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目的探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日本威士迭公司生产的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79倒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VT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DVT组24小时~7天的DVT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亢进,说明D-二聚体对下肢深
其他文献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1岁,教师,因"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乏力、肝功能异常2个月"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脏及肝脏病史,无长期服药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1年前因"
目的为了解大学生的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情况,以便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搞好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法乙肝血清学检测调
目的了解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调查表对16 542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宿州市中小学
目的:比较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行背侧
1病历摘要患者,女,72岁,15年前因宫颈癌(Ⅱa期)行后装放疗,疗程后段即出现直肠炎、膀胱炎反应.随着疗程结束及对症处理,直肠炎和膀胱炎痊愈.此后每年同期均出现膀胱炎反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