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是师生交流的载体,是学生接受知识、启迪人生、升华品格的殿堂。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深入实践新课程理念的重大课题。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对于今天新规划纲要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了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现状,本文选择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养成教育入手,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活跃起来。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反映的语文教学理念是:现在的高中语文在注重高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更强调高中语文课堂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中由"给自知识"转向"引起启动",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体验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使学生充分地享受语文、体会语文、发现语文、运用语文,进而得到语文方向的发展。高中语文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中体验"做"语文,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语文。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印象深刻。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言技能训练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经历学习活动过程,引起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从而获得各自独特的领悟,这便是新课程中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将学习贯通其生活领域,主动地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验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语文学习的价值。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反映的语文教学理念是:现在的高中语文在注重高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更强调高中语文课堂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中由"给自知识"转向"引起启动",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体验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使学生充分地享受语文、体会语文、发现语文、运用语文,进而得到语文方向的发展。高中语文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中体验"做"语文,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语文。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印象深刻。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言技能训练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经历学习活动过程,引起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从而获得各自独特的领悟,这便是新课程中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将学习贯通其生活领域,主动地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验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语文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