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宜宾旅游正处在越过蓄势待发、进入加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阶段,宜宾奋力推进“壮旅”战略,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速把宜宾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旅游经济强市和国家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施政府主导打造旅游精品
2007年,结合宜宾市旅游发展实际和旅游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为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大量引进游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宜宾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奖励意见》,对旅行社进行奖励,并重点引导旅行社以旅游包机、专列等形式大量输入游客。2008年,宜宾市又相继出台了切实推进旅游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意见》为宜宾市实施“壮旅”战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实施意见》是宜宾市去年年底出台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旅游业加快恢复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六条扶持优惠,旅游产业的具体措施(即设立区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省、市旅游骨干企业实施优惠减免政策、积极推行中小学修学旅游、突出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服务优化、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产业),为宜宾市加快旅游产业灾后恢复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宜宾市高度重视旅游要素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市旅游局加大了对景区创建A级景区工作指导力度。2007年,长宁县佛来山景区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蜀南竹海获得了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和“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称号:2007年最佳山民居、2008年李庄古镇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8年,宜宾市成功摘取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桂冠。2009年,蜀南竹海正式启动了创建AAAAA级旅游区工作,目前创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旅游餐饮业发展,市旅游局与市商务局联合策划在“莱茵河畔”打造宜宾美食文化一条街,深度开发“竹海海鲜、沙河豆腐、长江河鱼、宜宾燃面、红桥猪儿耙”等餐饮特色文化,全面提升宜宾餐饮品质。2008年,市旅游局、宜宾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宜宾美食旅游文化节”。在旅游特色商品开发方面,宜宾市积极支持蜀南竹海在仙寓洞兴建旅游特色商品总汇,以方便游客选购竹类特色纪念品。市旅游局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四川特色旅游产品”品牌评选活动,目前已有6家旅游产品生产企业获特色产品称号,这提升了宜宾市旅游商品的品质和知名度,为游客购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强势宣传营销拓展客源市场
宜宾市高度重视旅游营销宣传工作,2007年至今,已累计投入旅游营销宣传经费1200万元,营销宣传效应日益显现。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线路统筹。以线路统筹为抓手,围绕线路树品牌、做产品、抓宣传。与乐山、自贡、泸州等市共同打造川南精品旅游线路,加强区域合作;开辟对接昭通、连动成渝和昆明的西南旅游新干线;依托“万里长江第一城一竹海一石海一僰人故里”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景区,推出文化生态游、历史名城游、寻幽探险游等“一至四日游”精品旅游线路。二是推进整体营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强力推进政府主导的旅游整体营销,即政府做形象、品牌与企业做市场、产品相结合,建立整体营销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和力量。在营销方式上,采用传统媒体宣传与现代传媒营销相结合,创新思路、方式和手段,整合宣传力量,拓展宣传渠道,配套优惠政策,做到大手笔、大聚集、大效应。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近三年来,先后组织各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各主要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等共参加国家、省旅游局和市政府组织的境内外旅游展览和促销活动30余次,在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组织宜宾旅游推介会20余次,邀请境内外旅行商和主流媒体来宜考察10余次。三是着力聚焦突破。按照“攥紧拳头、突出重点、整体出击、追求聚焦”的总体策略,集中力量推行“五个主攻”,创造出聚焦效应,即:主攻重点推介目标——在做好宜宾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宣传的同时,倾力营销蜀南竹海,寻求竹海重点带动效应;主攻关键客源市场——在境内主攻成、渝、昆核心目标客源市场,开拓沪、粤、陕辅助客源市场,打造宜宾旅游客源金三角,着力开发港、台市场;主攻黄金营销时段——围绕“五·一”、“十·一”重要旅游黄金期,在4月和9月进行集中强势宣传,强化节前旅游营销,形成宜宾旅游阶段高峰:主攻基本客源群——突出做好自驾游和团队游:主攻高效媒介和龙头主体——以高客流量的机场和车站视频宣传、高眼球率的高速公路户外广告、高点击率的大众网站、高浏览量的城市重点电视与报刊为媒介,强化市内外以龙头旅行社为营销主体的功能作用,突破性地提升宜宾市旅游营销工作成效。
加强行业管理激活乡村旅游
宜宾市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秩序、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为核心,紧紧抓住“培育主体和规范市场”这一中心环节,大力推广和推进“行業标准化”、“服务人性化”和“管理数字化”,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宜宾市旅游行业“神秘客人”访查制度(试行)》、《宜宾市星级饭店餐饮服务五条新规》和《宜宾市农家乐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通过旅游市场的培育,旅游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硬件设施和经营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08年,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和酒都饭店等4家旅游企业跻身全省旅游骨干企业。与此同时,全市旅游工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整顿,切实加强市场秩序整治和旅游安全生产,分别在每年“五·一”、“十·一”、春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前夕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旅游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2007年一2009年8月,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宜宾市在加快推进“壮旅”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打造以生态景区为主要依托,以农家乐和农业产业特色示范带为重要载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长宁县佛来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市旅游局编制了《长江之南乡村生态风情旅游带规划》。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编制并通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宜宾市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依据此《标准》,2008年,市旅游局在全市评定了五星级农家乐3家、四星级农家乐15家。同时,市旅游局还制作并免费向市民发放《宜宾市特色农家乐 分布示意图》20000份。
效益跨入前列体系日臻完善
2007年以来,宜宾市旅游工作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外拓市场,内强素质,上求支持,下聚人心,转危为机,跨越发展,全市扩大旅游消费、加快旅游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總量连创历史新高。2007年,宜宾市全年接待游客835.47万人次,同比增长33.04%,实现旅游总收入48.51亿元,同比增长33.67%,宜宾市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由2006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2008年,宜宾市全年接待游客86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实现旅游总收入55.63亿元,同比增长19.8%,在全省市(州)排位跃居第三名,增幅排名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宜宾市接待游客723.09万,同比增长64.11%:实现旅游总收入35.60亿元,同比增长61.82%,总收入在全省各市(州)排名保持第三。
实施“壮旅”战略以来,宜宾市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明显提高。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现已拥有28家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6家)、32家旅行社、4个4A级旅游景区(与绵阳、凉山、广元、南充并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两个2A级旅游景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四星高星级农家乐18家、50家社会宾馆、旅游车公司两家、旅游培训基地3家。4家旅游企业跻身全省旅游骨干企业,3家旅行社被评为全省一级旅行社。一个规模较大、基础较为坚实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目前,宜宾市旅游已形成了以川、渝、滇、黔为主要客源市场,辐射上海、河南、西安市场,联动港、台市场及日、韩入境客源市场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客源市场体系。经过多年努力,以宜宾为核心的川南生态旅游环线已成为全省面向全世界重点推荐的五条精品旅游线之一,以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为核心的休闲度假产品已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宜宾旅游在川南地区旅游龙头地位已基本确立,作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旅游经济强市、国家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宜宾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实施政府主导打造旅游精品
2007年,结合宜宾市旅游发展实际和旅游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为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大量引进游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宜宾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奖励意见》,对旅行社进行奖励,并重点引导旅行社以旅游包机、专列等形式大量输入游客。2008年,宜宾市又相继出台了切实推进旅游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意见》为宜宾市实施“壮旅”战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实施意见》是宜宾市去年年底出台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旅游业加快恢复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六条扶持优惠,旅游产业的具体措施(即设立区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省、市旅游骨干企业实施优惠减免政策、积极推行中小学修学旅游、突出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服务优化、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产业),为宜宾市加快旅游产业灾后恢复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宜宾市高度重视旅游要素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市旅游局加大了对景区创建A级景区工作指导力度。2007年,长宁县佛来山景区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蜀南竹海获得了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和“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称号:2007年最佳山民居、2008年李庄古镇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8年,宜宾市成功摘取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桂冠。2009年,蜀南竹海正式启动了创建AAAAA级旅游区工作,目前创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旅游餐饮业发展,市旅游局与市商务局联合策划在“莱茵河畔”打造宜宾美食文化一条街,深度开发“竹海海鲜、沙河豆腐、长江河鱼、宜宾燃面、红桥猪儿耙”等餐饮特色文化,全面提升宜宾餐饮品质。2008年,市旅游局、宜宾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宜宾美食旅游文化节”。在旅游特色商品开发方面,宜宾市积极支持蜀南竹海在仙寓洞兴建旅游特色商品总汇,以方便游客选购竹类特色纪念品。市旅游局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四川特色旅游产品”品牌评选活动,目前已有6家旅游产品生产企业获特色产品称号,这提升了宜宾市旅游商品的品质和知名度,为游客购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强势宣传营销拓展客源市场
宜宾市高度重视旅游营销宣传工作,2007年至今,已累计投入旅游营销宣传经费1200万元,营销宣传效应日益显现。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线路统筹。以线路统筹为抓手,围绕线路树品牌、做产品、抓宣传。与乐山、自贡、泸州等市共同打造川南精品旅游线路,加强区域合作;开辟对接昭通、连动成渝和昆明的西南旅游新干线;依托“万里长江第一城一竹海一石海一僰人故里”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景区,推出文化生态游、历史名城游、寻幽探险游等“一至四日游”精品旅游线路。二是推进整体营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强力推进政府主导的旅游整体营销,即政府做形象、品牌与企业做市场、产品相结合,建立整体营销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和力量。在营销方式上,采用传统媒体宣传与现代传媒营销相结合,创新思路、方式和手段,整合宣传力量,拓展宣传渠道,配套优惠政策,做到大手笔、大聚集、大效应。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近三年来,先后组织各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各主要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等共参加国家、省旅游局和市政府组织的境内外旅游展览和促销活动30余次,在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组织宜宾旅游推介会20余次,邀请境内外旅行商和主流媒体来宜考察10余次。三是着力聚焦突破。按照“攥紧拳头、突出重点、整体出击、追求聚焦”的总体策略,集中力量推行“五个主攻”,创造出聚焦效应,即:主攻重点推介目标——在做好宜宾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宣传的同时,倾力营销蜀南竹海,寻求竹海重点带动效应;主攻关键客源市场——在境内主攻成、渝、昆核心目标客源市场,开拓沪、粤、陕辅助客源市场,打造宜宾旅游客源金三角,着力开发港、台市场;主攻黄金营销时段——围绕“五·一”、“十·一”重要旅游黄金期,在4月和9月进行集中强势宣传,强化节前旅游营销,形成宜宾旅游阶段高峰:主攻基本客源群——突出做好自驾游和团队游:主攻高效媒介和龙头主体——以高客流量的机场和车站视频宣传、高眼球率的高速公路户外广告、高点击率的大众网站、高浏览量的城市重点电视与报刊为媒介,强化市内外以龙头旅行社为营销主体的功能作用,突破性地提升宜宾市旅游营销工作成效。
加强行业管理激活乡村旅游
宜宾市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秩序、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为核心,紧紧抓住“培育主体和规范市场”这一中心环节,大力推广和推进“行業标准化”、“服务人性化”和“管理数字化”,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宜宾市旅游行业“神秘客人”访查制度(试行)》、《宜宾市星级饭店餐饮服务五条新规》和《宜宾市农家乐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通过旅游市场的培育,旅游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硬件设施和经营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08年,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和酒都饭店等4家旅游企业跻身全省旅游骨干企业。与此同时,全市旅游工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整顿,切实加强市场秩序整治和旅游安全生产,分别在每年“五·一”、“十·一”、春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前夕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旅游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2007年一2009年8月,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宜宾市在加快推进“壮旅”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打造以生态景区为主要依托,以农家乐和农业产业特色示范带为重要载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长宁县佛来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市旅游局编制了《长江之南乡村生态风情旅游带规划》。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编制并通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宜宾市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依据此《标准》,2008年,市旅游局在全市评定了五星级农家乐3家、四星级农家乐15家。同时,市旅游局还制作并免费向市民发放《宜宾市特色农家乐 分布示意图》20000份。
效益跨入前列体系日臻完善
2007年以来,宜宾市旅游工作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外拓市场,内强素质,上求支持,下聚人心,转危为机,跨越发展,全市扩大旅游消费、加快旅游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總量连创历史新高。2007年,宜宾市全年接待游客835.47万人次,同比增长33.04%,实现旅游总收入48.51亿元,同比增长33.67%,宜宾市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由2006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2008年,宜宾市全年接待游客86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实现旅游总收入55.63亿元,同比增长19.8%,在全省市(州)排位跃居第三名,增幅排名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宜宾市接待游客723.09万,同比增长64.11%:实现旅游总收入35.60亿元,同比增长61.82%,总收入在全省各市(州)排名保持第三。
实施“壮旅”战略以来,宜宾市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明显提高。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现已拥有28家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6家)、32家旅行社、4个4A级旅游景区(与绵阳、凉山、广元、南充并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两个2A级旅游景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四星高星级农家乐18家、50家社会宾馆、旅游车公司两家、旅游培训基地3家。4家旅游企业跻身全省旅游骨干企业,3家旅行社被评为全省一级旅行社。一个规模较大、基础较为坚实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目前,宜宾市旅游已形成了以川、渝、滇、黔为主要客源市场,辐射上海、河南、西安市场,联动港、台市场及日、韩入境客源市场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客源市场体系。经过多年努力,以宜宾为核心的川南生态旅游环线已成为全省面向全世界重点推荐的五条精品旅游线之一,以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为核心的休闲度假产品已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宜宾旅游在川南地区旅游龙头地位已基本确立,作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旅游经济强市、国家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宜宾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