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体会

来源 :实用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外感发热,是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或温热疫毒之气侵犯小儿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小儿疾患.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自身正气较弱,易于感受外邪,如为阳热邪气,发热迅速,即使感受阴邪,也易因阳气痹郁,或正邪交争而发热.rn1 小儿外感的发病特点rn热证多.叶天士《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为纯阳之体,一旦受邪,病邪易从阳化热,甚至化火动风,出现神昏、抽搐之症.加之小儿肺脏尤娇,邪易客肺,致肺失宣降,郁而化热.小儿外感热势高,全身热证症候明显,如面红目赤、咽干咽痛、口舌生疮等症.
其他文献
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指体内各循环动脉压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会伴随着心、脑、肾、血管等各种靶器宫的损害而出现临床性综合征.以头痛头晕、视物旋转、胸闷、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保证其能维持血压稳定,从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然而,随着长时期的服用降压药物,加之药物种类的不断加减,以及药物副反应影响,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导致患者对于医嘱的依从性、药物的依赖性明显不足,降压效果不稳定.中药的合理应用则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辅助降压药物更好
期刊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胆系疾病(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管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胸膜炎、肋软骨炎、肋骨骨折、胸肋部软组织损伤、带状疱疹等均可引起胁痛.rn李秀云为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副书记,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于胆系疾病具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胁痛经验总结如下.
期刊
复发性面神经炎又称为复发性面神经麻痹(recurrent facial palsysis,RFP),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 palsy)反复出现在同侧或对侧面部2次或以上者.复发性面神经炎发病率低,有报道成人面神经炎复发率为2.6%~15.2%[1-2],超过2次较为罕见.复发次数愈多,恢复愈难.邹伟教授用调气和血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复发性面神经炎疗效较好,现简述如下.
期刊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作者为宋代医家陈无择,组方有枳实、茯苓、竹茹、半夏、陈皮和甘草,主治痰热内扰.中医里脏腑器质属阴,其功能属阳,温胆汤中的“温”非“温热”,而是指与阳相通,增强脏腑功能.方中半夏燥湿化痰,理气攻表;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使胆气清肃,与半夏相配,温凉相宜;枳实破气化痰,与半夏相伍,气顺则痰自消,气滞得畅;陈皮理气助半夏祛痰,健脾助枳实行气;茯苓健脾渗湿,以息生痰之源;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化痰不伤津,清热不伤阴,痰与热俱除,兼能行气,药简力彰.
期刊
慢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所致,发病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2周,以鼻塞、流黏性或黏脓性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属中医“鼻渊”范畴.慢性鼻窦炎的西医治疗方法多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以及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主[2].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疗效较好.现将田理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经验介绍如下.rn1病因病机rn鼻渊多因外邪侵袭,慢性肺、脾气虚损,邪气久居,滞留鼻窍,导致病情缠绵难愈,常见分型有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肺气虚寒、脾虚湿困[3].
期刊
面肌痉挛虽是常见病,但临床中较难治愈,往往频繁发作,顽固异常,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尚不十分满意,笔者通过运用超微针刀疗法中的“拉杆理论”和“杠杆理论”松解健侧颧骨部和肩峰部[1],患侧枕部和颈椎上段,并且结合《灵枢经·终始篇》中记载的辨识和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定经取穴[2],治愈1例,报道如下.
期刊
桂枝汤为《伤寒论》首方,有“群方之魁”、“众方之祖”之称,在临床应用广泛,笔者用桂枝汤及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rn1过敏性疾病rn王某,男,54岁,2013年8月15日会诊.近10余年来哮喘反复发作,冬春季节好发,发作时用沙特美罗气雾剂外喷可缓解,重时住院治疗(具体用药处理不详).3天前因吹空调哮喘再度复发,外喷沙特美罗哮喘无缓解,门诊医生以“支气管哮喘、失声原因待查?”收入住院,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胸腔少量积液、心包少量积液、失声原因待查?”,予以吸氧、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静滴抗
期刊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科的常见病、难治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其中女性患者偏多,流行病学指出发病率约在20%以上;临床表现主要以颞颌区疼痛、下颌运动障碍、杂音为“三大症”,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长期困扰及痛苦[1-3].目前临床上提倡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针刺在TMD治疗中疗效优异[4-5].张洁老师在传统医学“整体观”及现代医学“口颌系统”理论指导下,结合传统医学经络学说、现代医学解剖与生物力学总结出“颞颌六穴
期刊
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在跖屈位,足踝强力内翻或外翻,致使踝部软组织相应损伤,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踝关节扭伤包括踝部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损伤,但主要是指韧带的损伤,其中约85%的损伤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1].本病属中医“筋伤”“踝缝伤筋”范畴[2].多因跌扑闪扭或外力直接击打造成足踝部经筋扭挫、气血凝滞、经络痹阻所致.
期刊
1临床资料rn患者,女,63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自觉咳不出,咽不下,晨起加重,遇冷及刺激气味呛咳,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中西药治疗,效不佳,于1个月前过食辛辣导致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治疗.症见自觉咽部异物感明显,咽干、咽痒,夜间较重,饮水稍缓解,遇冷空气及刺激气味呛咳,平日自汗较多,时发头晕、心悸、胸闷.精神、食纳可,睡眠稍差,二便调.查体示咽后壁红肿,可见多处淋巴滤泡增生及血管扩张,可见白色分泌物,扁桃体I度肿大.头前位,枕部可见皮肤隆起皱叠,触感较硬,枕下肌群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