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大众的物质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同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也开始提高,各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生产活动被逐渐淘汰,绿色低碳、环保节能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项目越来越开始受到重视。尤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而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绿色理念的树立尤其对于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 持续发展 绿色理念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资源的过度使用。因此如何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前提之下来发展经济就成为当前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各类群体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部分,其实际管理工作应当以实现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为整体目标,而且应当在此基础之上来获取经济效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环境会计准则,将绿色管理的目标视为企业适应当前形势并能够持续生存的条件之一,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1、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
绿色理论的提出,最早是从1950年开始的,进入1970年之后,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开始真正的被人们所认识,自然环境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世界各国对于绿色理论逐渐有充分的认识,与此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正式提出。到1990年之后,席卷全球各个国家的绿色运动开始兴起,绿色管理的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
从整体上来讲,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才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来实现经济利益,因此绿色管理的理念就是将对于生态环境的考虑加入到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尽量兼顾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两个目标,坚决禁止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2、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内涵
2.1、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定义。绿色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地说,就是要将资源的使用的承受限度、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环境的被影响程度以及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比例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之上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被称之为绿色财务管理。由绿色财务管理的定义可知,其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三项要素来制定其具体规划,一是要确保对有限资源的高效使用,二是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与人类生活平衡,三是要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即要获取一定的效益。
2.2、绿色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借助于绿色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于环境的压力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使资金链条实现在环境前提下的最优化。
2.3、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必要性。要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不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更应当将重点放到企业生产活动给自然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资源的使用方面。因此企业所承担的,已经不仅仅是对员工经济方面的责任,更有企业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方面的责任。
3、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具体研究
通过对当前国内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综合研究,可将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规划为以下三种:
首先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行为,也就是企业的绿色筹资管理。企业筹资行为发生的原因在于要实现其资本的进一步扩充,或是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绿色筹资管理行为,不但要实现企业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更应当遵循环保的经济要求,即是要实现资金的“3R”保准,即资金总量的更少(reduce)、资金的重复利用(reuse)、资金的再循环(recycle)。当然从成本上来说,绿色财务管理的要求会提高企业筹资行为的成本支出,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发行绿色股票或是开展绿色负债行为以更好的进行筹资,对于过高消耗资源的筹资行为要适当控制,积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或是银行专项贷款等渠道,来减轻企业筹资压力,达到对资金的获取目的。
第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行为。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某些产业项目的发展和效益预测,对其进行资金扶持或是实际入股,从而使有限的资金来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绿色投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利益,或是合理的控制投资风险,还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具体的说就是要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缓解紧张的环境压力,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使用,合理的绿色投资行为,应当着重对企业投资对象的资源预计使用状况、环境影响状况、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这将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的核心内容。绿色投资行为毫无疑问也会增加企业的实际支出,但这种投资方式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是有利的,作为企业来说,应当从更高的角度来考虑具体的投资行为。
第三是企业财务管理国的绿色分配行为,一旦企业实现了对利益的获取,就要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具体的分配方向包括资本的增加、股东红利、企业扩大化生产等。而绿色分配的管理行为,应当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例如应当将利益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的绿色资本,设定企业发展的绿色公益基金等,这种做法尽管从当下看会造成企业获取利润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企业进步的,尤其是这种做法能够保证企业今后的各种绿色活动的资金需求,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运作。
参考文献:
[1]卿文洁.中国绿色财务管理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肖侠.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1(12).
[3]郭海芳.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之探析[J].财会研究.2011(3).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 持续发展 绿色理念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与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资源的过度使用。因此如何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前提之下来发展经济就成为当前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各类群体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部分,其实际管理工作应当以实现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为整体目标,而且应当在此基础之上来获取经济效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环境会计准则,将绿色管理的目标视为企业适应当前形势并能够持续生存的条件之一,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1、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
绿色理论的提出,最早是从1950年开始的,进入1970年之后,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开始真正的被人们所认识,自然环境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世界各国对于绿色理论逐渐有充分的认识,与此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正式提出。到1990年之后,席卷全球各个国家的绿色运动开始兴起,绿色管理的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
从整体上来讲,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才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来实现经济利益,因此绿色管理的理念就是将对于生态环境的考虑加入到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尽量兼顾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两个目标,坚决禁止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2、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内涵
2.1、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定义。绿色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地说,就是要将资源的使用的承受限度、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环境的被影响程度以及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比例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之上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被称之为绿色财务管理。由绿色财务管理的定义可知,其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三项要素来制定其具体规划,一是要确保对有限资源的高效使用,二是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与人类生活平衡,三是要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即要获取一定的效益。
2.2、绿色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借助于绿色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于环境的压力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使资金链条实现在环境前提下的最优化。
2.3、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必要性。要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不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更应当将重点放到企业生产活动给自然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资源的使用方面。因此企业所承担的,已经不仅仅是对员工经济方面的责任,更有企业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方面的责任。
3、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具体研究
通过对当前国内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综合研究,可将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规划为以下三种:
首先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行为,也就是企业的绿色筹资管理。企业筹资行为发生的原因在于要实现其资本的进一步扩充,或是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绿色筹资管理行为,不但要实现企业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更应当遵循环保的经济要求,即是要实现资金的“3R”保准,即资金总量的更少(reduce)、资金的重复利用(reuse)、资金的再循环(recycle)。当然从成本上来说,绿色财务管理的要求会提高企业筹资行为的成本支出,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发行绿色股票或是开展绿色负债行为以更好的进行筹资,对于过高消耗资源的筹资行为要适当控制,积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或是银行专项贷款等渠道,来减轻企业筹资压力,达到对资金的获取目的。
第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行为。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某些产业项目的发展和效益预测,对其进行资金扶持或是实际入股,从而使有限的资金来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绿色投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利益,或是合理的控制投资风险,还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具体的说就是要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缓解紧张的环境压力,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使用,合理的绿色投资行为,应当着重对企业投资对象的资源预计使用状况、环境影响状况、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这将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的核心内容。绿色投资行为毫无疑问也会增加企业的实际支出,但这种投资方式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是有利的,作为企业来说,应当从更高的角度来考虑具体的投资行为。
第三是企业财务管理国的绿色分配行为,一旦企业实现了对利益的获取,就要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具体的分配方向包括资本的增加、股东红利、企业扩大化生产等。而绿色分配的管理行为,应当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例如应当将利益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的绿色资本,设定企业发展的绿色公益基金等,这种做法尽管从当下看会造成企业获取利润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企业进步的,尤其是这种做法能够保证企业今后的各种绿色活动的资金需求,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运作。
参考文献:
[1]卿文洁.中国绿色财务管理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肖侠.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1(12).
[3]郭海芳.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之探析[J].财会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