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常说:语文是“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绩”。任何一个在语文中取得的好成绩,绝不只限于课内阅读。其实,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语文课本,所以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相当重要。所以,在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应做到:引导学生使用阅读技巧、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解与阅读速度一致;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55
从教24年来,笔者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阅读能力(课内、课外)有很大的关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阅读作为语文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日后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技能。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能快速高效地吸收。从课内阅读教学效果来看,阅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学好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笔者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课内外阅读能力的共同提高。
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一直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弱项,教师感到头疼,无从下手,学生也普遍感到阅读难,难在阅读速度慢、时间不够用、无法正确理解全部信息。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不良習惯:
1. 重词句,轻篇章。课内遇到一篇文章一字不漏地阅读,甚至觉得不把词、句读仔细就不能透彻理解。这样做不但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而且获得的只能是一些分散的信息点,忽略了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妨碍了对阅读材料内容全面透彻的理解,又不利于语文思维习惯的养成。
2. 重细节,略文义。通常,学生在阅读时还停留在课内阅读的阶段,不能迅速地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从而出现断章取义的错误理解。
3. 重课内,轻课外。平时在和学生聊天时,聊到课外知识时,很多学生就无言以对,連最常见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没读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从近几年我市语文考试选用的考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试卷检测的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而更多地是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要指导学生改掉这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在课堂上教学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整体教学、精读和略读的训练等,还在以下几个方面适时指导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使用阅读技巧、方法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一方面要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理解,如何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进行梳理归纳、如何理解人物性格等。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对问题力求准确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在做阅读题时,笔者一般指导学生先阅读题目及文章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去阅读文章,在阅读中,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二、引导学生将理解与阅读速度一致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速度较慢,有的是三心二意,有的是囫囵吞枣。其实,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面,笔者会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对阅读题的练习大部分学生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完成。就应考虑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三、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笔者每每在学习新课的前后,笔者自己先查找与之有关的内容。如学习《草船借箭》前,笔者向学生情文并茂地介绍了自己所读到的、生活中了解到的《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片段,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习之前先阅读有关的书籍,到学习本课时进行比赛,看谁了解的多,叙述的详细,优胜者可获得相应的奖品。再者,课余时间,笔者经常向学生推荐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或报刊杂志,如《智慧背囊》《演讲与口才》,小学生版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必要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其次,笔者尽量取得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长期自主的实践过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语文听说写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利用教材打好基础,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的有效率,并反复训练阅读技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市东城街道陶冲小学 52620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55
从教24年来,笔者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阅读能力(课内、课外)有很大的关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阅读作为语文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日后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技能。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能快速高效地吸收。从课内阅读教学效果来看,阅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学好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笔者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课内外阅读能力的共同提高。
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一直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弱项,教师感到头疼,无从下手,学生也普遍感到阅读难,难在阅读速度慢、时间不够用、无法正确理解全部信息。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不良習惯:
1. 重词句,轻篇章。课内遇到一篇文章一字不漏地阅读,甚至觉得不把词、句读仔细就不能透彻理解。这样做不但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而且获得的只能是一些分散的信息点,忽略了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妨碍了对阅读材料内容全面透彻的理解,又不利于语文思维习惯的养成。
2. 重细节,略文义。通常,学生在阅读时还停留在课内阅读的阶段,不能迅速地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从而出现断章取义的错误理解。
3. 重课内,轻课外。平时在和学生聊天时,聊到课外知识时,很多学生就无言以对,連最常见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没读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从近几年我市语文考试选用的考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试卷检测的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而更多地是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要指导学生改掉这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在课堂上教学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整体教学、精读和略读的训练等,还在以下几个方面适时指导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使用阅读技巧、方法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一方面要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理解,如何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进行梳理归纳、如何理解人物性格等。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对问题力求准确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在做阅读题时,笔者一般指导学生先阅读题目及文章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去阅读文章,在阅读中,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二、引导学生将理解与阅读速度一致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速度较慢,有的是三心二意,有的是囫囵吞枣。其实,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面,笔者会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对阅读题的练习大部分学生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完成。就应考虑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三、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笔者每每在学习新课的前后,笔者自己先查找与之有关的内容。如学习《草船借箭》前,笔者向学生情文并茂地介绍了自己所读到的、生活中了解到的《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片段,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习之前先阅读有关的书籍,到学习本课时进行比赛,看谁了解的多,叙述的详细,优胜者可获得相应的奖品。再者,课余时间,笔者经常向学生推荐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或报刊杂志,如《智慧背囊》《演讲与口才》,小学生版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必要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其次,笔者尽量取得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长期自主的实践过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语文听说写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利用教材打好基础,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的有效率,并反复训练阅读技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市东城街道陶冲小学 5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