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师的写作,不妨从撰写教学反思入手,在反思中发现,在学习中提升,在写作中感悟。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学写作的“源头活水”,成为提升教学写作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经验小结、教学论文,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教师,尤其是工作1~3年的新教师,常常对写作感到困惑,觉得无处下笔。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新教师的写作,不妨从撰写教学反思入手,在反思中发现,在学习中提升,在写作中感悟。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学写作的“源头活水”,成为提升教学写作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一、实践中反思,探究中进步
教育教学的现场,是反思产生的土壤。聚焦具体的教育事件、人物,才会获得有价值的反思。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怎么“思”呢?
(一)反思重点,提升能力
1.立足实践,发现问题
问题,应成为撰写反思的起点和重点。对于教学新手来说,问题几乎不用刻意寻找,每天都会“备受困扰”。例如:“组织教学时,孩子不听我的要求,甚至会跑来跑去,怎么办?”“在游戏中,我知道要进行观察,可是孩子们会发生矛盾,我忙着解决矛盾,根本没空去观察。”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影响了新教师的工作自信。我们的反思,不妨就从这些问题入手。
2.梳理问题,筛选聚焦
反思的目的,是发现一定的教育规律,获得经验的提升。将众多问题梳理归类,抓主舍次,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聚焦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是很有效的反思办法。例如,新入职的教师更关注班级常规的建立,那么“班级常规建立”的系列做法和问题就是此阶段关注的焦点。围绕“焦点”开展探究、操作,在总结中收获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提升反思质量,让教育经验沉淀得更扎实。
3.记录问题,关注内心
可以遵循“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问题?”的方法记录问题,做问题追踪式记录。在“发生了什么”一栏中,我们增加了一个小分支——教师感受,这么做的目的是,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内心体验,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觉察专业成长的具体需求。(见下表)
持续地记录、追踪、反思,会让我们在对比中发现解决问题更有效的办法。
(二)反思难点,由点至面
1.“点”的挖掘,积累素材
幼儿园教学与其他学段不一样,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刚入职的新教师常有“干头万绪,不知从何写起”的疑惑,因此,刚开始的反思宜聚到“点”上,成功点、失败点、难点、重点……抓到一点是一点,这些反思的素材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撰写中,可以用“一点一议”的形式来记录,即“教学实例——教学问题(亮点)分析——理性思考”,其中“理性思考”是反思的主体,是详写的部分,需要挖深挖透,写出观点。
“点”的内容看似零散,却聚集了教师的发现。在撰写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视角更敏锐,语言更清晰,为“线”的梳理起到了开渠引水的作用。
2.“线”的关注,聚焦专题
“线”的关注是反思“专题化”的过程,是串联和突破“点”的过程。我们可以立足一个项目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系列追踪反思,逐步把关注的目光从“自身”转移到“儿童”上,不仅关注自己的“教”,也关注幼儿的“学”。让实践反思与教学研究融合在一起,探究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记录分析,提出假设,实践验证……让反思的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反思亮点,积累经验
如果说反思问题能让我们发现不足,寻找到前进的方向,那么反思亮点则会让我们看到进步,感受到教学的快乐。新教师在反思时更需要从工作中发现亮点,获得工作信心。
如何发现亮点?不妨从教学摘录开始。例如:记录活动中的有效导入,达成目的预设提问,启发幼儿回应的生成性提问……这些日常教学中的教育智慧,如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快便会烟消云散。即便是流水账式的反思记录,也会成为撰写案例、论文的好素材。他日写作时,阅读这些智慧火花,分析总结,梳理出最有用的观点,这些“流水账”有可能会提炼成有价值的好文章。
二、专题型学习,收获中成长
(一)清晰体裁,“量体裁衣”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素材,这些素材适合放在什么体裁的教学文章中呢?“量体”才能“裁衣”,清晰教师写作中的各种体裁,能有效地帮助我们选择素材、“裁”理素材。
教学写作的分支有很多,有的相对泛化,有的定义较窄。在《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中,作者丁昌桂先生给出了实用而清晰的说明,一目了然。他认为,教学写作是一种研究性写作,可分为三种体裁:①叙述性体裁,采用叙述为主体的表达方式,包括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②论述类体裁,以议论和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如教育论文、教育研究报告等。③两栖类,介于叙述和论述类文体之间的表达方式,如教育随笔、教育感悟、教育札记等。
教师了解这些体裁,清晰写作要求,不仅在整理反思时更有方向,也会进一步明确撰写各类反思的价值。
(二)阅读思辨,收获方法
如果把教学写作比喻成美丽的衣服,教学反思则是一块块有待裁剪的布料。如何将教学反思中的发现、见解“缝制”出有观点、有价值的文章?我们还需要学习具体的方法,在同行的文章、专家的著作里获得指点和方法。
1.“横看成岭侧成峰”,发现角度各不同
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观察与思考角度,会带来新的认识。在阅读文章时,除了感悟作者的观点,我们还应思考分析这样的观点是從哪个角度发现的,对自己的启发又是什么?将文章中转换角度、启迪思考的地方圈画出来,写下感受。回想自己的反思手记,还可以收获哪些视角?借鉴备注。 2.“始当求所以入”,潜入文本看内容
从教学论文的内容来看,有介绍经验的方法型论文,也有表达观点见解的观点型论文。对于新教师来说,方法型论文更适宜。立足一个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在语言活动中的运用”“图示方法在儿歌教学中的探究”……不断反思、实践、丰富、积累,就可汇集成方法型论文。观点型论文是作者阐述新观点、新想法的文章,新教师暂时可以不涉及。
3.“终当求所以出”,跳出内容看结构
在阅读论文时,我们常被作者独到的论点、精彩的论据所吸引,感叹作者思路清晰的同时,更会扼腕而叹自己撰写论文时出现的种种状况,如观点表述不清晰、中心不突出、思维混乱等。
这时,不妨将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结构”中来,会发现“结构”是让论文“立”起来的“骨架”。例如:递进式、并列式、递进并列结合式,其共同点是结构严密。以递进式为例,分论点层层深入论证观点,能将问题剖析说透,步步推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掌握递进式结构之后,再去专业杂志中寻找“并列式”“递进并列结合式”结构的论文,在观摩比对中,感受结构对论文的重要性,收获“发现”的快乐,更获得将“感性的教育反思”转入“理性论文”写作的具体方法。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是为了指导实践,模仿应用、灵活应用是运用的两个阶段。薪教师刚开始写作,不妨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梳理总结经验。拿出之前写过的随笔、反思,最好是讲述同一主题的若干篇文章,如午睡管理。仔细阅读,分析总结后,把文章最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提炼出来,再把核心目标拆分,分解出步骤,即分论点,形成论文框架,使得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模仿写作是一种“拿来主义”,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要想在专业写作中更上一层楼,还应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向教科研写作的“工具书”学习,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写作方法、技巧、意义和价值。例如:秦金亮等编著的《幼儿园教师教科研写作》、贡和法的《从问题走向研究——中小学教师教研文章写作指要》-读懂、读透这些书籍,不仅能厚实教育理论功底,深入理解教育理念,更能找到开展研究的具体途径。
三、写作中磨砺,践行中感悟
(一)辨识反思材料,做到因“文”而异
经历了积累素材、阅读学习之后,就要开始提炼素材、写作了。无论是聚焦问题的写作,还是反思亮点的经验,都需要找到适宜的体裁来承载。如何“裁剪”这些素材,制作出精致的“服装”?需要审视反思素材的内容,也要从研究方式中梳理发现。例如,生活体验类的,可以用教育叙事、案例的体裁;思辨的、发现教学经验的,用教育论文的形式承载。我们常见的写作评比中以案例、论文为多,下面就以这两种形式为例简单说明。
1.案例,重在真情实感
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故事情节突出的一类反思素材适宜梳理成案例。撰写中,应遵循这三个特点:①主题更集中,题目鲜明;②过程生动,突出教学故事,着重研究过程;⑧反思到位,有行为跟进,能让人获得启示。
2.论文,胜在逻辑清晰
有关论文撰写的内容有很多,我们不再赘述,重点是立足教学反思的素材,挖掘适宜梳理成文的选题、内容。例如,前面提到的“线的关注”类反思,是适宜论文写作的题材。通过对实践反思的咀嚼,撕开问题看本质,让问题显性化,凸显问题的价值。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反思素材“裁剪”成观点鲜明的教学论文。
(二)立足反思基石,尝试“以小见大”
反思虽小,却可以折射出教育智慧。在把教学反思的素材升华成教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点”出发,立足实践,把“点”的研究做透、做深。论文《与文本对话:课程创生的应然追寻》(刊登在《凝聚研究——2014年江苏省幼特教“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优秀论文集》中)就是作者在一次听课中得出“点”的反思。立足青年教师“文本处理”的一个问题,引发“与文本对话”的思考,分别从解读、品味、超越三个方面谈课程创生和开发中的文本解读,是立足于教学反思,以小见大的优质论文。
(三)精心列出提纲,努力“一气呵成”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脑海中有很多想表达的内容。如何避免思维过于跳跃,导致内容表述不清呢?不妨先给自己定下提纲。然后,对着核心目标审议每个论点,清晰每个论据。在撰写中,按图索骥,心无旁骛,一气呵成。
(四)文章“窖藏搁置”,时光温润出佳酿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常用“搁置法”来修改文章。即把写完的文章搁置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来修改,让思维在时光里沉淀,文章在脑海中酝酿。过一段时间再阅读,或许有了新的发现,润色修改后,文章就像美酒那样更芬芳。
幼儿园里一日活动皆课程,于细微处见功夫。教学,是一门艺术;写作,是一項技能。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中多做、多看、多思、多写,以教学反思为抓手,在工作、阅读中积累经验,在写作中获得专业成长。
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经验小结、教学论文,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教师,尤其是工作1~3年的新教师,常常对写作感到困惑,觉得无处下笔。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新教师的写作,不妨从撰写教学反思入手,在反思中发现,在学习中提升,在写作中感悟。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学写作的“源头活水”,成为提升教学写作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一、实践中反思,探究中进步
教育教学的现场,是反思产生的土壤。聚焦具体的教育事件、人物,才会获得有价值的反思。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怎么“思”呢?
(一)反思重点,提升能力
1.立足实践,发现问题
问题,应成为撰写反思的起点和重点。对于教学新手来说,问题几乎不用刻意寻找,每天都会“备受困扰”。例如:“组织教学时,孩子不听我的要求,甚至会跑来跑去,怎么办?”“在游戏中,我知道要进行观察,可是孩子们会发生矛盾,我忙着解决矛盾,根本没空去观察。”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影响了新教师的工作自信。我们的反思,不妨就从这些问题入手。
2.梳理问题,筛选聚焦
反思的目的,是发现一定的教育规律,获得经验的提升。将众多问题梳理归类,抓主舍次,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聚焦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是很有效的反思办法。例如,新入职的教师更关注班级常规的建立,那么“班级常规建立”的系列做法和问题就是此阶段关注的焦点。围绕“焦点”开展探究、操作,在总结中收获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提升反思质量,让教育经验沉淀得更扎实。
3.记录问题,关注内心
可以遵循“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问题?”的方法记录问题,做问题追踪式记录。在“发生了什么”一栏中,我们增加了一个小分支——教师感受,这么做的目的是,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内心体验,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觉察专业成长的具体需求。(见下表)
持续地记录、追踪、反思,会让我们在对比中发现解决问题更有效的办法。
(二)反思难点,由点至面
1.“点”的挖掘,积累素材
幼儿园教学与其他学段不一样,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刚入职的新教师常有“干头万绪,不知从何写起”的疑惑,因此,刚开始的反思宜聚到“点”上,成功点、失败点、难点、重点……抓到一点是一点,这些反思的素材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撰写中,可以用“一点一议”的形式来记录,即“教学实例——教学问题(亮点)分析——理性思考”,其中“理性思考”是反思的主体,是详写的部分,需要挖深挖透,写出观点。
“点”的内容看似零散,却聚集了教师的发现。在撰写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视角更敏锐,语言更清晰,为“线”的梳理起到了开渠引水的作用。
2.“线”的关注,聚焦专题
“线”的关注是反思“专题化”的过程,是串联和突破“点”的过程。我们可以立足一个项目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系列追踪反思,逐步把关注的目光从“自身”转移到“儿童”上,不仅关注自己的“教”,也关注幼儿的“学”。让实践反思与教学研究融合在一起,探究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记录分析,提出假设,实践验证……让反思的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反思亮点,积累经验
如果说反思问题能让我们发现不足,寻找到前进的方向,那么反思亮点则会让我们看到进步,感受到教学的快乐。新教师在反思时更需要从工作中发现亮点,获得工作信心。
如何发现亮点?不妨从教学摘录开始。例如:记录活动中的有效导入,达成目的预设提问,启发幼儿回应的生成性提问……这些日常教学中的教育智慧,如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快便会烟消云散。即便是流水账式的反思记录,也会成为撰写案例、论文的好素材。他日写作时,阅读这些智慧火花,分析总结,梳理出最有用的观点,这些“流水账”有可能会提炼成有价值的好文章。
二、专题型学习,收获中成长
(一)清晰体裁,“量体裁衣”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素材,这些素材适合放在什么体裁的教学文章中呢?“量体”才能“裁衣”,清晰教师写作中的各种体裁,能有效地帮助我们选择素材、“裁”理素材。
教学写作的分支有很多,有的相对泛化,有的定义较窄。在《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中,作者丁昌桂先生给出了实用而清晰的说明,一目了然。他认为,教学写作是一种研究性写作,可分为三种体裁:①叙述性体裁,采用叙述为主体的表达方式,包括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②论述类体裁,以议论和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如教育论文、教育研究报告等。③两栖类,介于叙述和论述类文体之间的表达方式,如教育随笔、教育感悟、教育札记等。
教师了解这些体裁,清晰写作要求,不仅在整理反思时更有方向,也会进一步明确撰写各类反思的价值。
(二)阅读思辨,收获方法
如果把教学写作比喻成美丽的衣服,教学反思则是一块块有待裁剪的布料。如何将教学反思中的发现、见解“缝制”出有观点、有价值的文章?我们还需要学习具体的方法,在同行的文章、专家的著作里获得指点和方法。
1.“横看成岭侧成峰”,发现角度各不同
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观察与思考角度,会带来新的认识。在阅读文章时,除了感悟作者的观点,我们还应思考分析这样的观点是從哪个角度发现的,对自己的启发又是什么?将文章中转换角度、启迪思考的地方圈画出来,写下感受。回想自己的反思手记,还可以收获哪些视角?借鉴备注。 2.“始当求所以入”,潜入文本看内容
从教学论文的内容来看,有介绍经验的方法型论文,也有表达观点见解的观点型论文。对于新教师来说,方法型论文更适宜。立足一个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在语言活动中的运用”“图示方法在儿歌教学中的探究”……不断反思、实践、丰富、积累,就可汇集成方法型论文。观点型论文是作者阐述新观点、新想法的文章,新教师暂时可以不涉及。
3.“终当求所以出”,跳出内容看结构
在阅读论文时,我们常被作者独到的论点、精彩的论据所吸引,感叹作者思路清晰的同时,更会扼腕而叹自己撰写论文时出现的种种状况,如观点表述不清晰、中心不突出、思维混乱等。
这时,不妨将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结构”中来,会发现“结构”是让论文“立”起来的“骨架”。例如:递进式、并列式、递进并列结合式,其共同点是结构严密。以递进式为例,分论点层层深入论证观点,能将问题剖析说透,步步推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掌握递进式结构之后,再去专业杂志中寻找“并列式”“递进并列结合式”结构的论文,在观摩比对中,感受结构对论文的重要性,收获“发现”的快乐,更获得将“感性的教育反思”转入“理性论文”写作的具体方法。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是为了指导实践,模仿应用、灵活应用是运用的两个阶段。薪教师刚开始写作,不妨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梳理总结经验。拿出之前写过的随笔、反思,最好是讲述同一主题的若干篇文章,如午睡管理。仔细阅读,分析总结后,把文章最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提炼出来,再把核心目标拆分,分解出步骤,即分论点,形成论文框架,使得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模仿写作是一种“拿来主义”,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要想在专业写作中更上一层楼,还应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向教科研写作的“工具书”学习,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写作方法、技巧、意义和价值。例如:秦金亮等编著的《幼儿园教师教科研写作》、贡和法的《从问题走向研究——中小学教师教研文章写作指要》-读懂、读透这些书籍,不仅能厚实教育理论功底,深入理解教育理念,更能找到开展研究的具体途径。
三、写作中磨砺,践行中感悟
(一)辨识反思材料,做到因“文”而异
经历了积累素材、阅读学习之后,就要开始提炼素材、写作了。无论是聚焦问题的写作,还是反思亮点的经验,都需要找到适宜的体裁来承载。如何“裁剪”这些素材,制作出精致的“服装”?需要审视反思素材的内容,也要从研究方式中梳理发现。例如,生活体验类的,可以用教育叙事、案例的体裁;思辨的、发现教学经验的,用教育论文的形式承载。我们常见的写作评比中以案例、论文为多,下面就以这两种形式为例简单说明。
1.案例,重在真情实感
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故事情节突出的一类反思素材适宜梳理成案例。撰写中,应遵循这三个特点:①主题更集中,题目鲜明;②过程生动,突出教学故事,着重研究过程;⑧反思到位,有行为跟进,能让人获得启示。
2.论文,胜在逻辑清晰
有关论文撰写的内容有很多,我们不再赘述,重点是立足教学反思的素材,挖掘适宜梳理成文的选题、内容。例如,前面提到的“线的关注”类反思,是适宜论文写作的题材。通过对实践反思的咀嚼,撕开问题看本质,让问题显性化,凸显问题的价值。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反思素材“裁剪”成观点鲜明的教学论文。
(二)立足反思基石,尝试“以小见大”
反思虽小,却可以折射出教育智慧。在把教学反思的素材升华成教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点”出发,立足实践,把“点”的研究做透、做深。论文《与文本对话:课程创生的应然追寻》(刊登在《凝聚研究——2014年江苏省幼特教“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优秀论文集》中)就是作者在一次听课中得出“点”的反思。立足青年教师“文本处理”的一个问题,引发“与文本对话”的思考,分别从解读、品味、超越三个方面谈课程创生和开发中的文本解读,是立足于教学反思,以小见大的优质论文。
(三)精心列出提纲,努力“一气呵成”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脑海中有很多想表达的内容。如何避免思维过于跳跃,导致内容表述不清呢?不妨先给自己定下提纲。然后,对着核心目标审议每个论点,清晰每个论据。在撰写中,按图索骥,心无旁骛,一气呵成。
(四)文章“窖藏搁置”,时光温润出佳酿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常用“搁置法”来修改文章。即把写完的文章搁置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来修改,让思维在时光里沉淀,文章在脑海中酝酿。过一段时间再阅读,或许有了新的发现,润色修改后,文章就像美酒那样更芬芳。
幼儿园里一日活动皆课程,于细微处见功夫。教学,是一门艺术;写作,是一項技能。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中多做、多看、多思、多写,以教学反思为抓手,在工作、阅读中积累经验,在写作中获得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