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通过对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找准并指出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围绕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03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对弘扬和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报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既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相互开放、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频繁,全球一体化更加深入,时空界限渐趋模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遭遇了前所有的挑战和冲击,这无疑给新时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和要求。
一、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课题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现场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安顺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见表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其中,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0份(回收率为96.0%),有效问卷455份(有效率为94.8%)。
调查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总体状况比较令人满意,在校大学生能积极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有着自觉的爱国主义意识,并表示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有待加强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坚强纽带,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强弱直接决定了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和兴衰。
在此次问卷调查的455名大学生中,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总体评价(见表二),有43名学生选择了“很强”,占9.5%;有187名学生选择了“较强”,占41.1%;有205名学生选择了“一般”,占45.1%;另外有20名学生选择了“不强”,占4.4%。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的学生拥有着一定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选择了“一般”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为最大,这显然与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所提出的爱国主义意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贵州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有待继续加强。
(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还需加大
宣传工作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急先锋,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及宣传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做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是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及育人氛围的重要保障。
据课题组访谈反馈信息显示,不少受访的大学生认为贵州高校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实质、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内涵要求,增进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爱国主义教育参与范围有待扩大
爱国主义教育参与人数的多少及参与范围的大小,是衡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若在校大学生能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参与人数多,越能体现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相反地,若大学生未能主动甚至消极懈怠地参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参与人数少,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则让人质疑。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为了能真实反映出贵州高校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和测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参与比例,课题组设计了两道不同的选题,即“您经常参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吗?”和“您是否参观过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然而,针对“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问题的回答(见表三、表四),分别有超过60.0%以上的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选择了“偶尔”和“偶尔去”,仅有14.5%和12.5%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和“经常去”。其结果表明,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参与人数、比例和参与范围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是否充实、丰富,对教育对象能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自觉地参与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来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往往仅靠一本教科书、一套抽象的理论、一句简单的口号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实例,便可以应付完成授课工作。可是在今天,枯燥、沉闷的教育内容显然适应不了大学生本身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他们在了解某一方面内容的同时,希望能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知识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比较和取舍。课题组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发现,针对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存在有哪些主要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内涵不够深刻,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有待进一步充实、更新和完善。
(五)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有待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形式如何,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取得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新颖、生动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升教育成效。反之,陈旧、呆板的形式明显地降低了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成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课堂灌输这一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产生抵触甚至反感的心理,将诸如纯理论宣讲会或者纯理论报告会等称之为“唱高调”、“简单说教”。若长期以这样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恐怕形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也”,其教育成效微不足道。
在此次问卷调查的455名大学生中,针对“您最喜欢学校运用何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见表五),有264名学生选择了“文字、图片和影像展览”,占58.0%;87名学生选择了“开设互动项目,如知识竞赛”,占19.1%;而选择“课堂讲授”的仅有58名学生,占12.7%。调查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日渐倾向于通过创新、活泼的教育形式来接收爱国主义信息,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形式。
(六)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仍需拓展
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是指在组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教育主体借以传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实现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的渠道或平台。在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课外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三大主要途径,过去曾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和平台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在当前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上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已远远不够了,亟需在原有途径的基础上,建立多渠道、立体的新的教育途径体系。
关键词: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03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对弘扬和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报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既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相互开放、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频繁,全球一体化更加深入,时空界限渐趋模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遭遇了前所有的挑战和冲击,这无疑给新时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和要求。
一、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课题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现场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安顺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见表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其中,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0份(回收率为96.0%),有效问卷455份(有效率为94.8%)。
调查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总体状况比较令人满意,在校大学生能积极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有着自觉的爱国主义意识,并表示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有待加强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坚强纽带,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强弱直接决定了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和兴衰。
在此次问卷调查的455名大学生中,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总体评价(见表二),有43名学生选择了“很强”,占9.5%;有187名学生选择了“较强”,占41.1%;有205名学生选择了“一般”,占45.1%;另外有20名学生选择了“不强”,占4.4%。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的学生拥有着一定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选择了“一般”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为最大,这显然与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所提出的爱国主义意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贵州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有待继续加强。
(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还需加大
宣传工作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急先锋,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及宣传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做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是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及育人氛围的重要保障。
据课题组访谈反馈信息显示,不少受访的大学生认为贵州高校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力度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实质、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内涵要求,增进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爱国主义教育参与范围有待扩大
爱国主义教育参与人数的多少及参与范围的大小,是衡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若在校大学生能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参与人数多,越能体现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相反地,若大学生未能主动甚至消极懈怠地参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参与人数少,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则让人质疑。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为了能真实反映出贵州高校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和测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参与比例,课题组设计了两道不同的选题,即“您经常参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吗?”和“您是否参观过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然而,针对“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问题的回答(见表三、表四),分别有超过60.0%以上的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选择了“偶尔”和“偶尔去”,仅有14.5%和12.5%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和“经常去”。其结果表明,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参与人数、比例和参与范围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是否充实、丰富,对教育对象能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自觉地参与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来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往往仅靠一本教科书、一套抽象的理论、一句简单的口号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实例,便可以应付完成授课工作。可是在今天,枯燥、沉闷的教育内容显然适应不了大学生本身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他们在了解某一方面内容的同时,希望能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知识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比较和取舍。课题组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发现,针对贵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存在有哪些主要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内涵不够深刻,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有待进一步充实、更新和完善。
(五)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有待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形式如何,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取得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新颖、生动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升教育成效。反之,陈旧、呆板的形式明显地降低了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成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课堂灌输这一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产生抵触甚至反感的心理,将诸如纯理论宣讲会或者纯理论报告会等称之为“唱高调”、“简单说教”。若长期以这样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恐怕形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也”,其教育成效微不足道。
在此次问卷调查的455名大学生中,针对“您最喜欢学校运用何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见表五),有264名学生选择了“文字、图片和影像展览”,占58.0%;87名学生选择了“开设互动项目,如知识竞赛”,占19.1%;而选择“课堂讲授”的仅有58名学生,占12.7%。调查结果表明,贵州高校大学生日渐倾向于通过创新、活泼的教育形式来接收爱国主义信息,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形式。
(六)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仍需拓展
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是指在组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教育主体借以传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实现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的渠道或平台。在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课外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三大主要途径,过去曾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和平台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在当前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上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已远远不够了,亟需在原有途径的基础上,建立多渠道、立体的新的教育途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