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变化新趋势,青岛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创新,以国际标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本土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是青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和永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青岛沧桑巨变的背后,无不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喜人成就,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从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领域的进军,直接突显出科技革命的新成果。进入新世纪以后,青岛市颁布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从机制上为科技春天的到来铺垫好肥沃的土壤,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催生出璀璨的春花,青岛科技的春天,已然来临。
建设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认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山东半岛责任重大,同时青岛也被赋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的地位,必须有所作为。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青岛优势得天独厚。青岛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技优势突出,青岛在海洋科技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青岛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拥有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的70%、高级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30%。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深化改革、释放正能量是青岛市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张新起说,科技体制机制是最大的潜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也是最大的红利。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同时,发挥好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确立和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整合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政府服务机制,争取建立部、省、市联动机制,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和省政府支持,成立“青岛蓝色硅谷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指导委员会,协调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建立科技资源整合机制,以国家海洋实验室、深海基地等为平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大型仪器设备,组织协同科技公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陆海统筹发展机制,实施海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2012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114.4亿元,增速达到19.9%,占GDP的比重达到15.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9%,预计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名以上。张新起说,青岛市突出蓝色、高端、新兴方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生物制品、新材料等多个产品系列。发展壮大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做大海工装备、深水半潜钻井平台等骨干产品,推动航运企业向大型化发展,突破休闲度假旅游。优化提升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涉海服务三大优势产业,着力提高船舶建造水平,做大做强烧碱和纯碱等骨干产品,建设海藻化工基地,扩大海洋文化创意、金融和法律服务。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围绕海洋产业发展需求和科研优势,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能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着力加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材料、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培育海洋仪器装备、海洋新材料等海洋科技产业,加快海水养殖、海洋化工等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基本形成了以海水养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海洋科技产业群,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十一五”末,全市海洋产业产值135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6%,其中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产值为23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0%,占全市海洋产业产值比重达17.5%,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在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稳步提高。
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实力,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根本保障。蓝色硅谷,已纳入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张新起代表明确表示,打造中国蓝色硅谷,必须全面加快“蓝色粮仓”、中海油海洋新能源、日东电工海洋防腐、明月集团医用海藻纤维等项目产业化进程。通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发挥蓝色硅谷核心创新平台作用,全力促进海洋创新要素整合集聚,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构筑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海洋科技创新工程以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培育海洋高端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探索建立海洋科技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统筹配置各级海洋创新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推进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军民海洋科技融合发展,为实现蓝色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构建战略新兴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培育和发展富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全面融合,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汇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大幅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特色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价值的创新链与产业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领青岛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16年,重点围绕海洋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7个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500项关键技术,申请500项发明专利,制定20项标准,形成10-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建设10个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园区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40%以上。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重点开展海洋中药、现代药物、人工组织眼角膜、海藻纤维、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关键技术研究: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开展深水半潜钻井平台、船舶压载水处理装备、海洋监测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深海探测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开展膜材料及组器、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研究,开展海水提取溴、镁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应用示范:海洋新能源重点开展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发电成套装备及微藻生物柴油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低成本海洋能输变电设备等工程应用示范:海水养殖种苗与健康养殖重点开展高端海珍品、养殖设施、疫苗、健康饲料、诊断试剂等关键技术研究;海洋工程材料重点开展海洋特种防腐涂料,阴极保护装备,防生物附着材料,深海浮力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园区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重点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及储能材料等特色园区;蓝色硅谷重点建设海洋科技、半导体照明、生物制造等特色园区:红岛经济区重点建设青岛软件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高速列车等特色园区;主城区重点建设电力信息技术、橡胶科技、建筑创意、环保仪器等特色园区。
视角1:
科技兴农的典范:青岛天一农业公司早稻种植技术
青岛天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花卉苗木产销、种苗组培、水稻种植技术开发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推广开发天一观赏与食用两用桃、珍珠蜜枣、旱稻种植技术、农作物土壤改善与杀菌等高效农业种植业务,拥有现代化栽培设施和较高科技含量,集产销于一体。
天一农业以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东营市农科所为技术依托,聘请了山东省农科院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公司技术负责人,技术团队拥有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1人。这支队伍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
目前天一农业已在青岛市崂山区、平度市建立了育苗基地,培育种苗。其中崂山的天一桃花王示范园占地40亩,平度的天一桃花王示范基地占地300亩,按8000株/亩(出苗)计算,预计年产值将达亿元。该公司已在洽谈合作中的世界(青岛)园林博览会桃园展区项目、打造大沽河两边的绿色长廊,桃源河周边绿化,青岛的旅游景点,观光大道,生态园等,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天一农业研究的旱稻种植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的情况下仍可种植的问题,并且病害少,产量高。公司计划在平度蟠桃镇投资建设千亩高效旱稻种植示范基地。此次引进旱稻种植技术,建立旱稻种植基地,填补了旱稻种植在青岛地区的空白,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已取得一大批旱稻新种质新成果,在这项研究中,就成功选育了8个品系的优良旱稻品种,即早熟糯米、早熟粳米、中熟糯米、中熟粳米、晚熟糯米、晚熟粳米、长粒粳米、圆粒粳米。这8个品种都具有矮杆、大穗、分蘖强、成穗高的优势,株高80-90厘米,每穗200多粒,结实率95%以上,千粒重26克,平均亩产1300斤,单产可达1600斤,比目前普通旱稻品种279增产一倍以上。标志着中国旱稻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品系可广泛适应于黄淮河流域,在国际上破解了旱稻低产的历史难题。目前这项成果已参加了国家区域性试种。由于此旱稻品种节水环保,不产生稻田沼气,因而也是低碳绿色高效的新兴产业。
视角2:
海洋生物科技示范企业: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将海洋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承担着50%以上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的青岛来说,这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对于蓝色经济、海洋生物科技示范企业的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些年,一直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贝尔特,紧抓蓝色机遇,谋篇全国沿海,已形成青岛为中心,海阳、日照为两翼的大好局面。公司计划10年内,建立蓝色海洋集群,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
成立于2007年的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洋生物制品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国际贸易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公司,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重点企业、山东省蓝色经济区重点培育企业、青岛市创新型企业。
贝尔特公司坚持研发先导战略,累计投入大量科研资金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科技创新成果。公司依托自身科研技术优势,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科技含量高,无污染、零排放,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保证了产品的天然高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其产品90%以上出口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
该公司科技研发、国际贸易、资本运营、品牌运营、人力资源、销售均设在青岛。2010年,在烟台海阳市投资建设贝尔特(烟台)海洋生物产业园,占地350余亩,主要生产胶原蛋白、胶原多肽、海洋多糖等系列海洋生物原料药及化妆品原料和膳食补充剂,主要出口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一期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另外两条生产线2013年将全面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海洋生物制品及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之一,实现年产值10亿元。2012年,在日照国际海洋城投资建设了日照海大博远海洋生物产业园,主要生产海洋脂类、鱼油深加工等功能类产品,进行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生物医药等规模生产,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产量最大的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专业园区。目前,贝尔特已经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以烟台、日照为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
视角3:
即墨:新能源产业成为县域发展新动力
近两年来,即墨市普东中心社区兴起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光伏大棚。这是当地居民和企业合作的项目,“光伏大棚”可以在太阳能发电站底下种蔬菜,既不浪费农业耕地,还能工业发电。 来到普东镇东部的工业园,在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就可以看到,园区一列列特殊的大棚伫立着,棚顶错落有致地铺装着高科技电池板。房顶和棚顶的太阳能电池板都连着一根根电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转换成电能,通过导线进行输送。青岛华盛绿能太阳能现代农业生态园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新型能源,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探索农作物生产高效栽培模式,构筑现代农业信息平台,加大培训力度,扶持重点农户,逐步形成引种、示范、加工、营销一体化,成为现代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点。
据了解,每座大棚都相当于一个200千瓦电站,每年可发电28万度,实现30万元的效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出的电能提供农业大棚内照明所需电力,剩余的电会通过并网以供其他需要。在“光伏科技大棚电站”离网系统中,太阳能发电与LED系统相搭配,白天发的电可以用于晚上为植物提供光照,与太阳能水泵相结合,也可利用绿色的太阳能资源实现高经济性、高可靠性的供水。
太阳能生态大棚电站利用薄膜电池特殊的分光特性,使分入大棚的光线只是植物生长需要的红光和红外光,减少了害虫,蔬菜使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也会减少。同时,这样的大棚可以调节气温,不需要其他手段,通过利用天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光就可以实现冬暖夏凉。
农民刘云凯从自家农田“退休”后走进光伏大棚“上岗”,不光干活轻快了,收入还相当可观。他的这处大棚占地5亩,具有先进的滴灌、喷灌和通风系统,里面种植了蓝莓、优质光伏作物大棚花菇等。整座大棚由老孙一人管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采摘、查看和操作设备。去年,刘云凯和其他村民一起与华盛绿能科技公司签署了协议。企业从村民们手里租地建起光伏大棚,又招聘他们来管理,农民实现了“双丰收”。不用喷洒农药,保证了蔬菜生产的绿色无公害,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对于种了30多年地的刘云凯来说,光伏大棚带来的是全新感受。
构筑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高地
创业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取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对于青岛市在重点产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创业创新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旨在通过优化高端人才发展环境,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人才向创业创新方向发展,使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真正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点和驱动力。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等青岛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到2016年,引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50个,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新人才高度集聚、新产业蓬勃发展、充满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人才集聚区。
设立“青年专项”。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梯队建设。在科技发展计划中设立“青年专项”,每年重点支持100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35周岁以下、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
人物1:青岛科技技术最高奖获得者赵法箴院士
3月1日,青岛市“全市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召开,2012年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赵法箴院士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手中接过了201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赵法箴出生于1935年5月,山东莱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养殖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现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专家,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水产学会顾问。曾任全国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专家组成员,国家海洋高技术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七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1958年7月在山东大学后,赵法箴进入黄海所以后一直从事海水养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要进行对虾实验生态及养殖技术研究。1959年与人合作首次人工培育出中国对虾苗并养殖成功,相继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越冬培育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完成了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详细描绘并阐述了中国对虾幼体二十六期的发育变态及生活习性,并指明各发育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同时与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饵料开发的研究,主持完成“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等研究;同时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工艺的基础研究,在控温、充气和水处理及满足饵料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于1979年末向国家提出申报,并于1980年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90年代以来,赵法箴院士主持完成“中国对虾养殖综合防病技术”研究,成果为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赵法箴院士指导完成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等多个项目的研究,指导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选择育种研究的空白,推动了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产业化以及中国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为保持我国世界第一养殖大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法箴院士主持和参加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有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由赵法箴院士主持参加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978年,“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1988年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1987年,“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因其卓越的成就和高超的学术水平,1986年赵法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4年被授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8年荣获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获2012年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等。 人物2:王春德和他的“青岛紫贝”
说起扇贝,恐怕咱青岛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可紫色的扇贝却十分少见。由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中科院海洋所共同承担,青岛农业大学王春德博士主持的农业部948项目暨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广温型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品种的培育”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经过长达六年的实验,秘鲁紫扇贝与海湾扇贝联姻生出的“紫色杂交贝”终于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今年预计产量1.2万吨。
“紫杂交扇贝”的饲养基地位于莱州市的一个海水养殖场。工人们将从海里拖上来的扇贝笼子打开,抖出的扇贝个个都是大个头,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扇贝中绝大部分都是纯正的紫红色,相较于普通海湾扇贝的灰黄色,显得更加漂亮。养殖场的工人介绍,这种扇贝叫做“紫海扇贝”,由于育苗者是青岛的专家学者,它也就有了个好听的名字“青岛紫贝”。
事实上,青岛紫贝是地地道道的洋血统。“它是由秘鲁紫扇贝和海湾扇贝杂交而成的。”王春德介绍说。而青岛紫贝的诞生,更是源于一次偶然的际遇。
“那是去南美秘鲁考察,在海边走的时候,我看到当地的渔民在加工一种扇贝,那个扇贝个头比咱们的大多了,有15厘米大,而且那个壳特别的漂亮。”第一次见到秘鲁紫扇贝的场景,王春德历历在目。据悉,秘鲁紫扇贝不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而且价格还是咱们海湾扇贝的5倍,这让王春德产生了迫切将其引入国内的念头。
秘鲁的动物要引进中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扇贝。
“扇贝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动物,尤其在它的性别表现方面。”王春德告诉记者,扇贝的性别是逐渐进化的过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扇贝处在低等海洋生物阶段,经历着从雌雄同体向雌雄异体转化的阶段,而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竞都是雌雄同体的。所谓的雌雄同体,是指扇贝既能排放卵子,又能排放精子,也就是说紫扇贝和海湾扇贝在排出卵子的时候,往往也一起排出精子,这样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卵子被自己的精子受精了,它们之间的杂交是很困难的。更让王春德和其他专家头疼的是,雌雄同体的扇贝排放精子和卵子的规律很难掌握。
经过反复试验后,王春德设法分别采集到了两种扇贝纯净的精子和卵子,然后把它们的精子和卵子互相受精来培育出了第一批杂交扇贝进行试验养殖,据悉这在国际上尚属首例。然而,第一批杂交扇贝养殖一个月后竟都死了。
经过多次试验和与专家学者的探讨,王春德发现了其中的原因:紫扇贝对水温要求很严格,它们原本生长在南美洲的秘鲁,海水温差小。相比之下,青岛海域全年海水温差要大得多,夏天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8℃。青岛海区的盐度和水质等条件都不比它的原产地差,但青岛海域全年海水温差较大,给紫扇贝越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经过2007年、2008年的小范围试养,2009年1月份,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南美秘鲁、智利海域成功引进壳高3—6cm的紫扇贝760个。“种贝选择好了,运输也是难题,算下来运到青岛,一个种贝高达千元。到岸经暂养一周后成活500个,全部用于繁育、杂交选育试验及生产。为了扩大杂交扇贝温度范围,课题组又先后从秘鲁北部引进了耐高温的新种群,从加拿大引进了耐低温的海湾扇贝种群,培育出更适合于本地养殖的新品种。
当然,青岛紫贝也遗传了“母亲”海湾扇贝的优势,那就是非常适应山东这片水土。扇贝出肉率也高,每斤大概可以达到70-80头,海湾扇贝只能达到平均150头左右,“南方客户和出口都喜欢个头大的,杂交扇贝的价格也肯定比海湾扇贝贵了不少。”王春德说。
简报
创新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与中科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对中科院大院大所引进建设步伐。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光电院青岛青岛研发中心、兰化所青岛研发中心、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育成中心相继落户青岛;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软件所、声学所签署了青岛研发基地共建备忘录。中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国朗盛高性能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展顺利。此外,青岛市还着力加快各类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总数达到5家,位居国内同类城市首位;新增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岛即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评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设施、科研条件、人才资源不断完善,对行业和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数字
2012年,我市先后获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等称号;获山东省科技奖励数量首次过百,达105项,占全省21%。申请发明专利12087件,在同类城市的位次由2011年的第9升至第4,同比增长127.2%,增幅位居首位;授权1526件,同比增长34.4%,增幅位居同类城市第二位。全市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超15亿元。孵化器开工251万平米,竣工158万平米。科技融资授信额度达4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540家,同比增长33%以上。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到2016年,青岛市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突破2.6%,力争达到2.8%。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R&D全时人员达到5万人年,海洋高端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研发中心实现数量、投入、人员、发明专利“四个翻一番”和对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两个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1000家。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5000件和4000件,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先进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万元GDP能耗降到0.6吨标准煤以下。
展望
2013年,全市科技工作将以十八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引领、支撑、服务三大作用,突出海洋科技创新、高端要素集聚、服务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项重点,着力提升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三种能力,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0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件;技术合同成交额30亿元:引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60名、创新团队10个。
近年来,青岛科技创新与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蓝色经济在青岛蓬勃发展起来,更多的海洋资源通过陆上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深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硅谷的组合拳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青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全面构筑蓝色、新兴、高端产业高地,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已不是一个要不要干的问题,而是怎么干好的问题: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事关城市转型发展的命脉。
科技创新,是青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和永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青岛沧桑巨变的背后,无不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喜人成就,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从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领域的进军,直接突显出科技革命的新成果。进入新世纪以后,青岛市颁布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从机制上为科技春天的到来铺垫好肥沃的土壤,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催生出璀璨的春花,青岛科技的春天,已然来临。
建设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认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山东半岛责任重大,同时青岛也被赋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的地位,必须有所作为。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青岛优势得天独厚。青岛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技优势突出,青岛在海洋科技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青岛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拥有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的70%、高级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30%。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深化改革、释放正能量是青岛市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张新起说,科技体制机制是最大的潜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也是最大的红利。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同时,发挥好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确立和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整合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政府服务机制,争取建立部、省、市联动机制,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和省政府支持,成立“青岛蓝色硅谷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指导委员会,协调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建立科技资源整合机制,以国家海洋实验室、深海基地等为平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大型仪器设备,组织协同科技公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陆海统筹发展机制,实施海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2012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114.4亿元,增速达到19.9%,占GDP的比重达到15.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9%,预计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名以上。张新起说,青岛市突出蓝色、高端、新兴方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生物制品、新材料等多个产品系列。发展壮大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做大海工装备、深水半潜钻井平台等骨干产品,推动航运企业向大型化发展,突破休闲度假旅游。优化提升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涉海服务三大优势产业,着力提高船舶建造水平,做大做强烧碱和纯碱等骨干产品,建设海藻化工基地,扩大海洋文化创意、金融和法律服务。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围绕海洋产业发展需求和科研优势,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能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着力加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材料、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培育海洋仪器装备、海洋新材料等海洋科技产业,加快海水养殖、海洋化工等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基本形成了以海水养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海洋科技产业群,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十一五”末,全市海洋产业产值135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6%,其中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产值为23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0%,占全市海洋产业产值比重达17.5%,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在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稳步提高。
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实力,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根本保障。蓝色硅谷,已纳入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张新起代表明确表示,打造中国蓝色硅谷,必须全面加快“蓝色粮仓”、中海油海洋新能源、日东电工海洋防腐、明月集团医用海藻纤维等项目产业化进程。通过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发挥蓝色硅谷核心创新平台作用,全力促进海洋创新要素整合集聚,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构筑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海洋科技创新工程以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培育海洋高端和新兴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探索建立海洋科技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统筹配置各级海洋创新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推进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军民海洋科技融合发展,为实现蓝色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构建战略新兴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培育和发展富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全面融合,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汇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大幅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特色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价值的创新链与产业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领青岛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16年,重点围绕海洋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7个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500项关键技术,申请500项发明专利,制定20项标准,形成10-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建设10个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园区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40%以上。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重点开展海洋中药、现代药物、人工组织眼角膜、海藻纤维、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关键技术研究: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开展深水半潜钻井平台、船舶压载水处理装备、海洋监测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深海探测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开展膜材料及组器、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研究,开展海水提取溴、镁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应用示范:海洋新能源重点开展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发电成套装备及微藻生物柴油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低成本海洋能输变电设备等工程应用示范:海水养殖种苗与健康养殖重点开展高端海珍品、养殖设施、疫苗、健康饲料、诊断试剂等关键技术研究;海洋工程材料重点开展海洋特种防腐涂料,阴极保护装备,防生物附着材料,深海浮力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园区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重点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及储能材料等特色园区;蓝色硅谷重点建设海洋科技、半导体照明、生物制造等特色园区:红岛经济区重点建设青岛软件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高速列车等特色园区;主城区重点建设电力信息技术、橡胶科技、建筑创意、环保仪器等特色园区。
视角1:
科技兴农的典范:青岛天一农业公司早稻种植技术
青岛天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花卉苗木产销、种苗组培、水稻种植技术开发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推广开发天一观赏与食用两用桃、珍珠蜜枣、旱稻种植技术、农作物土壤改善与杀菌等高效农业种植业务,拥有现代化栽培设施和较高科技含量,集产销于一体。
天一农业以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东营市农科所为技术依托,聘请了山东省农科院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公司技术负责人,技术团队拥有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1人。这支队伍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
目前天一农业已在青岛市崂山区、平度市建立了育苗基地,培育种苗。其中崂山的天一桃花王示范园占地40亩,平度的天一桃花王示范基地占地300亩,按8000株/亩(出苗)计算,预计年产值将达亿元。该公司已在洽谈合作中的世界(青岛)园林博览会桃园展区项目、打造大沽河两边的绿色长廊,桃源河周边绿化,青岛的旅游景点,观光大道,生态园等,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天一农业研究的旱稻种植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的情况下仍可种植的问题,并且病害少,产量高。公司计划在平度蟠桃镇投资建设千亩高效旱稻种植示范基地。此次引进旱稻种植技术,建立旱稻种植基地,填补了旱稻种植在青岛地区的空白,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已取得一大批旱稻新种质新成果,在这项研究中,就成功选育了8个品系的优良旱稻品种,即早熟糯米、早熟粳米、中熟糯米、中熟粳米、晚熟糯米、晚熟粳米、长粒粳米、圆粒粳米。这8个品种都具有矮杆、大穗、分蘖强、成穗高的优势,株高80-90厘米,每穗200多粒,结实率95%以上,千粒重26克,平均亩产1300斤,单产可达1600斤,比目前普通旱稻品种279增产一倍以上。标志着中国旱稻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品系可广泛适应于黄淮河流域,在国际上破解了旱稻低产的历史难题。目前这项成果已参加了国家区域性试种。由于此旱稻品种节水环保,不产生稻田沼气,因而也是低碳绿色高效的新兴产业。
视角2:
海洋生物科技示范企业: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将海洋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承担着50%以上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的青岛来说,这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对于蓝色经济、海洋生物科技示范企业的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些年,一直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贝尔特,紧抓蓝色机遇,谋篇全国沿海,已形成青岛为中心,海阳、日照为两翼的大好局面。公司计划10年内,建立蓝色海洋集群,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
成立于2007年的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洋生物制品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国际贸易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公司,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重点企业、山东省蓝色经济区重点培育企业、青岛市创新型企业。
贝尔特公司坚持研发先导战略,累计投入大量科研资金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科技创新成果。公司依托自身科研技术优势,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科技含量高,无污染、零排放,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保证了产品的天然高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其产品90%以上出口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
该公司科技研发、国际贸易、资本运营、品牌运营、人力资源、销售均设在青岛。2010年,在烟台海阳市投资建设贝尔特(烟台)海洋生物产业园,占地350余亩,主要生产胶原蛋白、胶原多肽、海洋多糖等系列海洋生物原料药及化妆品原料和膳食补充剂,主要出口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一期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另外两条生产线2013年将全面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海洋生物制品及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之一,实现年产值10亿元。2012年,在日照国际海洋城投资建设了日照海大博远海洋生物产业园,主要生产海洋脂类、鱼油深加工等功能类产品,进行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生物医药等规模生产,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产量最大的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专业园区。目前,贝尔特已经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以烟台、日照为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
视角3:
即墨:新能源产业成为县域发展新动力
近两年来,即墨市普东中心社区兴起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光伏大棚。这是当地居民和企业合作的项目,“光伏大棚”可以在太阳能发电站底下种蔬菜,既不浪费农业耕地,还能工业发电。 来到普东镇东部的工业园,在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就可以看到,园区一列列特殊的大棚伫立着,棚顶错落有致地铺装着高科技电池板。房顶和棚顶的太阳能电池板都连着一根根电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转换成电能,通过导线进行输送。青岛华盛绿能太阳能现代农业生态园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新型能源,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探索农作物生产高效栽培模式,构筑现代农业信息平台,加大培训力度,扶持重点农户,逐步形成引种、示范、加工、营销一体化,成为现代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点。
据了解,每座大棚都相当于一个200千瓦电站,每年可发电28万度,实现30万元的效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出的电能提供农业大棚内照明所需电力,剩余的电会通过并网以供其他需要。在“光伏科技大棚电站”离网系统中,太阳能发电与LED系统相搭配,白天发的电可以用于晚上为植物提供光照,与太阳能水泵相结合,也可利用绿色的太阳能资源实现高经济性、高可靠性的供水。
太阳能生态大棚电站利用薄膜电池特殊的分光特性,使分入大棚的光线只是植物生长需要的红光和红外光,减少了害虫,蔬菜使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也会减少。同时,这样的大棚可以调节气温,不需要其他手段,通过利用天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光就可以实现冬暖夏凉。
农民刘云凯从自家农田“退休”后走进光伏大棚“上岗”,不光干活轻快了,收入还相当可观。他的这处大棚占地5亩,具有先进的滴灌、喷灌和通风系统,里面种植了蓝莓、优质光伏作物大棚花菇等。整座大棚由老孙一人管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采摘、查看和操作设备。去年,刘云凯和其他村民一起与华盛绿能科技公司签署了协议。企业从村民们手里租地建起光伏大棚,又招聘他们来管理,农民实现了“双丰收”。不用喷洒农药,保证了蔬菜生产的绿色无公害,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对于种了30多年地的刘云凯来说,光伏大棚带来的是全新感受。
构筑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高地
创业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取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对于青岛市在重点产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创业创新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旨在通过优化高端人才发展环境,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人才向创业创新方向发展,使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真正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点和驱动力。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等青岛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到2016年,引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50个,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新人才高度集聚、新产业蓬勃发展、充满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人才集聚区。
设立“青年专项”。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梯队建设。在科技发展计划中设立“青年专项”,每年重点支持100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35周岁以下、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
人物1:青岛科技技术最高奖获得者赵法箴院士
3月1日,青岛市“全市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召开,2012年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赵法箴院士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手中接过了201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赵法箴出生于1935年5月,山东莱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养殖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现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专家,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水产学会顾问。曾任全国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专家组成员,国家海洋高技术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七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1958年7月在山东大学后,赵法箴进入黄海所以后一直从事海水养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要进行对虾实验生态及养殖技术研究。1959年与人合作首次人工培育出中国对虾苗并养殖成功,相继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越冬培育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完成了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详细描绘并阐述了中国对虾幼体二十六期的发育变态及生活习性,并指明各发育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同时与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饵料开发的研究,主持完成“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等研究;同时进行了对虾工厂化育苗工艺的基础研究,在控温、充气和水处理及满足饵料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于1979年末向国家提出申报,并于1980年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90年代以来,赵法箴院士主持完成“中国对虾养殖综合防病技术”研究,成果为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赵法箴院士指导完成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等多个项目的研究,指导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选择育种研究的空白,推动了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产业化以及中国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为保持我国世界第一养殖大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法箴院士主持和参加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有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由赵法箴院士主持参加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978年,“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1988年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1987年,“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因其卓越的成就和高超的学术水平,1986年赵法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4年被授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8年荣获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获2012年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等。 人物2:王春德和他的“青岛紫贝”
说起扇贝,恐怕咱青岛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可紫色的扇贝却十分少见。由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中科院海洋所共同承担,青岛农业大学王春德博士主持的农业部948项目暨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广温型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品种的培育”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经过长达六年的实验,秘鲁紫扇贝与海湾扇贝联姻生出的“紫色杂交贝”终于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今年预计产量1.2万吨。
“紫杂交扇贝”的饲养基地位于莱州市的一个海水养殖场。工人们将从海里拖上来的扇贝笼子打开,抖出的扇贝个个都是大个头,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扇贝中绝大部分都是纯正的紫红色,相较于普通海湾扇贝的灰黄色,显得更加漂亮。养殖场的工人介绍,这种扇贝叫做“紫海扇贝”,由于育苗者是青岛的专家学者,它也就有了个好听的名字“青岛紫贝”。
事实上,青岛紫贝是地地道道的洋血统。“它是由秘鲁紫扇贝和海湾扇贝杂交而成的。”王春德介绍说。而青岛紫贝的诞生,更是源于一次偶然的际遇。
“那是去南美秘鲁考察,在海边走的时候,我看到当地的渔民在加工一种扇贝,那个扇贝个头比咱们的大多了,有15厘米大,而且那个壳特别的漂亮。”第一次见到秘鲁紫扇贝的场景,王春德历历在目。据悉,秘鲁紫扇贝不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而且价格还是咱们海湾扇贝的5倍,这让王春德产生了迫切将其引入国内的念头。
秘鲁的动物要引进中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扇贝。
“扇贝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动物,尤其在它的性别表现方面。”王春德告诉记者,扇贝的性别是逐渐进化的过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扇贝处在低等海洋生物阶段,经历着从雌雄同体向雌雄异体转化的阶段,而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竞都是雌雄同体的。所谓的雌雄同体,是指扇贝既能排放卵子,又能排放精子,也就是说紫扇贝和海湾扇贝在排出卵子的时候,往往也一起排出精子,这样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卵子被自己的精子受精了,它们之间的杂交是很困难的。更让王春德和其他专家头疼的是,雌雄同体的扇贝排放精子和卵子的规律很难掌握。
经过反复试验后,王春德设法分别采集到了两种扇贝纯净的精子和卵子,然后把它们的精子和卵子互相受精来培育出了第一批杂交扇贝进行试验养殖,据悉这在国际上尚属首例。然而,第一批杂交扇贝养殖一个月后竟都死了。
经过多次试验和与专家学者的探讨,王春德发现了其中的原因:紫扇贝对水温要求很严格,它们原本生长在南美洲的秘鲁,海水温差小。相比之下,青岛海域全年海水温差要大得多,夏天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8℃。青岛海区的盐度和水质等条件都不比它的原产地差,但青岛海域全年海水温差较大,给紫扇贝越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经过2007年、2008年的小范围试养,2009年1月份,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南美秘鲁、智利海域成功引进壳高3—6cm的紫扇贝760个。“种贝选择好了,运输也是难题,算下来运到青岛,一个种贝高达千元。到岸经暂养一周后成活500个,全部用于繁育、杂交选育试验及生产。为了扩大杂交扇贝温度范围,课题组又先后从秘鲁北部引进了耐高温的新种群,从加拿大引进了耐低温的海湾扇贝种群,培育出更适合于本地养殖的新品种。
当然,青岛紫贝也遗传了“母亲”海湾扇贝的优势,那就是非常适应山东这片水土。扇贝出肉率也高,每斤大概可以达到70-80头,海湾扇贝只能达到平均150头左右,“南方客户和出口都喜欢个头大的,杂交扇贝的价格也肯定比海湾扇贝贵了不少。”王春德说。
简报
创新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与中科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对中科院大院大所引进建设步伐。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光电院青岛青岛研发中心、兰化所青岛研发中心、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育成中心相继落户青岛;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软件所、声学所签署了青岛研发基地共建备忘录。中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国朗盛高性能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展顺利。此外,青岛市还着力加快各类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总数达到5家,位居国内同类城市首位;新增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岛即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评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设施、科研条件、人才资源不断完善,对行业和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数字
2012年,我市先后获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等称号;获山东省科技奖励数量首次过百,达105项,占全省21%。申请发明专利12087件,在同类城市的位次由2011年的第9升至第4,同比增长127.2%,增幅位居首位;授权1526件,同比增长34.4%,增幅位居同类城市第二位。全市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超15亿元。孵化器开工251万平米,竣工158万平米。科技融资授信额度达4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540家,同比增长33%以上。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到2016年,青岛市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突破2.6%,力争达到2.8%。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R&D全时人员达到5万人年,海洋高端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研发中心实现数量、投入、人员、发明专利“四个翻一番”和对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两个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1000家。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5000件和4000件,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先进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万元GDP能耗降到0.6吨标准煤以下。
展望
2013年,全市科技工作将以十八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引领、支撑、服务三大作用,突出海洋科技创新、高端要素集聚、服务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项重点,着力提升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三种能力,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0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件;技术合同成交额30亿元:引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60名、创新团队10个。
近年来,青岛科技创新与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蓝色经济在青岛蓬勃发展起来,更多的海洋资源通过陆上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深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硅谷的组合拳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青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全面构筑蓝色、新兴、高端产业高地,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已不是一个要不要干的问题,而是怎么干好的问题: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事关城市转型发展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