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道德的融合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leu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多重教育功能,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青少年思政教育中存在德育实施环境割裂、过度依赖教材、德育异化为一种“知识教育”等问题。在思政教育实践中,适当融入传统美德,有助于解决新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创设情景体验、营造角色想象、创新道德知识训练,是传统美德融入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可能路径,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可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传统美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引,有机融入中华传统美德资源,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内涵与境界。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沉淀已久的文化基因,具有内在性和自发性特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唤醒学生道德实践主体性,实现传统美德资源从“软体”到“硬核”的全面提升,进而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意识的时代新人。
  一、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与意义
  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思政课,高度重视并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传统美德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引入,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对其成长成才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使其真切体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对提升其文化认知能力、文化修养和文化追求具有积极作用。思政课与传统美德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深度融合的可能,具有较为广阔的理论探讨空间。
  1.传统美德之于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首先,中华美德资源具有多重教育功能,与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宗旨高度契合。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团结的功能,精神激励和支撑的功能,以及价值整合和价值导向的功能。在数千年历史中,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塑造了中国人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道德心灵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他指出:“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1 这说明,将中华传统美德资源与思政课进行有机结合,符合时代发展所需。其次,在融入的过程中需要辩证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有论者指出,“传统文化优势和实力的发挥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其中有一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2 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需要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中华传统美德资源中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但应该如何进行选择、提炼,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持续探讨。再次,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辩证关系。在互联网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当代,重视传统美德资源在教育中的运用,既是传承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稳定的文化认同,进而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2.传统美德促进思政教育方式的现代转型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呈现系统思维方式的转型。3 借助哲学伦理学研究成果,将“生活世界”引入思政领域。这种观点认为,传统思政教育只能形成人的政治意识,丰富个体道德知识,却不能提高人的伦理德性。究其原因,生活世界道德实践的缺乏,历史维度美德资源的缺失,是美德内生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德育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需要将中华传统美德资源与思政课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结合中华民族经典文本、道德情境等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形式与鲜活内容的有机统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不能无原则地全盘接受,而应该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符合当代中国现实需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3.传统美德融入,推动思政教育传承创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实现民族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道德遗产,同时也是凝聚民族意识、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教育实践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传统美德资源加以理论提升和有效利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形成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风貌。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立场、基本精神、道德规范的传统人文智慧传授给青少年。基于传统美德资源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情感影响力与道德感召力,有助于青少年文化生命力和实践力的塑造,进而使思政课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当前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促进提升教育实效的背景下,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融入传统美德资源,既可以改变当前教育内容单调空洞的现状,又可以激活传统美德资源价值,形成守正创新的时代格局。
  二、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思政课的任务之一便是形成青少年健康活泼的道德生活样态。这既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形成完备的道德知识体系,又需要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形成,促使道德内化为个体品质。美德是道德主体意识的彰显状态,是道德内生动力最生动的展现。然而,如何唤醒美德发生的内在动力,這是当前思政课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课题。
  1.技术发展促生青少年思政教育改革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学生越来越显示出“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特点,其信息获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交往方式等诸多方面均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基于互联网的知识或信息获取是学生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呈现出一种主观化、消费化特征,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碎片化、弥散化、浅表化等诸多隐忧。在“超链接”阅读模式的影响下,多样性与丰富性极容易导致精力分散,进而消弭主体意识。时代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迫切需要我们回应,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 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要以最终工作开展的“活”作为评价标准,这意味着,形式之“新”与效果之“活”要在教育实践中力求辩证统一。有论者指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深入拓展,视频、影像、动漫等花样繁多的新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活动。”3 信息呈现的新方式因“更直观、交互性更好”的特点增强了课程的亲和力。但片面追求技术手段的新颖也容易导致对教学内容的“遮蔽”,使得思政课有滑入“娱乐化泥潭”的危险。如何平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价值感,这是打造思政“金课”的关键所在。
  2.思政教育实践中的三重困境
  长期以来,青少年思政教育偏重于抽象的道德说教,将道德教育简化为有关道德的知识教育,阻碍了青少年对道德意涵的全面理解,造成了道德教育效能低下。总体来看,当前思政教育的实践困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思政教育实施环境存在问题,教育情景相对单一,这直接制约了思政教育效能的发挥;二是道德语言空疏,缺乏想象空间,这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理解;三是思政教育理念存在问题,这主要体现为现行道德教育“唯知论”的认识倾向,导致道德教育有效性缺失。
  第一,德育实施环境割裂,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思政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教育环境,作为思政教育开展的宏观环境,整个社会的价值生态状况会对德育效果造成影响。当前,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客观上促进了良好思政教育宏观环境的构建。然而,也需要看到,青少年德育的主要阵地依然是学校与课堂的微观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与学校教育环境的内部调整应该保持协调。当前,学校的思政教育环境依然存在相对封闭、僵化以及割裂等问题,导致思政教育实践收效甚微。
  第二,思政教育过度依赖教材体系,造成了德育话语和生活话语疏离。道德教育缺乏想象空间,导致青少年学生对思政教育兴味索然。思政教育与生活实践的割裂是学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教育的结果,也是思政教育过度强调政治性的结果。实际上,良好思政教育效果的达成不能离开丰富生活实践的支撑。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行优良的青少年,因此,德育应当立足于当下生活,并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重建,帮助学生“以道德指导生活,以生活理解道德”,从而实现德育的根本目的。
  第三,在科学主义、主知主义教育理念盛行的时代,思政教育异化为一种“知识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来看,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兼顾“知、情、意、行”各环节的作用与影响,然而,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唯知主义却被作为主要的教育理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思政教育的开展主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进行。这种教育突出道德知识传授、理解与掌握,强调教育的知识性,要求青少年掌握相关的道德知识。知识性学习的本质是“求真”,而道德教育“求善”的特点并未涉及,从而导致学生缺乏道德动机与道德情感,道德内生动力培育乏力。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从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作方式来看,道德必须由外在约束过渡到内在自觉。价值内化的客观要求使得教育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还远远不够,只有通过情感的作用,成为人的情感需求,才能真正走向道德实践。传统美德教育学生以理想人格作为毕生奋斗榜样,注重道德践履,追求崇高的道德价值,蕴含丰富的历史养分,值得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借鉴吸收。
  三、传统美德融入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针对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将传统美德融入青少年思政教育,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路径:创设道德情境体验,营造角色想象,创新道德知识训练。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可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创设道德情境体验
  只有当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道德情感需求之后,道德才从理论走向实践。道德情感是主体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念对客观事物的心理映射,是个人道德意识的外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提升“以情动人”的能力,使得道德情境体验成为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
  中国传统文本中存在大量生动的情景式体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道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道德起源理论时,就可以利用孟子“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经典表述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作为目睹危机发生的主体进行道德抉择。在这一“情境—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中,危机导致了道德焦虑的产生,道德情感在危机中不由自主地引发道德冲动(恻隐之心),进而迫使主体采取道德实践行动,形成道德理论思维(仁)。传统美德资源对于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在于:其一,传统美德资源的辨识度与普及率较高,在民族文化基因深处持续发挥影响,利用经典进行情境设置更能引发学生共鸣;其二,美德是道德价值的积极形态,以传统美德创设情境更能够发挥正面示范引领作用;其三,情境创设以模拟道德生活为方法,形成对道德生活的真切感悟与体验,效果优于知识讲授和道德灌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机制。
  2.营造角色伦理想象
  作为道德情感体验的重要形式,“角色—想象”体验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情景—直觉”体验和“角色—想象”体验所不同的是,前者以直觉作为道德行动的直接依据,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而后者则更加侧重理性地对自身角色进行伦理审思。
  在围绕中国传统“义利之辨”的探讨中,通过“角色—想象”的道德情境分别给予学生“该怎样做”和“会怎样做”的道德体验。中国传统道德学说具有鲜明的角色伦理气质,其中儒家伦理思想中蕴含关于“该怎样做”的角色伦理命题(义),同时也蕴含关于“会怎样做”的实践智慧(利)。思政课教学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对中华优秀道德资源进行挖掘和洗练。在理论教学中要全面清晰地阐释传统美德对于“角色伦理”的理解,通过对个人角色的多重维度剖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家庭与社会角色本身含有的规范意义。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形式,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推动形式创新,增强课程参与度和亲和力。为此,可以围绕“义利之辨”主题,以“微电影”“道德小品”“伦理情景剧”等形式进行道德情境展演,增强思政课“以形感人”“以形育人”的教育能力。
  3.创新道德知识训练
  思政教育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既要坚持“以德育人”的基本方向,更要强调“立”与“树”的实际效果。道德知识训练的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创新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德育对“生活”的回归,纠正德育“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青少年德育目标是让他们理解道德生活的价值、意义与崇高,通过引导青少年对生活进行批判性反思,如撰写“道德日记”、分享“最美时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道德与生活的同一性。同时,要遵循德育规律,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将道德教育贯穿于“知、情、意、行”发展过程。青少年思政教育需要做到对道德发展全过程的关注和指导,通过对生活中道德经验的批判性反思,产生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达成道德智慧,能够灵活运用道德知识解决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道德困境。要从根本上破除道德教育“唯知论”的倾向,需要从理念上完成对道德教育理念的革新。
  另一方面,要将道德训练作为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区别于传统德育強调理论的识记,道德思维训练是以培养学生清晰的道德观念、系统的道德理论为基础,通过道德情境设置,帮助学生把原有感性的道德经验和理性认识进行辩证综合的过程,其标志是个体道德理论思维的形成。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道德要求与传统美德中的“家国情怀”“公而忘私”等观念具有历史联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不能只做知识的记忆与感性的想象,可以通过个体经验分享、对道德典型的解读等形式来加深对抽象道德价值的认识。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发展中,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认识观,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要言之,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领域的历史呈现,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知识性上,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美德在“立德树人”的教育领域依然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是在批判性继承传统美德资源精神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进行的有机结合与探索,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Ectopic thyroid is defined as a rare developmental anomaly where thyroid tissues are atypically found in locations other than its normal anatomical p
摘 要: 教师自我意识是教师“主体我”对教师“客体我”的意识。教师自我意识形成于教师与自然、教师与社会、教师與他人、教师与自身对象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象性活动的基础之上。研究运用WAI技法对江苏省16位特级教师的自我意识进行调查,发现悦纳自我是特级教师自我意识的核心特征,专业认同是特级教师自我意识的显著标志,人格完善是特级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愿景,道德修养是特级教师自我意识的敏感内容,文化传承是特
摘 要: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政治启蒙的最佳时期。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加强高中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意义。网络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中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都给入党启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建立健全相应机制,注重教育引导等基本路径,帮助高中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观念。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生;入党启蒙教育  一、高
摘 要: 绘本阅读能增进低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知识获取,也能够促进教育智慧的形成。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将绘本阅读引入语言表达训练教学中,科学有步骤地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具体教学策略包括:利用故事情境,续写故事;关注留白细节,扩写故事;联系自身生活,补写故事。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说话写话灵感与热情,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年级说写能力;绘本阅读  一、绘本阅读的重
摘 要: 反思当下的学校德育体系,教师育德能力的普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着眼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实践中要注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文化相结合,建构“六维度”的“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开展“全景全程”的师德实践,帮助教师提升育德实践能力;以全学科全员育德推进课程全面育人,实现学科教学与传
BACKGROUND 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is a rare metabolic bone disease in China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bone resorption and disorganized bone format
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承办的全国第八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医科大学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美育已经有40年的历程,经过“以美辅德”“德美一体”和“以美育人”三个阶段。学校一开始注重育德于美,以美养德,将美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手段。之后
摘 要: 研究采用青少年感知母亲自我发展目标问卷、母亲的教养行为问卷、焦虑量表(STAI)和抑郁量表(CES-D),对上海市279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早期青少年感知的母亲自我发展目标与青少年情绪问题显著负相关;(2)母亲心理控制、自主支持的教养行为在青少年感知母亲自我发展目标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青少年的性别对青少年感知母亲自我发展目标到自主支持的路
本文基于2000~2014年WIO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全球43个经济体制造业行业的上游度、技术复杂度等指标,重新界定制造业行业升级方向,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