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课堂应该由教师和儿童共同构建,才能让学习生活真正属于儿童。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把握整体架构、聚焦核心问题、创意学习方式、关注深度思维等途径,改善阅读教学,让儿童的阅读素养悄然生长,使儿童在学习中获得个性化发展,让学变得真正有意义。
关键词:师生同构;阅读教学;儿童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B-0057-04
所有的教学归根结底,都是为儿童的学,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和“学”一体化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建构的。若教者全权代替或过于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对儿童来说,这样的学习生活就不属于自己。阅读课堂中,基于儿童个性化学习特征,教师通过灵动、多样、适性、愉悅的组织,让儿童找到多通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平台的学习路径,使课堂双主角生动起来。因而,“教”和“学”的合力,才能促使儿童提升语文素养,获得个性化发展。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阅读课堂还是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概述成以下几点:
一是阅读教学主体的交互性依然很弱。语文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更具丰富性和形象性,更易引发儿童的多元感受。但纵观我们的阅读课堂,信息流几乎都是由教师直线流向学生,师生、生生之间实际是缺乏多样互动的。尽管语文课程改革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依旧位高权重,学生通常在教师无数个问题牵引下,机械应答,儿童难刷存在感,儿童的学荡然无存。
二是阅读教学设计的融合性依然很弱。语文课程要孕育儿童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都浸润在关键性的语言文字中,弥散在有内在勾连的教学板块中。我们语文老师备课或运作教学流程时,很少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很少考虑儿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导致阅读课堂缺少整体感和融通感,儿童的学名存实亡。
三是阅读教学方式的创生性依然很弱。语文课程对提升儿童综合素养,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深远的影响。阅读生活方式应当具有一种创生性,才能匹配儿童学习要求。而语文教师常常习惯于从字、词入手到课文内容的精细理解,从讲、问方式到依据教师的指令读和答,满足于常规的内容解析和琐碎理解。这导致适切儿童主动建构或参与学习的方式、评价等创生力度不大,儿童的学索然无味。
四是阅读教学生活的互惠性依然很弱。师生同构的关系是具有互惠性的,教师对学生的“学”有帮助,引领、陪伴、唤醒、支持……同时,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教”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儿童是不断生长的,但从低段到高段阅读教学来看,教同类语文知识,若都是同样的问话和要求,就没有提升或螺旋进阶。比如,对总分总构段方式的认识和运用、对比喻句学习和模仿等,若都是千篇一律的问题和教法,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成长中儿童的学习需求。其实,学生在成长,教师经验、教育价值感也在成长;反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认识自己的意义,不能给予学生良性生长的机会,也就无法共生共长,儿童的学会止步不前。
综上所述,师生同构的阅读生活包括几个层面:一是坚持以儿童的学为逻辑起点。阅读教学是教者、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其中学生是关键,必须以儿童自我提升和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建构,不断培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二是以整合贴近儿童的经验为内容载体。阅读素养的提升,肯定不能在碎片化的内容教学上兜圈子,需要整合设计,需要结构化,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体验,把握规律,激发悟性。三是以关注师生共同的生长需要为价值追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智慧地教;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中,主动地学。师生在多元、多向、多层次互动中彰显个性,快乐学习,共同成长。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进行师生同构。笔者试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教材《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谈谈如何践行以上想法。
一、把握整体架构,理清“儿童的学”的主线
阅读教学之所以碎片化,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者梳理教材时,视线容易被文章具体内容所吸引,而忽略支撑语言、链接内容的脉络线索,并且教者还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一旦教师不能抓住“教”的主线,学生也无法理清“学”的主线,教学就容易琐碎,使课堂节奏冗长拖沓,学习内容零散随意。所以,教者不仅自己要把控好文章整体架构,还需让儿童参与梳理,共同因循文章思路“教”和“学”,才能将情感、认识等统一到明晰的条或块上,便于教,更利于儿童的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线索有以下两条:
(一)事理线
这篇文章叙述了“我”守护生病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再次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这第一次中,实则包含两次“抱”,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两次“抱”的方式不一样,抱出的感受不一样。
(二)情感线
本文情感线也有两条,一条是两次“抱”的情感变化:第一次“抱”,抱出“愧疚”;第二次“抱”,抱出“感恩”。从全文整体看,还有一条鲜明的情感线,就是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传递出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以上梳理出的文章线索,教师在教学实施时,不能直接告知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师生同构。教师启发:从课题看,“我”抱了母亲,请大家细细读读课文,画出“我”抱母亲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认真读课文、勾画有关句段、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析梳理后得知:“我”两抱母亲,而且姿势不同,原因不同,情感不同,作者写的篇幅不同,可见构思匠心。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大家的研讨,在这两抱之间,绘制出文章的线索,最后,再交流修改、添加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学生发现—师生研讨—学生绘制,师生角色定位比较准确,教师保持引领的自觉意识,阅读结果非教师个人所言,而是经过学生自读自悟,师生共同研究,再慢慢融入、汇聚到儿童的知识建构中。儿童拥有自己发现、研究出来的关于课文的主线,在阅读文章内容时,会明白文章脉络走向,深刻体悟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原因。 二、聚焦核心问题,对准“儿童的学”的力点
(一)一些现象
很多阅读课上有这些现象:学生还未深入读课文,仅仅看一眼课题,教师就要他们提问,然后进入读课文、学生字词等环节。学生一开始的提问是随意的,质量也未认定,后来也未必真正得到解惑,其实成为课堂运行中的一个摆设。阅读课进行中,教师又一句接一句提问,学生一个接一个跟着回答,且不谈这一连串的问题是否依据文本要求,是否贴近学生学的需要,单凭这么多的问题,就让儿童忙乱无序,无所适从,怎么能做到真正地学呢?
(二)一点认识
我们都知道,阅读课文有构思主线,也有主题要义。教学时,努力找准撬动课文感悟、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力点,这是核心问题。如核心问题把握不好,师生、生生互动性和融合性就会缺失,造成教学中教师只会提问,一堂课有无数个不相干的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学”。关于核心问题的梳理,也不是一点章法没有。教师可以抓住单元导读中的总要求,进行分解,也可以紧扣课文后练习去梳理,还可以从文本语言特色研读中来找寻。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力避仅仅是教师的问题,是教师“要”儿童学的问题。也就是核心问题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或想解决的真问题,要尽量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是否就可以等待儿童问题出现呢?也不是。教师的作用仍在对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准该课文的特点,进行引导,帮助儿童鉴别和梳理什么才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师生同构,合力聚焦核心问题,助力“儿童的学”。
(三)一次实践
学生初读《第一次抱母亲》提出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抱母亲?我是怎样抱母亲的?显然这一问题并没有触及课文的主旨,是学生浅读浅思而来的。此时,教师要出场引导:本课基本由人物对话来谋篇布局,反复读读“我”、母亲、护士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发现:对话一,抓住关键语句是“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进而生成探索性问题1“为什么我的心里很难过?”促使学生阅读下文,追根寻源。对话二:“我”和护士的对话,同样是理解“几十年”,为什么两人理解完全相反?生成探索性问题2“为什么两人看法不一样?”这两个核心问题,是师生共同从文本语言特色中提炼出来的。有了这两个问题,学生从对话入手展开阅读、研究,很好地理解了:母亲用羸弱身躯,扛起家庭重担,给子女“力大无穷”的假象,所以,我第一次抱母亲,居然难以想象母亲竟如此之轻。这样,学生跟随核心问题,自然深入到文本精髓,调动已有情感积累,丰满了文本人物形象,更深切地体会了母爱的博大无私,也更能体会作者一抱再抱母亲的深情。
三、创意学习方式,拉宽“儿童的学”的空间
我们提倡的为学生的学,要用符合伦理的方式进行,既要顺沿儿童个体经验积淀进行,还要循序渐进。用儿童接受或对儿童有效的方式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教学有了架构主线、有了核心问题,还需要适切的阅读方式匹配。忽略了方式,仍由教师全权操控,还会陷入“告知”“串讲”的泥沼。课堂本身的物理空间是固化狭小的,但我们可以创生学习方式,增加互动性和节奏感,拉宽“儿童的学”的空间。其实,这样做,也是表达着: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师生同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潜能,使学习变为自我体验、分享收获、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片段:
师: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她的双鬓已经斑白,她的腰身不再挺直,她为儿女过度操劳而卧病在床……就连护士也动情地说……
生:“大妈,你真了不起。”
师:“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师(过渡):是的,作者的母親是,我的母亲是,你们的母亲也是。
教师顺势说说自己母亲关爱子女的事。
自读小故事1——地震中的母亲,自读小故事2——名人的母亲。
师出示四色学习单:
结合文中母亲的话,任选一种颜色谈谈你的看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
红色:文中的母亲
黄色:老师的母亲
蓝色:其他人的母亲
绿色:我的母亲
以上设计,教师先情感导读,以情激情,引出文章关键语言——“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接着,教师顺势谈自己的母亲,用铭刻心间的母爱故事铺路,再让学生自读材料,补充他人母亲感人肺腑的故事。经过情感铺垫、文本内容扩充后,教师适时使用一张四色学习单,改变往常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做观众的现象,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表达。最后教师引出作家冰心在《寄小读者中》写母爱的话语:“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学生热血沸腾,对于母爱的理解也较透彻,自然过渡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铭记母亲的恩情。一张四色学习单,一份有效的创意,简洁却不简单,因为它在努力实现佐藤学提出的“交响乐团式教学”,用开放性问题统领,让每个学生的理解和体悟交错、激荡,产生美妙的和声。
四、关注深度思维,追溯“儿童的学”的意义
儿童的学的意义是什么?从长远角度说,为儿童未来、为儿童一生奠基;从目前语文素养孕育背景看,是为培育儿童语言素养、思维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中庸》里精辟地提到“学习”全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难想到,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思维。教师若一味地“教”,改变的可能只是学生的行为或表象,却难以撼动学习者的思想。思想一旦停滞,学习就失去意义。回到语文学科,语文素养中语言素养是显现因素,其他素养附着于语言素养中;而思维素养是核心要素,没有思维素养的介入,一切素养都培育不了。人的思想和语言自然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弄清文本关键语言的表意和内在意蕴,实际就在关注学习主体活跃的思想。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在叙述母亲辛劳持家时,用了两个关键词语,“翻山越岭”和“重担”,理解好这两个关键词,就能深刻领会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这两个词语,字面意思都很好理解,但结合上下文,深入品读,会让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学习“翻山越岭”时,师生合作,教师用渲染性话语,不断加大母亲肩挑重担的难度:如背上背着妹妹、手里拉着年幼的我“翻山越岭”,如恶劣气候下的“翻山越岭”,如突发情况下的“翻山越岭”……在语言造势中,教师引导学生一遍一遍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瘦弱的母亲在我童年记忆里,的确“力大无穷”。教学“重担”时,教师利用四色学习单,进行师生同构,启发学生联想母亲在特殊年代背景下,担负的并非只是肉体的重担,而是家庭的全部担子,是精神、生活的重压。在对“重担”深层理解和感悟基础上,师生再回望“翻山越岭”,此时再读“翻山越岭”,其中“山”和“岭”,寓意生活中母亲所经历的困难、艰辛、挫折……母亲是用瘦弱的身躯和母爱创造生活的奇迹。
以上教学,教师利用自身对文本的剖析深度,垫高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阶梯,让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阅读、品味、表达的点,从而把儿童思维渐渐引向深处。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借助教师力量,品悟语词的弦外之意,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这一过程,看似词语教学,实则关注的是深度思维。课例提示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儿童深度思维,思维伴随,才能让儿童的阅读素养悄然生长,并在学习中获得个性化发展,让学变得真正有意义。
责任编辑:石萍
关键词:师生同构;阅读教学;儿童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B-0057-04
所有的教学归根结底,都是为儿童的学,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和“学”一体化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建构的。若教者全权代替或过于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对儿童来说,这样的学习生活就不属于自己。阅读课堂中,基于儿童个性化学习特征,教师通过灵动、多样、适性、愉悅的组织,让儿童找到多通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平台的学习路径,使课堂双主角生动起来。因而,“教”和“学”的合力,才能促使儿童提升语文素养,获得个性化发展。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阅读课堂还是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概述成以下几点:
一是阅读教学主体的交互性依然很弱。语文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更具丰富性和形象性,更易引发儿童的多元感受。但纵观我们的阅读课堂,信息流几乎都是由教师直线流向学生,师生、生生之间实际是缺乏多样互动的。尽管语文课程改革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依旧位高权重,学生通常在教师无数个问题牵引下,机械应答,儿童难刷存在感,儿童的学荡然无存。
二是阅读教学设计的融合性依然很弱。语文课程要孕育儿童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都浸润在关键性的语言文字中,弥散在有内在勾连的教学板块中。我们语文老师备课或运作教学流程时,很少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很少考虑儿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导致阅读课堂缺少整体感和融通感,儿童的学名存实亡。
三是阅读教学方式的创生性依然很弱。语文课程对提升儿童综合素养,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深远的影响。阅读生活方式应当具有一种创生性,才能匹配儿童学习要求。而语文教师常常习惯于从字、词入手到课文内容的精细理解,从讲、问方式到依据教师的指令读和答,满足于常规的内容解析和琐碎理解。这导致适切儿童主动建构或参与学习的方式、评价等创生力度不大,儿童的学索然无味。
四是阅读教学生活的互惠性依然很弱。师生同构的关系是具有互惠性的,教师对学生的“学”有帮助,引领、陪伴、唤醒、支持……同时,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教”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儿童是不断生长的,但从低段到高段阅读教学来看,教同类语文知识,若都是同样的问话和要求,就没有提升或螺旋进阶。比如,对总分总构段方式的认识和运用、对比喻句学习和模仿等,若都是千篇一律的问题和教法,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成长中儿童的学习需求。其实,学生在成长,教师经验、教育价值感也在成长;反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认识自己的意义,不能给予学生良性生长的机会,也就无法共生共长,儿童的学会止步不前。
综上所述,师生同构的阅读生活包括几个层面:一是坚持以儿童的学为逻辑起点。阅读教学是教者、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其中学生是关键,必须以儿童自我提升和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建构,不断培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二是以整合贴近儿童的经验为内容载体。阅读素养的提升,肯定不能在碎片化的内容教学上兜圈子,需要整合设计,需要结构化,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体验,把握规律,激发悟性。三是以关注师生共同的生长需要为价值追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智慧地教;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中,主动地学。师生在多元、多向、多层次互动中彰显个性,快乐学习,共同成长。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进行师生同构。笔者试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教材《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谈谈如何践行以上想法。
一、把握整体架构,理清“儿童的学”的主线
阅读教学之所以碎片化,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者梳理教材时,视线容易被文章具体内容所吸引,而忽略支撑语言、链接内容的脉络线索,并且教者还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一旦教师不能抓住“教”的主线,学生也无法理清“学”的主线,教学就容易琐碎,使课堂节奏冗长拖沓,学习内容零散随意。所以,教者不仅自己要把控好文章整体架构,还需让儿童参与梳理,共同因循文章思路“教”和“学”,才能将情感、认识等统一到明晰的条或块上,便于教,更利于儿童的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线索有以下两条:
(一)事理线
这篇文章叙述了“我”守护生病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再次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这第一次中,实则包含两次“抱”,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两次“抱”的方式不一样,抱出的感受不一样。
(二)情感线
本文情感线也有两条,一条是两次“抱”的情感变化:第一次“抱”,抱出“愧疚”;第二次“抱”,抱出“感恩”。从全文整体看,还有一条鲜明的情感线,就是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传递出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以上梳理出的文章线索,教师在教学实施时,不能直接告知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师生同构。教师启发:从课题看,“我”抱了母亲,请大家细细读读课文,画出“我”抱母亲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认真读课文、勾画有关句段、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析梳理后得知:“我”两抱母亲,而且姿势不同,原因不同,情感不同,作者写的篇幅不同,可见构思匠心。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大家的研讨,在这两抱之间,绘制出文章的线索,最后,再交流修改、添加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学生发现—师生研讨—学生绘制,师生角色定位比较准确,教师保持引领的自觉意识,阅读结果非教师个人所言,而是经过学生自读自悟,师生共同研究,再慢慢融入、汇聚到儿童的知识建构中。儿童拥有自己发现、研究出来的关于课文的主线,在阅读文章内容时,会明白文章脉络走向,深刻体悟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原因。 二、聚焦核心问题,对准“儿童的学”的力点
(一)一些现象
很多阅读课上有这些现象:学生还未深入读课文,仅仅看一眼课题,教师就要他们提问,然后进入读课文、学生字词等环节。学生一开始的提问是随意的,质量也未认定,后来也未必真正得到解惑,其实成为课堂运行中的一个摆设。阅读课进行中,教师又一句接一句提问,学生一个接一个跟着回答,且不谈这一连串的问题是否依据文本要求,是否贴近学生学的需要,单凭这么多的问题,就让儿童忙乱无序,无所适从,怎么能做到真正地学呢?
(二)一点认识
我们都知道,阅读课文有构思主线,也有主题要义。教学时,努力找准撬动课文感悟、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力点,这是核心问题。如核心问题把握不好,师生、生生互动性和融合性就会缺失,造成教学中教师只会提问,一堂课有无数个不相干的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学”。关于核心问题的梳理,也不是一点章法没有。教师可以抓住单元导读中的总要求,进行分解,也可以紧扣课文后练习去梳理,还可以从文本语言特色研读中来找寻。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力避仅仅是教师的问题,是教师“要”儿童学的问题。也就是核心问题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或想解决的真问题,要尽量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是否就可以等待儿童问题出现呢?也不是。教师的作用仍在对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准该课文的特点,进行引导,帮助儿童鉴别和梳理什么才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师生同构,合力聚焦核心问题,助力“儿童的学”。
(三)一次实践
学生初读《第一次抱母亲》提出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抱母亲?我是怎样抱母亲的?显然这一问题并没有触及课文的主旨,是学生浅读浅思而来的。此时,教师要出场引导:本课基本由人物对话来谋篇布局,反复读读“我”、母亲、护士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发现:对话一,抓住关键语句是“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进而生成探索性问题1“为什么我的心里很难过?”促使学生阅读下文,追根寻源。对话二:“我”和护士的对话,同样是理解“几十年”,为什么两人理解完全相反?生成探索性问题2“为什么两人看法不一样?”这两个核心问题,是师生共同从文本语言特色中提炼出来的。有了这两个问题,学生从对话入手展开阅读、研究,很好地理解了:母亲用羸弱身躯,扛起家庭重担,给子女“力大无穷”的假象,所以,我第一次抱母亲,居然难以想象母亲竟如此之轻。这样,学生跟随核心问题,自然深入到文本精髓,调动已有情感积累,丰满了文本人物形象,更深切地体会了母爱的博大无私,也更能体会作者一抱再抱母亲的深情。
三、创意学习方式,拉宽“儿童的学”的空间
我们提倡的为学生的学,要用符合伦理的方式进行,既要顺沿儿童个体经验积淀进行,还要循序渐进。用儿童接受或对儿童有效的方式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教学有了架构主线、有了核心问题,还需要适切的阅读方式匹配。忽略了方式,仍由教师全权操控,还会陷入“告知”“串讲”的泥沼。课堂本身的物理空间是固化狭小的,但我们可以创生学习方式,增加互动性和节奏感,拉宽“儿童的学”的空间。其实,这样做,也是表达着: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师生同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潜能,使学习变为自我体验、分享收获、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片段:
师: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她的双鬓已经斑白,她的腰身不再挺直,她为儿女过度操劳而卧病在床……就连护士也动情地说……
生:“大妈,你真了不起。”
师:“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师(过渡):是的,作者的母親是,我的母亲是,你们的母亲也是。
教师顺势说说自己母亲关爱子女的事。
自读小故事1——地震中的母亲,自读小故事2——名人的母亲。
师出示四色学习单:
结合文中母亲的话,任选一种颜色谈谈你的看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
红色:文中的母亲
黄色:老师的母亲
蓝色:其他人的母亲
绿色:我的母亲
以上设计,教师先情感导读,以情激情,引出文章关键语言——“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接着,教师顺势谈自己的母亲,用铭刻心间的母爱故事铺路,再让学生自读材料,补充他人母亲感人肺腑的故事。经过情感铺垫、文本内容扩充后,教师适时使用一张四色学习单,改变往常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做观众的现象,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表达。最后教师引出作家冰心在《寄小读者中》写母爱的话语:“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学生热血沸腾,对于母爱的理解也较透彻,自然过渡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铭记母亲的恩情。一张四色学习单,一份有效的创意,简洁却不简单,因为它在努力实现佐藤学提出的“交响乐团式教学”,用开放性问题统领,让每个学生的理解和体悟交错、激荡,产生美妙的和声。
四、关注深度思维,追溯“儿童的学”的意义
儿童的学的意义是什么?从长远角度说,为儿童未来、为儿童一生奠基;从目前语文素养孕育背景看,是为培育儿童语言素养、思维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中庸》里精辟地提到“学习”全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难想到,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思维。教师若一味地“教”,改变的可能只是学生的行为或表象,却难以撼动学习者的思想。思想一旦停滞,学习就失去意义。回到语文学科,语文素养中语言素养是显现因素,其他素养附着于语言素养中;而思维素养是核心要素,没有思维素养的介入,一切素养都培育不了。人的思想和语言自然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弄清文本关键语言的表意和内在意蕴,实际就在关注学习主体活跃的思想。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在叙述母亲辛劳持家时,用了两个关键词语,“翻山越岭”和“重担”,理解好这两个关键词,就能深刻领会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这两个词语,字面意思都很好理解,但结合上下文,深入品读,会让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学习“翻山越岭”时,师生合作,教师用渲染性话语,不断加大母亲肩挑重担的难度:如背上背着妹妹、手里拉着年幼的我“翻山越岭”,如恶劣气候下的“翻山越岭”,如突发情况下的“翻山越岭”……在语言造势中,教师引导学生一遍一遍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瘦弱的母亲在我童年记忆里,的确“力大无穷”。教学“重担”时,教师利用四色学习单,进行师生同构,启发学生联想母亲在特殊年代背景下,担负的并非只是肉体的重担,而是家庭的全部担子,是精神、生活的重压。在对“重担”深层理解和感悟基础上,师生再回望“翻山越岭”,此时再读“翻山越岭”,其中“山”和“岭”,寓意生活中母亲所经历的困难、艰辛、挫折……母亲是用瘦弱的身躯和母爱创造生活的奇迹。
以上教学,教师利用自身对文本的剖析深度,垫高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阶梯,让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阅读、品味、表达的点,从而把儿童思维渐渐引向深处。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借助教师力量,品悟语词的弦外之意,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这一过程,看似词语教学,实则关注的是深度思维。课例提示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儿童深度思维,思维伴随,才能让儿童的阅读素养悄然生长,并在学习中获得个性化发展,让学变得真正有意义。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