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的学生不善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课外阅读是课堂讲读的一种辅助手段。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促进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何促进学生阅读兴趣,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积累词汇,为写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农村小学生不爱看书,家长不督促孩子读书。这和《课标》中规定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可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的要求相距甚远。课外阅读量不提高,那只能是一纸空文。为什么农村小学的阅读量这样差呢?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教育左右了教师的手脚,不提倡孩子课外阅读,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课本上的东西还没学会,哪有闲心看课外书籍?
二是农村学生家庭条件的影响,根本就不给学生买课外读物,孩子看不看书根本无人理睬。
三是学生不爱看课外书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数闲暇时间更多关注的是电视、网络、游戏等,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识字兴趣、阅读能力,乃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快速提升的阅读能力等无从谈起。
四是学校无图书,即使有也不开放,图书来之高阁,学校不号召读,即使号召读也不督促,不检查。
不进行课外阅读,就达不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篇数和字数,一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也只能阅读课文中的三、四百篇文字,达到了几十万字的阅读量。这怎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也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识字量和阅读量。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读书多么重要啊。而课外阅读是加大阅读量的必由之路。本课题的开展就是要如何加强提高小学宇文的课外阅读量,构建课外阅读模式,促进每一个小学生都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形成模式化,形成风气,使学生乐此不疲,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地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学生要多读书,读有益书籍。而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离此要求相距甚远,这就是急需解决问题的原因所在。
2、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不开展课外阅读这是众所周知不可否认的事实,完善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3、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通过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促使儿童把书面语言转换成自己的口语。也就是通过多读、多记,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原文的思想说出来,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和阅读量的提升。
三、概念的界定
课外阅读非常广泛,除了文言文之外,凡是适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学作品都可推荐给学生读,还可以阅读一些报刊、杂志等,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为了弄清学生的现有的课外阅读水平和能力,及时地制定好各阶段的计划,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完善。2、行动研究法。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改进读书方法,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况加以改進和完善。3、经验总结法,及时、认真对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查,做好每个研究阶段的总结工作,由实验教师写出教学案例,也可以写出阶段性的论文。4、实验研究法,及时对实验班前后阅读效果进行调查比较,了解和把握实验的效果。
五、研究的内容与步骤
研究的内容:
1、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现状、课外阅读面现状和课外阅读量现状的调查。2、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书源问题。3、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4.进行课后阅读教学的研究。5、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语文素养。
研究的步骤:
(一)制定课题实施措施:
1、加强教师的自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素养,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教师的学习空间。2、研究制度合理规范。每学期初,都要做好计划。每个月课题组要集中研讨一次。3、丰富多彩的课题研讨形式。4、课题组老师制定详细的考题计划,包括课外阅读计划,每学期读书量,要求学生一定要读书目,阅读的措施、进度和效果等。
(二)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1、建立课外阅读领导小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适当对学校的课节进行调整,保证学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将每周课外阅读课纳入学校课程表。落实课外阅读课型,教师要指导到位。安排好早读和评读,充分利用好空闲时间。课外阅读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以上。
3、制定制度,激励学生阅读。
(1)学校坚持组织人员到班级检查,查老师的计划,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日记等。(2)坚持问卷调查,以填空、选择和简答的形式进行。(3)评比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如读卡、征文、日记等。(4)对成绩进行等级评价。
4、拓宽图书渠道,丰富图书内容,充实图书资源,确保学生读到好书,读到新书,读到种类繁多的书。
(三)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有积极性,要给学生树立好样板,率先垂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气氛,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快乐读书,同时要确定好每日一读,即每天早读。2、向学生推荐可读物。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籍,保证学生读好、读的健康有益。3、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喜爱阅读、主动阅读之时,教师要侧重指导其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习作习惯。
4、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1)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课内学方法,课外运用予以巩固,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三读法
A.浏览法,大概了解其阅读的主要内容即可。B.速读法,即快速阅读,而且越读越快。C.精读法,即静心细读,慢慢体会。
(3)要让学生做到边读书、边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其识字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读书英雄会”、“经典诵读”、“读书手抄报展”、“读书笔记评选”等,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写作热情。
六、遵循的原则
此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和“课内课外相结合”、“读背读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七、研究结果
(一)成果归类
1.完成课程标准制定的小学课后阅读的任务。2.各年级课外阅读内容已经确定3.教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5.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6.注重学生的心里意志品质的熏陶。7.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8.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爱上了读书。9.带动了亲子阅读的开展。10.促进了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八、结论
实验证明,此课题有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实用性强。让学校充满浓厚的读书气息。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农村小学生不爱看书,家长不督促孩子读书。这和《课标》中规定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可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的要求相距甚远。课外阅读量不提高,那只能是一纸空文。为什么农村小学的阅读量这样差呢?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教育左右了教师的手脚,不提倡孩子课外阅读,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课本上的东西还没学会,哪有闲心看课外书籍?
二是农村学生家庭条件的影响,根本就不给学生买课外读物,孩子看不看书根本无人理睬。
三是学生不爱看课外书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数闲暇时间更多关注的是电视、网络、游戏等,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识字兴趣、阅读能力,乃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快速提升的阅读能力等无从谈起。
四是学校无图书,即使有也不开放,图书来之高阁,学校不号召读,即使号召读也不督促,不检查。
不进行课外阅读,就达不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篇数和字数,一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也只能阅读课文中的三、四百篇文字,达到了几十万字的阅读量。这怎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也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识字量和阅读量。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读书多么重要啊。而课外阅读是加大阅读量的必由之路。本课题的开展就是要如何加强提高小学宇文的课外阅读量,构建课外阅读模式,促进每一个小学生都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形成模式化,形成风气,使学生乐此不疲,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地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学生要多读书,读有益书籍。而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离此要求相距甚远,这就是急需解决问题的原因所在。
2、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不开展课外阅读这是众所周知不可否认的事实,完善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3、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通过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促使儿童把书面语言转换成自己的口语。也就是通过多读、多记,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原文的思想说出来,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和阅读量的提升。
三、概念的界定
课外阅读非常广泛,除了文言文之外,凡是适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学作品都可推荐给学生读,还可以阅读一些报刊、杂志等,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为了弄清学生的现有的课外阅读水平和能力,及时地制定好各阶段的计划,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完善。2、行动研究法。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改进读书方法,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况加以改進和完善。3、经验总结法,及时、认真对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查,做好每个研究阶段的总结工作,由实验教师写出教学案例,也可以写出阶段性的论文。4、实验研究法,及时对实验班前后阅读效果进行调查比较,了解和把握实验的效果。
五、研究的内容与步骤
研究的内容:
1、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现状、课外阅读面现状和课外阅读量现状的调查。2、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书源问题。3、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4.进行课后阅读教学的研究。5、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语文素养。
研究的步骤:
(一)制定课题实施措施:
1、加强教师的自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素养,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教师的学习空间。2、研究制度合理规范。每学期初,都要做好计划。每个月课题组要集中研讨一次。3、丰富多彩的课题研讨形式。4、课题组老师制定详细的考题计划,包括课外阅读计划,每学期读书量,要求学生一定要读书目,阅读的措施、进度和效果等。
(二)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1、建立课外阅读领导小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适当对学校的课节进行调整,保证学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将每周课外阅读课纳入学校课程表。落实课外阅读课型,教师要指导到位。安排好早读和评读,充分利用好空闲时间。课外阅读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以上。
3、制定制度,激励学生阅读。
(1)学校坚持组织人员到班级检查,查老师的计划,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日记等。(2)坚持问卷调查,以填空、选择和简答的形式进行。(3)评比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如读卡、征文、日记等。(4)对成绩进行等级评价。
4、拓宽图书渠道,丰富图书内容,充实图书资源,确保学生读到好书,读到新书,读到种类繁多的书。
(三)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有积极性,要给学生树立好样板,率先垂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气氛,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快乐读书,同时要确定好每日一读,即每天早读。2、向学生推荐可读物。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籍,保证学生读好、读的健康有益。3、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喜爱阅读、主动阅读之时,教师要侧重指导其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习作习惯。
4、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1)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课内学方法,课外运用予以巩固,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三读法
A.浏览法,大概了解其阅读的主要内容即可。B.速读法,即快速阅读,而且越读越快。C.精读法,即静心细读,慢慢体会。
(3)要让学生做到边读书、边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其识字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读书英雄会”、“经典诵读”、“读书手抄报展”、“读书笔记评选”等,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写作热情。
六、遵循的原则
此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和“课内课外相结合”、“读背读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七、研究结果
(一)成果归类
1.完成课程标准制定的小学课后阅读的任务。2.各年级课外阅读内容已经确定3.教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5.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6.注重学生的心里意志品质的熏陶。7.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8.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爱上了读书。9.带动了亲子阅读的开展。10.促进了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八、结论
实验证明,此课题有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实用性强。让学校充满浓厚的读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