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好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扬花初期喷施,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其他药剂可作为轮换药剂使用。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病穗防效;病指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103-01
小麦赤霉病是六安市小麦的主要病害,可致小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穗期,造成穗腐,也可于苗期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1]。由于小麦赤霉病对个别农药品种产生抗性,筛选和推广防效好的药剂对六安市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于2017年4月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六安市金安区苏埠镇黄莲村某承包地,土壤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马肝土,有机质含量为19.4 g/kg,pH值6.0,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面积约2 000 m2,前茬为水稻。试验田小麦品种为浩麦1号,于2016年12月12日撒播,播量为300 kg/hm2。试验田杂草以看麦娘、猪殃殃为优势种群,播种后用72%噻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常规封闭除草。试验用药时试验田土壤相对湿度为88%,田间小麦正处于扬花初期,扬花率为10%左右[2]。
1.2 试验药剂
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市售);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江苏景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井冈·8亿個/g蜡芽菌悬浮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售);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售);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市售);430 g/L戊唑醇悬浮剂(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药剂用量以有效成分计),分别为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60.0 g/hm2(A)、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151.9 mL/hm2(B)、2%井冈·8亿个/g蜡芽菌悬浮剂345.0 g/hm2(C)、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80.0 g/hm2(D)、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75.0 g/hm2(E)、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 g/hm2(F)、430g/L戊唑醇悬浮剂112.9 g/hm2(G),以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50 m2,小区间肥水管理、栽培条件基本一致[3-4]。
1.4 施药方法
2017年4月21日(扬花初期) 9:00施药,施药器械使用浙江台州华雨牌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15~0.40 MPa。施药前,空白对照先喷等量清水,药剂处理区按试验设计算出各小区用药量,采用二次稀释法,以兑水750 kg/hm2的比例折算各小区用水量,充分混匀后采用顺风单侧平行推进法匀速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5]。
1.5 调查统计
1.5.1 防效调查。于小麦赤霉病发生稳定期,即施药后31 d(2017年5月22日)调查1次,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穗,每小区调查500穗,根据枯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分级,统计各级病穗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采用邓肯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显著性测定。
分级标准[2]:0级,无病;1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100;
病指防效(%)=
■×100。
1.5.2 安全性调查。药后1、3、7、14 d,目测各处理小麦生长情况,记录药害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害情况
药后1、3、7、14 d观察发现,各处理间小麦生长与空白区长势一致,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说明供试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无药害。
2.2 不同药剂病穗防效分析
由表1可知,药后31 d调查发现,处理A、B、C、D、E、F、G病穗防效分别为74.6%、50.7%、55.9%、68.7%、59.5%、64.4%、71.5%。其中,处理A、D、G病穗防效均在65%以上,与其他处理防效差异显著;处理B、C、E病穗防效较低,均低于60%,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2.3 不同药剂病指防效分析
由表1可知,药后31 d调查发现,处理A、B、C、D、E、F、G病指防效分别为80.6%、61.3%、65.6%、76.3%、68.8%、72.0%、78.5%。其中,处理A防效最高,超过80%,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D、G次之,病指防效在75%以上,与处理B、C、E差异极显著;处理F病指防效为72.0%,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与处理G差异显著;处理B、C、E的防效虽然均低于 70%,
但均在60%以上,效果也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的7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综合成本和防治效果考虑,建议选择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在扬花初期喷施防治1次即可;若施药后遇雨以及扬花期间连阴雨天气较多,可选择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井冈·8亿个/g蜡芽菌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再补施1次。
4 参考文献
[1] 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32-133.
[2] 刘家成,李钢,胡全胜.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5:85-91.
[3] 沈丙奎,姚骏,李金叶.5种药剂防治水稻田稻飞虱药效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94-96.
[4] 杨鸿雁,周莉萍.不同诱杀剂配方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杀效果[J].农技服务,2011,28(1):48.
[5] 董克良.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81.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病穗防效;病指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103-01
小麦赤霉病是六安市小麦的主要病害,可致小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穗期,造成穗腐,也可于苗期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1]。由于小麦赤霉病对个别农药品种产生抗性,筛选和推广防效好的药剂对六安市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于2017年4月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六安市金安区苏埠镇黄莲村某承包地,土壤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马肝土,有机质含量为19.4 g/kg,pH值6.0,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面积约2 000 m2,前茬为水稻。试验田小麦品种为浩麦1号,于2016年12月12日撒播,播量为300 kg/hm2。试验田杂草以看麦娘、猪殃殃为优势种群,播种后用72%噻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常规封闭除草。试验用药时试验田土壤相对湿度为88%,田间小麦正处于扬花初期,扬花率为10%左右[2]。
1.2 试验药剂
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市售);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江苏景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井冈·8亿個/g蜡芽菌悬浮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售);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售);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市售);430 g/L戊唑醇悬浮剂(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药剂用量以有效成分计),分别为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60.0 g/hm2(A)、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151.9 mL/hm2(B)、2%井冈·8亿个/g蜡芽菌悬浮剂345.0 g/hm2(C)、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80.0 g/hm2(D)、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75.0 g/hm2(E)、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 g/hm2(F)、430g/L戊唑醇悬浮剂112.9 g/hm2(G),以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50 m2,小区间肥水管理、栽培条件基本一致[3-4]。
1.4 施药方法
2017年4月21日(扬花初期) 9:00施药,施药器械使用浙江台州华雨牌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15~0.40 MPa。施药前,空白对照先喷等量清水,药剂处理区按试验设计算出各小区用药量,采用二次稀释法,以兑水750 kg/hm2的比例折算各小区用水量,充分混匀后采用顺风单侧平行推进法匀速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5]。
1.5 调查统计
1.5.1 防效调查。于小麦赤霉病发生稳定期,即施药后31 d(2017年5月22日)调查1次,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穗,每小区调查500穗,根据枯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分级,统计各级病穗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采用邓肯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显著性测定。
分级标准[2]:0级,无病;1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100;
病指防效(%)=
■×100。
1.5.2 安全性调查。药后1、3、7、14 d,目测各处理小麦生长情况,记录药害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害情况
药后1、3、7、14 d观察发现,各处理间小麦生长与空白区长势一致,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说明供试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无药害。
2.2 不同药剂病穗防效分析
由表1可知,药后31 d调查发现,处理A、B、C、D、E、F、G病穗防效分别为74.6%、50.7%、55.9%、68.7%、59.5%、64.4%、71.5%。其中,处理A、D、G病穗防效均在65%以上,与其他处理防效差异显著;处理B、C、E病穗防效较低,均低于60%,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2.3 不同药剂病指防效分析
由表1可知,药后31 d调查发现,处理A、B、C、D、E、F、G病指防效分别为80.6%、61.3%、65.6%、76.3%、68.8%、72.0%、78.5%。其中,处理A防效最高,超过80%,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D、G次之,病指防效在75%以上,与处理B、C、E差异极显著;处理F病指防效为72.0%,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与处理G差异显著;处理B、C、E的防效虽然均低于 70%,
但均在60%以上,效果也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的7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综合成本和防治效果考虑,建议选择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在扬花初期喷施防治1次即可;若施药后遇雨以及扬花期间连阴雨天气较多,可选择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井冈·8亿个/g蜡芽菌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再补施1次。
4 参考文献
[1] 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32-133.
[2] 刘家成,李钢,胡全胜.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5:85-91.
[3] 沈丙奎,姚骏,李金叶.5种药剂防治水稻田稻飞虱药效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94-96.
[4] 杨鸿雁,周莉萍.不同诱杀剂配方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杀效果[J].农技服务,2011,28(1):48.
[5] 董克良.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