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创伤、变态反应等发生的组织细胞反应,主要是指从细胞损害开始直到组织细胞修复全过程的病理生理变化.在炎症反应中,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IL-6)等能降低外周血甲状腺激素(TH)的水平[1].关键词:炎症反应; 甲状腺激素
【机 构】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510010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军热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510010广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军热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创伤、变态反应等发生的组织细胞反应,主要是指从细胞损害开始直到组织细胞修复全过程的病理生理变化.在炎症反应中,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IL-6)等能降低外周血甲状腺激素(TH)的水平[1].
关键词:炎症反应; 甲状腺激素
其他文献
脓毒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重要诱因.其中肺脏是最多受累的器官,可改变肺脏通透性,导致间质水肿,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及氧合过程,使全身各组织器官处于缺氧状态,加重病情.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血管外肺水指数;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 血流动力学
监测心脏负荷的变化对评价心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压(CVP)与心脏前负荷存在一定关系,但不具备良好的线性关系[1].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评估左心前负荷的方法,虽能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但两者都是通过以压力推演容积的方法来判断心脏前负荷,有一定的片面性.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导管; 肺动脉导管; 血容量
战争时人员受伤出血是造成伤员死亡的第一原因[1-2],呼吸道损伤则是死亡的第三原因[3].军事专家卢恒志指出,失血性休克是战时导致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4].全军战创伤专家蒋建新指出:止血、通气(包括高级通气——气管捕管及气管切开)和抗休克是战场急救的三大关键技术[5].关键词:卫生员;止血;通气;抗休克;现况调查;干预研究
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ICU),重症医师们每日都会经历类似的情节,当给予足够的液体复苏后,一些患者有反应,表现为尿量增加,血压升高;而另外一些患者则反应不好,导致输入更多的液体,以致于组织水肿越来越明显,仍然处于低血压和无尿状态.关键词:重症;液体;液体应答;血液动力学监测
研究表明,不适当的抗菌药物应用不仅会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增加,也会增强其致病性[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所致全身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防治已成为现代创伤外科和重症医学科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2].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密度感知系统;感染防治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38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19 -64岁,中位年龄35岁.关键词:胰腺损伤;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