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层次模块化训练是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课“IWHY”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中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指一种由3个智能体组成的学习模块。其中:第一模块是任课老师+实验员+学习委员;第二模块是由实验员+学习委员+实验小组的组长;第三模块是学习委员+小组长+小组成员组成。通常每个班分成6~8个实验小组,每个组委派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勤奋、团结友爱、动手能力突出、沟通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所以实训小组组长的筛选非常重要。
关键词: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层次模块 实训“IWHY”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2
模块训练是实训课前,上课老师和实验员首先对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进行实验前培训,讲课和实际操作均在预备室完成,上课时,身份转变,学习委员变成助教,小组组长为操作训导员,学生以小组为模块单位,老师讲授、学习委员演示、各組长手把手指导小组成员(见图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科学院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和水产养殖3个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独立开设的综合性实训课程。课程主要涵盖了专业相关的操作技能,具有内容繁多、步骤复杂等特点。按照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为了提高实训后学生的动手能力,该课题组教师采用了层次模块化训练,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的现状
1.1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学生的基本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突出
由于老牌本科院校和新升本科以及地方经济差异造成各院校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高校扩招使班级人数骤增,学生综合素质降低,接受实践活动的程度差别很明显,很多新升本科的学习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操作技能也非常薄弱;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和自由空间日益突出,学生会产生自我松懈的现象,对于实验实训课, 逃课旷课比率增加。
1.2 实训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实训课的现状是50名学生共分6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领一套实验设备,老师先讲解和演示,基本上是一组7~8名同学中只有1~2名操作模拟,其他同学可视化观摩,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或不动手做实验,最后抄袭、编造数据来完成任务,导致实验报告不真实,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很多综合因素的限制,使得实验课的课时安排不足,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导致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究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
1.3 实训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制约
原来的实训教学模式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把要做的实验项目的内容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写在黑板或PPT上并由教师重点讲解,然后演示实验所用主要仪器的操作,最后学生进行模仿验证性操作。在实训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部分学生没办法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操作演示,就引不起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慢慢对实验课也失去兴趣了。
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针对该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的现状, 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在实训课程中引入层次模块化训练是有益的尝试。对于提升《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多、仪器设备不足有重大意义。
2.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方式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内容由饲料常规成分分析和饲料配方项目组成,在实训过程中,实训课老师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实验模块,这些模块只是参与的人数不同而已,其他均一样,可以看作由不同层次实验项目组成的整体系统,该系统具备任务目的明确性与资源约束性的特点,与原来的教学方式相比有以下3方面的优点:首先, 解决了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来开展实验的问题, 并进行实验过程展示和实验结果的自我评价;其次,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同时, 也更进一步锻炼了能力,而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也可起到监督作用;最后, 层次模块化训练的重点转向了关注实验过程, 注重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通过教师、学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实训项目, 保证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
该校经过近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训课教学实践, 总结了层次模块训练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教学中实施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每操作一个实验就增加场地与设备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正常实训课的教学时间内,增加课余时间的使用,老师利用晚上或课余时间对学习委员(第一模块)进行培训,实验员和学习委员对班组长6人进行培训,然后上课时实施传帮带的方式拓展,这样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就不会出现看不到演示、对实训提不起兴趣的情况。
(2)实施过程管理。实验模块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实验的结果, 也要重视实验的过程。尤其在实验项目的讲授、试剂的配制、试验过程的操作以及结果的计算等方面要加强管理,等实验结束后,一般安排小组模块汇报答辩的形式,对实验结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汇报,并通过小组自己评价、小组之间评价、教师评价与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4个环节完成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评打分, 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教学中采用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高,通过指导其他同学的实验使他们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通过模块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大多数学生不参与实验的现象,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师少学生多,指导不过来或指导不及时的问题。
3 结语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是该校动科专业等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也是动科等专业的实训技能课程,要想实现动科专业动物营养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的建设力度。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教学中,采用层次模块化训练的课程体系, 不仅是重组了教学内容, 而且最主要的是改进了教学方式, 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 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把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体现时代特色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该实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郭良兴,张潇,黄安群,等.应用型本科专业课“IWHY”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16(22):169-170.
[2] 魏桃英.《酿酒分析与检验》专业课课堂“传帮带”小班化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7):130-131.
[3] 许贵善,雷红.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9):92-94.
[4] 刘婷.探讨翻转课堂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8,37(4):58-59,63.
[5] 沈明华,李根全.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模式的记录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
关键词: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层次模块 实训“IWHY”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2
模块训练是实训课前,上课老师和实验员首先对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进行实验前培训,讲课和实际操作均在预备室完成,上课时,身份转变,学习委员变成助教,小组组长为操作训导员,学生以小组为模块单位,老师讲授、学习委员演示、各組长手把手指导小组成员(见图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科学院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和水产养殖3个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独立开设的综合性实训课程。课程主要涵盖了专业相关的操作技能,具有内容繁多、步骤复杂等特点。按照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为了提高实训后学生的动手能力,该课题组教师采用了层次模块化训练,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的现状
1.1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学生的基本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突出
由于老牌本科院校和新升本科以及地方经济差异造成各院校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高校扩招使班级人数骤增,学生综合素质降低,接受实践活动的程度差别很明显,很多新升本科的学习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操作技能也非常薄弱;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和自由空间日益突出,学生会产生自我松懈的现象,对于实验实训课, 逃课旷课比率增加。
1.2 实训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实训课的现状是50名学生共分6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领一套实验设备,老师先讲解和演示,基本上是一组7~8名同学中只有1~2名操作模拟,其他同学可视化观摩,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或不动手做实验,最后抄袭、编造数据来完成任务,导致实验报告不真实,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很多综合因素的限制,使得实验课的课时安排不足,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导致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究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
1.3 实训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制约
原来的实训教学模式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把要做的实验项目的内容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写在黑板或PPT上并由教师重点讲解,然后演示实验所用主要仪器的操作,最后学生进行模仿验证性操作。在实训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部分学生没办法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操作演示,就引不起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慢慢对实验课也失去兴趣了。
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针对该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的现状, 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在实训课程中引入层次模块化训练是有益的尝试。对于提升《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多、仪器设备不足有重大意义。
2.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方式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内容由饲料常规成分分析和饲料配方项目组成,在实训过程中,实训课老师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实验模块,这些模块只是参与的人数不同而已,其他均一样,可以看作由不同层次实验项目组成的整体系统,该系统具备任务目的明确性与资源约束性的特点,与原来的教学方式相比有以下3方面的优点:首先, 解决了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来开展实验的问题, 并进行实验过程展示和实验结果的自我评价;其次,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同时, 也更进一步锻炼了能力,而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也可起到监督作用;最后, 层次模块化训练的重点转向了关注实验过程, 注重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通过教师、学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实训项目, 保证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
该校经过近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训课教学实践, 总结了层次模块训练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教学中实施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每操作一个实验就增加场地与设备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正常实训课的教学时间内,增加课余时间的使用,老师利用晚上或课余时间对学习委员(第一模块)进行培训,实验员和学习委员对班组长6人进行培训,然后上课时实施传帮带的方式拓展,这样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就不会出现看不到演示、对实训提不起兴趣的情况。
(2)实施过程管理。实验模块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实验的结果, 也要重视实验的过程。尤其在实验项目的讲授、试剂的配制、试验过程的操作以及结果的计算等方面要加强管理,等实验结束后,一般安排小组模块汇报答辩的形式,对实验结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汇报,并通过小组自己评价、小组之间评价、教师评价与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4个环节完成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评打分, 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教学中采用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高,通过指导其他同学的实验使他们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通过模块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改变了大多数学生不参与实验的现象,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师少学生多,指导不过来或指导不及时的问题。
3 结语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是该校动科专业等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也是动科等专业的实训技能课程,要想实现动科专业动物营养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的建设力度。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教学中,采用层次模块化训练的课程体系, 不仅是重组了教学内容, 而且最主要的是改进了教学方式, 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 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把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体现时代特色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该实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郭良兴,张潇,黄安群,等.应用型本科专业课“IWHY”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16(22):169-170.
[2] 魏桃英.《酿酒分析与检验》专业课课堂“传帮带”小班化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7):130-131.
[3] 许贵善,雷红.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9):92-94.
[4] 刘婷.探讨翻转课堂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8,37(4):58-59,63.
[5] 沈明华,李根全.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模式的记录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