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题,是用文字表示已知和未知间关系,要求求出未知的习题,是数学课上重要的教学内容。解应用题,可揭示相关概念,直观呈现法则等抽象知识。文章先分析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再详细阐述小学高年级应用题的具体教学策略,旨在论述打造良好的应用题教学环境,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日常教学中,应用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来揭示相关规律性知识,加深学生对概念、法则等实际意义的理解,使他们形成对知识的完整认识。同时,应用题教学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让他们牢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解应用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将得到较好训练。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要积极探索可行的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 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
日常学习中,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时常表现出计算错误、有心理障碍、缺少经验、缺少反思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几个方面:其一,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对狭窄,他们未能掌握基础的解题策略,不善于联系自身生活经验解答实际问题。其二,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局限于解读应用题内容,不重视向学生渗透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思想方法,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令学生实际问题解答能力始终难以得到提升。同时,课堂以“教师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难以夯实应用题解答功底,不能自觉下功夫钻研应用题的解答。其三,课上教师不善于结合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是一种趣味性教学手段,能让课堂变得充满活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其四,應用题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重视突出学生主体性,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影响了应用题整体教学效果。
二、 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精选题目内容
课上,为收到较好的应用题教学效果,要紧密联系教材中学科知识的内涵设计具体的习题,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解决相关问题,于问题解决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善用知识解答简单问题。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内容相对广泛。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应用现行教材,以促进学生高效吸收教材知识。另外,在布置应用题时,要注意将题目转化为生活问题,捕捉生活素材,设计具体问题。人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这种习题设置方法,能唤醒学生应用题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致变得高涨,且在应用题解答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同时,问题生活化能更好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善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小数乘法”知识点教学中,为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加深他们对小数乘整数计算道理的体会,课上可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为学生安排一道应用题。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算钱的经验,确定题目内容:六一节班长李明为班级买活动奖品,买35张书签,平均每张0.26元,又买32支自动笔,平均每支笔的价格比每张书签贵0.94元,李明一共花多少元?面对这样一个生活化问题,学生将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分别计算35张书签的钱和32支自动笔的钱,再计算出花的总钱数。问题分析中,学生将正确列出0.26×35 (0.26 0.94)×32这样一个算式,算出一共花了 47.5 元。
(二)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在应用题解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是解答应用题的有效手段。同时,数形结合思想能让应用题变得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抽象问题的印象。应用题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归纳总结数形结合思想,指导学生以看图、画图的方式解答问题,体会应用题变化规律。同时,课上要高度重视对应思想的渗透。学生牢牢掌握这种数学思想以后,能在应用题解答中正确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高效解决问题。
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结合“扇形统计图”教材知识点,可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下面是小明家六月份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其中水电气和服装开支共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如果小明家这个月生活开支2000元,那么各项支出的钱数分别是多少?在这道应用题讲解中,积极向学生渗透“以形助数”数形结合思想,请他们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圈一圈、画一画服装、文化、水电气、赡养老人、食品、其他开支分别占比多少,再指导学生结合圈画内容进行计算,正确列出2000×10%=200(元)等算式,解答出水电气开支和服装共占20%。在总开支是2000元的情况下,服装、文化、水电气、赡养老人、食品、其他的钱数分别是200元、400元、200元、320元、720元、160元。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轻松完成了应用题的解答,掌握了相对简单的问题解答方法。
(三)加强思维锻炼
应用题解答中,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锻炼时,为保证他们具备相对灵活的思维,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题多变训练法,以改变问题或条件的专项训练,激发学生灵活探求应用题,多个角度解答问题。另外,要精心设计一题多解应用题。针对同一道题,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此外,面对学生容易弄混相近内容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对比练习,于关联题目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激发学生活跃自身思维,解答更多题目。课上可精心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某天,学校食堂运来了许多食物,其中面粉有180千克,面粉质量是大米的35,那么大米有多少千克?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期间,有的学生将提出用180÷35的方式解答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设运来的大米为x千克,通过解答算式35x=180求出大米有300千克,还有的学生尝试用180×53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结合比的知识解答:180÷35。基于此,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解答问题。待学生解决完这道应用题以后,可继续为他们安排一题多解应用题,通过专项训练锻炼学生思维,让他们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强化方法训练
应用题通常有多种解题方法。当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以后,他们能更加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课上,为保证学生能选择最佳方法解决问题,可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画图解题。画图,目的是以相对直观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让学生准确抓住问题本质。期间,要着重教会学生画示意图、线段图、树状图等不同类型图示。同时,要教会学生认真剖析应用题,重组题干信息。期间,为保证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审题,要积极采取复述训练,于训练中锻炼学生相对全面地观察应用题,再梳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另外,分析法、综合法也是相对有效的应用题解题方法,要强化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解题的能力。
在“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教学中,可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有两个果园,共有30亩,它们分别收苹果3500箱、2800箱,假如每箱苹果重100千克,平均每亩收多少千克?应用题解答中,要求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问题。期间,先为学生示范综合法、分析法,即结合两个果园收的箱数,可求出总箱数,再结合每箱重量和总箱数两个已知条件,可求出总产量,最终由已知条件总产量和总亩数列出式子,用因数和倍数的课堂知识点解答出平均每亩收21000千克。为学生做完示范以后,引导他们尝试用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分析出要想知道每亩产量,必须知道总产量和总亩数……通过方法训练,学生将牢牢掌握应用题解答策略,善用具体方法高效解答问题。
(五)创设多样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应用题教学中,要善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要注意创设活动情境,从活动中提取信息,引发学生关于应用题的讨论,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思考。期间,为提高教学效果,要积极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以点燃学生参与的兴趣。其次,为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借助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条件间的关系,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问题解答思路,探索出问题解答过程。除此之外,应用题教学中,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发挥好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重要作用,改善以往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开展教学。多样化情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保证他们有学习动力。
例如,在“比例”知识点教学中,可调动学生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发展他们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上,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实际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呈现一幅地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地图,思考若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求地图的比例尺。接着,在地图上标注甲、乙两地,请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上甲乙两地间长度是多少,再要求学生自主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完全沉浸于多媒体情境,主动观察地图上的信息,结合信息概括已知条件,解答问题。同时,面对相对直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能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养成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六)引導自主探究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应用题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师给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要“以生为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环境。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用题时,要采取直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对比实物,读出信息,再有目的性地解答问题。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引领人”的角色,鼓励学生探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猜想。期间,面对学生思路跑偏的情况,要给予科学引导,以保证学生能正确探究出问题答案。另外,为保证学生能积极进行自主探究,要注意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空间,丰富他们的应用题解答经验。“以学生为中心”是现行推广的教育理念。基于该理念,结合“百分数”知识点学习,可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经统计,三月份共做了725件好事,四月份共做了783件好事,四月份做的好事比三月份多了百分之几。应用题解答中,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做多少件好事?”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将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探索出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做了783-725=58(件)好事。当学生解决完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以后,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思考环境,鼓励他们探究出适合的百分数解题公式。期间,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将探究出解题公式: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公式进一步解决应用题,列出58÷725×100%这样一个算式,得到8%的正确结果。
(七)优化分组互动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应用题教学中,要科学进行分组,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分组互动环境,鼓励他们合作交流应用题解答思路,集思广益,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分组互动教学,要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再引导监督他们合作完成应用题学习任务。期间,为保证学生参与度,要给他们创造一些发言机会,先组织他们在组内交流讨论应用题解题思路,再要求他们选择一名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学习成果。这种教法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应用题中的相关问题。分组互动中,还要对学生展开科学指导,提示他们先合作弄清题意,再细致分析数量关系。接着,根据数量关系列式,得出正确答案。如此一来,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将有明显提高。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教学中,可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有一张20厘米长、14厘米宽的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将剩下的铁皮焊成一个无盖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容积是多少?设置完应用题以后,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交流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再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期间,有的小组将在互动讨论中提出画出具体图示。然后,在图示上标注应用题中已知条件,由此求解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也有的小组动手剪纸,然后再折一折。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进行分组互动,学生将学会合作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应用题教学活动,在取长补短基础上积累一些应用题解题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综上可知,传统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要在实际教学中精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习题,并重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他们的思维多加训练。同时,课上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应用题,鼓励他们分组互动解答应用题,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应用题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晔.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11):71.
[2]司圣芹.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8):72.
作者简介:
桂庆有,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日常教学中,应用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来揭示相关规律性知识,加深学生对概念、法则等实际意义的理解,使他们形成对知识的完整认识。同时,应用题教学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让他们牢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解应用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将得到较好训练。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要积极探索可行的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 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
日常学习中,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时常表现出计算错误、有心理障碍、缺少经验、缺少反思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几个方面:其一,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对狭窄,他们未能掌握基础的解题策略,不善于联系自身生活经验解答实际问题。其二,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局限于解读应用题内容,不重视向学生渗透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思想方法,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令学生实际问题解答能力始终难以得到提升。同时,课堂以“教师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难以夯实应用题解答功底,不能自觉下功夫钻研应用题的解答。其三,课上教师不善于结合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是一种趣味性教学手段,能让课堂变得充满活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其四,應用题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重视突出学生主体性,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影响了应用题整体教学效果。
二、 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精选题目内容
课上,为收到较好的应用题教学效果,要紧密联系教材中学科知识的内涵设计具体的习题,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解决相关问题,于问题解决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善用知识解答简单问题。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内容相对广泛。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应用现行教材,以促进学生高效吸收教材知识。另外,在布置应用题时,要注意将题目转化为生活问题,捕捉生活素材,设计具体问题。人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这种习题设置方法,能唤醒学生应用题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学习兴致变得高涨,且在应用题解答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同时,问题生活化能更好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善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小数乘法”知识点教学中,为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加深他们对小数乘整数计算道理的体会,课上可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为学生安排一道应用题。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算钱的经验,确定题目内容:六一节班长李明为班级买活动奖品,买35张书签,平均每张0.26元,又买32支自动笔,平均每支笔的价格比每张书签贵0.94元,李明一共花多少元?面对这样一个生活化问题,学生将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分别计算35张书签的钱和32支自动笔的钱,再计算出花的总钱数。问题分析中,学生将正确列出0.26×35 (0.26 0.94)×32这样一个算式,算出一共花了 47.5 元。
(二)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在应用题解答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是解答应用题的有效手段。同时,数形结合思想能让应用题变得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抽象问题的印象。应用题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归纳总结数形结合思想,指导学生以看图、画图的方式解答问题,体会应用题变化规律。同时,课上要高度重视对应思想的渗透。学生牢牢掌握这种数学思想以后,能在应用题解答中正确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高效解决问题。
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结合“扇形统计图”教材知识点,可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下面是小明家六月份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其中水电气和服装开支共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如果小明家这个月生活开支2000元,那么各项支出的钱数分别是多少?在这道应用题讲解中,积极向学生渗透“以形助数”数形结合思想,请他们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圈一圈、画一画服装、文化、水电气、赡养老人、食品、其他开支分别占比多少,再指导学生结合圈画内容进行计算,正确列出2000×10%=200(元)等算式,解答出水电气开支和服装共占20%。在总开支是2000元的情况下,服装、文化、水电气、赡养老人、食品、其他的钱数分别是200元、400元、200元、320元、720元、160元。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轻松完成了应用题的解答,掌握了相对简单的问题解答方法。
(三)加强思维锻炼
应用题解答中,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锻炼时,为保证他们具备相对灵活的思维,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题多变训练法,以改变问题或条件的专项训练,激发学生灵活探求应用题,多个角度解答问题。另外,要精心设计一题多解应用题。针对同一道题,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此外,面对学生容易弄混相近内容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对比练习,于关联题目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激发学生活跃自身思维,解答更多题目。课上可精心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某天,学校食堂运来了许多食物,其中面粉有180千克,面粉质量是大米的35,那么大米有多少千克?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期间,有的学生将提出用180÷35的方式解答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设运来的大米为x千克,通过解答算式35x=180求出大米有300千克,还有的学生尝试用180×53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结合比的知识解答:180÷35。基于此,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解答问题。待学生解决完这道应用题以后,可继续为他们安排一题多解应用题,通过专项训练锻炼学生思维,让他们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强化方法训练
应用题通常有多种解题方法。当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以后,他们能更加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课上,为保证学生能选择最佳方法解决问题,可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画图解题。画图,目的是以相对直观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让学生准确抓住问题本质。期间,要着重教会学生画示意图、线段图、树状图等不同类型图示。同时,要教会学生认真剖析应用题,重组题干信息。期间,为保证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审题,要积极采取复述训练,于训练中锻炼学生相对全面地观察应用题,再梳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另外,分析法、综合法也是相对有效的应用题解题方法,要强化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解题的能力。
在“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教学中,可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有两个果园,共有30亩,它们分别收苹果3500箱、2800箱,假如每箱苹果重100千克,平均每亩收多少千克?应用题解答中,要求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问题。期间,先为学生示范综合法、分析法,即结合两个果园收的箱数,可求出总箱数,再结合每箱重量和总箱数两个已知条件,可求出总产量,最终由已知条件总产量和总亩数列出式子,用因数和倍数的课堂知识点解答出平均每亩收21000千克。为学生做完示范以后,引导他们尝试用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分析出要想知道每亩产量,必须知道总产量和总亩数……通过方法训练,学生将牢牢掌握应用题解答策略,善用具体方法高效解答问题。
(五)创设多样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应用题教学中,要善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要注意创设活动情境,从活动中提取信息,引发学生关于应用题的讨论,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思考。期间,为提高教学效果,要积极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以点燃学生参与的兴趣。其次,为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借助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条件间的关系,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问题解答思路,探索出问题解答过程。除此之外,应用题教学中,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发挥好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重要作用,改善以往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开展教学。多样化情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保证他们有学习动力。
例如,在“比例”知识点教学中,可调动学生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发展他们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上,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实际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呈现一幅地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地图,思考若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求地图的比例尺。接着,在地图上标注甲、乙两地,请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上甲乙两地间长度是多少,再要求学生自主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完全沉浸于多媒体情境,主动观察地图上的信息,结合信息概括已知条件,解答问题。同时,面对相对直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能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养成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六)引導自主探究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应用题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师给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要“以生为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环境。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用题时,要采取直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对比实物,读出信息,再有目的性地解答问题。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引领人”的角色,鼓励学生探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猜想。期间,面对学生思路跑偏的情况,要给予科学引导,以保证学生能正确探究出问题答案。另外,为保证学生能积极进行自主探究,要注意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空间,丰富他们的应用题解答经验。“以学生为中心”是现行推广的教育理念。基于该理念,结合“百分数”知识点学习,可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某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经统计,三月份共做了725件好事,四月份共做了783件好事,四月份做的好事比三月份多了百分之几。应用题解答中,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做多少件好事?”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将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探索出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做了783-725=58(件)好事。当学生解决完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以后,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思考环境,鼓励他们探究出适合的百分数解题公式。期间,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将探究出解题公式: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公式进一步解决应用题,列出58÷725×100%这样一个算式,得到8%的正确结果。
(七)优化分组互动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应用题教学中,要科学进行分组,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分组互动环境,鼓励他们合作交流应用题解答思路,集思广益,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分组互动教学,要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再引导监督他们合作完成应用题学习任务。期间,为保证学生参与度,要给他们创造一些发言机会,先组织他们在组内交流讨论应用题解题思路,再要求他们选择一名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学习成果。这种教法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应用题中的相关问题。分组互动中,还要对学生展开科学指导,提示他们先合作弄清题意,再细致分析数量关系。接着,根据数量关系列式,得出正确答案。如此一来,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将有明显提高。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教学中,可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应用题:有一张20厘米长、14厘米宽的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将剩下的铁皮焊成一个无盖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容积是多少?设置完应用题以后,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交流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再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期间,有的小组将在互动讨论中提出画出具体图示。然后,在图示上标注应用题中已知条件,由此求解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也有的小组动手剪纸,然后再折一折。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进行分组互动,学生将学会合作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应用题教学活动,在取长补短基础上积累一些应用题解题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综上可知,传统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要在实际教学中精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习题,并重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他们的思维多加训练。同时,课上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应用题,鼓励他们分组互动解答应用题,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应用题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晔.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11):71.
[2]司圣芹.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8):72.
作者简介:
桂庆有,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