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中国绘画的艺术理论研究同中国艺术成果一样源远流长,但艺术理论的研究却不及艺术画作广阔。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研究再传播给大众。这1000多年前提出的有关早期中国绘画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基本成立。有所差异的是,在各地出土了史前以及早期绘画的作品实物,增强了我们对插画艺术的认知度。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在彩陶及绘画、陶塑和雕刻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
中国绘画早在远古时代的岩壁、彩陶上得以传承,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里偏偏发黄残破的绢帛上和那深藏在昏暗无光洞窟中闪耀的敦煌彩绘昭示着我们伟大民族不曾停止对艺术的追寻,对美的信仰。
元代文人崇尚隐逸的态度在元朝灭亡后也便不复返了。绘画不再只是描绘宁静山水从而转向了与宋代相似的花鸟画。部分画家因受朝廷之命,仍旧忠实地磨坊宋代的宫廷画,却忽略了个人创作,致使带有自我感情色彩的画作少之又少。相比较之而言,关于元代中期绘画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的状况大致归纳为几种类型:从元代中后期宫廷的书画收藏于赞助活动的角度,注意蒙古帝王的汉文化造诣,还有两岸以及海外一些学者的著述,答题都认为中后期诸帝对汉地的艺文无不造诣,而较少涉及帝王以外的蒙古族画家及其他少数民族画家所受的汉文化影响。第二,随着元代史学对“征服民族与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关系”研究的深入,元代中期绘画史的理论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地设计对于元代中期绘画发展格局的认识,还待深入,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戏曲艺术在世界戏剧史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中外公认的最优秀的戏剧之一。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中国戏曲艺术在两宋兴起,元代的元杂剧,明代的明传奇,清代地方戏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其中艺术水平最高最得人心的要属《西厢记》了。
《西厢记》是在唐人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会真记》)的基础上,历经几代艺术家不断完善而成的。其中最为精彩出众的要数王实甫的元杂剧,以至于谈及《西厢记》时,一般认为是他的著作,他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文辞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一经编排在舞台公演,就博得众人喜爱,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在经典古代名著《红楼梦》中,也提到过此书。
现存最早的《西厢记》戏曲插图是元末明初的。但其造型松散,画风粗陋,再加之幅面残破保存不完整,仅供参考。
弘治北京金台岳家刊本插图,刊于弘治十一年(1499年)是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西厢记》插图。因是北方插图,弥足珍贵。其横幅长卷,273个画面合成156幅插图,共156画题,图文对照,互相说明。但此图画风拘谨,不够简练,还不及上述所说的元代建本平话插图生动豪迈。
在如此之多的《西厢记》插画艺术创作中有一朵闪耀的奇葩,汪耕(1573年-1620年),字于田,安徽人,他为《西厢记》画了四套插图,各有千秋,套套精彩绝伦,这在世界插图史上前无古人。善画人物生动传神,线描简练流畅,把纹饰图案巧妙与人物结合,装饰性很强,代表了徽派插图艺术的风貌。这四幅插图是金陵继志斋刊本、金陵环翠堂刊本、徽州玩虎轩刊本和杭州起凤馆刊本。
他们有着徽派插图的相同点:
1.双面对连、横幅大图的形式,醒目亮眼。
2.构图均以人物为主,景物为辅,相互映衬。画面感较平,没有景深,这也是早期插图的共同特点。
3.人物表情传神,引人入胜。
4.线条虚实相结合,曲直、粗细之雅韵相互融合。
5.起凤馆刊本大面积使用纹饰图案,增强了一定装饰效果。
6.均为中国插图艺术史上的杰作典范。
即使如此,四套又各有差异:
徽州玩虎轩刊本《琵琶记》插图(1597年)有20图,端庄典雅,是古典美的代表。
金陵继志斋刊本(1598年)画风工致婉丽,属于金陵徽化。
环翠堂刊本,人小景大,注重环境描绘。
杭州起凤馆刊本(1610年)有20图,人物修长,苗条秀丽,环境巧用图案,富丽堂皇,装饰性很强。
万历后期(17世纪初)徽州插图影响很大,广泛影响到金陵、苏州、杭州、建阳等画派,使它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徽化倾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徽派画风。其中金陵徽化最为明显,例如上述继志斋刊本、环翠堂刊本插图就是这样。万历建阳游敬泉刊本《西厢记》插图就翻刻金陵继志斋刊本,再一次说明了建本擅长翻刻外地畅销书。
正是在这段时间中,中国传统绘画在整体发展过渡的过程中,它自身所处阶段的相对独立性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不同族群的画家为传统绘画的发展输入了很多新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从整体上看,既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又具有自身发展的丰富性,成为绘画发展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因此特殊的文化情境获得了新的发展。
总之,万历年间《西厢记》插图繁荣,金陵、徽州、杭州、苏州等地都有佳作,百家争鸣,争相斗艳。综上所述,明代《西厢记》木板插图丰富多彩,画面富于变化,艺术美感极高,对外影响极大。不但对各地舞台艺术和戏曲演出的设计有推动作用,也影响到木板年画以及工艺美术品上的装饰、皮影、剪纸等等,为其他工艺美术品的内容的丰富和形式创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石。此外《西厢记》插图艺术自身不仅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且给今天的艺术史论工作者在研究历史插画点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参考文献:
[1]丁宁,李凇.在北大读艺术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2]祝重寿.中国插图艺术史话[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三联书店,2008.
中国绘画早在远古时代的岩壁、彩陶上得以传承,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里偏偏发黄残破的绢帛上和那深藏在昏暗无光洞窟中闪耀的敦煌彩绘昭示着我们伟大民族不曾停止对艺术的追寻,对美的信仰。
元代文人崇尚隐逸的态度在元朝灭亡后也便不复返了。绘画不再只是描绘宁静山水从而转向了与宋代相似的花鸟画。部分画家因受朝廷之命,仍旧忠实地磨坊宋代的宫廷画,却忽略了个人创作,致使带有自我感情色彩的画作少之又少。相比较之而言,关于元代中期绘画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的状况大致归纳为几种类型:从元代中后期宫廷的书画收藏于赞助活动的角度,注意蒙古帝王的汉文化造诣,还有两岸以及海外一些学者的著述,答题都认为中后期诸帝对汉地的艺文无不造诣,而较少涉及帝王以外的蒙古族画家及其他少数民族画家所受的汉文化影响。第二,随着元代史学对“征服民族与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关系”研究的深入,元代中期绘画史的理论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地设计对于元代中期绘画发展格局的认识,还待深入,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戏曲艺术在世界戏剧史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中外公认的最优秀的戏剧之一。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中国戏曲艺术在两宋兴起,元代的元杂剧,明代的明传奇,清代地方戏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其中艺术水平最高最得人心的要属《西厢记》了。
《西厢记》是在唐人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会真记》)的基础上,历经几代艺术家不断完善而成的。其中最为精彩出众的要数王实甫的元杂剧,以至于谈及《西厢记》时,一般认为是他的著作,他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文辞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一经编排在舞台公演,就博得众人喜爱,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在经典古代名著《红楼梦》中,也提到过此书。
现存最早的《西厢记》戏曲插图是元末明初的。但其造型松散,画风粗陋,再加之幅面残破保存不完整,仅供参考。
弘治北京金台岳家刊本插图,刊于弘治十一年(1499年)是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西厢记》插图。因是北方插图,弥足珍贵。其横幅长卷,273个画面合成156幅插图,共156画题,图文对照,互相说明。但此图画风拘谨,不够简练,还不及上述所说的元代建本平话插图生动豪迈。
在如此之多的《西厢记》插画艺术创作中有一朵闪耀的奇葩,汪耕(1573年-1620年),字于田,安徽人,他为《西厢记》画了四套插图,各有千秋,套套精彩绝伦,这在世界插图史上前无古人。善画人物生动传神,线描简练流畅,把纹饰图案巧妙与人物结合,装饰性很强,代表了徽派插图艺术的风貌。这四幅插图是金陵继志斋刊本、金陵环翠堂刊本、徽州玩虎轩刊本和杭州起凤馆刊本。
他们有着徽派插图的相同点:
1.双面对连、横幅大图的形式,醒目亮眼。
2.构图均以人物为主,景物为辅,相互映衬。画面感较平,没有景深,这也是早期插图的共同特点。
3.人物表情传神,引人入胜。
4.线条虚实相结合,曲直、粗细之雅韵相互融合。
5.起凤馆刊本大面积使用纹饰图案,增强了一定装饰效果。
6.均为中国插图艺术史上的杰作典范。
即使如此,四套又各有差异:
徽州玩虎轩刊本《琵琶记》插图(1597年)有20图,端庄典雅,是古典美的代表。
金陵继志斋刊本(1598年)画风工致婉丽,属于金陵徽化。
环翠堂刊本,人小景大,注重环境描绘。
杭州起凤馆刊本(1610年)有20图,人物修长,苗条秀丽,环境巧用图案,富丽堂皇,装饰性很强。
万历后期(17世纪初)徽州插图影响很大,广泛影响到金陵、苏州、杭州、建阳等画派,使它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徽化倾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徽派画风。其中金陵徽化最为明显,例如上述继志斋刊本、环翠堂刊本插图就是这样。万历建阳游敬泉刊本《西厢记》插图就翻刻金陵继志斋刊本,再一次说明了建本擅长翻刻外地畅销书。
正是在这段时间中,中国传统绘画在整体发展过渡的过程中,它自身所处阶段的相对独立性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不同族群的画家为传统绘画的发展输入了很多新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从整体上看,既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又具有自身发展的丰富性,成为绘画发展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因此特殊的文化情境获得了新的发展。
总之,万历年间《西厢记》插图繁荣,金陵、徽州、杭州、苏州等地都有佳作,百家争鸣,争相斗艳。综上所述,明代《西厢记》木板插图丰富多彩,画面富于变化,艺术美感极高,对外影响极大。不但对各地舞台艺术和戏曲演出的设计有推动作用,也影响到木板年画以及工艺美术品上的装饰、皮影、剪纸等等,为其他工艺美术品的内容的丰富和形式创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石。此外《西厢记》插图艺术自身不仅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且给今天的艺术史论工作者在研究历史插画点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参考文献:
[1]丁宁,李凇.在北大读艺术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2]祝重寿.中国插图艺术史话[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