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图能力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提高读图能力,也是提高高考备考和应考的重要途径。地理图表的类型很多,例如地理分布图、剖面图、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模式图等等,地理图表变化灵活,表现形式多样,往往是多种图表叠加进行考查。虽然不同类型的图表,考查的知识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方法和步骤大致相同,具体如下:
一、粗读图表信息,提高观察能力
粗读图表,初步获取图名、图例、位置(经纬度、海拔、相对位置等)方向標、比例尺等信息,为节省时间,不需要对图表信息进行过多的加工和整理,但要养成良好地记图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
示例1: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则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
A. 3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粗读题时,对重要信息进行必要的圈点,是很好的做题习惯与技巧之一,在该题中,若把握好了图名,把握住了“累计”一词,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二、提高审题能力,研读图表关键信息
应用图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深入研读图表,获取关键信息,寻找解题突破口。
示例2: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圆点)的变化。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第一步,粗读图表,初步把握图片的基本信息,对于各种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等不必进行深入分析:
①经纬度→区域位置:秦岭——淮河南北(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渭河平原、华北平源);
②地理事物或现象:温度带界线变化、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的变化、(黑点减小,灰点增大);
第二步,审题,找出关键信息“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这就要求,不仅要知道图中虚、实两实线表示的意义,还要明白该界线具体的变化特征(西部移动较小,东部向北移动较多),并与本应“与纬线平等”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三、提高推理能力,探寻图表基本规律
图表常是地理原理的外在表现,特别是统计图和各类等值线图,因此,在解决图表类地理试题时,要善于探寻隐藏在图表中的基本规律。
示例3: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图中虚线为解题时画辅助线)。该山海拔1 500米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 )
A.正午太阳高度小 B.晴天多,降水较少
C.山谷风出现频率低 D.受冬季风影响
第一步,观察并得出数据特征。按图中虚线做出辅助线,可知山脚气温比正常气温偏低。
第二步,找出并分析影响因素。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有纬度、海拔、洋流、距冬季风源地远近、坡向等,据此分析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三步,结合材料,对比得出结论。以上推导结果,与图示规律相比,AB项不会产生明显的垂直,C项中,山风出现频率高,山脚冷空气堆积,气温才会偏低,因此C项错误;D项中,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在山脚一定高度范围内堆积,气温偏低,且垂直温差变小,故D正确。
四、提高分析能力,把握要素相互联系
示例4: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信息分析能力和地理原理的应用能力。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可得出的地理原理有:汛期河水下泄→侵蚀河床→河床下降,枯水期潮流上涌→流沙沉积→河床抬高,浙江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6-9月)→河床达甲后开始抬高。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水文、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五、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建立解题基本模式
平时备考时,用思维导图或答题模板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答题能力。
示例5:每到冬季,禾木(如图示)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米,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该例中,只要平时做过“降水”相关的思维导图或答题模板,就很快发现图文材料中与题目相关的地理要素,如纬度、地形(海拔、水汽输送通道)大气环流等,从而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答案。
一、粗读图表信息,提高观察能力
粗读图表,初步获取图名、图例、位置(经纬度、海拔、相对位置等)方向標、比例尺等信息,为节省时间,不需要对图表信息进行过多的加工和整理,但要养成良好地记图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
示例1: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则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
A. 3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粗读题时,对重要信息进行必要的圈点,是很好的做题习惯与技巧之一,在该题中,若把握好了图名,把握住了“累计”一词,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二、提高审题能力,研读图表关键信息
应用图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深入研读图表,获取关键信息,寻找解题突破口。
示例2: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圆点)的变化。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第一步,粗读图表,初步把握图片的基本信息,对于各种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等不必进行深入分析:
①经纬度→区域位置:秦岭——淮河南北(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渭河平原、华北平源);
②地理事物或现象:温度带界线变化、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的变化、(黑点减小,灰点增大);
第二步,审题,找出关键信息“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这就要求,不仅要知道图中虚、实两实线表示的意义,还要明白该界线具体的变化特征(西部移动较小,东部向北移动较多),并与本应“与纬线平等”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三、提高推理能力,探寻图表基本规律
图表常是地理原理的外在表现,特别是统计图和各类等值线图,因此,在解决图表类地理试题时,要善于探寻隐藏在图表中的基本规律。
示例3: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图中虚线为解题时画辅助线)。该山海拔1 500米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 )
A.正午太阳高度小 B.晴天多,降水较少
C.山谷风出现频率低 D.受冬季风影响
第一步,观察并得出数据特征。按图中虚线做出辅助线,可知山脚气温比正常气温偏低。
第二步,找出并分析影响因素。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有纬度、海拔、洋流、距冬季风源地远近、坡向等,据此分析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三步,结合材料,对比得出结论。以上推导结果,与图示规律相比,AB项不会产生明显的垂直,C项中,山风出现频率高,山脚冷空气堆积,气温才会偏低,因此C项错误;D项中,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在山脚一定高度范围内堆积,气温偏低,且垂直温差变小,故D正确。
四、提高分析能力,把握要素相互联系
示例4: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信息分析能力和地理原理的应用能力。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可得出的地理原理有:汛期河水下泄→侵蚀河床→河床下降,枯水期潮流上涌→流沙沉积→河床抬高,浙江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6-9月)→河床达甲后开始抬高。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水文、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五、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建立解题基本模式
平时备考时,用思维导图或答题模板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答题能力。
示例5:每到冬季,禾木(如图示)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米,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该例中,只要平时做过“降水”相关的思维导图或答题模板,就很快发现图文材料中与题目相关的地理要素,如纬度、地形(海拔、水汽输送通道)大气环流等,从而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