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是我们党着眼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的题中之意。从镇海区目前年轻干部实际情况来看,落实“重在培养”方针,增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与系统性是促进年轻干部成才、改善党政干部结构的必要途径。
镇海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镇海区年轻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个性特质、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对该群体培养锻炼存在问题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对其自身特质的剖析上。
当前,镇海区共有中层及以上干部1889人,35周岁以下科级以上年轻干部270人。课题组从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等三个维度,对镇海区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着眼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注重党性修养的提高,但培训方法笼统单一,因材施教程度不高。年轻干部群体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思想开放但毅力不足、敢于尝试但逆商不高、政治使命感强但政治敏锐性不足等鲜明特点。而传统的党课教学尚未做到按照干部不同层次、年龄、岗位性质进行细分和设计。在培训方式上灌输讲授多、情景互动少,课堂教学多、调查研究少,难以发挥年轻干部的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侧重理论多、联系实际少,文件宣讲多、案例分析少,难以调动年轻干部的参与热情。因此,尽管接受党性教育已成为年轻干部的学习常态,但教学实效并不显著。
二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着眼于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注重业务知识的普及,但缺乏思维能力的训练,且教学内容专而不博。新时期、新任务对党政干部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有学历结构看,镇海区年轻干部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从专业结构来看,仍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如在全区区管优秀年轻干部中,根据单位党组织推荐类别,这些干部工作领域主要为党群政工、政法维稳、社会事务、综合经济、工业管理、招商引资、城建交通、农业农村八大类,其中党群政工、社会事务、综合经济类较多,工业管理、招商引资、农业农村类较少。
而当前对于干部的教育培训多注重相关业务知识的普及,重专不重博,同时缺乏包含跨界思维、多通道思维等创新思维训练的培训内容,无法弥补年轻干部知识储备不足的缺点。如部分担任行政工作的年轻后备干部没有系统学习过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无法真正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着眼于实践能力素养的提高,注重岗位业务能力的提高,但锻炼渠道狭窄,培养模式单一。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应变、综合调研、组织协调及沟通理解等能力的欠缺是制约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因素。上述能力只有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才能获得。调查发现,目前年轻干部多是通过考试进入党政系统,与老一辈干部相比,他们先天缺乏多岗位的任职锻炼经历。当前,镇海区在培养教育中层及以下年轻干部时较为注重本单位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多采用同单位的轮岗锻炼,或同系统上下级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存在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情况,年轻干部缺乏到业务部门、镇乡(街道)、重点工程等一线基层挂职锻炼机会。因此,年轻干部潜力难以被发掘,综合能力较难培养。
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年轻干部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考虑不足。当前的“85后”年轻干部受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渠道更宽、形式更多、程度更深,这些都使年轻干部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文化层次较高,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但党性修养有待提高,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了解不多、体会不深,往往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思想比较活跃,但急功近利思想时有出现。他们所处环境比较宽松,思想上很少受束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由于年轻气盛,吃苦奉献精神不足,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的现象。开拓创新意识较强,但实践能力相对不足。工作中热情高、干劲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但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量体裁衣,按需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模式笼统单一。目前,针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模式以中青班、专题培训班为主,中青班因为其特殊性,能参加的年轻干部毕竟是少数。除了中青班,其他培训往往是“千人一式”,“一锅煮”多、因人施教少,侧重理论多、联系实际少。培训与使用脱节,导致年轻干部难以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灌输式多、灵活多样少。教育方式单一,依旧以“一人讲、众人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对年轻干部缺乏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举措,培训的预期目标比较模糊,结果是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是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效果缺乏评估。对年轻干部的培训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单纯将培训计划停留在认真完成计划方案这个层面,应该更加重视培训结果的分析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有的培训评估,一般情况下仅针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培训硬件和培训师资等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对被培训者的学习所得仅进行浅层评估和考察测定,而没有将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和能力提升程度纳入评估范围。也就是说,培训结束后,无法对参训者就所学知识、技能在本职岗位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考察和跟踪。如此可能导致对年轻干部下一步的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
改进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对症下药,着眼教育培训成效,开展具有针对性、强调参与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年轻干部具备文化层次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可塑发展空间较广等特点。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年轻干部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干部不同年龄、层级、岗位性质分析具体培训需求,对症下药设置形式多样且具备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原有课堂形式较多强调教师主体作用,例如集中授课、案例教学,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体现学员参与性的现场教学、小组研讨等新型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在对年轻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设置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其参加培训教育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性。最后,根据当前教育培训文件和新形势要求,结合市情、区情对培训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换代,保证年轻干部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吸收更多先进的且对开展本职工作有益的内容。
因材施教,着眼一专多能培养目标,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菜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首先,做好训前培训调研工作,在训前培训调研制度的引领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相關资料,并做好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工作,为下一步因材施教设置课程打下基础。其次,针对当前培训内容单一,例如缺乏思维能力训练等问题,在后续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菜单,将专业技能培训、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心理素质、工作心态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帮助年轻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培养综合素质。最后,针对教学内容专而不博的问题,在选择授课教师时侧重于邀请知识面丰富、理论实践功底兼备的专家学者,确保参训者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听到其他领域的声音。
把握规律,着眼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宽培养渠道,强化基层实践的主课堂作用。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达不到整体上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要在意识层面充分认识到实践锻炼对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开展培训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引导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达到思想认识深化、知识文化累积、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镇海区在培养年轻干部工作中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例如采取措施安排年轻干部到同单位轮岗锻炼或同系统上下级单位挂职锻炼。然而,仅靠本单位或同系统内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实践锻炼模式单一的问题,需要积极沟通、协调相关组织与部门,疏通不利障碍,拓宽培养渠道,为年轻干部提供到业务部门、镇乡(街道)、重点工程等一线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在帮助年轻干部提升组织协调、决策、服务群众等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在年轻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分量。
(作者单位:镇海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谢 霞
镇海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镇海区年轻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个性特质、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对该群体培养锻炼存在问题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对其自身特质的剖析上。
当前,镇海区共有中层及以上干部1889人,35周岁以下科级以上年轻干部270人。课题组从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等三个维度,对镇海区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着眼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注重党性修养的提高,但培训方法笼统单一,因材施教程度不高。年轻干部群体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思想开放但毅力不足、敢于尝试但逆商不高、政治使命感强但政治敏锐性不足等鲜明特点。而传统的党课教学尚未做到按照干部不同层次、年龄、岗位性质进行细分和设计。在培训方式上灌输讲授多、情景互动少,课堂教学多、调查研究少,难以发挥年轻干部的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侧重理论多、联系实际少,文件宣讲多、案例分析少,难以调动年轻干部的参与热情。因此,尽管接受党性教育已成为年轻干部的学习常态,但教学实效并不显著。
二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着眼于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注重业务知识的普及,但缺乏思维能力的训练,且教学内容专而不博。新时期、新任务对党政干部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有学历结构看,镇海区年轻干部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从专业结构来看,仍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如在全区区管优秀年轻干部中,根据单位党组织推荐类别,这些干部工作领域主要为党群政工、政法维稳、社会事务、综合经济、工业管理、招商引资、城建交通、农业农村八大类,其中党群政工、社会事务、综合经济类较多,工业管理、招商引资、农业农村类较少。
而当前对于干部的教育培训多注重相关业务知识的普及,重专不重博,同时缺乏包含跨界思维、多通道思维等创新思维训练的培训内容,无法弥补年轻干部知识储备不足的缺点。如部分担任行政工作的年轻后备干部没有系统学习过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无法真正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着眼于实践能力素养的提高,注重岗位业务能力的提高,但锻炼渠道狭窄,培养模式单一。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应变、综合调研、组织协调及沟通理解等能力的欠缺是制约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因素。上述能力只有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才能获得。调查发现,目前年轻干部多是通过考试进入党政系统,与老一辈干部相比,他们先天缺乏多岗位的任职锻炼经历。当前,镇海区在培养教育中层及以下年轻干部时较为注重本单位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多采用同单位的轮岗锻炼,或同系统上下级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存在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情况,年轻干部缺乏到业务部门、镇乡(街道)、重点工程等一线基层挂职锻炼机会。因此,年轻干部潜力难以被发掘,综合能力较难培养。
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年轻干部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考虑不足。当前的“85后”年轻干部受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渠道更宽、形式更多、程度更深,这些都使年轻干部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文化层次较高,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但党性修养有待提高,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了解不多、体会不深,往往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思想比较活跃,但急功近利思想时有出现。他们所处环境比较宽松,思想上很少受束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由于年轻气盛,吃苦奉献精神不足,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的现象。开拓创新意识较强,但实践能力相对不足。工作中热情高、干劲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但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量体裁衣,按需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模式笼统单一。目前,针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模式以中青班、专题培训班为主,中青班因为其特殊性,能参加的年轻干部毕竟是少数。除了中青班,其他培训往往是“千人一式”,“一锅煮”多、因人施教少,侧重理论多、联系实际少。培训与使用脱节,导致年轻干部难以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灌输式多、灵活多样少。教育方式单一,依旧以“一人讲、众人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对年轻干部缺乏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举措,培训的预期目标比较模糊,结果是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是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效果缺乏评估。对年轻干部的培训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单纯将培训计划停留在认真完成计划方案这个层面,应该更加重视培训结果的分析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有的培训评估,一般情况下仅针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培训硬件和培训师资等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对被培训者的学习所得仅进行浅层评估和考察测定,而没有将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和能力提升程度纳入评估范围。也就是说,培训结束后,无法对参训者就所学知识、技能在本职岗位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考察和跟踪。如此可能导致对年轻干部下一步的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
改进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对症下药,着眼教育培训成效,开展具有针对性、强调参与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年轻干部具备文化层次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可塑发展空间较广等特点。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年轻干部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干部不同年龄、层级、岗位性质分析具体培训需求,对症下药设置形式多样且具备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原有课堂形式较多强调教师主体作用,例如集中授课、案例教学,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体现学员参与性的现场教学、小组研讨等新型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在对年轻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设置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其参加培训教育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性。最后,根据当前教育培训文件和新形势要求,结合市情、区情对培训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换代,保证年轻干部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吸收更多先进的且对开展本职工作有益的内容。
因材施教,着眼一专多能培养目标,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菜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首先,做好训前培训调研工作,在训前培训调研制度的引领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相關资料,并做好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工作,为下一步因材施教设置课程打下基础。其次,针对当前培训内容单一,例如缺乏思维能力训练等问题,在后续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菜单,将专业技能培训、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心理素质、工作心态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帮助年轻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培养综合素质。最后,针对教学内容专而不博的问题,在选择授课教师时侧重于邀请知识面丰富、理论实践功底兼备的专家学者,确保参训者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听到其他领域的声音。
把握规律,着眼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宽培养渠道,强化基层实践的主课堂作用。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达不到整体上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要在意识层面充分认识到实践锻炼对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开展培训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引导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达到思想认识深化、知识文化累积、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镇海区在培养年轻干部工作中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例如采取措施安排年轻干部到同单位轮岗锻炼或同系统上下级单位挂职锻炼。然而,仅靠本单位或同系统内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实践锻炼模式单一的问题,需要积极沟通、协调相关组织与部门,疏通不利障碍,拓宽培养渠道,为年轻干部提供到业务部门、镇乡(街道)、重点工程等一线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在帮助年轻干部提升组织协调、决策、服务群众等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在年轻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分量。
(作者单位:镇海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谢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