调研,发现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后课堂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取得成绩,认为在高中阶段推动课堂教育改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90-01
  1引言
  当前的社会形势对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教育质量是全民关注的焦点。教育领域作为体制改革的前沿,始终把推动素质教育作为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课堂教育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其关注度占据重要席位,我们在推行课堂教育改革中,会遇到很多弊端和阻碍,如何规避这种矛盾,如何与各方面声音交流,如何把教育改革进行汇总和统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我们一直在寻找推动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一直与传统教育模式做斗争。增加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课堂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2高中课堂教育改革需要达到的要求
  高中课堂高中教育集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为一体,具有实践性和研究性特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实验探究能力。高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已经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靠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阶段的课堂教育中,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结构,教师主要引导点拨,学生自我思考、讨论探究、共同合作。高中课堂应更加注重学生实验探究的作用,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生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高中课程设置中,理论知识已经不再是小学和初中那样浅显的知识点,因此高中课程设置要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融入其中,来解析事物的原理及发展变化的趋势。
  3信息技术引入高中课堂对学生的意义
  基于高中教学的现状,信息技术教育的引入成为了课堂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成为了高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种活跃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创造意识。我们学习理论的目标是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少出错误。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所以,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要注重配套知识的传授,告诉学生“应该”和“不应该”的根本区别。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总结出一定规律。创造意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本领,这种能力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对人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中课堂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高中教学的现状及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高中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课堂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高中阶段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推动课堂教育改革,不仅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而且可以平衡教育缺憾,让知识点与现代高等教育达到密切衔接。信息技术手段是现代化手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时代和社会进化的产物,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4.1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就进入了全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标志就是社会进入到信息化阶段。信息化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可以应用到各个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书本是唯一的阅读产品,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覆盖,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枯燥、低效率教学,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化发展的潜力,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理论的丰富多彩。同时对于学校来说,信息化管理可以让学校置身于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有效地从课堂延伸到学校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4.2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
  高中阶段课程内容知识性较强,而且课程涉及面很广,这样就导致知识结构松散,知识点只是点到为止,整个知识体系处于断裂状态。因此,高中课堂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延伸知识的覆盖面。而信息技術正好有着使用起来方便、演示起来直观、感受起来能刺激视觉听觉的作用,又有着强大的资源和信息量,对于涉及与教材有关系的知识、延伸知识的覆盖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兴趣,把自己认为课堂的主体,在研究知识点的同时勇于实践,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了效率。信息技术手段下的课堂教育改革把知识统一成一个整体,让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映衬。
  4.3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是建立教学关系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想法,学生也不知道教师的目的。二者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和碰撞,师生关系难以和谐。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之间的互动,把师生统一为一个整体,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共同发展、彼此合作,学生在教师知识内涵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充分调动出积极性和主动性。
  5小结
  由此可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尤其是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适应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高中阶段推动课堂教育改革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潍坊市寿光中学,山东潍坊262704)
  参考文献:
  [1]纵兆松.信息技术在技术教育改革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06).
  [2]刘美凤,王春蕾,徐恩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交通网建设的不断完善,路桥施工技术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现实挑战,众多新型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使得路桥施工经历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对于现有路桥的质量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提高检察机关的办公、办案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隐患,论文以福建省检察机关局域网为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保证局域网信息数据与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的解决措施,以求抛砖引玉。
期刊
期刊
图划分成功地应用在许多领域,但应用于并行计算时,使用边割度量通信量,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准确代表通信量,而且图划分模型没有考虑通信延迟和通信额外开销的分布对并行性能的影
文章分析了AES算法自身的特点,对轮变换内部的执行进行了合并和简化,并且解开算法内部的轮变换,代之以流水线的方式实现,从而高速实现了AES算法加解密。
期刊
人肉搜索不乏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可以揭露丑恶,维护道德秩序,然而从人肉搜索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游走在道德和法律之问.围绕在其周围的总是不停地争论,褒扬,贬斥,莫衷一是.
挖掘带有概念漂移的数据流对于许多实时决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使用统计学理论估计某一确定模型在最新概念上的真实错误率的置信区间,在一定概率保证下检测数据流中是否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