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歌剧的发展看歌剧的民族化探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篇文章以历史角度为出发点,对中国歌剧创作的民族化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征进行了详细探究。首先详细阐述了艺术创作的民族化的基本概念,对艺术创作具有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多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基本总结。按照中国歌剧创造发展时间顺序对中国歌剧发展民族化进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中国歌剧;发展进程;民族化
  以艺术自身的特点为出发点进行分析,艺术是有国度和民族区分的。这样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艺术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和不同的民族之间具有显著区别,同时在艺术特性方面也具有各自特点。一个国家在艺术方面应该充分保持属于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艺术特色,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将本国艺术与他国艺术明显区别开来,与此同时这也是艺术工作者所需要积极承担的责任。下面我们详细探究一下从中国歌剧的发展看歌剧的民族化。
  一、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与艺术创作的世界性
  民族性具体指的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创造性;艺术创作中所具有的民族性具体是指运用本民族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形式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来反应本民族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本民族的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生活以及显著的民族风格。在艺术创在的过程中民族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其一,如果要创作出富有民族特点的艺术作品创作,那么应在作品创作的初衷就立足于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艺术传统以及本民族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或是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其二,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要充分表现本民族广大人们群众的现实生活,本民族群众的思想感情以及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朴素愿望以及相应的艺术审美情趣。
  二、中国歌剧发展的民族化历程
  (一)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歌剧的创作
  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歌剧真正诞生的实际时间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黎锦晖创作的儿童舞剧为歌剧代表的开始。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歌剧刚刚开始起步发展的雏形,因此黎锦晖也就被称为中国歌剧的鼻祖。因此儿童舞剧也成为中国歌剧开始发展的雏形和中国歌剧发展的基础。刚开始创立的儿童舞剧中涉及到音乐、舞蹈以及相应的语言和表演等诸多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综合运用到儿童舞剧中,这样的舞剧儿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同时儿童也很容易对舞剧内容产生兴趣,这在当时属于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尽管站在今天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当时的儿童舞剧在舞剧的创作方法方面和舞剧的演出方式方面都不是非常成熟和完善,但是在当时却是中西方艺术尝试融合的伟大创举。当时儿童舞剧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歌剧的真正诞生,与此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开始以民族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创作出具有中国真正意义的歌剧表型形式,为未来中国歌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二)二十世纪中期中国歌剧的创作
  二十世纪中期是中国歌剧创作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前期阶段的新秧歌运动,到中期阶段以《白毛女》作品为代表的新歌剧,再到最后阶段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大景象。以《白毛女》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此作品创作于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出此作品。另外,这部作品还被授予“中国新歌剧”荣誉称号,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新歌剧真正意义的诞生就是从这部作品开始的。这部作品的新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此歌剧的内容新、歌剧的形式新、歌剧的音乐新等。歌剧的内容新具体指的是此歌剧内容表现的大都是普普通通的广大劳动人民,真切的反应了艺术服务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总体方向;此歌剧的形式新具体指的是此剧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而是在借鉴学习西方歌剧的基础上对此歌剧进行了民族性的创作并且此歌剧中具有创新性内容等诸多新内容。
  (三)二十世纪末期中国歌剧的创作
  二十世纪末期,尤其是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以及这个时期对歌剧造成的创伤,中国歌剧创造在此时深陷徘徊期,无场次、淡化情节等歌剧创作思想依次登场、轮番上映,但是其具有的实际创作成就并不是非常大。此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1987年歌剧《原野》的出现打破了此僵局,此歌剧以剧中角色“仇虎”的复仇为情节并以此展开歌剧的表演,同时以他与“金子”的爱情毁灭,完美解释了剧中相关人物悲剧的历史根源,此剧在音乐语言上也大胆进行了创新,运用了民族性和浪漫派的创作手法,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多种手法的有机融合。和同一时期的其他歌剧作品相比,从歌剧作品更具时代感,与此同时民族艺术性更加强烈,在内容表现方面也更加成熟。以此为起点,中国歌剧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因此我国歌剧的整体表达已经基本成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歌剧发展基础对歌剧的民族化发展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与艺术创作的世界性,同时从不同时期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民族化历程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对中国歌剧的发展能产生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參考文献
  [1]吕浩宾.从中国歌剧的发展谈歌剧的民族化[J].艺海,2018(4):47-49.
  [2]付鹏.从中国歌剧的发展谈歌剧的民族化[J].音乐时空,2016(3):101-102.
  [3]王祖皆.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探索中国歌剧的民族化发展之路[J].歌剧,2015(2):29-34.
其他文献
为探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在IL 3、TNF α、IFN γ、佛波酯 (PMA )等刺激剂诱导下释放超氧离子 (O2 )的能力 ,我们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抑制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嗜酸粒
医院挂号收费服务作为病人入院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科学的进行管理,制定合理的服务策略,并充分发掘医院的内部潜力,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疗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不
本文探讨了严重烧伤对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CD11b/CD18受体表达的影响及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iRNA)对其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严重烧伤病人PMN CD11b/CD18受体表达率明显
有些人也许会忘记很多眼前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但他们绝不会忘记KODA,这个许多人从前闻所未闻的词,使很多香港和内地的富豪们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独立 Som
摘要:针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龙烟的生产与技术创新及企业管理能力,运用先进的管理与制造技术,构建龙烟先进的柔性管理与生产模式。  关键词:柔性化生产;柔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传统生产技术的问题和产生原因  在传统生产的背景下,传统生产存在明显缺陷:首先,产品切换
出租车行业作为城市公交的一支生力军,以其方便、舒适、安全、快捷的特点,成为市民和外地来客及需要特殊服务的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在出租车经营管理模式上各地普遍采取
期刊
为研究Th1/Th2类细胞因子 (CK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RSV毛支 )发病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 2 0例RSV毛支患儿和 15例健康婴幼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配电网智能化一步步推广,为电力企业提供信息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提高了管理水平,改善了人员和设备的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了系统出现的一系列状况.由于电力系统分部广泛,系统的管
放免法测定了40例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儿及38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TNF-a、IL-1β水平,探讨其在VM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VMC急性期血清TNF-a、IL-1β显著
终身教育思想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成人学习。本文在简要分析成人学习与儿童学习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整理并总结出影响成人学习的关键因素:社会压力、组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