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县级市八段锦的普及调研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feng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八段锦普及应用的调研来对八段锦推广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八段锦可作为“体医融合”的一项举措,可作为日常保健良法,但八段锦的社会普遍认知程度和宣传力度远远不足;结论:其推广和普及任重而道远、迫切而受益匪浅,其精简易学是其在宣传过程中的重要优势,只有抓住八段锦的优势所在,才能使全民锻炼八段锦蔚然成风。
  1 调研背景
  2012年,我国正式提出了以实现体育运动与医学理论有机结合的“体医融合”政策方针,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将体医融合提升至战略高度,要加强“体医融合”模式,即要把以往观念中的被动依赖治疗型的健康干预方式转变为核心为预防的新型主动型的健康干预理念,推动形成体医结合到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以发挥全民科学健身的积极作用。董亚琦等称大数据时代是能够促进体医融合向精准、个性、共享等多元化发展。而八段锦正是体医融合的一个很好的形式之一。八段锦为中国传统体育保健之中的瑰宝,正如其名字所言,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分为八个招式,各个招式动作皆柔软华丽,有报道显示,其以运动的形式干预健康,能够起到日常保健和防治疾病等作用,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突袭而来,八段锦、六字诀等中国传统健身的气功疗法也被中医同道带进了抗疫保健的强项,孙祺年认为,气功战疫有着导气令和、因势导利、调控情绪等“多靶点”作用,其以整体的协调运动来发掘人体自身抗病潜能。武嘉兴等认为,本次新冠肺炎发病以体质偏弱者易患,以破坏机体的呼吸功能先要,进而降低人体免疫力,有研究表明,八段锦功法在心、肺、肾等脏腑功能方面疾病的预防中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长期练习能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可作为当下疫情防控的日常保健方案。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廉江市在人民公园里休闲放松的市民,随机挑选作为调查样本。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阅读有关健身气功八段锦和国内外的研究等方面的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翔实的理论和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设计调查内容,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廉江市市民,调查问卷共发放340份,收回334份,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为92.94%。
  2.3 调研时间、地点
  本次调研地点设定在廉江市人民公园,时间为2020年7月25日至8月1日。
  2.4 问卷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主要由被调研者自身身体状况感知、对八段锦的认识、对本次活动的意义认识三部分。
  2.5 调研情况及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问卷334份,有效问卷316份,总有效率92.94%。
  3 调查结果和分析
  3.1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情况
  本次调研面向廉江市的316位当地居民,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如表1,职业不限。
  表1被调查者年龄分布情况
  对象主要为中老年人,这与本次开展调查的位置有关,公园是多数中老年人锻炼的好去处,少数青壮年会陪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前来放松,侧面反映出在线下向非高年龄层的推广科普八段锦是一个挑战。
  3.2 被调查者对八段锦的了解程度
  问题:您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了解程度
  调研结果如表2:
  表2被调查者对八段锦的了解程度
  由数据可看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社会普遍认知程度和宣传力度远远不足。近年来,保健的概念深入人心,而八段锦具有强身健体、调理脏腑、提高免疫的多重效果,应当加大推广。
  3.3 被调查者学习八段锦的意向途径统计
  问题:若有机会,您会选择哪种方式了解、学习八段锦
  调研结果如表3:
  表3被调查者愿意学习八段锦的方式
  对于八段锦,被调查者更倾向于向他人请教,科技日益普及,也有不少被调查者选择观看推广视频与网络学习。由此可见,线下专业指导仍是八段锦推广的主流。
  3.4 被调查者对八段锦套路接受情况调查
  问题:您认为八段锦的套路招式是否繁琐难记?
  调研结果如表4:
  表4被调查者对八段锦套路接受情况调查
  八段錦简便易学的特点得到人们认可,短时间的推广普及能让大多数被调查者学会八段锦,引导当地居民学会八段锦并坚持练习八段锦,对增强人们体质,舒缓人们抗新冠疫疫情期间心情具有重要意义。
  3.5 被调查者对八段锦的认可情况
  问题:您觉得八段锦有什么作用?
  调研结果如表5:
  表5被调查者对八段锦套路认可情况调查
  大部分人对八段锦的作用持有相对认可的状态,少部分人对八段锦的认可程度不高,而非排斥、不接受,其原因主要是并未对八段锦有过深入了解且未能在较短的宣传时间内用心体会八段锦。由此可见,八段锦普及与推广仍有很大空间。
  4 廉江市健身气功八段锦宣传的限制因素和存在问题
  4.1 未针对不同人群形成多层次宣传结构
  八段锦作为一种全民健身项目,其宣传的广泛性直接影响了八段锦推广普及的效果,但碍于当地文化宣传的手段、力度缺乏以及城镇化程度不高,八段锦的宣传并未达得到有效的实行。如今八段锦宣传推广途径主要有电视台定时播放推广视频、社区宣传栏宣传、高校选修课等,并未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多层次宣传,对中小学生、在职中青年人以及退休老年人都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宣传推广方法以及并未开展有效推广,当地因经济文化原因较少有相关公益讲座,当地居民对八段锦的了解程度大多处于空缺阶段。   4.2 社区缺乏专业教学人士指导
  八段锦精简易学,但需认真体会的细节动作较多。当地极少有高素质的八段锦专业教学人士,偶尔有练习八段锦的市民但对八段锦动作要领掌握不够,难以对当地居民进行准确高效指导,这种缺乏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不利于市民真正了解八段锦及其功效,同时可能造成普通市民在练習一段时间后练习热情减退的情况。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调研结果显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社会普遍认知程度和宣传力度远远不足,相应指导工作并未足够,但市民们普遍认为八段锦具有强身健体等功效,印证了八段锦的可推广性和可发展性。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其却并未得到广泛推广,社会普遍认知程度和宣传力度远远不足,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保健术,其推广和普及任重而道远,其的精简易学是其在宣传过程中的重要优势,只有抓住八段锦的优势所在,才能使全民锻炼八段锦蔚然成风。
  本文调研对象主要在于地点的区域性,廉江市为一个县级市,出现以上推广限制因素主要与其发展程度有关,我们可以侧面看出同为县级市乃至下属区域的八段锦普及推广情况,但是对于一二线城市的调研不足,无法全面体现八段锦的普及推广应用。
  5.2 建议
  八段锦的推广有其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下将根据拟从本次调研结果对八段锦的推广提出建议:
  5.2.1 形成多层次宣传结构
  八段锦的习练人群存在老年群体多于青年群体的情况,这种明显的群体发展不平衡性是宣传推广八段锦过程中急需可以在各社区内设立八段锦教学站点,定期组织八段锦宣传和教学活动;对于在校学生,可以将八段锦作为一种体育选修课供学生了解学习;对于在职人员,可以着重宣传八段锦简单有效的健身效果和修身养性作用。八段锦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也在于调养身心,对舒缓疫情期间人们紧张、急躁的心情起到一定作用。
  5.2.2 加大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辅导员的培训
  目前,八段锦的高素质专业教学人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县级市甚至于而下地区则极为稀少。因此在当地宣传八段锦,应加大对指导员的专业培训,包括调整呼吸、姿势、力度等动作要领。同时,培训指导员必须兼顾八段锦的文化内涵,从动作、文化内涵、锻炼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培训,避免陷入过于注重技艺而忽略八段锦宝贵文化价值的误区。
  5.2.3 发挥八段锦的独特优势
  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和经络等相关学说,具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功能,是少有的练养相兼的健身功法。因此,在推广八段锦时,应该结合并发挥八段锦的独特优势从而使八段锦的推广得到一个全面化的提升。
  (作者单位:1.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其他文献
体育教育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十分重要。根据我国新制定的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义务教育条例,以及教育部及其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指导方法,体育教育被定位维持我国人民体质健康的战略方针之一阳光体育由此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爱的名词。为了贯彻阳光体育方针,作为教育的初始地,小学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便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小学这一平台培养国民的锻炼习惯,增强国民体质健康。  作为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一直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
期刊
根植于中國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因拳种繁杂、风格迥异而各具特色,又能兼取各家所长,以追求通达为本。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育人理念,既有符合主流教育价值的一面,同时又因门类不同而不同。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并结合文献资料法,以马氏通备武学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改革角度论述传统武学育人理念的价值。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育人理念源于传统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很多理念与我国教育理念相通。因此,教育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地方高校肇庆学院为例,对校园体育隐性文化发展的意义、现状以及路径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高校体育隐性文化形态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价值文化,四者共同构成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行为向导;体育制度文化是有序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指导,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营造体育文化氛围的前导,体育精神文化是建构学生健康体育观的主导;体育价值文化是服务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引导;高校在执行体
期刊
本文采用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在对某医学院校部分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整理基础上,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
期刊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网络化模式的教育教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加之,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更是影响了民族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民族高校民族健身操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延伸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应该做出较大的改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给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民族高校生源的多元性和民族健身操文化的多多樣性,奠定了在民族高校广泛开展民族健身操
期刊
高职体育教学兼具职业教育的特征和高等教育的特征。在高职体育教学推进展开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以体育运动磨练学生的心智,更要适应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现从高职体育教学创新导向下的有效定位分析入手,浅谈如何更好的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为学生的长远性发展有效助力。  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新高考改革制度的落实,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产生了重
期刊
为研究学生理论课堂纪律现状,并为学校的课堂纪律的改善提供帮助。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改良提升课堂纪律为目的,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对学生理论课课堂纪律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课堂纪律不重视,出现早退、迟到、旷课、上课期间组队打游戏等现象,教学课堂纪律管理理念陈旧、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此,要加强制度管理措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意识,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期刊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一些有多动行为倾向或多动行为的学生,他们动作行为延续性和目的性明显不足,接近于多动症,但是并不以病症的情况出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多动行为的学生更易出现逆反与叛逆心理,导致心理问题。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站队时东张西望、摇头晃脑;做准备活动时动作不到位;在课中或者懒懒散散、目光涣散,或者呈现出一些无意识的多余动作,总之与教师的课堂要求不合拍。长此以往,不仅班级纪
期刊
湖塘桥实验小学是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校领导及老师致力于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将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列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篮球校本课程资源、教师体验、学生获得几大方面进行分析,证实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小学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体质健康有明显成效。  1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资源分析  篮球一直是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更造就了湖塘桥
期刊
体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主要活动方式。户外活动是体育活动中受幼儿欢迎和喜爱的实践活动,其活动场所受限制性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问题以及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