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事的故事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到睡觉时间,父母想半天,编啊编啊编啊,编得自己都快睡着了,孩子依旧一脸不尽兴。父母最后难免抱怨,真难对付!
  你总想着对付,故事当然讲不好;你要真把它当一门学问,里面的讲究可多了去了。
  什么才叫睡前故事
  很多妈妈会犯的错误是:把睡前故事等同于睡前阅读。
  真正的睡前故事,要有妈妈的温暖怀抱相拥,有妈妈的平稳呼吸、心跳相伴,有悦耳的声音出自妈妈口中,动听的故事、儿歌来自妈妈的心底,让故事伴着孩子安然入睡,甚至让孩子在梦里还幻想着和故事中人物游戏的情景。
  这些才是睡前故事应该起到的作用,也是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睡前礼物。
  为什么要讲睡前故事
  加强亲子交流 尽管已经讲了很多遍,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下:睡前故事的强大作用,绝不是让孩子增加知识量,也不是让孩子复述某个情节,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交流——让故事经由父母讲述,慢慢传递到孩子内心。
  孩子的想象力、情绪乃至道德感的发展,都可从故事里得来;它们不像识几个字、懂得多少知识那样可以量化、容易看到成果,它的养分是潜移默化的,虽不易看到,却受用一生。
  建立内心图景 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脑里有23个区域在积极活动,神经元之间会建立新的链接,将听觉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画面,这被称为“内心图景”,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模式。
  由于很难找到其他活动能如此有效地调动孩子的脑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听故事时光里,孩子的大脑正在高效地成长和发展。
  睡前故事怎样讲
  黑暗中进行 仅仅给孩子浅表地看看图、识识字,孩子肯定不耐烦,更别说有睡意。所以,聪明的妈妈会关上灯,或只开一盏小台灯,把自己熟识于心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才会听得更入神,也更容易进入梦乡。
  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故事,孩子会本能地根据妈妈讲的每一个细节,再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
  比起识字或去欣赏一幅别人创作好的图画,这会显得更重要、更有意义。
  每天只讲一个 通常妈妈会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阅读计划,认为既然读书越多越好,听故事也是越多越好,于是每晚给孩子讲2~3个故事甚至更多。这样其实会导致孩子不容易满足,永远期待有新故事,可故事讲得越多,能对孩子起到影响的就越少。
  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如果意义只在于辅助孩子安然入睡,最佳手段就是重复性故事,一个故事重复5~6遍,甚至一周都讲同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年龄做出调整,孩子越小重复率越高。
  不要说穿故事的意义 很多时候,故事的意义无法一眼看出,尤其像《格林童话》这类民间故事,是几千年古老智慧的积累,人物和情节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义。成人由于受社会阅历的影响,有时理解会有偏差,以致误导孩子。
  所以,不要添油加醋地告诉孩子故事在讲什么道理,也不要弄巧成拙地挖掘什么意义给孩子看,把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理解就好了。
  如何编睡前故事
  根据孩子的睡觉习惯和入睡难易程度,父母可以自己编睡前故事,总的原则有5个:
  不宜过于复杂,情节越简单越好,但是要叠加,要重复;
  基调相对要温馨,内容要美好、友善、温暖;
  语言要舒缓,可以穿插有韵律感的诗歌、儿歌;
  不需要法则和意义,不强调科学依据;
  不要求与真实生活一样,鼓励适当夸张。
  而具体的做法则包括以下4个方面:
  本土加原创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绘本,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过来的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其他语言的创作。虽然经典故事是人类共通的财富,但是如果你能编些本土的原创故事,其内容精髓更易被孩子吸收。
  鼓励孩子点题 女儿小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给我出一个主题,她总要求故事中有三只动物,于是我就给她讲过《三只小羊的故事》,后来又有了《三只小兔子》、《三朵小花》、《三只小狐狸》、《三只小鸭子》,她爸爸则讲过《三只海豚》、《三只小鸟》。这些故事大都是临场发挥,简单却很有趣,加上是她自己点的,总能听得津津有味。
  有治疗性意义 有时孩子淘气,父母也可以编一个“治疗性故事”。但是一定不要太露骨,让孩子一听就知道是在说他,那他就不爱听了,故事也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我编的《淘气的小熊》,说一只小熊特有主意,老爱自己出去玩,还总不跟妈妈说,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受伤。我编这个故事,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不出去玩,而是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告诉我,别让我担心着急。而且,根据我两个孩子的情况,我专门留了个开放性的结局,让他俩自己往下编。这样一来不会令教育目的太露骨,二来让他们参与编这样的重要部分,他们会很兴奋,更愿意动脑筋思考,过程中就会被潜移默化。
  果然,两个孩子不但很投入、很认真地给故事编了个大团圆结局,之后再去哪里,都会主动通知我一声。
  与孩子一起编 我们家给孩子编故事,很多时候孩子会点题、提要求,有时甚至设计剧情,比如决定故事有哪些主人公,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所以,常常会有些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物种出现,例如绿色的小狗,紫色的小兔。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参与,所以才会感觉故事特别亲切,听起来更加投入。《三朵小花》就是我跟孩子一起编的,孩子们出的主题,然后大家来挑选颜色,妹妹挑的粉色,哥哥挑的紫色,我挑了红色。
  “有三朵小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粉花……红花,粉花,紫花,都在晒太阳。”这是个叠加故事,情节不断叠加,语言不断重复,虽然编得非常简单,但非常美好,孩子们都很喜欢。
其他文献
痱子是一种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常发生于颈、胸、臀部、肘弯等皱褶多、易出汗的摩擦部位,使用痱子粉能够让身体感觉清爽,有杀菌消炎、清凉止痒的作用,但在使用痱子粉时,家长总担心活泼好动的孩子会不小心舔到,吃进肚子里。为免担心,建议家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接换用不怕误食、安全级别更高的痱子粉替代物。  物美价廉六一散  六一散是古代名医刘河间的名方,该方由180克滑石粉和30克甘草组成,药量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一个大大的衣橱,里面装满了每一季的漂亮华服。可事实是残酷的,我家的蜗居,让丰满梦想直面骨干现实。怎么办呢?于是我和不冬,一个大女人和一个小女孩,亲手制作了各自的梦想衣橱。在这个衣橱里,可以放下所有的漂亮衣服,当然还有对美丽的梦想。  拆开个快递盒子,你一半,我一半,再把自己手中的一半折成三折,这就是我们最原始的衣橱了。虽然颜色是灰的,并不华丽;虽然拆开的时候撕掉了个
儿子上美术班有半年时间了。一天,他蔫蔫地对我说:“明年不要再学了。”明年?明年还早着呢!我心里想着,嘴上便随便敷衍了他几句。过了一个星期,又该上美术课了,儿子重提这个话题:“妈妈,明年我真的不要学了。”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什么呢?你能给我个理由吗?”  “你要几个?我先随便给你说三个吧!”儿子伸出三根指头在我面前晃了晃。随便就有三个?言外之意,理由还有很多,我吓了一跳,赶紧竖起耳
绘本阅读中,常会用到一种能力:观察。家长如果不加引导,孩子可能只是看个热闹;但如果家长有心的话,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图形——背景辨别能力、视觉填充能力以及知觉维持能力等多种心理机能均能得到锻炼。  以《打瞌睡的房子》为例,我们来看看成人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中的观察。  自主观察  图画书的第二个对开页,实际上为读者介绍了这栋打瞌睡的房子中所有参与故事的角色。但是大多数孩子第一眼看过去后,都只能
孩子入托后,接触细菌的机会多了起来,常常挂着鼻涕玩耍,流着口水咬玩具......有什么办法能降低生病的几率呢?  在女儿托儿所的主题野餐会上,有个家长说对我的女儿印象深刻,因为托儿所里很多孩子都是一天到晚挂着两条鼻涕,而女儿总是很干净,很少感冒咳嗽,问我有什么好方法。回想女儿2岁入托、3岁进幼儿园,生病的次数确实屈指可数,一年的时间里,因发烧请假不上学也就两次。我有什么好方法呢?总结起来,我觉得主
女儿小S有段时间不愿涂脸。她皮肤较干,如果不涂点医生开的保湿油,风一吹脸裂后,自然少不了哭闹。跟她讲道理,分析因果,她答应得好好的,可一说涂脸还是不愿意。  于是,我决定以小猪的名义给她写封信。  小猪是小S最喜欢的玩具,每天晚上都必须抱着睡觉。这天早上,我拿出准备好的信说:“宝贝,我收到一封给你的信。”  小S经常会收到牙医、学校、图书馆或医院的信。她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让我读给她听。我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太不简约:工作忙、节奏快、压力大、情绪躁动、物质过丰、噪音过多、选择过多、产品更复杂……大概空中的电磁波都更加密集泛滥吧。  世界的喧嚣,正挑战着一个孩子的承受极限。这样的时代里,帮孩子清静下来、简单下来,或许就是我们的责任。
外婆带豆豆从外面玩回来,说有个一起玩的小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因为他看到别人的东西都要,可自己的东西却护得紧紧的。  “太自私了!那里的大人都这么说他,叫自己的孩子别跟他玩。”外婆说。  我问,那个小孩是不是两岁左右?外婆惊讶:“你知道他?”我摇摇头,说:“不认识。不过2、3岁的孩子,大都这样。”  豆豆以前也经历过这样一段“自私期”。记得那时,我帮他向外人解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他不同意
日常环境中,到处都是病原体,为什么我们还能健康生存?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防线几乎人人有,效果却大不一样。传染病来袭,有些孩子依然活蹦乱跳,健健康康;有的却极易中招,久病难愈。  天然屏障不破坏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上的黏膜。  它们是天然屏障,不仅能够清扫异物,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其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  健康要点:皮肤破损及时修补
上周带宝宝(1岁9个月)去看牙,补了4颗,其中一颗露神经,做了根管治疗。过程肯定惨烈,但为了宝宝将来有一口好牙,忍受点痛苦也值得。  带宝宝离开医院后,我满腹都是后悔和自责。宝宝还小,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护理方法成长,所以,宝宝的护齿工程,是妈妈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一口小白牙而奋斗的路还远呐!  小宝宝怎会有龋齿  我家宝宝这种龋齿叫“奶瓶龋”,顾名思义,很大原因是含着奶瓶入睡造成的。因为牙齿浸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