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的思念 深深的缅怀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2月5日,农历甲午年正月初六,是粟裕大将逝世30周年纪念日。
  早上8时刚过,人们就带着鲜花、带着深深的怀念之情,陆续来到粟裕生前居住的雨儿胡同。他们中间,有粟裕的老部下、身边工作人员以及老战友后代,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工作班子成员和浙东分会负责人,还有从粟裕家乡湖南赶来的同志和新闻媒体的同志。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新四军老战士恽前程、林平、唐炎、鞠开、姚慕征、章立人、顾理昌、盛林、朱楹、储渭等,不顾体弱,不畏严寒,有的还坐着轮椅前来。
  大家向粟裕大将的夫人、90高龄的楚青问候,看到老人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十分欣慰。老同志们追忆跟随粟裕战斗的峥嵘岁月,追忆首长的音容笑貌、高尚品德、卓越才干,共叙血肉情谊,互勉健康长寿。
  上午10时,大家来到粟裕生前工作的办公室,向身着军装的粟裕大幅照片三鞠躬,深切表达崇敬和缅怀之情。
其他文献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个太空使者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所乘坐的飞船发射升空,进入32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飞行。他从太空回眸,看到地球最显眼的是蔚蓝色的海洋,当然还有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彩。他不禁欢呼:“多么美啊!我看见了陆地、森林、海洋和云彩。我看到,地球更像个水球!”  地球表面积共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占70.8%;剩余1.49亿平方千米为陆地,其面积仅为2
期刊
“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有过多少叹息,也有多少挺立,长夜的那串泪滴,我怎能留给你,有过多少憔悴,也有多少美丽,真正的男儿,你选择了军旅,痴心的女儿,我才苦苦相依,世上有那样多的人,离不开你,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军人夫妻不管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都难得相见。中秋月圆之时,伴着清冷的月光,思念爱人的泪水长流,电话里报的却是家中最平安的消息,这就是含辛茹苦操持家务、带大孩子、照顾老人的军人
期刊
本刊讯 由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投资、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影视中心摄制的四集电视纪录片《家在远方》,2013年在全国7家电视台播出。该纪录片荣获2013年度江苏电视金凤凰奖二等奖(江苏电视金凤凰奖前身为江苏省优秀电视文艺奖,是江苏省重要的电视文艺综合性大奖)。2013年11月,《家在远方》又在第12届四川电视节上荣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评选社会类入围奖(四川电视节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国际电视交流活
期刊
本刊讯 2014年1月10日,是进入三九寒天的第二天,南京市鼓楼区爱心助学协会内却是春意浓浓。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在全省组织实施的“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向爱心助学协会捐赠期刊1000多册、书包文具20套,并送上了新年最真挚的祝福。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葆,将书包文具送到爱心助学协会帮扶的十几位孩子手上,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期刊
2013年12月27日下午,新四军老战士管伯益次子管家龙,代表哥哥管家雄(新四军战士)、姐姐管家凤,向家乡滨海县天赐场红色文化纪念馆捐赠了一件父亲生前缴获并珍藏的日军军用毛毯。毛毯见证了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杨东红、陈曙光)
期刊
我一直想写写吕晓晴,她是新四军文艺兵,曾在著名的抗敌剧团工作。不料吕晓晴说自己在抗敌剧团时间不长,并没有多少贡献,因此婉拒了笔者。回头搜寻关于吕晓晴的资料,这才发现她竟然是吕惠生的长女。吕惠生是皖中抗日根据地的行署主任,著名的革命烈士,对皖中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贡献卓著。我早就想写一点关于吕惠生烈士的文字,现在获悉烈士后人,喜出望外。于是再次拨通了吕晓晴老大姐的电话,这次吕大姐接受了我的造访。  勤学
期刊
北京上海新四军后代  到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寻根  2013年11月2日上午,上海新四军四师分会拂晓剧团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所属的二师抗敌艺术团共同组成的寻根团,奔赴昔日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寻找父辈的足迹,感受峥嵘岁月,追寻一段厚重的历史,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周再兴)  南通新四军研究会给十总中学赠书  在纪念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和通州区分会给通州区十总中
期刊
人物介绍:  陈乐扬,1924年生,杭州人。1940年8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十六旅四十七团侦察参谋、作战参谋,二一○团参谋长,炮兵三五○团参谋长、团长,西藏那曲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山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江苏盐城军分区、南京警备区副司令员,扬州军分区司令员,南京警备区司令员。参加过苏中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1983年离休。  1940年,我从上海来到苏南常熟地区参加革命。开始做了
期刊
革命老区阜宁,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县域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109万。过去,阜宁由于沿海不临海、区位劣势明显、资源禀赋不足等原因,生产生活相对比较落后,部分老百姓还生活在贫困之中。  近几年来,阜宁老区紧紧围绕“奋战四年全面达小康,争先苏北跃进前八强”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团结拼搏、跨越争先的新时期阜宁精神,创造了一个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
期刊
程仲梅,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地下工作撤出到新四军中打游击,经中原突围到达晋冀鲁豫地区,后随刘邓大军南下,从湖北到东北、华东,她一生工作了几十个岗位,把闪光的足迹印遍了半个中国,留下了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吃饭唱”  程仲梅出生于1922年1月,沔阳杜家窑乡纳河岸边,其父程书林是杜窑一带的有名塾师。她是家中独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从1927年起,贺龙同志率红军三进沔阳城,红色火种迅速燎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