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春播期精细化气象干旱评价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d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辽宁省1488个区域站自建站起至2018年与54个国家气象站自1961-2018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及人工测墒数据,对辽宁省春播期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结果与人工测墒站结果进行定量化适用性分析对比,并对辽宁省近年来春播期干旱发生频率及范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春播期辽宁省共41%的地区发生气象干旱,主要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辽西及辽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其次为辽东南部地区.与人工测墒结果对比显示辽西地区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描述结果最为一致.时空分辨率明显提高,但开展为农服务有一定局限性.辽西地区春播期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是5个地区中最高的,干旱风险较高,其次是辽南南部、辽北及辽东部分地区.
其他文献
农户作为“煤改气、电”终端实施者,分析其清洁取暖采纳意愿影响机理,对揭示“双替代”政策指向预期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同时引入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利用汾渭平原农户微观
西北干旱区尾闾湖对维持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采集石羊河流域下游青土湖周边绿洲和荒漠"五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潜水)、土壤水和植被(白刺)水)样品,分析氢氧同位素以及水线氘差Lc-excess变化特征,探究土壤水分来源及其受陆面蒸发和潜水影响深度。结果表明:绿洲至荒漠过渡区,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减弱,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土壤水变化受潜水作用减弱,进而增大陆面蒸发的影响深度。通过建
使用集中度指数、空间重心统计法考察1978-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布局演变特征,并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的空间机制进行分解.结果 表明:中国粮食生产集中度指数及生产
订单农业参与行为能否提升参与主体的经济获得感是评价订单农业发展普惠性的重要指标.文中使用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702份农户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法研究订单农业参与行为对参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风险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化城市运行与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理念,为灾害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供了一种全新技术途径与解决方案。文章在概述智慧城市的缘起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当前我国综合防灾规划存在的现实困境和薄弱环节,结合综合防灾规划的智慧化决策需求,从综合决策支持信息化系统、动态赋能的空间防御系统和全生命周期政策法规
文章梳理了既有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及不足,认为生态网络的构建应从过去的底线防御式向主动干预式转变,关注生态网络构建的目标优先级和尺度效应,并提出从
雅鲁藏布江贡嘎县至乃东区是雅江流域沙地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目前风沙灾害严重.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地区河道、河漫滩和沙质地表沉积物取样,分析其
基于1961-2019年张家口市14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利用Kriging空间插值、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和Mann-Kendall法全面分析了该地区降(积)雪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内蒙古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特征及历史文化,形成了特有的草原牧区民居形式.本文以住居学的视角探究草原牧区民居演变过程中为适应生产生活方式变迁进行的调整与变化,归纳草原
在国家体制机制调整后,住建部门成为各省市历史风貌保护的牵头部门,有必要重新梳理现有的省级管理体制机制。如何搭建一个执行有效的系统管理体系,将历史风貌保护管理体系与新型城市体制相结合,避免规划与实施脱节,是历史风貌保护工作需要探索的关键内容之一。文章以福建省历史风貌保护管理体系建构实践为例,梳理了福建省历史风貌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即通过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保护职责、延伸执行部门至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