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复兴需要正确的输出方式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是否大部分中国年轻人不爱传统文化?”。评论区呼声最高的回复是:年轻人不是不爱传统文化,他们只是不爱“以陈腐的方式来宣传和表达的传统文化”。一语道破传统文化一度断层的弊病所在。
  传统文化堪称是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历史见证,更是民族智慧结晶的传承。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博大精深”四字,却在当今文化中出现断层。社会整体缺少文化架构基础和底蕴,从而导致当下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低下,甚至荒芜。而传统文化类内容题材在受众基础、可操作性、荧屏化呈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缺少好的载体和形式,因而在年轻人中的传播难度较大。
  自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更多的人重新捡起书本,重回古诗词吟咏的大军;《朗读者》、《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爱上阅读,领略汉语言文化的质感;国家级文物藉由《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而得到广泛传播……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走红,释放了一个越来越强烈的信号:传统文化越来越热了。
  笔者任职的公司——奔跑互动(SocialRun)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就全程策划了大型非遗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也是国内最早将传统文化打造成全民热议话题的企业之一。通过系列项目的运作、复盘,我们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从繁盛到衰落再到这个时代的复兴,并非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一直以来,传统文化的输出方式存在问题。借此经验,我总结出传统文化多样化传播需要具备的几大要素。
  精准的内容定位:从源头把握受众粘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决定了人们触媒模式的改变,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由过去的主动搜索,变成现在的被动接收,信息来源大多来自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分享。在信息爆炸、传播链缩短的大环境下,精准的内容定位能够从信息源头吸引用户关注。
  《指尖上的传承》锁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传统手工艺的神韵,借由传承者的细致演绎和分享,来展现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在时间长河中如何传承与创新。区别于近两年大火的《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离大众生活较远,也更具疏离感,不似古诗词与经典文学作品更容易深入人心。
  因此在内容定位上,《指尖上的传承》打破了一直以来枯燥的展览、说教的形式。而传播就是要找到共性,“外貌协会”、“颜值控”、“时尚”等这些恰好是年轻人所关注的,这就意味着内容的出场要惊艳,必须要抓住眼球。于是,项目组改变故事出场顺序,开场首先是美轮美奂、精美绝伦的作品、国际影响力及拍卖价格,然后再出现其传承人,再娓娓道来。“新娘子,可以晚点出场,但是必须漂亮。”所以说核心内容往往如桌缝里的一粒米,在只是看见、没有抠出它之前不要轻易传播。
  在传播形式上,顺应碎片化时代特点和年轻人的触媒习惯,采用纪录片形式进行视觉传播,让传统文化以视频和故事的形式“接地气”,通过现实生活场景和镜头刻画,展现工艺成品的精美与传神,为观众营造艺术熏陶的氛围,进一步摆脱人们对传统文化严肃枯燥的刻板印象,也更利于吸引用户关注。
  裂变式营销:打造现象级话题,为内容的二次传播拉新
  技术在进步,传播方式也会不断更迭,而内容才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炫酷的技术、新潮的媒介会新奇,但也会速朽,可能玩一玩就腻了,而优秀的内容却会引发人们更深层的思考。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大红,诗词、非遗、文物等关键词席卷影视、综艺、图书出版、教育等各行各业。传统文化其实并不冷门,只是缺乏了一个与年轻人连接的内容纽带。《指尖上的传承》在传播初期就以十分新潮和年轻化的方式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将包含苏绣、玉雕、歙砚在内的众多非遗代表,与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和奢侈品相结合,打造#中国的奢侈品#话题,引发大众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关注和兴趣,进而更新大众对国家非遗文化的認知,唤醒大众对非遗文化的守护和传承意识。
  分享,是最好的传播。#中国的奢侈品#话题一针见血,发布后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各大网络平台的点击量火爆,一向苛刻的豆瓣网友都打出了8.2的高分。空前的关注度充分说明传统文化并不缺少受众基础,在各大社交、资讯平台上,#中国的奢侈品#的热度有增无减,揭掉古老工艺的神秘面纱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件件精美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诉求。
  无论是泥人张、紫砂,还是玉雕、苏绣,在传播过程中,奔跑互动(SocialRun)一直在竭力做好两件事,一是“搭建链接”,让人们可以更直观、便捷地了解非遗文化;二是“再现或演绎”,对传统非遗文化进行提炼,并在二次传播中进行创造性的演绎,比如打造话题性十足的热门话题,让传统文化以契合这个时代的形态,真正地走进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中。
  立体式传播矩阵:为内容输出扫清障碍
  数字化技术、广告营销创意、新媒体矩阵布局、直播网红节目等各种新打法突飞猛进,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更是要科学分配传播渠道。在当下泛文化的大环境下,视频、短视频、影视、文学和游戏都能成为创造年轻传统文化、连接年轻人的手段。
  《指尖上的传承》传播过程中,奔跑互动(SocialRun)通过与多家视频媒体合作,同步分发,并制作传播效果排行榜,激发各视频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额外获取到优酷“八加一大首页推荐”、腾讯视频弹窗、芒果TV调动娱乐资源助推……加上社交媒体话题提升,新闻聚合,制作三分钟版本在今日头条等媒体做短视频二次分发,成功引发媒体狂欢,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天津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各媒体纷纷聚合专题报道;北京地铁4条线路大屏作为公益选题全天次滚动播放一周;最后成功撬动CCTV9黄金时段播放。
  乙方公司经常给客户推荐各种形式的矩阵传播,其实好的内容稍稍加点巧劲,是完全可以撬动媒体矩阵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最适合的平台传播,而不是以矩阵的名义去浪费甲方预算。
  高手在民间:激发用户自增长
  文化类节目更注重文化本源,区别于《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指尖上的传承》本质上无明星效应,如何巧妙借力文化名人的力量,提升纪录片内容IP的商业价值,这是我们一直比较关注的。
  内容话题传播阶段,我们不仅仅释放出“高手在民间”(其实很多非遗传承,就在我们身边)的信息,同时也时刻关注和留意用户的反馈和动向。结果网友反馈积极,很多KOL对此事也纷纷点赞,于是我们通过及时的沟通与互动,最后成功邀请到澳门文联主席梁晚年、香港著名诗人北岛、台湾著名作家郑沛芳等人撰写观后感。一篇《同根同源 港澳台名家发文抒感指尖上的传承》,再次将中国非遗文化的缩影在港澳台乃至国际上赢得广泛关注。
  结语
  如果全面复盘《指尖上的传承》以及其他一些传统文化项目,要说的还很多很多。究其核心,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是让它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在文化发展情况如此丰富而复杂的时代,依然遵循传统的传播手段难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时代在发展,大众的日常生活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文化的传承就尤为需要与时俱进,刻板、枯燥的传播会让传统文化永远被束之高阁。文化的传承,在时代的发展上除需要注重理性的知识灌输之外,更多的也应该考虑当下人们接受知识的感性和感官认知,以创新的方式解读文化、文物背后的故事,连通传统文化与大众认知的桥梁,让人们不自觉地热爱传统文化,相信传统文化很快会成为自带流量的资源富矿。
其他文献
中国数字文化创意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人才薪资调查报告》显示,游戏产业的优质人才会更加紧缺。在对行业精准预判的基础上,完美世界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立了数字与艺术领域专业的教育基地——像素种子。为了解品牌背后的故事,记者采访了完美世界教育投资公司董事长、像素种子创始人王雨蕴,深入探讨品牌建立的初衷、企业社会责任、行业困境及未来趋势等话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和产业对
期刊
2000年联合国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经15年的努力,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5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5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45%,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人类仍面临严峻挑战。1987年世界人口50亿,1999年60亿,2011年已达70亿。平均每10年左右全球人口增加10亿人,到2050年将超过90亿。按照我们过去的方式消耗能源和资源,在本世纪100年我们至少需要3-4个地球才能满足发展需求。这
期刊
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会议室内,记者采访了曹蔚明女士。虽然,刚刚结束一场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但她的状态非常好。从事公关行业25年,来到大中华区工作也已12年,作为福莱国际传播大中华区总裁兼高级合伙人,出于对工作的负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她每周都要上三次汉语课。在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从业以来的职场经验,分享了危机公关的精彩案例,并为跨国企业的本地化公关工作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如果没有这次采访,很难
期刊
体育运动员们利用社交媒体为自己做广告;体育组织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直播比赛实况。这一现象导致产生一个问题:体育到底是否还需要传统型的媒体报道?  福格尔(Kristina Vogel)是一名杰出的运动员。今年春季,这位场地自行车赛手在荷兰Appeldorn的世界杯赛上,两度夺冠。然而,自行车运动迷们很少有机会实时欣赏这样的比赛场面。在德国的收费电视频道上根本就看不到定期的世界杯赛季比赛。相反,国际自
期刊
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说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将全球通用的英语作为母语的美国,就拥有了一种先天的优势。二十世纪前半叶,美国通过积极的对外英语教学,有效实施了大国公关。  通过英语培训改善国家形象,在拉美拥有丰富的经验  美国的国际政策中曾有内外有别的两“门”主义,一是在东方的门户开放政策,二是在自家门口的门罗主义。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事态正猛,美
期刊
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哪怕只是本质的另一层幻象都是令我欣喜的。收到《国际公关》的邀约,讨论传统文化节目登陆卫视和网综,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这个问题思考良久而没有下笔,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口。原本想凭借这几年做娱乐营销的相关案例谈谈几档节目的传播技巧,但总觉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直到和一个甲方朋友讨论企业品牌升级策略的时候,才豁然开朗,自觉也许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讨论中国风在娱乐节目复苏之
期刊
喜欢学习中文,熱爱中国文化,看好中国的发展。从过去到现在,她始终坚持着这种想法。过去我们总说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公关行业的做法和思路,而如今中国公关行业的水平已经赶超全球。她,正是见证中国公关行业崛起的资深公关人——罗德公关CEO步春歌(Kathy Bloomgarden)女士。她说,从事公关行业的人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对话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圈层的人是新鲜而有趣的事情,话题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能够让你发
期刊
现有的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计划单列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计划单列意味着把“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特定城市,把特定城市的财政和税收直接纳入国家计划”。因此,计划单列首先是一个经济管理概念。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里,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计划单列市在数量上随着国家和地方省市发展的需要,经历了不少调整。特别是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
期刊
服务爱普生公司八年,推出“墨仓式打印”新品类;熟悉所有的医疗、印染、半导体、工业制造、机器人、显微镜等垂直行业媒体;将B2B企业的数字营销做得有了温度;春节假期七天为短视频网站LIKE临时创意实时制作分发;拒绝了更大的传媒公司收购,希望借助更大的营销平台,用资本的力量实现提升。  一家只有60多人的小而美公关公司,创造人均近百万的营收,大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专注踏实的行业深度,随时迸发随时上线的新
期刊
2018年4月21日,长达3小时的《经典咏流传》年度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经典咏流传》第一季正式落幕。2018年2月16日开播的《经典咏流传》,开播前4期34城电视平均收视率高达1.42%,前四期节目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的视频播放量超过2亿,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0W+的相关文章超过100篇。节目播出期间,《经典咏流传》的相关歌曲长期霸屏QQ音乐排行榜。随着《经典咏流传》影响力的扩大,《经典咏流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