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亲自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数学 生活 桥梁 问题
美国第三次全国教学质量进展评估中有这样一个试题: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 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训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余数是12。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辆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看成是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就此,我阐述几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课堂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此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此外我们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调查…体验…操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丰富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了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是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所倡导的新理念。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在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内容时,我用CAI课件演示李蕾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李蕾同学在校园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学生惊奇于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起了失物招领的事呢?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A元所表示的意义。师:“A元可以是1元钱吗?”生1:“A元可以是1元钱,表示拾到1元钱。”师:“A元可以是5元钱吗?”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钱。”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5:“还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钱。”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4:“还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钱。”……师:“那么A元可以是O元吗?”生5:“绝对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于学生容易认识具体、确定的对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因此开始学习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本课中的“失物招领启事”是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王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房面积有多大吗?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数据?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同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 数学 生活 桥梁 问题
美国第三次全国教学质量进展评估中有这样一个试题: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 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训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余数是12。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辆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看成是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就此,我阐述几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课堂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此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此外我们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调查…体验…操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丰富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了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是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所倡导的新理念。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在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内容时,我用CAI课件演示李蕾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李蕾同学在校园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学生惊奇于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起了失物招领的事呢?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A元所表示的意义。师:“A元可以是1元钱吗?”生1:“A元可以是1元钱,表示拾到1元钱。”师:“A元可以是5元钱吗?”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钱。”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5:“还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钱。”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4:“还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钱。”……师:“那么A元可以是O元吗?”生5:“绝对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于学生容易认识具体、确定的对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因此开始学习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本课中的“失物招领启事”是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王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房面积有多大吗?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数据?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同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