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提问技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kon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 提问误区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而不尽、言而有意。在当今教学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使我感悟到,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课堂提问恰当与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大。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呢?通过认真思考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认为首先应当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
  2.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3.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于单一的“通法”或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1.提问要注意启发式,不要过于简单。俗话说“打蛇打在七寸上”,同样,教师的提问要问在点子上,启发到关键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1)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新知识的重点处。课堂提问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结构出发,要把提问的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或者某些有暗示性的问题,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2)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知识的链接处。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在知识的连接点上寻求提问的启发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知识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选准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直接为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思维支点,而且,所提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3)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在学生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不仅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还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暴露思维,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
  (4)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解题思路的转折处。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大胆地提出合理而与众不同的解法,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疏通,铺路搭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提问要具体明确,不要使学生摸不着边。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得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问题搞得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
  3.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化。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
  4.预设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认识”,让学生在同一个点上画几条射线,问道:除了几条直线,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找出了不同的边与角的关系,还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而有所领悟。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初中学生不爱学习数学、数学成绩较差的现状,本文尝试着从家庭、中小学衔接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几个方面去思考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家庭 衔接 激发 学习兴趣  在这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必须靠教育。但就目前边疆少数民族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学生家
期刊
教育部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它能促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观念、思想、教学习惯、文化积淀和学养,可持续性地学习,终身学习,时刻处于创新之中。  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过程改革的施行者,必须加强改革理念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期刊
摘 要:时事政治教育作为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目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时事政治教育对提高高中生政治觉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以及克服高中政治教材的滞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时事政治 高中政治 应用方法  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了政治课的性质:“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
期刊
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身在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们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注意在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近几年来,本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沿着这一方向作了一些探索,现以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2《利用大气资源》单元1《多组分的空气》这一节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演示实验)”为例进行研究。  一、由一次“失败”的实验引出的讨论  在
期刊
九年级的数学综合复习,是完成九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的画龙点睛之笔,即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九年级数学综合复习的主要倾向是以做模拟试卷所带来的偶然因素去代替数学素质的提高。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克服以往那种机械陈旧的复习方法,我想就复习任务和复习方法方面谈一谈。综合复习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我是如何实施的呢?  一
期刊
小组合作教学改变了教师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变为“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同学们由于角色相同,地位平等,因而无拘无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增加了自信心,敢于想,敢于问,敢于把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分享给同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效
期刊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存在诸多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诸多的瓶颈,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学校缺教师  传统的教师培训方案,没有顾及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需求。大部分综合老师都是半途出家,有的甚至是临时串岗。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必须涉及到人文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当前教师有的缺乏学科规划和统整能力;有的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要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研究”,获得思维能力、情感、价值观、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  关键词:初中 研究性学习 学习研究方法  在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亲历问题探究
期刊
摘 要: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了解世界和自然,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地理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可不定时地针对问题而搞些演讲、辩论的形式,时间长短不定,让大家即兴发挥或留一定时间让他们准备。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问一答”,而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学和思考、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