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39例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诊科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抢救室接诊的39例严重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男女比例1∶1.29,年龄4个月~12.5岁。食物性过敏(19/39,48.7%)和药物性过敏(18/39,46.2%)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诱因。30例患儿(30/39,78.9%)在暴露于过敏原后30 min内发病,注射药物过敏起病最快,共12例(12/14,85.7%)在10 min内发病。皮肤和黏膜受累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共35例(35/39,89.7%);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受累(26/39,66.7%)和呼吸系统受累(23/39,59.0%);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3例(3/39,7.7%)。36例患儿(36/39,92.3%)使用了肾上腺素肌注抗过敏,其中只有25例(25/39,64.1%)首选肾上腺素,仍有14例(14/39,35.9%)首选糖皮质激素。

结论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起病急、进展快、表现多样、可危及生命,医务人员应早识别、早治疗。大腿外侧肌注肾上腺素是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07年9月至2017年7月1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症状起病隐匿,常因鼻塞、流涕、涕中带血等症状就诊。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坏死和不同程度的炎症背景,炎症背景中可见异型的肿瘤性淋巴细胞,
子宫颈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而如何科学合理地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式可以减轻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对放疗、化疗起到增敏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与生存率。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和生命。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不断向"最小最有效"的模式发展,前哨淋巴结(SLN)活组织检查术(SLNB)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SLNB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大大减少了ALND的并发症。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SLN阳性乳腺癌患者即使不接受ALND,其预后也未受到影响,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一定要行ALND的问题有待研究。
目的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KBCT)研究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范围,推算鼻咽癌计划靶体积外放范围。方法通过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利用kV-KBCT获取扫描图像,采用灰度配准和骨性配准与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150例鼻咽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推算鼻咽癌计划靶区(PTV)大小。结果利用PTV计算公式,放疗前X、Y、Z 3个坐标方
目的探讨检测不同免疫表型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至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4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骨髓及外周血样本后行流式细胞术进行抗原表达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及MM组和对照组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D138、CD38、CD56、CD19、CD20、CD45在MM组和对照组中表达分
目的检测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十堰市太和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TNBC患者51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NBC组织及其部分对应癌旁组织中BAG-1 mRNA和EGFR mRNA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AG-1 mRNA和EGFR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漱口液预防和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并同步TP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2个周期。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开始时使用漱口液防治口腔黏膜炎,观
目的研究抗白细胞介素8(IL-8)单克隆抗体对子宫颈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高表达IL-8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aSki和已转染IL-8的SiHa细胞株(pcDNA3.1-IL-8-SiHa),体外实验采用Boyden法观察抗IL-8抗体对高表达IL-8的子宫颈癌细胞趋化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建立裸鼠子宫颈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0例BO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BOT患者平均年龄为(41±16)岁,68.1%(143/210)的患者为ⅠA期,31.9%(67/210)的患者>ⅠA期;术后23例复发,复发率为11.3%(23/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P=0.00
目的提高对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成因及诊疗的认识。方法对1例伴iAMP21的儿童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ALL患儿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发现存在iAMP21,按中等危险度予以化疗,达完全缓解,治疗效果良好。结论iAMP21为儿童ALL少见的一类细胞遗传性、预后不良因素,提高治疗强度可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